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点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421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点光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电子、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面点光源。



背景技术:

点光源是一种新型的装饰灯,主要应用于楼体招牌、KTV酒吧等户外点缀装饰,其结构形式多种多样。现有的点光源的结构通常是通过螺丝来实现灯壳的组装,或者通过胶体粘接来实现灯壳的组装。螺丝组装的点光源通常所需组装时间长,需要的人工成本高;胶体粘接结构的点光源,其胶体容易因老化、失粘等原因发生灯壳离散等现象。

而且,现有的点光源,主要是单面发光,不能满足人们的视觉效果。而且在安装时,较为困难。因此需要研发一种简易组装、安装的点光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点光源,能够双面发光,通过椭球面,使光向四周发散;结构简单,组装简便。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面点光源,包括一上盖,该上盖的盖体为透光体;一第一容槽,设于所述上盖;一下盖,该下盖的盖体为透光体;一第二容槽,设于所述下盖;一PCB基板,该PCB基板的上下两面均分布有发光芯片;其中,所述上盖组装于所述下盖,所述第一容槽与所述第二容槽形成一空腔;其中,所述PCB基板组装于该空腔内,所述发光芯片分别朝向所述上盖的透光体和所述下盖的透光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槽的周边设有至少一公立柱,所述第二容槽的周边设有至少一母立柱,所述第一容槽的所述公立柱与所述第二容槽的母立柱配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槽的周边还设有至少一母立柱,所述第二容槽的周边还设有至少一公立柱,所述第一容槽的母立柱与所述第二容槽的公立柱配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槽的公立柱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容槽的母立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公立柱对角设置,两个母立柱对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PCB基板的四个角设有一卡口,所述卡口卡接于所述公立柱或母立柱。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上还设置有一对卡扣,该卡扣设于所述上盖的左右两端;所述下盖设有一对卡槽,该卡槽设于所述下盖的左右两端,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还包括一对第一线缆接入部,该第一线缆接入部设有多个第一通线槽;所述下盖还包括一对第二线缆接入部,该第二线缆接入部设有多个第二通线槽;当所述上盖组装于所述下盖时,该第一线缆接入部组装于第二线缆接入部,一该第一通线槽与一第二通线槽形成一通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还包括一第一槽口,该第一槽口设于该上盖的一侧面的盖边上;所述下盖还包括一第二槽口,该第二槽口设于该下盖的一侧面的盖边上,所述第二槽口的位置对应第一槽口,当所述上盖组装于所述下盖时,所述第一槽口与所述第二槽口形成一通向所述腔体内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双面点光源还包括一固态胶层;其中,液态胶体从所述通孔进入腔体,在该腔体的空余部分形成所述固态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盖体和下盖的盖体组装成一椭球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面点光源,能够双面发光,通过椭球面,使光向四周发散,满足了视觉要求;以卡接和公母立柱配对连接的形式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形式,如螺丝连接,如胶体粘接等;通过在空腔内灌胶,并在PCB基板的表面形成固态胶层,达到物理防水的目的;结构简单,组装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面点光源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双面点光源爆炸图。

1上盖; 2下盖;

3线缆; 4 PCB基板;

5母立柱; 6公立柱;

11第一线缆接入部; 111第一通线槽;

12卡扣; 121连接件;

122卡勾; 13第一槽口;

21第二线缆接入部; 211第二通线槽;

22卡槽; 23第二槽口;

24第二容槽; 41发光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面点光源,包括一上盖1、一下盖2、线缆3以及一PCB基板4。

其中,该上盖1的盖体为半个椭球体,椭球体的盖体的左右两端各连接第一线缆接入部11,该第一线缆接入部11设有多个第一通线槽111,第一通线槽111的个数是根据实际需要预设的。每一该第一线缆接入部11的两侧连接一卡扣12,该卡扣12包括一垂直于该第一线缆接入部11的连接件121以及垂直于该连接件121的卡勾122。

具体的,上盖1的盖体为透光体,在实际生产中,可选择半透明或者全透明的,这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制。其中,上盖1的盖体设有第一容槽。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容槽的周边垂直设有两个公立柱6、两个母立柱5,公立柱6、母立柱5相当于长方形的四个角点,两个公立柱6成对角设置,两个母立柱5成对角设置。

其中,该下盖2的盖体为半个椭球体,下盖2的盖体与上盖1的盖体基本对称设置,椭球体的盖体的左右两端各连接第二线缆接入部21,该第二线缆接入部21设有多个第二通线槽211,第二通线槽211的个数是根据实际需要预设的。每一该第二线缆接入部21的底面设一卡槽22,该卡槽22的位置对应于卡扣12。

同样的,该下盖2的盖体为透光体,在实际生产中,可选择半透明或者全透明的,这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制。其中,该下盖2的盖体设有第二容槽24。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容槽24的周边垂直设有两个公立柱6、两个母立柱5,公、母立柱5相当于长方形的四个角点,两个公立柱6成对角设置,两个母立柱5成对角设置。其中,第二容槽24中的每一公立柱6与第一容槽的每一母立柱5一一对应配置,第二容槽24中的每一母立柱5与第一容槽中的每一公立柱6一一对应配置。

上盖1还包括一第一槽口13,该第一槽口13设于该上盖1的一侧面的盖边上;下盖2还包括一第二槽口23,该第二槽口23设于该下盖2的一侧面的盖边上,第二槽口23的位置对应第一槽口13,当上盖1组装于所述下盖2时,第一槽口13与所述第二槽口23形成一通向腔体内的通孔。

本实施例中的PCB基板4为长方形板,长方形板的四个角均设有一卡口。该卡口的形状契合于该公立柱6、母立柱5,如公、母立柱5为圆柱体,则卡口为四分之一圆形。当然,这种设计仅为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安装时,将PCB基板4卡固于该下盖2的公立柱6、母立柱5,或者将PCB基板4卡固于该上盖1的公立柱6、母立柱5。而后,将该下盖2的公立柱6、母立柱5与上盖1的母立柱5、公立柱6以公母配对的形式组装,同时,卡扣12卡接于卡槽22。

此时,第二容槽24与第一容槽形成一空腔,该PCB基板4组装在该空腔内且位于该空腔的中部,大致位于上盖1与下盖2的相接处。而上盖1的盖体和下盖2的盖体组装成一椭球体。

当上盖1组装于下盖2时,该第一线缆接入部11组装于第二线缆接入部21,一该第一通线槽111与一第二通线槽211形成一通线孔。通线孔的大小契合于缆线。

该PCB基板4的上下两面均分布有发光芯片41,发光芯片41分别朝向上盖1的透光体和下盖2的透光体。

当上盖1与下盖2组装后,将液态胶体从通孔灌进腔体,在该腔体的空余部分形成固态胶层,其中,固态胶层用于防水以及导热,固态胶层为透明胶层,不妨碍光线的照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