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手电筒灯头的卡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8081阅读:1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更换手电筒灯头的卡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电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更换手电筒灯头的卡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电筒的灯头和灯体固定连接,无法分开,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外现在市面上的组合式手电筒只是将工作灯、聚光灯、手电筒等照明器件简单拼合,体积大,不便于携带也很不美观。如申请号为CN201110171513.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手电筒,包括手电筒电源、一体式充电发光装置、抗冲击装置、应急器,及具有筒头、筒体和尾盖的手电筒外壳,一体式充电发光装置设于筒头内并包括装置本体及设于装置本体上的发光组件、开关组件、导电片及具有正极导电钉和负极导电钉的充电组件;发光组件均与导电片和手电筒电源电性连接,正极导电钉均与导电片和外界的充电器的正极电性连接,负极导电钉均与发光组件和外界的充电器的负极电性连接,开关组件控制手电筒电源与发光组件的连通,抗冲击装置包括内于筒头内的绝缘座及内于绝缘座内并与导电片弹性抵触的导电防冲片,导电防冲片伸出绝缘座并与手电筒电源正极连接,应急器置于尾盖内。上述手电筒虽然功能多样,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但是因为将一体式充电发光组件设置在筒头内导致筒头结构复杂,积极大,对于消费者的日常使用造成不便,也不便于外出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更换灯头,牢固耐用的手电筒的卡扣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更换手电筒灯头的卡扣装置,包括设置在灯头下端的上卡扣组件和设置在灯体上端的下卡扣组件,所述上卡扣组件包括一圈向下延伸的上卡扣壁,所述上卡扣壁的外周面设有一圈向内凹的固定槽;所述下卡扣组件包括一圈向上延伸的下卡扣壁,所述下卡扣壁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钢珠定位通孔,所述钢珠定位通孔内设有钢珠并且所述钢珠的直径大于所述钢珠定位通孔的长度,伸缩套紧密套设在所述下卡扣壁的外侧;所述上卡扣组件向下插入下卡扣组件时,所述伸缩套能够沿所述下卡扣壁上下移动以驱动所述钢珠沿钢珠定位通孔轴向卡入所述固定槽内。

为了使灯头能够通电,所述上卡扣组件内侧设有公插组件,所述公插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线路板和插头,所述插头的下端外侧和所述上卡扣壁内侧之间设有灯头压紧圈。

为了防止公插组件从上卡扣组件中脱落,所述上卡扣壁与所述线路板的连接处上方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插头和所述灯头压紧圈的连接处上方设有第二定位块。

为了使灯头和灯体能够电连接,所述下卡扣组件内侧设有插座组件,所述插座组件包括由外及内依次设置的灯身压紧圈、插座定位圈和插座;插座下端接线柱与灯体中的电源电连接,使所述电源能够为所述插座供能。

为了方便灯头安装,所述上卡扣壁的外表面设有一圈向外突出的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位于所述固定槽下方,所述下卡扣壁上设有与所述推动块相匹配的定位凸台。

为了防止灯头从灯体上脱落,所述上卡扣壁外周面卡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在所述上卡扣组件安装在所述下卡扣组件上时与所述下卡扣壁接触。

为了给提供钢珠移动空间和作用力,所述伸缩套的上端内表面设有与下卡扣壁形成间隔的间隔面,所述间隔面的底部是由内至外向上延伸倾斜的倾斜面,所述间隔面提供所述钢珠向外移动的空间并驱动钢珠卡入所述固定槽内。

为了防止钢珠脱落,所述钢珠定位通孔的内侧开口直径小于外侧开口直径,使得所述钢珠不会从所述钢珠定位通孔的内侧脱出。

为了使伸缩套能够主动回到原位,减少操作难度,所述伸缩套和所述下卡扣壁之间设有容置弹性组件的弹性组件槽,所述弹性组件上端抵于伸缩套的内侧表面,下端抵于下卡扣壁的外侧表面,使所述伸缩套具有始终向上回到原位的趋势。

为了方便使用者控制伸缩套移动,所述伸缩套外还依次套设有灯颈套和包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方便快速更换各种类型的灯头并且结构简单,灯头与灯体不易脱离;同时手电筒可以通过外部电源和电池两种途径功能,大大提高了手电筒的实用性;另外公差组件和插座组件的设置,也进一步提高手电筒的牢固性,延长手电筒的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更换手电筒灯头的卡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更换手电筒灯头的卡扣装置的A部分灯头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更换手电筒灯头的卡扣装置的A部分灯体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可更换手电筒灯头的卡扣装置,包括设置在灯头1的上卡扣组件和设置在灯体2上的下卡扣组件。灯头1包括灯头外壳11和设置在灯头外壳11内部的发光件12,发光件12下方设有上卡扣组件和公插组件,上卡扣组件套设在该公插组件外并与灯头外壳11的下端面连接,并且公插组件与发光件12连接。灯体2包括用于容置电池的电池腔22、设置在电池腔22上方的充电座21以及用于容置上述电池腔22和充电座31的灯体外壳23。下卡扣组件与灯体外壳23的上端面连接,上卡扣组件内侧设有与充电座21上端面连接的插座组件。上卡扣组件和下卡扣组件配合扣合,便于手电筒快速更换灯头1。

