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亮度led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650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亮度led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亮度LED前照灯,包括电路底壳、散热器、灯座、铝套和紫铜灯柱,电路底壳与散热器连接为一体,电路底壳底部设有电路连接器,散热器由支座和若干散热片构成,散热片套入支座的中轴部,并通过螺丝固定,散热片顶部设有铝盖,散热器连接灯座,散热器和灯座之间设有硅胶缓冲垫,灯座连接紫铜灯柱,并套有一铝套,紫铜灯柱上两侧各安装有两块油性电路板,同一侧的两块油性电路板之间分别连接有四颗CREE-XBD芯片灯,紫铜灯柱套设有石英玻璃管,石英玻璃管上端连接一铝帽,石英玻璃管与铝套、铝帽连接处均设有硅胶防水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发光强度大;体积小,安全稳定;节能环保;耗电量小。
【专利说明】—种高亮度LED前照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尤其涉及一种高亮度LED前照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传统的汽车的大灯为卤素灯,不仅流明量较小,体积大,而且耗电量大,给车辆电力系统造成较大负担,继而造成耗油量较大,同时也给环境增加了污染,无法达到节能环保。此外,传统卤素灯使用寿命较短;色温较窄,显色性欠佳;启动还有延时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高亮度LED前照灯。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亮度LED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底壳、散热器、灯座、铝套和紫铜灯柱,所述电路底壳与散热器连接为一体,电路底壳底部设有电路连接器,散热器由支座和若干散热片构成,散热片套入支座的中轴部,并通过螺丝固定,散热片顶部设有铝盖,散热器连接灯座,散热器和灯座之间设有硅胶缓冲垫,灯座连接紫铜灯柱,并套有一铝套,紫铜灯柱上两侧各安装有两块油性电路板,同一侧的两块油性电路板之间分别连接有四颗CREE-XBD芯片灯,紫铜灯柱套设有石英玻璃管,石英玻璃管上端连接一铝帽,石英玻璃管与铝套、铝帽连接处均设有硅胶防水圈。
[000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品质LED芯片,单颗芯片流明量达到1200流明;LED体积小,属于冷光源,安全稳定;LED使用的电压低3.2V,功耗小,效率高,节能环保;LED使用的寿命长,是普通灯和HID的几倍;色温宽,显色性好;即时启动无延时现象,多色发光;LED耗电量仅为传统卤素灯的30% (传统卤素灯为55-65W),大大减轻车辆电力系统的负担,提供更多的电力给车上其他电力系统,让整体的电力使用状态更完善。而且较少电力=消耗较少燃油=较少环境污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路底壳和散热器的平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0010]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高亮度LED前照灯,包括电路底壳1、散热器2、灯座3、铝套4和紫铜灯柱5,所述电路底壳I与散热器2连接为一体,电路底壳I底部设有电路连接器6,散热器2由支座2-1和若干散热片2-2构成,散热片2-2套入支座2_1的中轴部2-3,并通过螺丝固定,散热片2-2顶部设有铝盖7,散热器2连接灯座3,散热器2和灯座3之间设有硅胶缓冲垫8,灯座3连接紫铜灯柱5,并套有一铝套4,紫铜灯柱5上两侧各安装有两块油性电路板9,同一侧的两块油性电路板9之间分别连接有四颗CREE-XBD芯片灯10,紫铜灯柱5套设有石英玻璃管11,石英玻璃管11上端连接一铝帽12,石英玻璃管11与铝套4、铝帽12连接处均设有硅胶防水圈13。
[001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亮度LED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底壳、散热器、灯座、铝套和紫铜灯柱,所述电路底壳与散热器连接为一体,电路底壳底部设有电路连接器,散热器由支座和若干散热片构成,散热片套入支座的中轴部,并通过螺丝固定,散热片顶部设有铝盖,散热器连接灯座,散热器和灯座之间设有硅胶缓冲垫,灯座连接紫铜灯柱,并套有一铝套,紫铜灯柱上两侧各安装有两块油性电路板,同一侧的两块油性电路板之间分别连接有四颗CREE-XBD芯片灯,紫铜灯柱套设有石英玻璃管,石英玻璃管上端连接一铝帽,石英玻璃管与铝套、铝帽连接处均设有硅胶防水圈。
【文档编号】F21S8/10GK204164909SQ201420686429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7日
【发明者】潘骏文 申请人:潘骏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