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簧距离可调节的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8221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扭簧距离可调节的面板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板灯,特别是一种扭簧距离可调节的面板灯。



背景技术:

传统面板灯在安装时,是采用在灯体两侧设有卡位,在卡位上安装扭簧,利用扭簧的弹力将灯体固定于墙体或天花板的安装孔中,可以看出,灯体的大小决定了两个扭簧之间的距离,也就决定了安装孔的孔径需与扭簧的间距尺寸必须一定,才能安装固定好被装的面板灯,对于某些更换旧灯具的安装孔,必须寻找安装孔孔径与弹簧间距完全相同的面板灯来安装,这就极大地限制了用户对面板灯的选择余地。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精简且低成本的扭簧距离可调节的面板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扭簧距离可调节的面板灯,包括面环、底盖、LED灯条、配光组件、以及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所述面环与底盖扣合组成灯体内腔,所述LED灯条贴设在灯体内腔的内侧壁,配光组件固定于灯体内腔中并用于LED灯条的二次配光,所述底盖上开设有一条形卡口,该条形卡口位于底盖中心线上且条形卡口两端靠近底盖外侧,条形卡口内设置分别安装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两个固定夹,该固定夹两侧底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槽口,两侧槽口各夹住条形卡口的一侧壁以使得固定夹可沿着条形卡口移动。

所述条形卡口的两侧还设置有凸棱,该凸棱位于条形卡口的侧壁与固定夹的槽口之间以使得固定夹更紧密夹紧条形卡口。

所述固定夹的槽口内侧为圆弧面结构。

所述面板灯还包括驱动器和电源盖,该驱动器由所述电源盖扣紧驱动器于底盖背部。

所述配光组件包括依次往上安装在底盖上的反光纸、导光板、扩散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底盖背部设置条形卡口,并且将两侧扭簧通过固定夹活动安装于条形卡口,使得扭簧之间的距离可以任意调节,从而摆脱了灯体大小与扭簧间距的束缚,面板灯便可安装在任意小于灯体尺寸的安装槽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面板灯的正向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面板灯的背向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面板灯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面板灯的整体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面板灯的固定夹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扭簧距离可调节的面板灯,包括面环1、底盖2、LED灯条3、配光组件4、以及第一扭簧5和第二扭簧6,所述面环1与底盖2扣合组成灯体内腔,所述LED灯条3贴设在灯体内腔的内侧壁,配光组件4固定于灯体内腔中并用于LED灯条3的二次配光,所述底盖2上开设有一条形卡口7,该条形卡口7位于底盖2中心线上且条形卡口7两端靠近底盖2外侧,条形卡口7内设置分别安装第一扭簧5和第二扭簧6的两个固定夹8,该固定夹8两侧底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槽口81,两侧槽口81各夹住条形卡口7的一侧壁以使得固定夹8可沿着条形卡口7移动。

如图3所示,所述条形卡口7的两侧还设置有凸棱71,该凸棱71位于条形卡口7的侧壁与固定夹8的槽口81之间以使得固定夹8更紧密夹紧条形卡口7,从而防止安装后的灯具从安装槽内脱落。如图5所示,所述固定夹8的槽口81内侧为圆弧面结构82,圆弧面结构82使得固定夹8往条形卡口7取出和放入时更加容易,其放入时,先将固定夹8放入条形卡口7中心位置,一侧槽口81卡入条形卡口7的侧壁,然后另一槽口81水平旋转卡入条形卡口7的另一侧壁,取出时反向操作即可。

如图4所示,所述面板灯还包括驱动器9和电源盖10,该驱动器9由所述电源盖10扣紧驱动器于底盖2背部。在配光方面,配光组件4包括依次往上安装在底盖2上的反光纸41、导光板42、扩散板43,LED灯条3位于面环1或底盖2内侧壁进行侧发光,再由导光板导光42、反光纸41反射,最终经扩散板43散射后射出灯体。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盖2背部设置条形卡口7,并且将两侧扭簧通过固定夹8活动安装于条形卡口7,使得扭簧之间的距离可以任意调节,从而摆脱了灯体大小与扭簧间距的束缚,面板灯便可安装在任意小于灯体尺寸的安装槽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