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232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手持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手电等手持照明装置使用便捷,其使用场合越来越广,用户希望单支手电能够提供多种色彩光源以便不同场合使用。现有具备多色彩光源的手电,需通过多个不同按钮控制手电使用不同色光源,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同时影响外形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快速、准确切换不同色光源的手持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手持照明装置,包括灯座组件及筒头组件,所述灯座组件包括灯座及设置在灯座上的光源组,所述光源组包括至少两组不同色或不同类型的光源,所述筒头组件包括筒头及设置于筒头内随筒头一起转动的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底部开设仅供一组光源进入反光杯容纳腔的透光孔,所述筒头组件可沿灯座轴向位移及绕灯座轴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灯座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制筒头组件轴向行程的轴向限位件,所述筒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限位件配合的轴向限位环,所述筒头与灯座之间设有第一复位件。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筒头组件及灯座组件上相互配合的径向限位件,其限位行程与光源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筒头组件还包括与筒头固定连接的导轨、所述灯座组件还包括与灯座固定连接的导轨环,所述导轨上设置多个与光源位置相对应的凸起,所述导轨环上设置多个与该凸起相适应的凹槽,所述灯座组件还包括用于容纳灯座的灯座外壳,灯座外壳一端与筒头连接,另一端与灯座之间设有第二复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复位件为蝶型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灯座组件还包括PCB板及感应所述筒头组件轴向位移的感应器,所述筒头组件还包括与该感应器配合的感应源,所述PCB板与光源组及感应器电性连接,PCB板上设置根据感应器感应信号控制光源组电源通断的主控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器为磁感应器,所述感应源包括沿筒头组件径向对称设置的两磁铁, 所述两磁铁相对的面为同一极性。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电路根据磁感应器感应信号跳变的序列控制不同组光源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电路根据磁感应器所感应到磁铁位置的变化控制不同组光源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组为LED阵列,所述LED阵列包括至少两组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不同色LED光源。

本实用新型手持照明装置通过设置不同色或不同类型的光源从而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通过设置可旋转切换不同色或不同类型光源透光的反光杯实现光源方便、快速、准确的切换,从而适应不同的使用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源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反光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二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00手持照明装置、20筒头组件、24型芯、242导轨、26反光杯、262透光孔、

264反光杯容纳腔、29第一复位件、28限位环、25磁铁、40灯座组件、42灯座、

43灯座外壳、44光源组、442LED光源、46限位件、464止挡部、45磁感应器、

47PCB板、48导轨环、49第二复位件、60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4、5所示,本实施例的手持照明装置100,包括依次设置的筒头组件20、灯座组件40及筒体60。筒头组件20套设于灯座组件40外部,可绕灯座组件40轴向转动、及沿灯座组件40轴向位移,呈提起或复位状态。

筒体60上设置有开关键及换挡键,开关键用于控制手持照明装置100的总电源,换挡键 用于调节光源的亮度。

灯座组件40包括灯座42、及设置在灯座42上的光源组44,光源组44包括至少两组不同色或不同类型光源。由于LED具备寿命长、可靠性高等特点,因此本实施例光源均采用LED,只是色彩进行区分。当然亦可采用其他类型光源如氙气灯、卤素灯等,或同时采用LED及其他类型光源,供用户根据其使用场合或个人喜好切换。

本实施例光源组44为LED阵列,包括至少两组不同色的LED光源442,每组LED光源442包含至少两个相同色彩的LED,多组LED光源442沿灯座42端面的圆周方向呈一定角度间隔设置,如图2(a)、2(b)、2(c)所示。

筒头组件20包括筒头22、型芯24及反光杯26。筒头22与型芯24通过螺纹连接,型芯反光杯26嵌设在型芯24中,因此反光杯26可随筒头22一起转动。反光杯26底部开设透光孔262,透光孔262位于与LED阵列相应的圆周上,其个数与每组LED光源442的数量相同,其大小适合单个LED穿过,同时只能供一组光源穿过其进入反光杯容纳腔264,如图3所示。

筒头组件20还包括第一复位件29,其位于筒头22与灯座42之间,用以复位轴向提起的筒头组件20。第一复位件29为弹片或弹簧等弹性件。

灯座组件40还包括用于限制筒头组件20轴向行程的轴向限位件46,轴向限位件46套设在灯座42的外壁上并与灯座42螺纹连接,其为阶梯状截面的环状件,包括用以限制轴向限位环28运动行程的止挡部464。筒头组件20还包括与轴向限位件46配合的轴向限位环28,轴向限位环28与筒头22螺纹连接。

初始时,一组LED光源442居于反光杯容纳腔264中,此时,其他组光源的光被反光杯26遮蔽,手持照明装置100显示当前透光光源的光色;将筒头22提起至一定位置,通常为其极限位置,以保证筒头22不撞到LED,并旋转适当角度后复位,使另一组LED光源442透光孔262进入到反光杯容纳腔264中,则之前透光的光源及其他光源被遮蔽,手持照明装置100的光源得以切换。

筒头22提起后的旋转角度与各组LED光源442间隔的角度一致,筒头22旋转带动反光杯26一同旋转,每旋转一定角度,就使得一组LED光源442落入反光杯杯口内,其他阵列则被遮蔽。筒头22可手动旋转转至合适角度即停止,为方便操作,亦可在筒头组件20及灯座组件40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径向限位件(图中未示),例如可以是分别设置于轴向限位件46及轴向限位环28上的相互阻挡的凸起,或相互配合的凸起与凹槽,其限位行程与LED光源442间隔角度相对应使筒头22转至径向限位处时,透光孔262刚好对准某一组LED光源。

