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372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灯具。



背景技术:

照明灯具通常包括头钉、灯头、杯身、驱动及光源板,头钉固定在灯头上,灯头连接在杯身一端,驱动和光源板设置在杯身内,头钉作为第一电极并通过导线与驱动电连接,灯头的侧壁作为第二电极并通过另一导线与驱动电连接。

现有的照明灯具,导线只在两端连接导电部件,其他位置上没有形成固定点,导线容易卷曲、打结,特别是在组装的时候,需要多次捋顺、弯折,会造成电源线受损失效,且容易接触不良和不利于自动化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灯具,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灯具,包括灯头、帽钉及杯身,该灯头包括金属套壳及绝缘体,该绝缘体连接该金属套壳一端,该帽钉连接在该绝缘体上,该杯身的一端形成接头,该金属套壳另一端套住该接头,还包括设置在该杯身当中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该杯身内形成有固定架,该第一导线一端穿过该固定架与该帽钉电连接,该第二导线一端伸出该接头的侧壁之外与该金属套壳电连接,该杯身在注塑成型时与该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结合在一起。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固定架是十字形状。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第一导线一端与该帽钉铆接。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第二导线一端夹紧在该金属套壳与该接头之间。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接头侧壁的外表面形成一组装台阶,该金属套壳的端面与该组装台阶的端面抵接。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第二导线一端从该组装台阶的位置向外伸出。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金属套壳与该接头铆接。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该杯身在注塑成型时与该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结合在一起,三者形成一个部件,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卷圈、绞扭,避免了导线连接胶落和绞断而造成的接触不良。同时,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固定在杯身上,组装时更加方便,可减少装配动作,从而有利于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灯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灯具,包括灯头10、帽钉20及杯身30。该灯头10包括金属套壳12及绝缘体14,该绝缘体14连接该金属套壳12一端,该帽钉20连接在该绝缘体14上。该杯身30的一端形成接头32,该金属套壳12另一端套住该接头32。还包括设置在该杯身30当中的第一导线40和第二导线50。该杯身30内形成有固定架34,该第一导线40一端穿过该固定架34与该帽钉20电连接,该第一导线40的另一端在组装时与驱动进行电连接。该第二导线50一端伸出该接头32的侧壁之外与该金属套壳12电连接,该第二导线50的另一端在组装时与驱动进行电连接。该杯身30在注塑成型时与该第一导线40和第二导线50结合在一起,该杯身30、该第一导线40和第二导线50三者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

该固定架34是十字形状。该第一导线50一端与该帽钉20铆接。

该第二导线50一端夹紧在该金属套壳12与该接头32之间。该接头32侧壁的外表面形成一组装台阶321,该金属套壳12的端面与该组装台阶321的端面抵接,该第二导线50一端从该组装台阶321的位置向外伸出。该金属套壳12与该接头32铆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