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捕虫照明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5335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捕虫照明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照明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园林捕虫照明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生态园林里草木繁多,易滋生各种飞虫,从而影响到游客的游玩质量,因此生态园林基本都会放置捕虫装置控制飞虫数量,同时捕捉的飞虫能够作为池塘内鱼类的蛋白质饲料。

公告号为CN20478611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园林捕虫照明一体灯,包括底座,底座轴向定位有灯杆,灯杆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灯罩。灯罩的上端设有防水板,底端设有蚊虫存放盒。灯杆的内腔底部分别设有电源和控制器,灯杆右侧上端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通过连接杆悬挂第一照明灯,灯罩的表面设有电击网,灯罩的内腔设有第二照明灯,第二照明灯的表面套接设有玻璃管,灯杆的顶端设有太阳能板,电源分别电连接太阳能板和控制器,控制器分别电连接光强度传感器、电击网、第一照明灯和第二照明灯。

这种生态园林捕虫照明一体灯虽然将路灯与捕虫器结合在一起为园林提供了多样化需求,但是捕虫器在路灯上的高度较高,难以取下捕虫盒,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捕虫照明一体装置,其捕虫机构能够自由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园林捕虫照明一体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有照明灯和捕虫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捕虫机构包括固定于连接板的吸风盒以及与吸风盒相对独立的捕虫盒,所述吸风盒包括有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内部设置有引风机,所述捕虫盒包括有用于容置飞虫的第二容腔以及用于封闭第二容腔的封闭门,所述捕虫盒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定位于支撑柱上,所述捕虫盒随升降机构沿支撑柱的轴向方向位移,且封闭门随捕虫盒的轴向位移打开或者封闭第二容腔,当所述捕虫盒与吸风盒相贴合时,所述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捕虫机构内设置有捕捉飞虫的引风机,而电线排布不利于捕虫机构的移动,因此将捕虫机构分设为设置有引风机的吸风盒与收集飞虫的捕虫盒,通过升降机构单独控制捕虫盒的升降,便于工作人员处理捕虫盒内的飞虫,同时捕虫盒与吸风盒贴合时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相互连通,封闭门随着捕虫盒远离吸风盒逐渐封闭第二容腔,避免了在捕虫盒的收取过程中飞虫的逃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设置于容置腔内的升降电机以及由升降电机驱动的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丝杆,所述丝杆套接有沿着丝杆轴向移动的升降板,所述支撑柱径向设置有连通容置腔的升降槽,所述升降板沿着升降槽内壁移动,所述升降板与捕虫盒为可拆卸式联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升降电机即可使捕虫盒沿着丝杆平稳移动,而捕虫盒与升降板的可拆卸式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对捕虫盒的后续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风盒设置有多个连通第一容腔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入虫口处设置有吸引小飞虫的黑光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黑光灯引诱小飞虫靠近吸风盒,进而通过吸风盒内设置的引风机将被引诱的小飞虫吸入吸风盒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风盒底部设置有连通斗,所述吸风盒与捕虫盒相贴合时通过连通斗连通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连通斗设置为与吸风盒的连接端至底端面积逐渐缩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通斗设置为与吸风盒的连接端至底端面积,使小飞虫易于从吸风盒进入捕虫盒内,但是却难以从捕虫盒飞回吸风盒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闭门包括有用于封闭捕虫盒的上盖,所述上盖设置有与连通斗轴向设置的转动门,所述转动门面积大于连通斗底端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通斗能够通过挤压转动门从而进入捕虫盒内部,进而连通通风槽和捕虫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门包括铰接于上盖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所述上盖设置有限位条,所述转动块上端设置有与限位条相契合的抵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条与抵接槽的配合设置,转动块只能在捕虫盒内部转动,转动块通过扭簧的扭力一旦脱离了连通斗的挤压即可回复至与限位条相挤压并密封捕虫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分为左上盖与右上盖(6203)两部分,所述左上盖与右上盖之间设置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升降机构带动捕虫盒上升,连通斗进一步挤压转动块,左上盖与右上盖沿着连通斗斜面逐渐远离,左上盖与右上盖最终与吸风盒底面抵接并密封捕虫盒,捕虫盒下降时左上盖与右上盖通过弹簧的弹力逐渐靠拢并密封捕虫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捕虫盒设置有多个连通内部空腔的通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通风孔,捕虫盒内的风顺着连通斗进入从通风孔吹出,从而捕虫盒内不会产生气旋进而增加飞虫利用连通斗逃离的难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捕虫机构的分设为吸风盒与捕虫盒,将捕虫机构的捕虫与收集功能分离,便于工作人员对捕虫盒的单独操作;

2、捕虫盒通过升降机构稳定升降且捕虫盒与升降机构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对捕虫盒的拿取以及后续操作;

3、连通斗设置为底端逐渐缩小,使小飞虫易于从吸风盒进入捕虫盒内,但是却难以从捕虫盒飞回吸风盒内;

4、左上盖、右上盖与转动块的配合,使捕虫盒在取下的过程中能过重新回到密封状态,有效防止飞虫在收取过程中的逃离;

5、通风孔使捕虫盒内不会产生气旋,进而增加飞虫利用连通斗

逃离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去除控制板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另一视角;

