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705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面板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涉及一种LED面板灯。



背景技术:

目前最常见的LED面板灯有两种结构,直下式发光和侧发光,

1、直下式发光分为:格栅式面板和平板式面板灯,

1)格栅式面板灯是由传统荧光灯盘结构改进而来,将荧光灯直接替换成LED模组,将整流器换成LED电源,灯具的外壳和镜面铝格栅使用传统结构,模组上方加扩散罩,这一结构只需要在原来基础上升级,生产简单快速,安装方式多样,缺点是光效低(60-80lm/w),灯盘尺寸大,厚度60-80mm,材料浪费,传统镜面铝格栅不适合在LED模组上使用,只适合嵌入式安装

2)直下式平板面板灯,LED模组规定在灯盘底部,四周密封。出光口使用扩散板,使出光均匀,该扩散板固定在灯盘上不易取下,这种结构通常灯具的厚度大于40-60mm ,尺寸较大,上述LED模组通常有加TV大角度透镜和不加透镜两种,不加透镜模组通常为了出光均匀至少加8条以上,并且要降低扩散板的透光率使其达到出光均匀的效果,该方案的缺点是LED模组使用较多成本高,模组安装效率低,光效(80-100lm/w),统一眩光值UGR接近19,加TV大角度透镜LED模组只需要使用4条LED模组可以达到较好的均匀度,由于加了透镜和扩散板整个光效低于80lm/w,TV透镜成本较高,TV透镜为单颗透镜,需要一个个安装在模组上用卡扣或者胶水固定,安装工艺复杂,以上两种结构的电源都是外置独立式的,通常无法固定,电源有脱落的风险,固定安装困难,与灯具不协调,安装光控,感应功能很困难,对灯具的改造很大,用户接线时需要打开电源盒盖,通过螺钉式接线端子连接,该接线盒盖通常是用两颗螺钉固定,通常这种结构在LED模组出现不良时无法打开面盖,灯具在需要通过电源线导管安装的场所,外置独立电源无法固定电源线导管,灯具只适合嵌入式安装;

2、侧发光面板是市场上常见的规格,该方案采用液晶面板技术,由扩散板,导光板,反射膜,背板,铝框,LED模组等组成,LED模组安装在铝框的侧板,特点是厚度不超过15mm,出光均匀柔和,适合嵌入式安装,吊装,吸顶式安装是需要配吸顶框才能安装,吊装需要安装挂钩,安装工艺复杂,产能低,对工人安装能力高,安装环境要求高,需在无尘环境下安装,材料要求高,装配尺寸要求高,配合不良会降低出光率,导光板易出现不良品导致出光异常,通常统一眩光值UGR大于19,通过改装后基本接近19但是要增加较多成本,光效通常在80-100lm/w左右,重量较重,导光板使用的是PMMA,该材料耐热性差受热膨胀会挤压侧边的灯珠,出现灯珠受损,出现阴影。该结构也是电源外置独立式电源通常无法固定,电源有脱落的风险,用户接线时需要打开电源盒盖,通过螺钉式接线端子连接,该接线盒盖通常是用两颗螺钉固定,在需要通过电源线导管安装的场所,外置独立电源无法固定电源线导管,安装光控,感应功能很困难,对灯具的改造很大。LED模组出现不良时几乎不可更换,并且拆装非常麻烦,该方案整体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光效高,可减小灯具厚度,简化安装工艺,适用范围广,提高产能,接线方便,制作和安装成本低的LED面板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LED面板灯,包括底座、面盖、安装在底座和面盖之间的LED模组、透镜/格栅模组、应急模块、感应器/传感器、控制器和LED驱动电源,所述面盖和底座之间设有软体连接部件,

所述底座上固定一条以上的散热器,所述透镜/格栅模组扣在LED模组上,所述LED模组固定在散热器上;

所述LED模组由多颗LED灯珠组成,所述透镜/格栅模组由多颗透镜/格栅颗粒组成,所述透镜/格栅颗粒的数量与LED灯珠的数量一致,

所述控制器、应急模块、感应器/传感器和LED驱动电源固定在底座或者面盖上;

