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车灯反射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6565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色车灯反射碗的汽车信号灯。



背景技术:

汽车技术日新月异,集成化逐渐成为汽车车灯的一个重要趋势,汽车车灯越来越小,越来越窄,也是车灯技术的一种体现,汽车车灯的各功能从最原始独立的腔体,逐渐演变为共用出光腔体,最常见的是汽车远光灯与位置灯的共用,此外近些年来,随着光源技术的逐渐成熟,更多的车灯使用LED作为光源,各个车灯厂设计出了远近光共用的模组车灯,前灯也出现了日间行车灯与位置灯的共用,尾灯逐渐出现了位置灯与刹车灯的共用,这些设计都大幅度的节约了空间,给汽车带来了更强的科技感。

两种功能的车灯比较常见,但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出光颜色相同,他们可以使用相同光源通过电流输出的控制实现明暗变化,从而实现不同功能,但两种颜色不同功能,则给车灯的设计带来了更大困难,尤其是两种颜色功能光型不一致时,给设计带来更多困难,市场上此类车灯也比较鲜见,因此,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色车灯反射碗,以实现在一个反射碗内发出不同光色,并实现不同功能的集成化,同时节省空间及生产成本,以解决现有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色车灯反射碗,所述反射碗的基面为抛物面,该反射碗的基面包括有Ⅰ类反射面和Ⅱ类反射面,所述Ⅰ类反射面和Ⅱ类反射面分布位置规律的错落交替在反射碗的基面上,所述Ⅰ类反射面和Ⅱ类反射面在同一抛物面基面上,所述反射碗的抛物面上设置有光源Ⅰ和光源Ⅱ,所述反射碗的抛物面的基面的焦点在光源Ⅰ和光源Ⅱ的对称中心附近,调整Ⅰ类反射面和Ⅱ类反射面的曲率,可以进而调整光源的发散角度。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光源Ⅰ和光源Ⅱ发出光的颜色可以是相同或者不同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Ⅰ类反射面的基面为抛物面,光源Ⅰ发出的光线部分经Ⅰ类反射面发散角度为α1,部分光线打在Ⅱ类反射面发散角度为β1。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Ⅱ类反射面的基面为抛物面,光源Ⅱ发出的光线部分经Ⅰ类反射面发散角度为α2,部分光线打在Ⅱ类反射面发散角度为β2。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Ⅰ类反射面对光源Ⅰ的发散角度为±20°,所述Ⅱ类反射面对光源Ⅰ的发散角度为+50°到-8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α1、α2、β1、β2通过控制两类反射面的弧度,两种反射面的光型相互叠加,来实现不同功能光型要求,两种反射面由于反光角度不同,其点亮效果不同,但由于两种反射面分布位置规律的错落交替,所以整体效果协调,美观,且样式别致新颖,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两种功能光型不一致的反射碗设计问题,实现在一个反射碗内发出不同颜色的不同功能,并实现车灯功能的集成化,同时节省空间及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反射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反射碗,2-Ⅰ类反射面,3-Ⅱ类反射面,4-光源Ⅰ,5-光源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色车灯反射碗,所述反射碗1的基面为抛物面,该反射碗1的基面包括有Ⅰ类反射面2和Ⅱ类反射面3,所述Ⅰ类反射面2和Ⅱ类反射面3分布位置规律的错落交替在反射碗1的基面上,所述Ⅰ类反射面2和Ⅱ类反射面2在同一抛物面基面上,所述反射碗1的抛物面上设置有光源Ⅰ4和光源Ⅱ5,所述反射碗1的抛物面的基面的焦点在光源Ⅰ4和光源Ⅱ5的对称中心附近,调整Ⅰ类反射面2和Ⅱ类反射面3的曲率,可以进而调整光源的发散角度。所述光源Ⅰ4和光源Ⅱ5发出光的颜色分别为白色和黄色。所述Ⅰ类反射面2的基面为抛物面,光源Ⅰ4发出的光线部分经Ⅰ类反射面2发散角度为α1,部分光线打在Ⅱ类反射面3发散角度为β1。所述Ⅱ类反射面3的基面为抛物面,光源Ⅱ5发出的光线部分经Ⅰ类反射面2发散角度为α2,部分光线打在Ⅱ类反射面3发散角度为β2,α1、α2、β1、β2通过控制两类反射面的弧度,两种反射面的光型相互叠加,来实现不同功能光型要求。所述Ⅰ类反射面2对光源Ⅰ的发散角度为±20°,所述Ⅱ类反射面3对光源Ⅰ的发散角度为+50°到-85°。通过调整反射面的弧度即可调整光线发散角度。

本实用新型增加必要的灯壳及外透镜后,光源Ⅰ点亮时可以实现白色的昼间行车灯。光源Ⅱ点亮时可以实现黄色的转向灯,对白色光源Ⅰ增加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或必要的电路及电阻,将光源Ⅰ输出功率降低后,可以实现前位置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