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912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车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车灯,包含一个外壳、一个安装于该外壳内的灯座模组、一个近光灯单元、一个远光灯单元,以及至少一个辅助灯单元。该灯座模组包括一个固定灯座,以及数个可调整安装角度的可动灯座。该近光灯单元安装于该固定灯座内而可产生近灯光形。该远光灯单元安装于其中一个可动灯座内而能调整光线投射角度,并可产生远灯光形。该辅助灯单元安装于其他的可动灯座内而能调整光线投射角度,并用于辅助该近光灯单元的发光亮度。通过前述创新设计,可增加适用性与市场竞争力。通过该辅助灯单元可增加车辆邻近区域的照明效果,从而能提升行车安全性。
【专利说明】车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于车辆上而用于提供照明与警示的车灯。

【背景技术】
[0002]车辆行驶上路时,为了因应不同路况与视线需求,车辆头灯的远、近光灯是结合为一体而可作切换。然而前述头灯的造型朴素、简单,设计感较低。为了改进上述问题,有业者提供了一种矩阵式的车灯,主要是将远光灯模组与近光灯模组分开制造后,再组装于灯壳内。但因为远光灯模组与近光灯模的照明方向、光形与角度等要求皆不同,因而增加了设计上的难度。本案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的车灯,并能符合法规要求,以提供社会大众多一种消费选择。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创新、适用性广且可提升行车安全性的车灯。
[0004]本实用新型车灯包含一个包括一个安装空间的外壳,以及分别位于该安装空间内的一个近光灯单元与一个远光灯单元。该车灯还包含一个安装于该安装空间内的灯座模组,以及至少一个辅助灯单元;该灯座模组包括一个固定灯座,以及数个可调整安装角度的可动灯座;该近光灯单元安装于该固定灯座内而可产生近灯光形;该远光灯单元安装于其中一个可动灯座内而能调整光线投射角度,并可产生远灯光形;该辅助灯单元安装于其他的可动灯座内而能调整光线投射角度,并用于辅助该近光灯单元的发光亮度。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车灯,该灯座模组还具有一个装设架,该装设架具有一个供该固定灯座固定地设置的第一基壁,以及数个分别供所述可动灯座可调整偏摆角度地设置的第二基壁。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车灯,每一个可动灯座皆具有一个座体,以及至少一个将该座体可调整地组装于与其对应的第二基壁上的调整机构;每一个调整机构具有两个分别贯穿于该座体的调整孔,以及两个圆头螺丝;每一个圆头螺丝皆具有一个可活动地容置于所述调整孔的其中一个内的螺头部,以及一个由该调整孔向外延伸而螺锁于该第二基壁上的螺杆部;改变所述螺头部相对该第二基壁的距离时可调整该座体的安装角度。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车灯,每一个调整机构还具有两个分别夹设于该座体与该装设架的第二基壁之间且分别对应所述调整孔的弹性衬垫。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车灯,每一个调整机构的调整孔是左右间隔地设置于该座体;改变所述螺头部相对该第二基壁的距离时可调整该座体左右偏摆的角度。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车灯,每一个可动灯座包括两个调整机构;每一个可动灯座的该两个调整机构分别上下间隔地设置于该座体上。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车灯,该车灯包含数个辅助灯单元。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车灯,该灯座模组还包括一个与该装设架对接的灯罩;该灯罩盖设该近光灯单元、该远光灯单元与该辅助灯单元;该灯罩具有一个罩本体、一个设置于该罩本体上且位于该远光灯单元的前方而可使光线聚集的聚光透镜,以及数个贯穿地设置于该罩本体上且分别对应地位于该近光灯单元与该辅助灯单元的前方而可让光线通过的穿口。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车灯,每一个可动灯座的座体包括一个灯壳,以及一个灯架;每一个灯壳具有一个壳壁,以及两个由该壳壁上下延伸的翼壁;每一个灯架具有一个设置于与其对应的灯壳之外的架壁,以及两个分别由该架壁向外延伸且分别与所述翼壁组装的结合壁;每一个调整机构的调整孔是贯穿于两相对应的翼壁与结合壁。
