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69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 LED)广泛地被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照明装置上。由于LED发光时容易产生高热,因此,现有习用的LED照明装置通常会装配协助散热的材料或器具。请参阅图1,一种现有习用的LED灯具的分解图,如图1所示,一种现有习用的LED灯具I’包括一连接座11’、一支撑柱12’、一第一套环13’、一承载板14’以及一第二套环15’。支撑柱12’的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狭槽121’,用以分别供多个鳍片16’嵌入,且,当所有狭槽121’皆嵌满鳍片16’之后,便可利用第一套环13’固定所述鳍片16’,避免鳍片16’因外力碰撞而掉落。在该现有习用的LED灯具I’之中,承载板14’用以承载多个LED元件17’,且承载板14’背面布满接地金属铜片(未图示),该接地金属铜片的表面涂有散热膏并接触鳍片16’的导热接触面161’。在该现有习用的LED灯具I’之中,当LED元件17’发光时,其所产生的热会通过接地金属铜片而传导至鳍片16’的导热接触面161’,进而经由鳍片16’与空气之间的热传导而被排至空气中。虽然该LED灯具I’似乎具有良好的散热路径与散热方式,然,实际上其散热路径与散热方式具有下列的缺点1.承载板14’由双面印刷电路板制成,印刷电路板为玻璃纤维材质,本身不具有散热功能,因此,部分LED元件17’发光所产生的热可能会堆积于玻璃纤维材质之内。2.承上述,该双面印刷电路板的表面并非完全水平,因此,接地金属铜片无法完全紧密地贴合每一个鳍片16’的导热接触面161’,使得部分鳍片16’的导热接触面161’与接地金属铜片之间具有空隙,而空隙内的空气将产生热阻,导致LED灯具I’的散热效能变差。3.此外,由于支撑柱12’为塑料材质,因此,部分LED元件17’发光所产生的热也可能会堆积于塑料材质之中;若以金属材质制作该支撑柱12’,则将导致LED灯具I’的制造成本提高,同时也会增加LED灯具I’的整体重量。有鉴于现有习用的LED灯具I’具有诸多缺陷与不足,LED灯具的制造厂商提出一种具有改良壳体的LED灯具。请参阅图2,具有改良壳体的LED灯具的分解图,如图2所示,该具有改良壳体的LED灯具I”包括一散热座11”、一电路基座12”以及一承载板13”,其中散热座11”具有空心的支撑柱111”,且支撑柱111”的周围形成有多个鳍片112”。在该具有改良壳体的LED灯具I”之中,任两个相邻的鳍片112”之间具有一特定大小的空隙14”,如此,当承载板13”所承载的LED元件17”发光时,其所产生的热便会通过电路基座12”与支撑柱111”传导至鳍片112”,并经由鳍片112”与空气之间的热传导而被排至空气中。在该具有改良壳体的LED灯具I”之中,虽然鳍片112”间的空隙14”有助于鳍片112”与空气之间的热传导与散热效率;然而,该具有改良壳体的LED灯具I”仍明显具有下列缺点1.当LED元件17”发光时,其所产生的热由承载板13”传导至电路基座12”,再经由电路基座12”传导至支撑柱111”,最后,再由支撑柱111”传导至鳍片112”;多阶段的热导路径严重影响该LED灯具I”的整体散热效能。2.此外,虽然支撑柱111”为空心的,但金属材质的支撑柱111”仍旧使得该LED灯
具I”具有一定的重量。3.如图2所示,承载板13”与电路基座12”皆具有螺孔(131”与121”),然而,使用螺丝螺固承载板13”与电路基座12”之时,常会因为承载板13”底部表面的导热膏而使得承载板13”滑动,导致LED元件17”的控制电路易发生跳电的情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有鉴于目前所现有习用的LED灯具,其散热结构仍具有许多缺点与不足,故极力加以研究创作,终于研发完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LED灯具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LED灯具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提供一种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主要利用多个鳍片、上组装环与下组装环组装构成LED灯具壳体,不需要使用任何螺丝;且,此LED灯具壳体具有良好的散热接口,并具有重量轻等优点,非常适于实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其包括一上组装环;一下组装环;多个鳍片,该多个鳍片与该上组装环及该下组装环结合,以形成一 LED灯具壳体,且该LED灯具壳体具有一承载面;一均热板,借由一高导热的黏合物而设置于该承载面之上;一线路层,设置于该均热板的表面;多个LED元件,设置于该线路层之上;以及一反射层,设置于该线路层之上;其中,当该多个LED元件发光时,其所产生的热会经由均热板传导至承载面,使得所述热可直接借由该多个鳍片散逸至空气之中;并且该反射层会反射所述LED元件所发出的光,以增加发光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该下组装环具有一环部与一延伸筒部,该延伸筒部的侧表面设有多个嵌合件。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该下组装环具有一环部与一延伸筒部,该延伸筒部的侧表面设有多个嵌合件。