所述面盖上设有感应器/传感器探头露出孔和至少一条以上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与LED透镜/格栅颗粒的数量一致,用于透出LED透镜/格栅的光线。

优选地,所述底座和面盖由镀锌板、冷轧板或者铝板折弯冲压成型,所述面盖和底座扣合后通过侧边螺丝固定,所述软体连接部件为安全绳或者地线,所述面盖和底座打开时通过安全绳或者地线连接。

该种结构使用户在打开灯具安装接线时面盖不会掉落,用于安装和维护。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与底座通过焊接或者铆压固定,所述底座上还有固定板、LED驱动电源安装孔、两个以上可以翻起的吊装孔、两个以上用于吸顶安装用的吸顶孔,底座侧边设有龙骨安装弹片。

该种结构使得其安装方式多样简单,灯具打开后可直接吸顶安装,不需要安装吸顶配件,背部吊装孔,可以直接吊装,不需要吊挂附件安装到灯体上。

优选地,所述透镜/格栅模组为通过注塑工艺形成的模组,可选择多种发光角度,其中格栅为通过先注塑后电镀镜面材料形成的格栅。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感应器/传感器和应急模块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LED驱动电源安装在LED驱动电源安装孔内,所述底座上有一块可以翻起的快速接线端子固定座,所述快速接线端子固定座边上有两个进线口,用于固定电源线保护管和护线圈,快速接线端子固定座上安装有快速接线端子,所述快速接线端子的进线端有线卡。

优选地,所述快速接线端子固定座为底座的一部分或者为外加金属钣金件,快速接线端子固定座外侧通过一塑料压板压平。

该种结构使得用户接线时只需将快速接线端子固定座向外翻起就可以接线无需打开灯具,并且固定座用塑料压板压平不会翘起。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有四个吸顶孔和两个可以翻起的吊装孔,所述快速接线端子固定座上设有接线端子安装孔和线卡固定孔,所述底座两侧有凹陷螺丝孔。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上有若干螺丝孔,用于固定LED模组和透镜/格栅模组,LED模组放在散热器上,将透镜/格栅模组扣在LED模组上,用螺丝将透镜/格栅模组和LED模组锁紧在散热器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灯具可以通过侧边螺丝打开用于安装,接线和维修,简单方便;

2、LED驱动电源和LED模组更换方便;

3、安装方式多样简单,灯具打开后可直接吸顶安装,不需要安装吸顶配件,背部吊装孔,可以直接吊装,不需要吊挂附件安装到灯体上;

4、多种透镜/格栅可选,统一眩光值UGR<16,适合大部分照明场所;

5、LED光源通过透镜/格栅直接透出,外部没有遮挡,所以出光效率高;

6、由于使用了透镜/格栅结构该灯具厚度不高于25mm;

7、由于使用了快速接线端子和活动固定座,用户不需打开LED电源的接线盖和灯具就可以快速接线,并且电源线可以安全可靠的固定;

8、灯具内部可以安装多种感应器,传感器,控制器和应急模块不需要对灯具的结构做更改,适用多种应用需求;

9、面盖与底座通过安全绳连接,拆装时不会脱落分体,一个人就轻松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M4自钻自攻螺丝,2.塑料压板,3.底座,4.控制器,5.固定板,6.散热器,7.LED驱动电源,8.LED模组,9.透镜/格栅模组,10.第二M4自钻自攻螺丝,11.面盖,12.安全绳,13.线卡,14.快速接线端子,15.护线圈,16.侧边螺丝,17.快速接线端子固定座,18.进线口,19.吊装孔,20.吸顶孔,21.接线端子安装孔,22.线卡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安装过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和2所示,一种LED面板灯,包括底座3、面盖11、安装在底座3和面盖11之间的LED模组8、透镜/格栅模组9、应急模块、感应器/传感器、控制器4和LED驱动电源7。面盖11和底座3之间设有软体连接部件,底座3上固定两条散热器6,透镜/格栅模组9扣在LED模组8上,LED模组8固定在散热器6上;LED模组8由多颗LED灯珠组成,透镜/格栅模组9由多颗透镜/格栅颗粒组成,透镜/格栅颗粒的数量与LED灯珠的数量一致,控制器4、应急模块、感应器/传感器和LED驱动电源7固定在底座3上;面盖11上设有感应器/传感器探头露出孔和两条凹槽,凹槽的数量与LED透镜/格栅模组9的数量一致,用于透出LED透镜/格栅的光线。