[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车灯,还包含一个安装于该安装空间内的方向灯单元;该方向灯单元包括一个导光条,以及至少一个提供该导光条发光所需光源的方向灯件。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车灯,该导光条具有彼此间隔相对的一个出光面与一个反射面、一个连接于该出光面与该反射面之间且供该方向灯件投射光线的入光面,以及一个连接于该出光面与该反射面之间且与该入光面间隔相对的连接面;该导光条的宽度由该入光面朝该连接面逐渐缩小;该反射面可将经由该入光面射入的光线朝该出光面反射;该出光面可供光线射出。
[0015]本实用新型所述车灯,该反射面具有数个相连设置且可将经由该入光面射入的光线朝该出光面反射的反射凸部,每一个反射凸部具有一个朝外弯曲弧凸的弧凸区域,以及一个连接该弧凸区域且非弯弧的整平区域;该出光面具有数个相连设置的出光凸部,每一个出光凸部皆具有一个供光线射出且弯曲弧凸的出光区域,以及一个连接该出光区域且平行所述整平区域的连接区域。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可动灯座可调整安装角度的设计,使得该车灯可顺应不同车款的车头造型,调整该远光灯单元与该辅助灯单元的光线投射角度,使光线能照向最佳的位置,进而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与市场竞争力。此外,可通过该辅助灯单元辅助该近光灯单元的发光亮度,进而增加车辆邻近区域的照明效果,从而能提升行车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分解图;
[0018]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前视示意图,图中省略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外壳的一个透光盖;
[0019]图3是一个立体组合图,显示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灯座模组、一个近光灯单元、一个远光灯单元与二个辅助灯单元的关系;
[0020]图4是一个未完整的立体分解图,显示该灯座模组与该近光灯单元的关系;
[0021]图5是一个未完整的立体分解图,显示该灯座模组与该远光灯单元的关系;
[0022]图6是一个未完整的立体分解图,显示该灯座模组与该辅助灯单元的关系;
[0023]图7是一个俯视剖视示意图,显示该灯座模组与该远光灯单元的关系;
[0024]图8是一个俯视剖视示意图,显示该灯座模组与该辅助灯单元的关系;
[0025]图9是沿着图2中A-A线所取的一个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6]图10是一个俯视剖视示意图,主要显示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方向灯单元的一个导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0028]参阅图1、2、3,本实用新型车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外壳1、一个安装于该外壳I内的灯座模组2、一个近光灯单元3、一个远光灯单元4、一个辅助灯单元5,以及一个方向灯单元6。
[0029]本实施例的外壳I包括一个后座11、一个设置于该后座11的前方的前座12、一个由该后座11与该前座12共同界定而成的安装空间13,以及一个与该后座11对接结合而盖设于该前座12的前方的透光盖14。该前座12具有一个位于上方且对应该灯座模组2的第一开口 121,以及一个位于下方且对应该方向灯单元6的第二开口 122。
[0030]本实施例的灯座模组2安装于该安装空间13内,并包括一个装设架21、一个固定灯座22、数个可调整安装角度的可动灯座23、23’,以及一个灯罩26。
[0031]参阅图3、4,该装设架21具有一个供该固定灯座22固定地设置的第一基壁211,以及数个分别供所述可动灯座23、23’可调整偏摆角度地设置的第二基壁212。