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其每一个鳍片皆具有一鳍片部,其顶端形成有一第一扣合件,其底端则形成有一第二扣合件;一结合部,具有至少一上嵌合孔与至少一下嵌合孔,其中该上嵌合孔用以供该上组装环的该嵌合件嵌入,该下嵌合孔则用以供该下组装环的该嵌合件嵌入;以及一承载部,具有一定的长度与面积大小,使得所有鳍片的该承载部构成该LED灯具壳体的该承载面。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该高导热的黏合物为下列任一种焊锡与导热胶。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该反射层为下列任一种白漆与白反射片。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该上组装环的该嵌合件以及该下组装环的该嵌合件为下列任一种中空钉、铆钉与板状钉。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该均热板的中央处更形成有一中央突均热板。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该均热板的中央处为镂空,且多个中央突均热板形成于镂空的中央处的边缘,用以设置该LED元件。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该均热板的边缘处更形成有多个角度扩充片,每一角度扩充片皆具有一均热板接合部、一延伸部与一 LED设置部,该均热板接合部用以接合该均热板,该LED设置部则供设置该LED元件。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其一点焊部更形成于该结合部与该鳍片部的底端,用以施予点焊工艺。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其更包括多个透镜,设置于该均热板之上并分别位于该多个LED元件上方,用以折射LED元件所发出的光。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其包括一上组装环;一下组装环;多个鳍片,该多个鳍片与该上组装环及该下组装环结合,以形成一 LED灯具壳体,且该LED灯具壳体具有一承载面;一均热板,借由一高导热的黏合物而设置于该承载面之上;一线路层,设置于该均热板的表面;多个LED元件,设置于该线路层之上;一反射层,设置于该线路层之上;一扩充片固定环,设置于均热板之上,并具有多个多个延伸部穿孔;以及多个角度扩充片,借由穿过所述延伸部穿孔的方式而结合于该扩充片固定环,其中每一个角度扩充片至少具有一 LED设置部,且该LED设置部设置有一个该LED元件;其中,当该多个LED元件发光时,其所产生的热会经由均热板传导至承载面,使得所述热可直接借由该多个鳍片散逸至空气之中。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该上组装环具有一环部与一延伸筒部,该延伸筒部的侧表面设有多个嵌合件。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该下组装环具有一环部与一延伸筒部,该延伸筒部的侧表面设有多个嵌合件。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其每一个鳍片皆具有一鳍片部,其顶端形成有一第一扣合件,其底端则形成有一第二扣合件;一结合部,具有至少一上嵌合孔与至少一下嵌合孔,其中该上嵌合孔用以供该上组装环的该嵌合件嵌入,该下嵌合孔则用以供该下组装环的该嵌合件嵌入;以及一承载部,具有一定的长度与面积大小,使得所有鳍片的该承载部构成该LED灯具壳体的该承载面。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该高导热的黏合物为下列任一种焊锡与导热胶。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该反射层为下列任一种白漆与白反射片。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该上组装环的该嵌合件以及该下组装环的该嵌合件为下列任一种中空钉、铆钉与板状钉。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其每一个角度扩充片皆具有一均热板接合部,接合于该均热板;以及一延伸部,其一端连接于该均热板接合部,并容置于该延伸部穿孔之中;其中,调整该延伸部与该均热板接合部的夹角,可改变设置于LED设置部之上的该LED元件的发光角度。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其一点焊部更形成于该结合部与该鳍片部的底端,用以施予点焊工艺。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更包括多个透镜,设置于该均热板之上并分别位于该多个LED元件上方,用以折射LED元件所发出的光。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其更包括一扩充片支撑环,设置于该扩充片固定环之上,其中该扩充片支撑环的环侧表面形成有一斜支撑面可支撑该多个角度扩充片。