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目照地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367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眩目照地车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眩目照地车灯,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晚上行车过程中,给司机带来最大困扰的是迎面而来的刺眼的灯光,特别是现在很多汽车都采用真空灯,其亮度非常大,照射距离非常远,一旦这样的车迎面而来,司机就会下意识减速、甚至停车,以防发生危险。所以,如何将车灯照射的距离缩小,并且让车灯发射的光线不照射迎面而来的司机的眼睛,不论司机是驾驶什么车辆,成为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所以利用镜子可以反光和遮光的原理,将车灯设计成不能向上发射光线,并且安装高度在I米以下,从而保证夜间行车的汽车的车灯发射出的刺眼的强光不会对其他车辆和行人造成炫目影响的防眩目照地车灯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夜间行车的汽车的车灯发射出的刺眼的强光对其他车辆和行人造成炫目影响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眩目照地车灯,该防眩目照地车灯利用固定底面上的固定螺栓将防眩目照地车灯安装在车体上高度不超过I米的前部,以及位于防眩目照地车灯的上方和两侧的长度超过整个防眩目照地车灯的1/2、中间拱起,前部向下弯的反光罩,来保证灯泡发出的光线射向前方和下方地面,阻挡光线向上方发射,从而达到安装有防眩目照地车灯的车辆在夜间行驶时,司机可以看清地面和前方路面、当时刺眼的灯光由于没向上方发射而并不会对其他车辆和行人造成炫目影响,进而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的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防眩目照地车灯,由透 光灯片1、固定底面2、灯罩、固定螺栓5、灯泡6、灯头7组成,长方形的固定底面2上靠近四个角处设有4个孔,孔内穿有固定螺栓5 ;灯罩由反光罩4、聚光罩3连接组成,聚光罩3为近半球形的圆弧反光罩体,设置在固定底面2 —侧与固定底面2的侧边相连,聚光罩3开口方向朝向固定底面2,灯头7位于聚光罩3圆弧的弧底;反光罩4为拱形罩体,拱形两底边分别与固定底面2连接,拱形一侧边与聚光罩3开口连接,拱形另一侧边与固定底面2围合形成灯口,透光灯片I设置在灯口处;反光罩4两侧边间距大于防眩目照地车灯总长度的1/2,反光罩4近透光灯片I侧向下弯曲。透光灯片I为由石英玻璃制成的平板,厚度为2-5毫米。灯头7后部设直电源线8、插头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防眩目照地车灯利用固定底面上的固定螺栓将防眩目照地车灯安装在车体上高度不超过I米的前部,以及位于防眩目照地车灯的上方和两侧的长度超过整个防眩目照地车灯的1/2、中间拱起,前部向下弯的反光罩,来保证灯泡发出的光线射向前方和下方地面,阻挡光线向上方发射,从而达到安装有防眩目照地车灯的车辆在夜间行驶时,司机可以看清地面和前方路面、当时刺眼的灯光由于没向上方发射而并不会对其他车辆和行人造成炫目影响,进而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的目的。防眩目照地车灯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防眩目照地车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防眩目照地车灯的过中轴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防眩目照地车灯的显示光线反射状况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透光灯片,2.固定底面,3.聚光罩,4.反光罩,5.固定螺栓,6.灯泡,7.灯头,8.电源线,9.插头,10.发光钨丝,11.