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雾灯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0536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前雾灯结构及汽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雾灯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在雾、雪和大雨等恶劣气候条件下,或者在烟尘弥漫的环境中行驶时,为了照亮前方道路,保障行车安全而必须采用前雾灯照明。在造型设计方面,多将前雾灯设置在前保险杠上,以提高驾驶员对前方道路辨识。因黄光在雾气条件下穿透力强,因此一般选择色温较低的黄光作为雾灯光源。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频繁遭遇雾霾天气,这对于驾驶员的安全驾驶产生了一定的隐患,所以前雾灯的安装和使用显的尤为重要。前雾灯的灯泡特点是亮度高,发热量大,反光镜设计上通常采用铝或不饱和聚酯团状模塑料(BMC),上述两种材料尽管耐热性强,但重量较重,使得在调节角度时灵活性较低,且车辆行驶中的振动容易对调光结构造成损坏,以致前雾灯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雾灯结构及汽车,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汽车前雾灯的反光镜重量较重,使得灵活性降低,且车辆行驶中的振动容易对调光结构造成损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雾灯结构,该汽车前雾灯结构包括:

灯体,安装在汽车车身上;

灯罩,扣合在灯体上;

反光镜,设置在灯体与灯罩之间;

灯泡,固定在反光镜上;其中,

反光镜通过调光结构与灯体活动连接;调光结构包括:定位结构、调整结构以及由弹性材质构成的卡簧结构;

卡簧结构的一端卡设在灯体上,另一端支撑反光镜的第一端。

优选地,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在反光镜的第二端的定位支架以及球头螺栓,球头螺栓的头部嵌入定位支架远离反光镜的一侧并与定位支架可旋转连接,球头螺栓的尾部固定在灯体上。

优选地,调整结构包括:设置在反光镜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调整支架,与调整支架插接的卡扣,依次穿设过灯体以及卡扣、并与卡扣固定连接的调整螺栓。

优选地,灯泡的端部套设有遮光罩。

优选地,灯体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汽车车身上。

优选地,卡簧结构为不规则C形结构。

优选地,定位结构设置有两个。

优选地,调整螺栓上套设有垫片,垫片位于灯体与卡扣之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汽车前雾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前雾灯结构及汽车,调光结构设计简单,通过卡簧结构可实现支撑较重的反光镜且可以保证良好的耐振动性;通过调光结构各个部件的相互配合,实现反光镜与灯体之间的角度可旋转,增强汽车前雾灯结构的灵活性以及对反光镜的调光能力,满足配光要求。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汽车前雾灯的反光镜重量较重,使得灵活性降低,且车辆行驶中的振动容易对调光结构造成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前雾灯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前雾灯结构的透视图;

图3为图2的A-A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卡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调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球头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灯体;2、灯罩;3、反光镜;4、灯泡;5、定位结构;6、调整结构;7、卡簧结构;8、定位支架;9、球头螺栓;10、球头螺栓的头部;11、球头螺栓的尾部;12、调整支架;13、卡扣;14、调整螺栓;15、遮光罩;16、垫片;17、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图2中为了体现调光结构,仅示出了定位结构5、调整结构6以及卡簧结构7的结构,且三者均用虚线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雾灯结构,该汽车前雾灯结构包括:

灯体1,安装在汽车车身上;优选地,灯体1通过安装支架17安装在汽车车身上,通常将安装支架17与汽车保险杠螺接。

灯罩2,扣合在灯体1上,与灯体1相对形成汽车前雾灯结构的主要结构;

反光镜3,设置在灯体1与灯罩2之间,主要用于将位于焦距处的灯泡4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于光轴的光线;

灯泡4,固定在反光镜3上;其中,

反光镜3通过调光结构与灯体1活动连接,调光结构用于调节反光镜3的角度,进而调整整个汽车前雾灯结构的灯光方向;调光结构包括:定位结构5、调整结构6以及由弹性材质构成的卡簧结构7;

其中,卡簧结构7的一端卡设在灯体1上,另一端支撑反光镜3的第一端,反光镜3的第一端即靠近地面的一端;卡簧结构7主要用于承载反光镜3的重力,且由于弹性材质构成的卡簧结构7具有一定的弹力,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缓冲车身产生的振动,避免振动的能量传递至反光镜3上,对调光结构造成损坏;反光镜3上下移位时可通过卡簧结构7变形作支撑。如图4所示,卡簧结构7为不规则C形结构,以提高卡簧结构7的弹力。

参见图3、图5以及图8,定位结构5包括:固定在反光镜3的第二端的定位支架8以及球头螺栓9,其中,为了减轻重量,定位支架8为镂空结构。定位支架8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反光镜3配合安装,两个螺栓安装位中间形成容置球头螺栓9的头部10的凹槽,使得与球头螺栓9之间可旋转。

其中,球头螺栓9的头部10嵌入定位支架8远离反光镜3的一侧并与定位支架8可旋转连接,球头螺栓9的尾部11固定在灯体1上,其中,球头螺栓9的尾部11与灯体1固定连接,通过球头螺栓9实现反光镜3与灯体1之间的角度可旋转。优选地,定位结构5设置有两个,增加可旋转连接的稳定性。

参见图3、图6及图7,调整结构6包括:设置在反光镜3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调整支架12,与调整支架12插接的卡扣13,依次穿设过灯体1以及卡扣13、并与卡扣13固定连接的调整螺栓14。其中,调整结构6设置在两个定位结构5之间。调整支架12的一端设置有螺栓安装位,通过安装螺栓与反光镜3安装,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卡设卡扣13的卡槽;卡扣13朝向调整支架12的一端设置有卡舌,卡舌的端部为楔形,且外侧面设置有阶梯面,通过朝向调整支架12方向的外力,便可将卡舌卡设在调整支架12的卡槽上;且两片卡舌之间设置有容纳调整螺栓14的通道。

其中,调整螺栓14通过灯体1的外侧穿设过灯体1,并穿设过卡扣13,而调整螺栓14与卡扣13固定连接,这样,当旋转调整螺栓14时,便能带动卡扣13沿纸面方向上左右移动,进而带动调整支架12移动,最终带动反光镜3的下端(第一端)移动;而反光镜3的上端(第二端)与定位结构5可旋转连接,且两个安装支架17之间的连线作为旋转的轴线,在下端移动的同时,上端在一预设角度内旋转,进而实现了调整反光镜3的角度,即调整光线角度,可调整性强,灵活度高。

优选地,灯泡4的端部套设有遮光罩15,防止光线发散,使光线更好的聚集。

优选地,调整螺栓14上套设有垫片16,垫片16位于灯体1与卡扣13之间,其中,垫片16固定在灯体1上,避免灯体1的振动通过调整螺栓14传递至反光镜3。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汽车前雾灯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前雾灯结构及汽车,调光结构设计简单,通过卡簧结构7可实现支撑较重的反光镜3且可以保证良好的耐振动性;通过调光结构各个部件的相互配合,实现反光镜3与灯体1之间的角度可旋转,增强汽车前雾灯结构的灵活性以及对反光镜3的调光能力,满足配光要求。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汽车前雾灯的反光镜重量较重,使得灵活性降低,且车辆行驶中的振动容易对调光结构造成损坏的问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