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该扩充片固定环更具有多个穿孔,每一个穿孔皆相对地位于相邻两个延伸部穿孔之间,且该多个穿孔内分别置有多个导电端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其包括一上组装环,具有一第一环部与一第一延伸筒部,其中该第一延伸筒部的侧边挖设有多个第一嵌入孔;一下组装环,具有一第二环部与一第二延伸筒部,其中该第二延伸筒部的侧边挖设有多个第二嵌入孔;多个鳍片,每一个鳍片皆具有呈片状的一上结合部与一下结合部,其中该上结合部可嵌入该第一嵌入孔之内并铆合于该第一环部的内壁面,且该下结合部可嵌入该第二嵌入孔之内并铆合于该第二环部的内壁面,借此方式将该多个鳍片结合至上组装环及该下组装环,以形成一 LED灯具壳体,且该LED灯具壳体具有一承载面;一均热板,借由一高导热的黏合物而设置于该承载面之上;一线路层,设置于该均热板的表面;多个LED元件,连接于该线路层;以及一反射层,设置于该线路层之上;其中,当该多个LED元件发光时,其所产生的热会经由均热板传导至承载面,使得所述热可直接借由该多个鳍片散逸至空气之中;并且该反射层会反射所述LED元件所发出的光,以增加发光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其每一个鳍片更具有一鳍片部,其顶端形成有一第一扣合件;一结合部;以及一承载部,具有一定的长度与面积大小,使得所有鳍片的该承载部构成该LED灯具壳体的该承载面。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该高导热的黏合物为下列任一种焊锡与导热胶。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该反射层为下列任一种白漆与白反射片。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该均热板的中央处更形成有一中央突均热板。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该均热板之中央处为镂空,且多个中央突均热板形成于镂空的中央处的边缘,用以设置该LED元件。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该均热板的边缘处更形成有多个角度扩充片,每一角度扩充片皆具有一均热板接合部、一延伸部与一 LED设置部,该均热板接合部用以接合该均热板,该LED设置部则供设置该LED元件。前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的其更包括多个透镜,设置于该均热板之上并分别位于该多个LED元件上方,用以折射LED元件所发出的光。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主要利用多个鳍片、上组装环与下组装环组装构成LED灯具壳体,不需要使用任何螺丝;且此LED灯具壳体具有良好的散热接口,并具有重量轻等优点,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其包括一上组装环、一下组装环、多个鳍片、一均热板、一线路层以及一反射层。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该多个鳍片、该上组装环与该下组装环组装构成一 LED灯具壳体,该均热 板不需要使用任何螺丝便可轻易地被设置于该LED灯具壳体的一承载表面之上;并且,该LED灯具壳体不具有中央支撑柱,因此具有重量较轻的优点,此外,此LED灯具壳体具有较佳的热传导接口与热传导路径,可在LED元件发光时有效散热,以维持LED元件的发光效能。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着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1一种现有习用的LED灯具的分解图。
2一种具有改良壳体的LED灯具的分解图。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分解图。4A与图4B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一鳍片的立体图。5A与图5B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侧面剖视图。
6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二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7均热板与该中央突均热板的立体图。
8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侧面剖视

[0054]图[0055]图[0056]图[0057]图[0058]图[0059]图[0060]图[0061]图[0062]图9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二分解图;[0063]图10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三分解图。[0064]图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图。[0065]图12A与图12B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三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0066]图13A、图13B与图13C承载板、LED元件、扩充片固定环、与角度扩充片的侧面剖视图。[0067]图14扩充片固定环的立体图。[0068]图15承载板、LED元件、扩充片固定环与角度扩充片的侧面剖视图。[0069]图16LED元件、扩充片固定环、角度扩充片、与扩充片支撑环的侧面剖视图。[0070]图17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四实施例的分解图。[0071]图18鳍片的侧视图。[0072]图19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四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0073]图20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四实施例的第二侧面剖视图。