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5925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隧道施工现场,经常会使用一些照明设备以便在光线不足的地方或者夜间进行作业。然而,现有的隧道施工现场使用的照明装置无法方便的调节其在水平面及在竖直面上的照射角度,灵活性差,照射的范围有限,使用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隧道施工照明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隧道施工照明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装置、旋转装置、支架装置、动力装置、转动装置及照明装置,其中以支架装置为基础,在支架装置的基础上设置有动力装置、转动装置及旋转装置;照明装置设置于转动装置上。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端的摩擦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的顶靠板,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板、位于所述旋转板下方的旋转框、设置于所述旋转框上的连接板、位于所述连接板下方的第一支架,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一侧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另一侧的第二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下端的第三固定杆,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缸、位于所述电缸下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下方的第三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三固定块下方的旋转杆,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杆、位于所述转动杆下方的拉线、位于所述转动杆上方的弹簧,所述照明装置包括框体、收容于所述框体内的反光镜、设置于所述反光镜上的灯泡、收容于所述框体内的电源、设置于所述框体右侧的透镜。

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杆呈圆柱体,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摩擦块呈圆柱体,所述摩擦块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贯穿所述顶靠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板呈圆柱体,所述第一固定杆贯穿所述旋转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顶靠板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旋转板的下表面上,所述旋转框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旋转框的上表面与所述旋转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侧面与所述旋转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摩擦块的下端顶靠在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下端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电缸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固定块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推动杆枢轴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与所述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穿过所述第一凹槽且与所述第三固定杆枢轴连接。

所述转动杆的左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块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转动杆枢轴连接,所述拉线的上端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下端与所述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框固定连接。

所述转动杆的右端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反光镜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上,所述电源与所述灯泡电性连接,所述透镜呈弯曲状,所述透镜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隧道施工照明装置能够方便的调节其在水平面及在竖直面上的照射角度,灵活性高,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节照射的角度使其照射到需要的位置,照射范围广,使用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隧道施工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装置;11、固定板;12、固定杆;13、摩擦块;14、顶靠板;111、第一通孔;2、旋转装置;21、旋转板;22、旋转框;23、连接板;24、第一支架; 3、支架装置;31、第二固定杆;32、第一固定块;33、第二固定块;34、第三固定杆;4、动力装置;41、电缸;42、推动杆;43、第三固定块;44、旋转杆;5、转动装置;51、转动杆;52、拉线;53、弹簧; 6、照明装置; 61、框体;62、反光镜;63、灯泡;64、电源;65、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隧道施工照明装置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隧道施工照明装置包括固定装置1、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1上的旋转装置2、设置于所述旋转装置2下方的支架装置3、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3上的动力装置4、转动装置5、设置于所述转动装置5上的照明装置6。

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固定板11、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1上的第一固定杆12、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2下端的摩擦块13、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2上的顶靠板14。所述固定板11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板1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通孔111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通孔111可供螺栓或者螺钉穿过,以便将其固定在隧道内表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杆1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固定杆12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板11固定连接。所述摩擦块13呈圆柱体,所述摩擦块1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摩擦块13采用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制成。所述顶靠板14呈圆柱体,所述第一固定杆12贯穿所述顶靠板14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板14采用光滑材料制成,即采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制成。

如图1所示,所述旋转装置2包括旋转板21、位于所述旋转板21下方的旋转框22、设置于所述旋转框22上的连接板23、位于所述连接板23下方的第一支架24。所述旋转板21呈圆柱体,所述第一固定杆12贯穿所述旋转板21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旋转板21可以在所述第一固定杆12上旋转,所述顶靠板14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旋转板21的下表面上,从而对所述旋转板2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旋转框22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旋转框22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旋转框22的上表面与所述旋转板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3的侧面与所述旋转框2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摩擦块13的下端顶靠在所述连接板23的上表面上,所述连接板23采用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制成,使得所述摩擦块13与所述连接板23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进而使得所述连接板23与所述旋转框22及旋转板21可以稳定的旋转。所述第一支架24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24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板23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3包括第二固定杆31、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31上一侧的第一固定块32、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31另一侧的第二固定块33、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31下端的第三固定杆34。所述第二固定杆3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杆3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32设有两个且上下放置,所述第一固定块32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3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块33与所述第二固定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34呈长方体,所述第三固定杆3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3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34的下端设有第一凹槽。

如图1所示,所述动力装置4包括电缸41、位于所述电缸41下方的推动杆42、位于所述推动杆42下方的第三固定块43、位于所述第三固定块43下方的旋转杆44。所述电缸4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电缸4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缸41与所述第二固定杆31固定连接,所述电缸41处于所述第一固定块32之间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42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42的上端与所述电缸41连接,使得所述电缸41可以带动所述推动杆42上下移动,所述推动杆42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固定块43呈长方体,所述第三固定块43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推动杆42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三固定块43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旋转,所述第三固定块43与所述旋转杆44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44呈长方体,所述旋转杆44穿过所述第一凹槽且与所述第三固定杆34枢轴连接,使得所述旋转杆44可以围绕所述第三固定杆34的下端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转动装置5包括转动杆51、位于所述转动杆51下方的拉线52、位于所述转动杆51上方的弹簧53。所述转动杆51呈长方体,所述转动杆51的左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块33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转动杆5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转动杆51可以围绕所述第二固定块33旋转。所述拉线52的上端与所述转动杆51固定连接,所述拉线52的下端与所述旋转杆4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3的下端与所述转动杆5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3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框22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转动杆51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照明装置6包括框体61、收容于所述框体61内的反光镜62、设置于所述反光镜62上的灯泡63、收容于所述框体61内的电源64、设置于所述框体61右侧的透镜65。所述框体61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框体61的右端设有开口,所述转动杆51的右端与所述框体61固定连接。所述反光镜62呈弯曲状,所述反光镜62与所述框体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灯泡63设置于所述反光镜62上。所述电源64设置于所述框体61的内表面上,所述电源64与所述灯泡63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使得所述灯泡63发光。所述透镜65呈弯曲状,所述透镜65与所述框体6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隧道施工照明装置使用时,首先通过螺栓或者螺钉穿过第一通孔111将固定板11固定在隧道的墙面上。然后可以旋转旋转框22,使得所述旋转框22及旋转板21围绕所述第一固定杆12旋转,从而可以将照明装置6在水平面上旋转至需要的角度,由于摩擦块13及连接板23的设置,使得旋转框22及旋转板21旋转的更加稳定,防止其转动的过快。然后打开电缸41的开关,使得所述推动杆42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所述推动杆42向上移动时,所述旋转杆44的左端向上移动,所述旋转杆44的右端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照明装置6向下移动,且向右下方倾斜,所述弹簧53被拉伸,所述推动杆42向下移动时,所述旋转杆44的左端向下移动,所述旋转杆44的右端向上移动,所述弹簧53向上拉动所述转动杆51,使得所述照明装置6向上移动,进而可以调节照明装置6在竖直面上的角度,从而可以方便的将照明装置6调节至需要照射的位置上。由于灯泡63与电源64电性连接,使其可以发光,发出的光经过反光镜62反射后且穿过透镜65照射出去。至此,本实用新型隧道施工照明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