光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防眩目照地车灯由透光灯片1、固定底面2、灯罩、固定螺栓5、灯泡6、灯头7组成,长方形的固定底面2上靠近四个角处设有4个孔,孔内穿有固定螺栓5,可以通过固定螺栓5将防眩目照地车灯安装在车体上高度不超过I米的前部;灯罩由反光罩4、聚光罩3连接组成,聚光罩3为近半球形的圆弧反光罩体,设置在固定底面2 —侧与固定底面2的侧边相连,聚光罩3开口方向朝向固定底面2,灯头7位于聚光罩3圆弧的弧底;反光罩4为拱形罩体,拱形两底边分别与固定底面2连接,拱形一侧边与聚光罩3开口连接,拱形另一侧边与固定底面2围合形成灯口,透光灯片I设置在灯口处;反光罩4两侧边间距大于防眩目照地车灯总长度的1/2,反光罩4近透光灯片I侧向下弯曲,可以保证灯泡6发出的光线射向前方和下方地面,阻挡光线向上方发射,从而使安装有防眩目照地车灯的车辆在夜间行驶时,司机可以看清地面和前方`路面、当时刺眼的灯光由于没向上方发射而并不会对其他车辆和行人造成炫目影响,进而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实施例二,对实施例一进一步限定,透光灯片I为透光度较好的石英玻璃制成的平板,厚度为2-5毫米,大小为正好可以嵌合在固定底面2前边缘与反光罩4前边缘围成的灯口处。实施例三,对实施例一进一步限定,固定底面2长方形,边长根据聚光罩3下缘反射的光线11正好被反光罩4的前边缘所遮挡而定,以保证聚光罩3的光线11全部从透光灯片I透出后,不向上方发出。实施例四,对实施例一进一步限定,聚光罩3外面为一层厚度为3-5毫米的钢板、内面衬有一层厚度为1-2毫米表面镀银后形成可以反射光线的内面凹的反光镜,位于防眩目照地车灯的后部,中央安装着旋有灯泡6的灯头7,其余部分为可以反光的镜面,可以将灯泡6发出的光线向中央聚集,并向前方反射。实施例五,对实施例一进一步限定,整个防眩目照地车灯外形设计思路为:将一个橄榄球体形的结构,前部被透光灯片I所在的平面切割下来一部分,下部被固定底面2所在的平面再次切割一部分,剩余的部分底部安装着灯泡6,其余部分可以反光,这样的结构形成了防眩目照地车灯,其后部反光的部分为聚光罩3,上部和两侧的部分即为反光罩4,而且反光罩4长度超过整个防眩目照地车灯的1/2、中间拱起,前部向下弯,能够将灯泡6向上方发出的光线反射到下方。
实施例六,对实施例一进一步限定,灯泡6的电力来源为灯头7后部的电源线8通过插头9从车体携带的蓄电池提供,当接通电源后,灯泡6内的发光钨丝10发光,所产生的光线11向四周发射,在聚光罩3和反光罩4的共同作用下,灯泡6发出的光线射向前方和下方地面。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其等效物界 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眩目照地车灯,其特征在于:由透光灯片(I)、固定底面(2)、灯罩、固定螺栓(5)、灯泡(6)、灯头(7)组成,长方形的固定底面(2)上靠近四个角处设有4个孔,孔内穿有固定螺栓(5);灯罩由反光罩(4)、聚光罩(3)连接组成,聚光罩(3)为近半球形的圆弧反光罩体,设置在固定底面(2) —侧与固定底面(2)的侧边相连,聚光罩(3)开口方向朝向固定底面(2),灯头(7)位于聚光罩(3)圆弧的弧底;反光罩(4)为拱形罩体,拱形两底边分别与固定底面(2)连接,拱形一侧边与聚光罩(3)开口连接,拱形另一侧边与固定底面(2)围合形成灯口,透光灯片(I)设置在灯口处;反光罩(4)两侧边间距大于防眩目照地车灯总长度的1/2,反光罩(4)近透光灯片(I)侧向下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目照地车灯,其特征在于:透光灯片(I)为由石英玻璃制成的平板,厚度为2-5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目照地车灯,其特征在于:灯头(7)后部设置电源线(8)、插头(9)。·
全文摘要
防眩目照地车灯,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由透光灯片、固定底面、聚光罩、反光罩、固定螺栓、灯泡、灯头、电源线、插头组成,固定底面上靠近四个角的地方有4个固定螺栓,以便将防眩目照地车灯安装在车体上高度不超过1米的前部;反光罩位于防眩目照地车灯的上方和两侧,反光罩长度超过整个防眩目照地车灯的1/2、中间拱起,前部向下弯,可以保证灯泡发出的光线射向前方和下方地面,阻挡光线向上方发射,从而使安装有防眩目照地车灯的车辆在夜间行驶时,司机可看清路面、当时刺眼的灯光由于没向上方发射而并不会对其他车辆和行人造成炫目影响,进而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防眩目照地车灯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文档编号F21S8/12GK103225782SQ20131002147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谢桂林, 王保忠, 谢桂伟, 程波, 谢天正, 谢桐音, 裴玉娇 申请人:常熟南师大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