[0074]图21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四实施例的第三侧面剖视图。[0075]图22该均热板与该中央突均热板的立体图。[0076]图23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四实施例的第四侧面剖视图。[0077]I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0078]10: LED灯具壳体101:承载面[0079]11上组装环111环部[0080]112:延伸筒部1121:嵌合件[0081]12:下组装环121:环部[0082]122:延伸筒部1221 :嵌合件[0083]13 :鳍片131 :鳍`片部[0084]1311 :第一扣合件1312 :第二扣合件[0085]132 :结合部1321 :上嵌合孔[0086]1322 :下嵌合孔133 :承载部[0087]134:点焊部14:均热板[0088]141:中央突均热板142:角度扩充片[0089]1421 :均热板接合部1422 :延伸部[0090]1423 =LED设置部16 : LED元件[0091]17 :反射层18 :扩充片固定环[0092]181 :延伸部穿孔182 :穿孔[0093]183 :导电端子2:灯罩[0094]IA:透镜1B:扩充片支撑环[0095]IBl:斜支撑面10a: LED灯具壳体[0096]IOla:承载面Ila:上组装环[0097]Illa:第一环部112a:第一延伸筒部[0098]1121a:第一嵌入孔12a:下组装环[0099]121a:第二环部122a:第二延伸筒部[0100]1221a:第二嵌入孔13a:鳍片[0101]131a:鳍片部1311a:第一扣合件[0102]1312a:第二扣合件132a:结合部[0103]133a:承载部134a:上结合部[0104]135a:下结合部14a:均热板[0105]141a:中央突均热板142a :角度扩充片[0106]1421a :均热板接合部1422a:延伸部[0107]1423a: LED设置部16a: LED 元件[0108]17a:反射层IAa :透镜[0109]1’ 现有习用的LED灯具 11’ :连接座[0110]12’ :支撑柱121’ 狭槽[0111]13’ 第一套环14’ 承载板[0112]15’ 第二套环16’ 鳍片[0113]161’ 导热接触面17,:LED 元件[0114]1”:具有改良壳体的LED灯具11”散热座[0115]111”:支撑柱112” :鳍片[0116]12”电路基座121”:螺孔[0117]13”:承载板131”:螺孔[0118]14”空隙17”LED 元件具体实施方式
[011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以下将配合图式,详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请同时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分解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I包括一上组装环11、一下组装环12、多个鳍片13、一均热板14、一线路层、多个LED元件16以及一反射层17。其中,上组装环11及下组装环12由具延展性的金属制成,且该多个鳍片13与上组装环11及下组装环12结合, 而形成一 LED灯具壳体10,该LED灯具壳体10具有一承载面101。[0122]均热板14设置(焊接)于LED灯具壳体10的承载面101之上,线路层(线路层受到反射层遮蔽,故未图示)设置于均热板14的表面,且该多个LED元件16焊置于线路层之上。在本实用新型中,LED元件可为封装形式LED或者COB (Chip On Board)形式LED。另外,反射层17设置于线路层之上,在本实用新型中,反射层17可为白漆与白反射片,其功能在于反射LED元件16所发出的光,增进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具的发光与照明效率。而在实际制作时,线路层可局部(或全面)设置于均热板14之上;此外,均热板14也可以借由导热胶贴置于LED灯具壳体10的承载面101之上,都是可行的作法;且,无论是焊接或者导热胶,都具有降低均热板14与承载面101两者之间的接口热阻的效用。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I之中,鳍片13与均热板14的材质皆为铝;因此,当该多个LED元件发光时,其所产生的热会经由均热板传导至承载面101,使得所述热可直接借由该多个鳍片13散逸至空气之中。这样直接热传导模示明显有帮助于LED灯具的散热。如此,上述已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I的基本构件;接着,将继续说明所述基本构件的细部结构。请继续地参阅图3,并请同时参阅图4A、图4B与图5A,分别为该鳍片的立体图及该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侧面剖视图。如图2与图5A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该上组装环11具有一环部111与一延伸筒部112,该延伸筒部112的侧表面设有多个嵌合件1121 ;同样地,该下组装环12也具有一环部121与一延伸筒部122,该延伸筒部122的侧表面设有多个嵌合件1221。如图4A所示,每一个鳍片13皆具有一鳍片部131、一结合部132与一承载部133。