[0032]该固定灯座22具有一个固定于该装设架21的第一基壁211且界定出一个导光通道223的第一壳体221,以及一个组装于该第一壳体221外的第二壳体222。该导光通道223具有一个光出口 224。
[0033]参阅图3、5、6,每一个可动灯座23、23’皆具有一个座体24,以及两个分别上下间隔地设置于该座体24上的调整机构25。每一个可动灯座23、23’的调整机构25将该座体24可调整地组装于与其对应的第二基壁212上。
[0034]参阅图5、6、7、8,每一个可动灯座23、23’的座体24包括一个灯壳241,以及一个灯架244。每一个灯壳241具有一个壳壁242,以及两个由该壳壁242上下延伸的翼壁243。每一个灯架244具有一个设置于与其对应的灯壳241之外的架壁245,以及两个分别由该架壁245向外延伸且分别与所述翼壁243组装的结合壁246。
[0035]每一个调整机构25具有两个分别贯穿于该座体24的两相对应的翼壁243与结合壁246的调整孔251、两个分别夹设于该座体24与该装设架21的第二基壁212之间且分别对应所述调整孔251的弹性衬垫252,以及两个圆头螺丝253。
[0036]每一个圆头螺丝253皆具有一个可活动地容置于所述调整孔251的其中一个内的螺头部254,以及一个由该调整孔251向外延伸而螺锁于该第二基壁212上的螺杆部255。
[0037]参阅图1、2、3,该灯罩26与该装设架21对接,并盖设该近光灯单元3、该远光灯单兀4与该辅助灯单兀5。该灯罩26具有一个罩本体261、一个设置于该罩本体261上且位于该远光灯单元4的前方而可使光线聚集的聚光透镜262,以及数个贯穿地设置于该罩本体261上且分别对应地位于该近光灯单元3与所述辅助灯单元5的前方而可让光线通过的穿口 263。
[0038]参阅图2、3、4,本实施例的近光灯单元3安装于该固定灯座22内,并具有一个安装于该第一壳体221内的近光灯件31,以及一个盖设于该导光通道223的光出口 224且夹设于该第一壳体221与该第二壳体222之间的近光灯透镜32。该第一壳体221可将该近光灯件31的光线朝该光出口 224反射,而该近光灯透镜32可让通过的光线发散射出,进而产生近灯光形。
[0039]参阅图3、5、7,本实施例的远光灯单元4安装于该可动灯座23的座体24内,并当改变该可动灯座23的安装角度时能调整该远光灯单元4的光线投射角度。该远光灯单元4包括数个安装于该座体24的灯壳241上的远光灯件41,以及数个夹设于该灯壳241与该灯架244之间的远光灯透镜42。所述远光灯件41分别将光线朝所述远光灯透镜42投射,通过该远光灯透镜42可让通过的光线集中射出,进而产生远灯光形。
[0040]参阅图3、6、8,本实施例的辅助灯单元5分别安装于所述可动灯座23’内而能调整光线投射角度,用于辅助该近光灯单元3的发光亮度,并当改变所述可动灯座23’的安装角度时能调整所述辅助灯单元5的光线投射角度。每一个辅助灯单元5包括数个安装于该座体24的灯壳241内的辅助灯件52,以及一个夹设于该灯壳241与该灯架244之间的散光透镜51。每一个辅助灯单元5的辅助灯件52将光线朝该散光透镜51投射,通过该散光透镜51可让通过的光线发散射出,进而辅助该近光灯单元3的发光亮度。
[0041]参阅图1、2、3,由于该近光灯单元3、该远光灯单元4与所述辅助灯单元5是安装于该灯座模组2,该灯座模组2是安装于该外壳I的安装空间13内而对应该前座12的第一开口 121。因此,该近光灯单元3、该远光灯单元4与所述辅助灯单元5的光线会经由该第一开口 121而通过该透光盖14,向外射出。
[0042]参阅图1、2、9、10,本实施例的方向灯单元6安装于该安装空间13内,并可由该前座12的第二开口 122将光线朝外射出。该方向灯单元6包括一个长条状且两端分别固定于该前座12的后方的导光条61,以及数个提供该导光条61发光所需光源的方向灯件66。当然在实施上,该方向灯单元6也可仅包括一个方向灯件66。
[0043]该导光条61具有彼此间隔相对的一个反射面62与一个出光面63、一个连接于该反射面62与该出光面63之间且供所述方向灯件66投射光线的入光面64,以及一个连接于该反射面62与该出光面63之间且与该入光面64间隔相对的连接面65。该导光条61的宽度由该入光面64朝该连接面65逐渐缩小。
[0044]该反射面62具有数个沿着该导光条61的长轴排列地相连设置的反射凸部620,所述反射凸部620可将经由该入光面64射入的光线朝该出光面63反射。每一个反射凸部620具有一个朝外弯曲弧凸的弧凸区域621,以及一个连接该弧凸区域621且非弯弧的整平区域622。该出光面63具有数个出光凸部630,所述出光凸部630沿着该导光条61的长轴排列成一组,数组上下相连设置。每一个出光凸部630皆具有一个供光线射出且弯曲弧凸的出光区域631,以及一个连接该出光区域631且平行所述整平区域622的连接区域632。