底座3和面盖11由镀锌板、冷轧板或者铝板折弯冲压成型,面盖11和底座3扣合后通过侧边螺丝16固定,软体连接部件为安全绳12,面盖11和底座3打开时通过安全绳12连接。散热器6与底座3通过焊接或者铆压固定,底座3上还有固定板5、LED驱动电源安装孔、两个可以翻起的吊装孔19、四个用于吸顶安装用的吸顶孔20,底座3侧边设有龙骨安装弹片。透镜/格栅模组9为通过注塑工艺形成的模组,可选择多种发光角度,其中格栅为通过先注塑后电镀镜面材料形成的格栅。控制器4、感应器/传感器和应急模块安装在固定板5上,LED驱动电源7安装在LED驱动电源安装孔内,底座3上有一块可以翻起的快速接线端子固定座17,快速接线端子固定座17边上有两个进线口18,用于固定电源线保护管和护线圈15,快速接线端子固定座17上安装有快速接线端子14,快速接线端子14的进线端有线卡13。快速接线端子固定座17为底座3的一部分或者为外加金属钣金件,快速接线端子固定座17外侧通过一塑料压板压平。快速接线端子固定座17上设有接线端子安装孔21和线卡固定孔22,底座3两侧有凹陷螺丝孔。散热器6上有若干螺丝孔,用于固定LED模组8和透镜/格栅模组9,LED模组8放在散热器6上,将透镜/格栅模组9扣在LED模组8上,用螺丝将透镜/格栅模组9和LED模组8锁紧在散热器6上。吸顶孔20上设有塑料压板2和第一M4自钻自攻螺丝1,LED模组8和透镜/格栅模组9通过第二M4自钻自攻螺丝10连接在散热器6上。

本实用新型装配时,首先将LED模组8放在散热器6上,再将格栅/透镜模组9扣在LED模组8上,用第二M4自钻自攻螺丝10将格栅/透镜模组9和LED模组8锁紧在散热器6上,将线卡13和快速接线端子14安装在快速接线端子固定座17上,将护线圈15安装在进线孔18上,进线孔18也可以安装客户的电线保护管和护线圈15,应急模块、感应器/传感器、控制器4和LED驱动电源7可以固定在底座3上,面盖11和底座3上有固定板5,并有开孔用于探头露出。面盖11和底座3通过安全绳12连接,面盖11和底座3通过凹陷螺丝孔扣合 ,使格栅/透镜模组9露出,再用侧边螺丝16拧紧。在底座3背部安装塑料压板2,用于压住快速接线端子端子固定座17,LED驱动电源7、LED模组8、感应器/传感器、控制器4、应急模块和快速接线端子14等通过导线连接。

用户安装时:1)用户嵌入式安装时,接线时拨动塑料压板2,翻起快速接线端子固定座,电源线通过进线孔连接到快速接线端子上,再用线卡将电源线卡紧,将快速接线端子固定座放平,用塑料压板将快速接线端子固定座压住。再将接好线的灯具嵌入到天花板上。

吊挂安装,接线方式同嵌入式安装,安装吊绳时需将所有吊装孔翻起垂直于底面,将挂钩穿过吊装孔, 再将吊绳固定在天花板或者吊杆上;

3)吸顶安装,首先按照底座吸顶孔的位置在天花板上打孔,并安装膨胀,通过侧边螺丝将灯具打开,电源线通过进线孔引进。底座通过吸顶孔用螺丝拧紧到墙面膨胀上,再将电源线连接到快速接线端子上,再用线卡将电源线卡紧,扣好面盖,拧紧螺丝。

维修时通过侧边螺丝将灯具打开,可将内部需要维修的部件换下在重新安装,维修好后扣上面盖拧紧螺丝。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