其中,结合部132具有至少一上嵌合孔1321与至少一下嵌合孔1322,该上嵌合孔1321用以供该上组装环11的该嵌合件1121嵌入,该下嵌合孔1322则用以供该下组装环12的该嵌合件1221嵌入。在此,须补充说明的是,上组装环11的嵌合件1121及下组装环12的嵌合件1221可为中空钉(俗称中空鸡眼钉)、铆钉或者板状钉;如图5A所示即为板状钉。鳍片部131的顶端形成有一第一扣合件1311,其底端则形成有一第二扣合件1312 ;如图4A与图5A所示,鳍片部131顶端的第一扣合件1311扣合一灯罩2,鳍片部131底端的第二扣合件1312则用以与一外部装置扣合,例如LED灯具的设置装置。此外,如图3与图5A所示,当所有鳍片13皆与上组装环11、下组装环12嵌合之后,鳍片13、上组装环11与下组装环12便组成LED灯具壳体10,此时,所有鳍片13的该承载部133便构成LED灯具壳体10的承载面101。而为了增加鳍片13与上组装环11、下组装环12之间的结合稳定性,组装结合鳍片13、上组装环11、下组装环12时,可使用点焊技术,在上组装环11的延伸筒部112与鳍片13结合部132之间以及下组装环12的延伸筒部122与鳍片13结合部132之间进行点焊;如此,借由点焊便能够有效增加鳍片13与上组装环11、下组装环12之间的结合稳定性。或者,如图4B所示,可于结合部132与鳍片部131的底端再形成一点焊部134,这样一来,除了能够于上组装环11的环部111的底部表面与鳍片13的承载部133之间施予点焊工艺,也可以同时在下组装环12的环部121的底部表面与鳍片13的点焊部134之间施予点焊工艺,借此增加鳍片13与上组装环11、下组装环12三者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与接口导热能力。此外,另外一种作法是,不使用该二个嵌合件(1121,1221)与该二嵌合孔(1321,1322),而仅仅借由点焊结合上组装环11、下组装环12与该多个鳍片13,这在工艺上都是可行的作法。[0127]请继续参阅图5B,并请同时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二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有效发光角度与发光面积,如图5B所示,简单的方式是增设多个透镜IA在均热板14之上,并使得该多个透镜IA分别位于该多个LED元件16上方;如此,透镜IA便可折射LED元件16所发出的光,借此方式增加LED元件16的有效发光角度与发光面积。另外,如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该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二实施例之中,第二实施例的基本构件皆相同于前述第一实施例,在此,便不再重复说明。然而,不同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是,在该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I的第二实施例之中,该均热板14的中央处形成有一中央突均热板141,而线路层、反射层17与该多个LED兀件16同样设置于均热板14及其中央突均热板141的表面上,因此使得设置于均热板14上的LED元件16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发出光,借此方式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I的发光角度与发光面积。请继续参阅图7,该均热板与该中央突均热板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之中,可将均热板14的中央处镂空,并使得多个中央突均热板141形成于镂空的中央处的边缘,如此,该多个中央突均热板141便可用以设置LED元件16,借此方式可有效增加LED元件16的发光角度;此外,中央镂空的均热板14亦能够加速热对流,以借由空气排除均热板14及中央突均热板141之上所堆积的热。请继续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侧面剖视图。增加该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I的发光角度亦有其它方式,如图8所示,可在均热板14的边缘处设置多个角度扩充片142,其中,每一角度扩充片142皆具有一均热板接合部1421、一延伸部1422与一 LED设置部1423。LED设置部1423用以供设置LED元件16,如此,一旦角度扩充片142的均热板接合部1421被接合至均热板14之上,则设置于LED设置部1423的LED元件16便可与均热板14上的线路层电性连接;并且,调整延伸部1422与均热板接合部1421的夹角可改变设置于LED设置部1423之上的LED元件16的发光角度,借此方式扩充该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I的发光角度。另,由图4A与图4B所示的鳍片13的构造,可知鳍片13的承载部133具有一定的长度与面积小大。请同时参阅图9与图10,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二分解图与第三分解图。如图9所示,若将鳍片13承载部133加以延长,则鳍片13与上组装环11、下组装环12组合而成的LED灯具壳体10所具有的承载面101的有效面积即明显地变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上组装环11与下组装环12的环部(111与121)必须配合鳍片13而适当地缩小。并且,如图10所示,若将鳍片13承载部133的面积缩小,则鳍片13与上组装环