图4为捕虫机构与升降板的连接关系爆炸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捕虫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爆炸视图;

图7为图6中A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底座;2、支撑柱;3、侧杆;4、太阳能板;5、连接板;6、捕虫机构;61吸风盒;6101、吸风壳;6102、通风槽;6103、固定架;6104、吸风扇;6105、吸风电机;6106、连通斗;62、捕虫盒;6201、盒体;6202、左上盖;6203、右上盖;6204、弹簧;6205、连接板;6206、转动槽;6207、转动块;6208、扭簧;6209、限位条;6210、抵接槽;6211、T形槽;6212、通风孔;63、黑光灯;7、照明灯;8、光传感器;9、升降机构;91、升降电机;92、丝杆;93、控制板; 94、升降板;10、升降槽;11、容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所示,一种园林捕虫照明一体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轴向定位有支撑柱2,支撑柱2径向固定连接有L形的侧杆3,侧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4。支撑柱2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于支撑柱2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捕虫机构6和照明灯7。连接板5设置有用于控制照明灯7和捕虫机构6工作的光传感器8。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支撑柱2内设置有圆柱形容置腔11,支撑柱2径向开设有连通容置腔11的升降槽10。容置腔11内设置有控制捕虫机构6升降的升降机构9。所述升降机构9包括有设置于容置腔11底壁的升降电机91以及由升降电机91驱动的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丝杆92。丝杆92相对于与升降电机91连接的另一端通过设置轴承定位于容置腔11的顶壁。丝杆92套接有升降板94,所述升降板94与升降槽10内壁相抵接并沿着丝杆92轴向移动。升降板94设置有过渡片,所述过渡片与捕虫机构6相卡接。支撑柱2设置有控制升降电机91运行的控制板93。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捕虫机构6包括相对独立的吸风盒61与捕虫盒62。所述吸风盒61固定连接于连接板5朝向地面一侧端面上,所述捕虫盒62包括有带有空腔的盒体6201以及封闭空腔的左上盖6202与右上盖6203,所述盒体6201外表面设置有与升降板94上的过渡片配合的T形槽6211,所述过渡片与T形槽6211相卡接。所述吸风盒61包括吸风壳6101,吸风壳6101远离支撑柱2的一侧设置有通风槽6102。所述通风槽6102开口处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吸风壳6101的固定架6103,固定架6103固定连接有吸引小飞虫的黑光灯63。固定架6103于通风槽6102内的一侧设置有吸风扇6104,通风槽6102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吸风扇6104的吸风电机6105。吸风壳6101底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连通通风槽6102和捕虫盒62的连通斗6106,所述连通斗6106设置为底端逐渐缩小,使吸入的飞虫难以逃离。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捕虫盒62包括盒体6201以及在盒体6201顶端左右滑移的左上盖6202和右上盖6203,所述左上盖6202与右上盖6203的相对侧壁上设置有开口相同的转动槽6206且左上盖6202所在的转动槽6206内铰接有转动块6207。所述转动块6207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6208,扭簧620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转动槽6206内壁和转动块6207。位于左上盖6202的转动槽6206的两相对侧壁设置有与左上盖6202一体成型的限位条6209,转动块6207设置有与限位条6209相契合的抵接槽6210,从而限制了转动块6207只能在盒体6201内部转动。转动块6207面积大于连通斗6106底端的面积,因此当盒体6201朝吸风盒61移动时,连通斗6106底端挤压转动块6207进而进入盒体6201内,进而挤压两边的左上盖6202和右上盖6203使左上盖6202与右上盖6203分离。左上盖6202和右上盖6203之间设置有两根驱使左上盖6202和右上盖6203相互靠拢的弹簧6204。左上盖6202和右上盖6203均设置有一体成型的两块连接板6205,左上盖6202和右上盖6203相邻的两块连接板6205与弹簧6204两端固定连接。通过弹簧6204的弹力,分开后的左上盖6202和右上盖6203始终存在相互靠拢的弹性势能。盒体6201设置有多个通风孔6212,防止盒体6201内产生气旋使飞虫从连通斗6106底端被吹出。

运动过程:

将盒体6201上的T形槽6211与升降板94进行卡接,使捕虫盒62固定于升降板94。通过控制板93启动升降电机91,从而驱动丝杆92转动,丝杆92带动升降板94在升降槽10内平稳上升。当捕虫盒62上升至转动块6207与连通斗6106相抵接时,由于转动块6207的面积大于连通斗6106底端面积,捕虫盒62的进一步上升即可使连通斗6106底端挤压转动块6207从而使转动块6207向下转动。捕虫盒62进一步上升使连通斗6106进入盒体6201内部,进而连通斗6106挤压左上盖6202和右上盖6203并使左上盖6202和右上盖6203相互远离。最终左上盖6202与右上盖6203上升至与吸风壳6101底面相抵接,通过吸风壳6101底面对捕虫盒62进行密封。

控制升降电机91使丝杆92反向转动时,左上盖6202和右上盖6203逐渐下降,并沿着连通斗6106的斜面通过弹簧6204的弹力逐渐靠近。转动块6207随着连通斗6106的移出,通过扭簧6208的回复力回转。当连通斗6106离开转动块6207时,捕虫盒62再次回到密封状态,从而防止捕虫盒62内的飞虫逃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