如图2所示,上卡扣组件包括一圈向下延伸的上卡扣壁30,上卡扣壁30和灯头外壳1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上卡扣壁30的外周面设有一圈向外突出的推动块301,该推动块301上方设有一圈向内凹的固定槽302。上卡扣壁30的外周面还卡设有第一密封圈31和第二密封圈32,推动块301和固定槽302设置在第一密封圈31和第二密封圈32之间。

公插组件设于上卡扣壁30的内侧,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线路板61和插头60。其中线路板61的周边与上卡扣壁30连接,设置在插头60上端面的接线柱穿过线路板61向上延伸与发光件12连接。插头60的下端外侧和上卡扣壁30内侧之间设有灯头压紧圈62,通过该灯头压紧圈62的设置使公插组件能够固定于上卡扣壁30的内侧,防止插头60脱落,增加手电筒灯头的牢固性。为了进一步增加公插组件的牢固性,上卡扣壁30与线路板61的连接处上方设有第一定位块303,插头60和灯头压紧圈62的连接处上方设有第二定位块601。

如图3所示,下卡扣组件包括一圈向上延伸的下卡扣壁40,下卡扣壁40与灯体外壳2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下卡扣壁40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钢珠定位通孔,钢珠定位通孔与上卡扣壁30上的固定槽302对应。每个钢珠定位通孔内设有一个钢珠41并且钢珠41的直径大于下卡扣壁40的厚度,而且该钢珠定位通孔的内侧开口直径小于外侧开口直径,同时钢珠41能够在力的作用下沿钢珠定位通孔轴向水平移动,因此钢珠41能够从钢珠定位通孔的内侧开口向内突出但无法脱落。下卡扣壁40内侧设有一圈向内突出的灯头定位块401,用于限定灯头1插入灯体2的位置。第一密封圈31和第二密封圈32用于防止灰尘落入上卡扣壁30和下卡扣壁40之间的间隙内,并且增加与下卡扣壁40接触面的摩擦力,防止灯头1从灯体2上脱落。下卡扣壁40内侧还设有一圈与上述推动块301相匹配的定位凸台403,进一步限定灯头1与灯体2的安装位置。为了能够方便地驱动钢珠41,推动块301的下端面为向下向内倾斜延伸的倾斜面。另外下卡扣组件的内径与上卡扣组件的外径相匹配,从而保证上卡扣组件能够紧密安装在下卡扣组件内,提高手电筒的牢固性。

伸缩套50套设在下卡扣壁40外侧并且能够沿着下卡扣壁40的外周面上下移动,伸缩套50的上端内表面设有与下卡扣壁4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间隙的间隔面501,,并且该间隔面501的底部是由内至外向上延伸倾斜的倾斜面,以便于向上驱动钢珠41向下卡扣壁40的内侧运动卡入固定槽302内。当间隔面501位于钢珠41上方时,钢珠41的外侧被伸缩套50的内表面阻挡从而使钢珠41的内侧突出于钢珠定位通孔内表面。当间隔面501随着伸缩套50移动至钢珠定位通孔下方时钢珠41外侧无阻挡,钢珠41即可在外力作用于其内侧时沿钢珠定位通孔的轴向方向向外水平移动。钢珠41上方的下卡扣壁40上设有第三密封圈42以堵住该间隔面501与下卡扣壁40之间的间隙,以防异物或灰尘落入伸缩套50和下卡扣壁40之间的间隙内。下卡扣壁40的下端外周向外突出形成第一凸台402,伸缩套50的上端内壁向内突出形成第二凸台502,第二凸台502设于第一凸台402的上方,从而在上卡扣壁40和伸缩套50之间形成弹性组件槽,用于容置弹性组件43,弹性组件43的上端抵于伸缩套50的第二凸台502,下端抵于下卡扣壁40的第一凸台402。该弹性组件43使伸缩套50具有始终向上回到原位的趋势,弹性组件43优选为弹簧43。为了方便使用者移动伸缩套50,伸缩套50外表面包裹有灯颈套51和包胶套52。

插座组件设置在下卡扣壁40的内侧,并位于充电座21上方。插座组件包括由外及内依次设置的灯身压紧圈72、插座定位圈71和插座70。插座定位圈71与灯体2连接。插座70下端接线柱与灯体2中的电源电连接,使电源能够为插座供能,优选地与充电座21电连接。灯身压紧圈72位于插座定位圈71和灯体外壳23之间,使插座定位圈71固定在充电座21上,进而使插座70能够固定于充电座21上。

当灯头1插入灯体2时,上卡扣壁30插入下卡扣壁40内,推动块301与钢珠41接触并且因钢珠41内侧突出于下卡扣壁40的部分使灯头1无法继续移动。此时控制伸缩套50向下移动使得间隔面501向下移动,当间隔面501位于钢珠定位通孔下方时,推动块301与钢珠41的作用力使钢珠41向伸缩套50方向向外移动,直至钢珠41的内侧完全缩回钢珠定位通孔内,推动块301继续向下移动至上卡扣壁30的下端面与灯头定位块401的上端面接触,此时灯头1完全安装在灯体2内。伸缩套50通过弹簧43的弹力恢复至原位,间隔面501作用于钢珠41外侧的突出部分,推动钢珠41向上卡扣壁30方向向内移动使钢珠41的内侧逐渐卡入上卡扣壁30外的固定槽302内使灯头1固定。通过上述步骤,手电筒即可实现灯头1的更换。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