11、下组装环12组合而成的LED灯具壳体10所具有的承载面101的有效面积即明显地变小(其中如图9所示的承载面101并非一连续面)。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图3、图9或图10所示的LED灯具壳体10,其皆是由具有承载部133的鳍片13与上组装环11、下组装环12组合而成的,且无论鳍片13承载部133的长度与面积大小如何改变,都不会影响该LED灯具壳体10的组成。[0133]如此,上述已经完整且清楚地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并且,经由上述,可以得知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具有下列的优点1.相较于现有习用的LED灯具,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不具有中央支撑柱,因此具有重量较轻的优点。2.相较于现有习用的LED灯具,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具有较佳的热传导接口与热传导路径,可在LED元件发光时有效散热,以维持LED元件的发光效能。3.相较于现有习用的LED灯具,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LED元件均热板14为一金属板,因此可直接地焊接(或利用导热胶)于LED灯具壳体10的承载面101上,不需要使用螺丝。4.相较于现有习用的LED灯具,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借由角度扩充片142的设置,有效地改善并增加了该LED元件16的发光角度,使得灯具整体发出的光能够具有较大的光覆
盖范围。此外,本实用新型更包括该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一第三实施例。请同时参阅图11、图12A与图12B,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图与侧视图。如图11所示,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I的第三实施例包括有一上组装环11、一下组装环12、多个鳍片13、一均热板14、一线路层、多个LED元件16、一反射层17以及一扩充片固定环18。其中,第三实施之上组装环11、下组装环12、多个鳍片13、均热板14、线路层、多个LED元件16与反射层17等元件的结构与连接关相同于前述第一实施例,故在此便不再重复说明。不同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是,第三实施例更包括有一扩充片固定环18,其设置于均热板14之上并具有多个角度扩充片142,其中,借由将角度扩充片142的均热板接合部1421接合(或焊接)于均热板14,便可将角度扩充片142的而电性连接至均热板14上的而线路层,而设置于角度扩充片142的LED设置部1423的LED元件16便可借此方式与均热板14上的线路层电性连接。如图11与图12A所示,角度扩充片142的均热板接合部1421接合(焊接)于该均热板14,其延伸部1422的一端连接于该均热板接合部1421,并容置于该延伸部穿孔181之中;而延伸部1422的另一端则连接LED设置部1423,该LED设置部1423用以设置至少一个LED元件16。(图11与I图12A仅示意地图示两个角度扩充片142,实际上角度扩充片142的数量等同于该延伸部穿孔181的数量)。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第三实施例具有扩充片固定环18与该多个角度扩充片142。第三实施例因其均热板14套设有扩充片固定环18,且该扩充片固定环18之上设有多个角度扩充片142,因此,该多个角度扩充片142之上的所述LED元件16会发射出不同角度的光,而有效地增加LED灯具整体的发光角度,使得LED灯具整体发出的光能够具有较大的光覆盖范围。并且,如图12B所示,亦可增设多个透镜IA在均热板14之上,并使得该多个透镜IA分别位于该多个LED元件16上方;如此,透镜IA便可折射LED元件16所发出的光,借此方式也可以增加LED元件16的有效发光角度与发光面积。请再参阅图13A、图13B与图13C,承载板、LED元件、扩充片固定环、与角度扩充片的侧面剖视图。如图13A、图13B与图13C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借由调整该延伸部1422与该均热板接合部1421的夹角,可改变设置于LED设置部1423之上的该LED元件16的发光角度,使得LED灯具具有不同的整体发光角度。另外,补充说明的是,在制作第三实施例的LED灯具时,为了工艺上的便利,亦可不必于扩充片固定环18上形成所述延伸部穿孔181 ;取而待之的作法是,直接地将该多个角度扩充片142黏贴于扩充片固定环18的侧壁,并确认所述角度扩充片142的均热板接合部1421焊接于均热板14,如此,只要角度扩充片142与均热板14之间存在电性连接关,则设置于所述角度扩充片142的LED设置部1423之上的LED元件16便可以被驱动发光。然而,为了避免角度扩充片142遮蔽部分均热板14上的LED元件16的光,如图14所示,可在扩充片固定环18挖设多个穿孔182,并使得每一个穿孔182皆相对地位于相邻两个延伸部穿孔181之间。这样一来,便可将原本均热板14上邻近角度扩充片142的所述LED元件16置于扩充片固定环18之上;接着,如图14所示,再通过穿孔182内的导电端子183将所述LED元件16电性连接至均热板14,当然,导电端子183的一端焊接于均乐板14,另一端则焊接于LED元件。