[0045]当所述方向灯件66的光线由该入光面64射入该导光条61内后,受到该导光条61的宽度由该入光面64朝该连接面65逐渐缩小的结构,使光线可射向该反射面62。此时,通过该反射面62的反射凸部620可将光线朝该出光面63反射,最后由该出光面63的所述出光区域631射出。该方向灯单元6是对应该前座12的第二开口 122,因此,该方向灯单元6的光线会经由该第二开口 122而通过该透光盖14,向外射出。
[0046]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灯座模组2可调整所述远光灯单元4与所述辅助灯单元5的具体实施手段,以及前述手段能带来的功效。
[0047]参阅图3、5、7,改变该可动灯座23以调整该远光灯单元4的光线投射角度时,以位于上方的调整机构25为例,使其中一个圆头螺丝253维持不动,将另一个圆头螺丝253朝该装设架21的第二基壁212螺锁逼近而使其螺头部254朝该第二基壁212靠近,迫使该座体24挤压位于该另一个圆头螺丝253所穿设的弹性衬垫252。由于所述圆头螺丝253的螺头部254皆分别可活动地容置于所述调整孔251内,因此该座体24可因应所述圆头螺丝253朝该第二基壁212螺锁的远近而偏摆。
[0048]换句话说,只要改变所述螺头部254相对该第二基壁212的距离,就可改变该座体24的组装角度,使安装于该座体24内的远光灯单元4可将光线投向所欲角度。前述调整过程相当简单方便,并且不是采用破坏式的调整方式,进而可保有该灯座模组2的结构稳定度。除此之外,由于所述圆头螺丝253的导程角是固定的,因此在旋转所述圆头螺丝253以使所述圆头螺丝253螺旋前进或后退的同时,就可以精密地控制该座体24偏摆的角度,进而能精密地调整所欲投射光线的方向。
[0049]参阅图3、6、8,改变所述可动灯座23’以分别调整所述辅助灯单元5的光线投射角度时,调整过程与前述相同,以位于上方的调整机构25为例,使其中一个圆头螺丝253维持不动,而将另一个圆头螺丝253朝该装设架21的第二基壁212螺锁逼近时,同样可改变所述可动灯座23’的组装角度,使安装于所述可动灯座23’内的所述辅助灯单元5可将光线投向所欲角度。
[0050]参阅图3、7、8,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调整机构25的调整孔251是左右间隔地设置于该座体24,因此在使用上,改变所述螺头部254相对该第二基壁212的距离时,将可调整该座体24左右偏摆的角度,进而可改变该远光灯单元4或所述辅助灯单元5的光线投射角度。另外,在实施上,所述可动灯座23、23’可调整安装角度的手段,不限于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形式。
[0051]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本实施例的每一个可动灯座23、23’的调整机构25的数量为两个而上下设置,具有较佳的结合稳定度。当然在实施上,每一个可动灯座23、23’也可仅包括一个调整机构25,而不限于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态样。另一方面,该车灯可仅包含一个辅助灯单元5,此时,该灯座模组2便仅需要一个可动灯座23与一个可动灯座23’。该可动灯座23供该远光灯单元4安装,而该可动灯座23’供该辅助灯单元5安装。除此之外,将本实施例的灯单元的排列顺序为所述辅助灯单元5、该近光灯单元3与该远光灯单元4。不过在实施上,不需限制所述辅助灯单元5的数量,以及所述灯单元的排列位置。
[0052]综上所述,通过所述可动灯座23、23’可调整安装角度的设计,使得该车灯可顺应不同车款的车头造型,调整该远光灯单元4与所述辅助灯单元5的光线投射角度,使光线能照向最佳的位置,进而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与市场竞争力。进一步说明的是,由于该近光灯单元3所产生的近光灯形在法规上有一定的要求,此时可通过所述辅助灯单元5辅助该近光灯单元3的发光亮度,进而增加车辆邻近区域的照明效果,从而提升行车安全性。
