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61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支架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支架灯,一般包括灯壳,与灯壳通过搭扣连接起来的灯罩,灯壳上设置有发光体和与发光体连接的电子镇流器,目前大部分的支架灯的灯壳结构一般均成长条U型结构,灯壳结构不够紧凑,浪费了较多材料,成本较高,由于灯壳较好,一整条U型结构的灯壳机械强度不够好,容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支架灯,该支架灯的灯壳能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还能防止灯壳过长而变形。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支架灯,包括灯壳,与灯壳通过搭扣连接起来的灯罩,灯壳上设置有发光体和与发光体连接的电子镇流器,安装支架设置在灯壳背面,灯壳的侧面安装有防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设计成:灯壳背面靠近两个端部部位的壳面低于相邻壳身背部的壳面,从而使灯壳背面靠近两个端部部位形成有台阶,灯壳上安装搭扣部位的壳面高于相邻壳身背部的壳面。作为改进,灯壳背面靠近两个端部部位的壳面低于相邻壳身背部的壳面的高度为25 30mmo再改进,灯壳背面中部的壳面低于灯壳背面安装搭扣部位的壳面4_7mm。
再改进,灯壳背面中部的壳面与灯壳背面安装搭扣部位的壳面之间通过凹形弧面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特殊的灯壳结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灯能减少灯壳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还能防止灯壳过长而变形。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灯的侧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灯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的支架灯,包括灯壳1,与灯壳I通过搭扣6连接起来的灯罩5,灯壳I上设置有发光体和与发光体连接的电子镇流器8,安装支架3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灯壳I背面,吊钩2设置在安装支架3上,灯壳I的左侧面安装有防水接头4,其中所述灯壳设计成:灯壳背面靠近两个端部部位的壳面1-5低于相邻壳身背部的壳面25 30mm,从而使灯壳背面靠近两个端部部位形成有台阶,灯壳I左侧面向内凹进50mm,此结构有利于安装防水接头4,本实施例中,与壳面1-5相邻壳身背部的壳面为安装搭扣部位的壳面1-3 ;灯壳上安装搭扣部位的壳面1-3高于相邻壳身背部的壳面4-7mm。灯壳背面中部的壳面1_1低于灯壳背面安装搭扣部位的壳面1-3的高度为4-7mm,并且灯壳背面中部的壳面与灯壳背面安装搭扣部位的壳面之间通过凹形弧面1-2连接。灯壳背面中部距离的壳面1-1处大约270mm长,内部用于安装电子镇流器8。凹形弧面1_2处长度大约39_低于安装搭扣部位的壳面1-313mm,这种结构的灯壳 节省材料,能降低支架等的成本,还能增加灯具强度。
权利要求1.一种支架灯,包括灯壳,与灯壳通过搭扣连接起来的灯罩,灯壳上设置有发光体和与发光体连接的电子镇流器,安装支架设置在灯壳背面,灯壳的侧面安装有防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设计成:灯壳背面靠近两个端部部位的壳面低于相邻壳身背部的壳面,从而使灯壳背面靠近两个端部部位形成有台阶,灯壳上安装搭扣部位的壳面高于相邻壳身背部的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灯,其特征在于:灯壳背面靠近两个端部部位的壳面低于相邻壳身背部的壳面的高度为25 3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灯,其特征在于:灯壳背面中部的壳面低于灯壳背面安装搭扣部位的壳面4-7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灯,其特征在于:灯壳背面中部的壳面与灯壳背面安装搭扣部位的壳面之间通 过凹形弧面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灯,包括灯壳,与灯壳通过搭扣连接起来的灯罩,灯壳上设置有发光体和与发光体连接的电子镇流器,安装支架设置在灯壳背面,灯壳的侧面安装有防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设计成灯壳背面靠近两个端部部位的壳面低于相邻壳身背部的壳面,从而使灯壳背面靠近两个端部部位形成有台阶,灯壳上安装搭扣部位的壳面高于相邻壳身背部的壳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特殊的灯壳结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灯能减少灯壳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还能防止灯壳过长而变形。
文档编号F21V17/10GK203099700SQ20132013497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5日
发明者孙继国, 胡洪, 熊万松 申请人:宁波伟依特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