如此设计,便可借由将原本均热板14上邻近角度扩充片142的所述LED元件16提高,避免所述LED元件16所发出的光被邻近角度扩充片142所遮蔽。请再参阅图16,LED元件、扩充片固定环、角度扩充片、与扩充片支撑环的侧面剖视图。如图14所示,为了确保角度扩充片142的稳固性,可再设置一扩充片支撑环IB在扩充片固定环18之上。如图所示,该扩充片支撑环IB的环侧表面形成有一斜支撑面1B1,该多个角度扩充片142则可倚靠该斜支撑面1B1,或者,可将角度扩充片142的延伸部1422黏贴于扩充片支撑环IB的斜支撑面IBl,借此方式利用扩充片支撑环IB支撑该多个角度扩充片 142。最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更包括一第四实施例,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四实施例的分解图。如图17所示,其第四实施例包括有一上组装环11a、一下组装环12a、多个鳍片13a、一均热板14a、一线路层、多个LED元件16a、以及一反射层17a,其中上组装环Ila具有一第一环部Illa与一第一延伸筒部112a,且下组装环12a具有一第二环部121a与一第二延伸筒部122a。请再同时参阅图18,鳍片的侧视图,并请同时参阅图19,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四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特别地,在第四实施例之中,并且,如图所不,该第一延伸筒部112a的侧边挖设有多个第一嵌入孔1121a,该第二延伸筒部122a的侧边亦挖设有多个第二嵌入孔1221a。(特别说明,第一嵌入孔1121a与第二嵌入孔1221a的数量是相同于鳍片13a的数量,图17之中仅示意地绘示几个第一嵌入孔1121a与第二嵌入孔1221a。)。并且,每一个鳍片13a皆具有呈片状的一上结合部134a与一下结合部135a,其中该上结合部134a可嵌入该第一嵌入孔1121a之内并铆合于该第一环部Illa的内壁面,且该下结合部135a可嵌入该第二嵌入孔1221a之内并铆合于该第二环部121a的内壁面,借此方式将该多个鳍片13a结合至上组装环及该下组装环,以形成一 LED灯具壳体IOa,且该LED灯具壳体IOa具有一承载面101a。并且,鳍片13a更具有一鳍片部131a、一结合部132a与一承载部133a,其中鳍片部131a的顶端形成有一第一扣合件1311a,,其底端则形成有一第二扣合件1312a。鳍片部131a顶端的第一扣合件1311a扣合一灯罩2,鳍片部131a底端的第二扣合件1312a则用以与一外部装置扣合,例如LED灯具的设置装置。并且,承载部133a则具有一定的长度与面积大小,使得所有鳍片的该承载部133a构成该LED灯具壳体IOa的该承载面101a。承上述,均热板14a借由一高导热的黏合物(例如焊锡或导热胶)而设置于该承载面IOla之上,线路层(线路层因受到反射层17a覆盖)则设置于该均热板14a的表面。并且,如图所示,所述LED元件16a连接于该线路层,且为了增加发光效率,线路层的表面更设有一反射层17a (例如白漆或白反射片)。如此,当该多个LED元件16a发光时,其所产生的热会经由均热板14a传导至承载面101a,使得所述热可直接借由该多个鳍片13a散逸至空气之中;并且该反射层17a会反射所述LED元件16a所发出的光,以增加发光效率。请继续参阅图20,并请同时参阅图2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四实施例的第二侧面剖视图与第三侧面剖视图。为了增加此第四实施例的LED灯具的有效发光角度与发光面积,如图20所示,简单的方式是增设多个透镜IAa在均热板14a之上,并使得该多个透镜IAa分别位于该多个LED元件16a上方;如此,透镜IAa便可折射LED元件16a所发出的光,借此方式增加LED元件16a的有效发光角度与发光面积。另外,如图21所示,亦可在该均热板14a的中央处形成有一中央突均热板141a,而线路层、反射层17a与该多个LED元件16a同样设置于均热板14a及其中央突均热板141a的表面上,因此使得设置于均热板14a上的LED元件16a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发出光,借此方式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I的发光角度与发光面积。再者,请继续参阅图22,该均热板与该中央突均热板的立体图。另外一种增加LED灯具发光效率的方式是,如图22所示,可将均热板14a的中央处镂空,并使得多个中央突均热板141a形成于镂空的中央处的边缘,如此,该多个中央突均热板141a便可用以设置LED元件16a,借此方式可有效增加LED元件16a的发光角度;此外,中央镂空的均热板14a亦能够加速热对流,以借由空气排除均热板14a及中央突均热板141a之上所堆积的热。请继续参阅图23,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的第四实施例的第四侧面剖视图。增加该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I的发光角度还有其它方式,如图23所示,可在均热板14a的边缘处设置多个角度扩充片142a,其中,每一角度扩充片142a皆具有一均热板接合部1421a、一延伸部1422a与一 LED设置部1423a。LED设置部1423a用以供设置LED元件16a,如此,一旦角度扩充片142a的均热板接合部1421a被接合至均热板14a之上,则设置于LED设置部1423a的LED元件16a便可与均热板14a上的线路层电性连接;并且,调整延伸部142a2与均热板接合部1421a的夹角可改变设置于LED设置部1423a之上的LED元件16a的发光角度,借此方式扩充该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I的发光角度。