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led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36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透镜、led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镜、LED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具有单一方向性,光强度分布范围狭窄,需采用透镜进行配光。然而LED发出光经现有透镜出射后面积较小,且不够均匀,无法满足应用要求。为此,需要使用数目较多的发光二极管(LED)集合排列,以达成在丨相同平面上,不同位置点具有相同且均匀的光强度分布,如此将导致高额的成本费用且笨重的背光模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旨在解决LED发出光经现有透镜出射后面积较小,且不够均匀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透镜,具有:一底面;一用以接收光源发出光线的入光面;一用作第一出光面的第一凸曲面;一用作第二出光面的第一环状斜面;一用作第三出光面的第二凸曲面;其中,所述第一出光面、第二出光面和第三出光面自上而下、由内至外依序连接;第二出光面与第三出光面相接形成第一阶台;所述入光面为内凹弧面,该内凹弧面母线的切线与其旋转轴相交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出光面为中间凹陷的凸曲面,该凸曲面母线的切线与其旋转轴相交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出光面与底面相交成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出光面为外凸曲面,该外凸曲面母线的切线与其旋转轴相交成第四夹角。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背光模组,包括多个LED,所述背光模组采用上述透镜,每一 LED与所述透镜配合。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采用上述透镜。本发明实施例由入光面接收光源发出的光线,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透镜后,其中部分光线直接从某一出光面折射而出,另一部分光线先经某一出光面反射至其它出光面或底面,后经其它出光面或底面反射至另外的出光面,最后从另外的出光面折射而出,这样先在透镜内将光源发出的光线打散,再使各光线从透镜不同出光面折射而出,以此增大出光面积,且均匀性佳。因此,本透镜尤适用于各种LED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镜的透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镜的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镜的仰视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镜的剖视图(图中各线段分别为相应表面的母线);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两个阶台的透镜的光路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三个阶台的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由入光面接收光源发出的光线,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透镜后,其中部分光线直接从某一出光面折射而出,另一部分光线先经某一出光面反射至其它出光面或底面,后经其它出光面或底面反射至另外的出光面,最后从另外的出光面折射而出,这样先在透镜内将光源发出的光线打散,再使各光线从透镜不同出光面折射而出,以此增大出光面积,且均匀性佳。下面以LED为光源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 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镜具有一底面10、一用以接收光源8发出光线的入光面9、一用作第一出光面I的第一凸曲面、一用作第二出光面2的第一环状斜面以及一用作第三出光面3的第二凸曲面,其中所述第一出光面1、第二出光面2和第三出光面3自上而下、由内至外依序连接;第二出光面2与第三出光面3相接形成第一阶台;所述入光面9为内凹弧面,该内凹弧面母线的切线与其旋转轴OP相交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出光面I为中间凹陷的凸曲面,该凸曲面母线的切线与其旋转轴OP相交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出光面2与底面10相交成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出光面3为外凸曲面,该外凸曲面母线的切线与其旋转轴OP相交成第四夹角。此处由所述入光面9接收LED光源发出的光线,所述LED光源8发出光线进入透镜后,其中部分光线(如光线P1、P3)直接从某一出光面折射而出,另一部分光线先经某一出光面反射至其它出光面或底面,后经其它出光面(如光线P5)或底面(如光线P2、P4)反射至另外的出光面,最后从另外的出光面折射而出,这样先在透镜内将光源8发出的光线打散,再使各光线从透镜不同出光面折射而出,以此增大出光面积,且均匀性佳。通常,自上而下所述第一夹角(即所述内凹弧面母线的切线与其旋转轴的夹角)减小。具体地,减小幅度随LED光源均匀性或光源指向性而定,亦即内凹弧面母线的切线与其旋转轴的夹角设计需考虑下方LED光源出光面角度与高度等参数。一般而言,LED光源出光面角度愈大或均匀性愈佳,内凹弧面母线的切线与其旋转轴的夹角愈小。本发明实施例中由内至外所述第二夹角(即所述第一凸曲面母线的切线与其旋转轴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具体地,所述第一凸曲面I中间凹陷,凹陷中心为一奇点(相当于突变点),由内至外该凸曲面母线的切线与其旋转轴OP的夹角从中心点90°先急剧增大后沿向外方向逐步减小,其增大与减小幅度与光源均匀性及光源展开大小有关。