[0053]参阅图4、5、6、9,最后提醒的是,本实施例的近光灯件31、远光灯件41、辅助灯件52与方向灯件66皆为发光二极体灯(LED灯)的形式,并且所述灯件可受到车辆上的一个控制机构控制而启动发光。由于该控制机构与所述灯件之间的电路结构与控制原理非本实用新型改良的重点,所以不予以详细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灯,包含:一个包括一个安装空间的外壳,以及分别位于该安装空间内的一个近光灯单元与一个远光灯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车灯还包含一个安装于该安装空间内的灯座模组,以及至少一个辅助灯单元;该灯座模组包括一个固定灯座,以及数个可调整安装角度的可动灯座;该近光灯单元安装于该固定灯座内而可产生近灯光形;该远光灯单元安装于其中一个可动灯座内而能调整光线投射角度,并可产生远灯光形;该辅助灯单元安装于其他的可动灯座内而能调整光线投射角度,并用于辅助该近光灯单元的发光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该灯座模组还具有一个装设架,该装设架具有一个供该固定灯座固定地设置的第一基壁,以及数个分别供所述可动灯座可调整偏摆角度地设置的第二基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可动灯座皆具有一个座体,以及至少一个将该座体可调整地组装于与其对应的第二基壁上的调整机构;每一个调整机构具有两个分别贯穿于该座体的调整孔,以及两个圆头螺丝;每一个圆头螺丝皆具有一个可活动地容置于所述调整孔的其中一个内的螺头部,以及一个由该调整孔向外延伸而螺锁于该第二基壁上的螺杆部;改变所述螺头部相对该第二基壁的距离时可调整该座体的安装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调整机构还具有两个分别夹设于该座体与该装设架的第二基壁之间且分别对应所述调整孔的弹性衬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调整机构的调整孔是左右间隔地设置于该座体;改变所述螺头部相对该第二基壁的距离时可调整该座体左右偏摆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可动灯座包括两个调整机构;每一个可动灯座的该两个调整机构分别上下间隔地设置于该座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该车灯包含数个辅助灯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该灯座模组还包括一个与该装设架对接的灯罩;该灯罩盖设该近光灯单元、该远光灯单元与该辅助灯单元;该灯罩具有一个罩本体、一个设置于该罩本体上且位于该远光灯单元的前方而可使光线聚集的聚光透镜,以及数个贯穿地设置于该罩本体上且分别对应地位于该近光灯单元与该辅助灯单元的前方而可让光线通过的穿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可动灯座的座体包括一个灯壳,以及一个灯架;每一个灯壳具有一个壳壁,以及两个由该壳壁上下延伸的翼壁;每一个灯架具有一个设置于与其对应的灯壳之外的架壁,以及两个分别由该架壁向外延伸且分别与所述翼壁组装的结合壁;每一个调整机构的调整孔是贯穿于两相对应的翼壁与结合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该车灯还包含一个安装于该安装空间内的方向灯单元;该方向灯单元包括一个导光条,以及至少一个提供该导光条发光所需光源的方向灯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条具有彼此间隔相对的一个出光面与一个反射面、一个连接于该出光面与该反射面之间且供该方向灯件投射光线的入光面,以及一个连接于该出光面与该反射面之间且与该入光面间隔相对的连接面;该导光条的宽度由该入光面朝该连接面逐渐缩小;该反射面可将经由该入光面射入的光线朝该出光面反射;该出光面可供光线射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该反射面具有数个相连设置且可将经由该入光面射入的光线朝该出光面反射的反射凸部,每一个反射凸部具有一个朝外弯曲弧凸的弧凸区域,以及一个连接该弧凸区域且非弯弧的整平区域;该出光面具有数个相连设置的出光凸部,每一个出光凸部皆具有一个供光线射出且弯曲弧凸的出光区域,以及一个连接该出光区域且平行所述整平区域的连接区域。
【文档编号】F21V19/00GK203980079SQ201420389864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吴柏桦 申请人:巨铠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