为了节省电能,使光源仅在使用状态下点亮,本实用新型的灯座组件40还包括用于感应 筒头组件20轴向位移的感应器,以及与感应器及光源组44电性连接的PCB板47;筒头组件20还包括随筒头22轴向提起或复位而与感应器配合的感应源。该感应器及感应源可以是通过接触实现电导通的导电装置,或者其他感应装置。PCB板47下端设有导电弹簧与筒体60内的电池电极导通,PCB板47上设置有根据感应器感应信号控制光源组44电源通断的主控电路。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感应器为磁感应器45,感应源为磁铁25,通过磁感应器45是否感应到磁场来判断筒头组件20是否发生轴向位移。磁感应器45设置于灯座42内部,两磁铁25在型芯24的外壁上沿筒头组件20径向对称设置,其相对的面为同一极性,以使得两磁铁25所形成的磁场能够覆盖至磁感应器45的感应范围。

提起筒头22,筒头组件20发生轴向位移,磁铁25远离磁感应器45,此时磁感应器45无法感应到磁场,主控电路控制光源组44电源断开;复位筒头22,筒头组件20复位,磁铁25靠近磁感应器45,此时磁感应器45可以感应到磁场,主控电路控制光源组44电源接通。

对于光源组44包含两组光源的情况,主控电路可根据磁感应器45感应信号跳变的序列控制不同组光源切换。即根据磁感应器45感应到的第奇数次及偶数次0-1信号跳变选择接通不同组光源的电源。

假定光源组44包括A、B两组不同色光源,初始时,A组光源居于反光杯26中工作;磁感应器45处于磁场中,将筒头22提起至极限位置,此时磁感应器45感测不到磁场信号,即磁感应器45感应信号为0,A、B组光源均断开电源熄灭;旋转筒头22使反光杯26至B组光源位置,撤力使筒头22复位,B组光源居于反光杯26中,磁感应器45感应到磁场信号,即磁感应器45的感应信号发生第一次0-1跳变,此时B组光源电源接通点亮;再次提起筒头22,A、B组光源再次断开电源熄灭;旋转筒头22使反光杯26至A组光源位置,撤力使筒头22复位,A组光源居于反光杯26中,磁感应器45感应到磁场信号,即磁感应器45感应信号发生第二次0-1跳变,此时A组光源电源接通点亮。以此类推,当磁感应器45感应信号为0时,两组光源电源均断开;当磁感应器45感应到第奇数次0-1信号跳变时,选择接通其中一组光源电源;当感应器45感应到第偶数次0-1信号跳变时,选择接通另一组光源电源,从而实现不同色光源方便、快速、准确的切换。

对于光源组44包含两组或两组以上光源的情况,主控电路根据磁感应器45所感应到磁铁25位置的变化,控制不同组光源电源的通断。旋转筒头22,磁铁25相对于磁感应器45的位置发生改变,即磁场的角度发生变化,主控电路根据磁场的不同角度控制不同组光源电源的通断,从而实现不同组光源方便、快速、准确的切换。

实施例二

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的手持照明装置100,包括依次设置的筒头组件20、灯座组件40及筒体60。筒头组件20包括筒头22、型芯24及反光杯26;灯座组件40包括灯座42及用于容纳灯座42的灯座外壳43,灯座42上设置有光源组44,光源组44包括至少两组不同色或不同类型光源;筒头22与灯座外壳43通过螺纹连接,筒头组件20及灯座外壳43可绕灯座42轴向转动、及沿灯座42轴向位移,呈提起或复位状态。筒体60上设置有开关键及换挡键,开关键用于控制手持照明装置100的总电源,换挡键用于调节光源的亮度。

其中,光源组44及反光杯26的设置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筒头22与型芯24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型芯24另一端设置导轨242;灯座42一端套设有导轨环48。导轨242上设置多个与光源位置相对应的凸起,导轨环48上设置多个与该凸起相适应的凹槽。灯座外壳43与灯座42之间设有第二复位件49,第二复位件49为弹簧、弹片等弹性件,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第二复位件49为蝶型弹簧,以满足较小轴向空间的需求。

初始时,导轨242上的凸起与导轨环48上的凹槽咬合在一起,一组LED光源442居于反光杯容纳腔264中;旋转筒头22,带动导轨242相对于导轨环48旋转,在第二复位件49的弹性作用下,导轨242上的凸起逐渐脱离导轨环48上的凹槽,直至两者完全脱离,筒头组件20被提起至极限位置,此时LED光源442脱离反光杯容纳腔264。继续旋转筒头22,带动导轨242相对于导轨环48旋转,第二复位件49被压缩,导轨242上的凸起逐渐滑入导轨环48上的下一凹槽,直至凸起与下一凹槽咬合,筒头组件20被复位,此时下一组LED光源442进入反光杯容纳腔264,手持照明装置100的光源得以切换。

同样为了节省电能,本实施例也在灯座组件40中设置了PCB板47及感应筒头组件20轴向位移的感应器,在筒头组件20中设置了与感应器配合的感应源,PCB板47与光源组44及感应器电性连接,PCB板47上设置有根据感应器感应信号控制光源组电源通断的主控电路。其中,感应器、感应源、PCB板47及其上主控电路的设置均与实施例一相同,以实现不同组光源方便、快速、准确的切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