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上组装环; 一下组装环; 多个鳍片,该多个鳍片与该上组装环及该下组装环结合,以形成一 LED灯具壳体,且该LED灯具壳体具有一承载面; 一均热板,借由一高导热的黏合物而设置于该承载面之上; 一线路层,设置于该均热板的表面; 多个LED元件,设置于该线路层之上;以及 一反射层,设置于该线路层之上; 其中,当该多个LED元件发光时,其所产生的热会经由均热板传导至承载面,使得所述热可直接借由该多个鳍片散逸至空气之中;并且该反射层会反射所述LED元件所发出的光,以增加发光效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该上组装环具有一环部与一延伸筒部,该延伸筒部的侧表面设有多个嵌合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该下组装环具有一环部与一延伸筒部,该延伸筒部的侧表面设有多个嵌合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其每一个鳍片皆具有 一鳍片部,其顶端形成有一第一扣合件,其底端则形成 有一第二扣合件; 一结合部,具有至少一上嵌合孔与至少一下嵌合孔,其中该上嵌合孔用以供该上组装环的该嵌合件嵌入,该下嵌合孔则用以供该下组装环的该嵌合件嵌入;以及 一承载部,具有一定的长度与面积大小,使得所有鳍片的该承载部构成该LED灯具壳体的该承载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该高导热的黏合物为下列任一种焊锡与导热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层为下列任一种白漆与白反射片。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该上组装环的该嵌合件以及该下组装环的该嵌合件为下列任一种中空钉、铆钉与板状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均热板的中央处更形成有一中央突均热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均热板的中央处为镂空,且多个中央突均热板形成于镂空的中央处的边缘,用以设置该LED元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均热板的边缘处更形成有多个角度扩充片,每一角度扩充片皆具有一均热板接合部、一延伸部与一 LED设置部,该均热板接合部用以接合该均热板,该LED设置部则供设置该LED元件。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其一点焊部更形成于该结合部与该鳍片部的底端,用以施予点焊工艺。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多个透镜,设置于该均热板之上并分别位于该多个LED元件上方,用以折射LED元件所发出的光。
13.如权利要求1-9、11或12所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该LED灯具还包括 一扩充片固定环,设置于均热板之上,并具有多个延伸部穿孔;以及 多个角度扩充片,借由穿过所述延伸部穿孔的方式而结合于该扩充片固定环,其中每一个角度扩充片至少具有一 LED设置部,且该LED设置部设置有一个该LED元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扩充片支撑环,设置于该扩充片固定环之上,其中该扩充片支撑环的环侧表面形成有一斜支撑面可支撑该多个角度扩充片。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扩充片固定环更具有多个穿孔,每一个穿孔皆相对地位于相邻两个延伸部穿孔之间,且该多个穿孔内分别置有多个导电端子。
16.如权利要求4、5、6、8、9、10或12所述的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 该上组装环,具有一第一环部与一第一延伸筒部,其中该第一延伸筒部的侧边挖设有多个第一嵌入孔; 该下组装环,具有第二环部与一第二延伸筒部,其中该第二延伸筒部的侧边挖设有多个第二嵌入孔; 该每一个鳍片皆具有呈片状的一上结合部与一下结合部,其中该上结合部可嵌入该第一嵌入孔之内并铆合于该第一环部的内壁面,且该下结合部可嵌入该第二嵌入孔之内并铆合于该第二环部的内壁面,借此方式将多个鳍片结合至上组装环及该下组装环,以形成一 LED灯具壳体,且该LED灯具壳体具有一承载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改良散热壳体及改变出光角度的LED灯具,其包括一上组装环、一下组装环、多个鳍片、一均热板、一线路层以及一反射层。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该多个鳍片、该上组装环与该下组装环组装构成一LED灯具壳体,该均热板不需要使用任何螺丝便可轻易地被设置于该LED灯具壳体的一承载表面之上;并且,该LED灯具壳体不具有中央支撑柱,因此具有重量较轻的优点,此外,此LED灯具壳体具有较佳的热传导接口与热传导路径,可在LED元件发光时有效散热,以维持LED元件的发光效能。
文档编号F21V29/00GK202884525SQ20122033762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陈灿荣 申请人:苏州世鼎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