前述第二出光面2与底面10的夹角小于45°,这样可使入射光线较易发生折射而更为分散,且偏离旋转轴,藉此分散反射光线,避免光线集中,造成中心亮点,从而达到均匀化光线的目的。另外,自上而下所述第四夹角(所述第三出光面母线的切线与其旋转轴的夹角)增大,藉此均匀展开光线,其最佳角度需视LED出光面大小或角度而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透镜还具有一用作第四出光面4的第二环状斜面和一用作第五出光面5的第三凸曲面或圆台面。其中,所述第四出光面4与第三出光面3相接,第四出光面4与第五出光面5相接形成用以扩散光线的第二阶台;所述第四出光面4与底面10的夹角小于第二出光面2与底面10的夹角;所述第五出光面5为外凸曲面时,自上而下该外凸曲面母线的切线与其旋转轴的夹角增大。此处所述第五出光面5还可以为圆台面,利于透镜成型。如图6所示,为使所述光源8发出光线经本透镜出射后面积更大,均匀性更佳,于所述透镜侧面设由第三环状斜面和第四凸曲面相接形成的第三阶台。其中所述第三环状斜面用作第六出光面6,所述第四凸曲面用作第七出光面7,所述第六出光面6与第五出光面5相接,所述第六出光面6与底面10的夹角小于第四出光面4与底面10的夹角;所述第七出光面7为外凸曲面时,自上而下该外凸曲面母线的切线与其旋转轴的夹角增大。这样透镜内的光线将更加分散,相应地增大了出光面积,且均匀性增强。当然,此处所述第七出光面7还可以为圆台面,利于透镜成型。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底面10为具有三维结构的平面,所述三维结构具体为金字塔、圆锥、部分球形、圆柱体或棱镜圆圈/槽沟,从而进一步增强光线于透镜内的打散效果,进一步提升出光的均匀性。若前述光源为LED时,由多个LED及与各LED匹配的透镜可制成LED背光模组。本透镜材质可由以下透明材料制成,如玻璃,陶瓷,或聚合物材质,如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ΡΕΜΑ、聚碳酸酯、娃酮和其它聚合物混合物,工艺可以注塑或压模成形,这样利于本透镜成型。其中,所述入光面9内凹,其对称轴为透镜光轴。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具有: 一底面; 一用以接收光源发出光线的入光面; 一用作第一出光面的第一凸曲面; 一用作第二出光面的第一环状斜面; 一用作第三出光面的第二凸曲面; 其中,所述第一出光面、第二出光面和第三出光面自上而下、由内至外依序连接;第二出光面与第三出光面相接形成第一阶台;所述入光面为内凹弧面,该内凹弧面母线的切线与其旋转轴相交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出光面为中间凹陷的凸曲面,该凸曲面母线的切线与其旋转轴相交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出光面与底面相交成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出光面为外凸曲面,该外凸曲面母线的切线与其旋转轴相交成第四夹角。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所述第一夹角减小。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所述第二夹角先增大后减小。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角小于45°。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所述第四夹角增大。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还具有: 一用作第四出光面的第二环状斜面; 一用作第五出光面的第三凸曲面或圆台面; 其中,所述第四出光面与第三出光面相接,第四出光面与第五出光面相接形成第二阶台;所述第四出光面与底面的夹角小于第二出光面与底面的夹角;所述第五出光面为外凸曲面时,自上而下该外凸曲面母线的切线与其旋转轴的夹角增大。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进一步具有: 一用作第六出光面的第三环状斜面; 一用作第七出光面的第四凸曲面或圆台面; 其中,所述第六出光面与第五出光面相接,第六出光面与第七出光面相接形成第三阶台;所述第六出光面与底面的夹角小于第四出光面与底面的夹角;所述第七出光面为外凸曲面时,自上而下该外凸曲面母线的切线与其旋转轴的夹角增大。
8.按权利要求1、2、4、5、6或7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为具有三维结构的平面,所述三维结构为金字塔、圆锥、部分球形、圆柱体或棱镜圆圈/槽沟。
9.一种LED背光模组,包括多个LED,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米用如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每一 LED与所述透镜配合。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采用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镜。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光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透镜、LED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透镜由入光面接收光源发出的光线,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透镜后,其中部分光线直接从某一出光面折射而出,另一部分光线先经某一出光面反射至其它出光面或底面,后经其它出光面或底面反射至另外的出光面,最后从另外的出光面折射而出,这样先在透镜内将光源发出的光线打散,再使各光线从透镜不同出光面折射而出,以此增大出光面积,且均匀性佳。因此,本透镜尤适用于各种LED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文档编号F21Y101/02GK103090311SQ201310021469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1日
发明者沈思宽, 阮世陈 申请人:深圳市酷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