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LED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9386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眩光LED筒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眩光LED筒灯。



背景技术:

目前,LED筒灯广泛用于通用室内照明需求, LED筒灯能发出均匀的光,实现空间照亮的效果,因此在很多场合被大量的广泛使用,如居家,商场,酒店等等。市面上的LED 筒灯绝大部分UGR在22-25这个范围,为满足舒适照明环境需求,需要进一步的较低的UGR指数。现市面上UGR<19的这类灯具,主要应用场合是酒店照明,这类灯具目前都是使用COB光源实现的,COB LED具有光源尺寸小,易实现光学设计等优点,使用一个反光杯即可实现UGR<19,因此被广泛应用在防眩光灯具中。

但是COB LED封装技术难度大,结构复杂,很多颗晶片阵列在基板上,再通过晶线连接电路,再覆盖荧光粉,此结构生产难度大,品质也不好控制,且尺寸小,功率大,发热量大,需要依赖很大的铝散热器,且成本很高,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死灯,晶线断裂,散热不良等一系列问题。SMD LED目前主要应用在基础照明场所,对光束角没有要求的场所。由于SMD LED 阵列后,若干个点光源阵列后,多点发光,光学很难处理,会出现杂光和光斑,防眩光效果较差,因此使用效果不如COB LED,因此一直未能取代COB市场。但目前的SMD LED生产技术比较成熟,且市场需求量很大,每颗LED都有独立的支架,耐温也比COB高很多,因此如果能解决SMD LED的防眩光问题将会使SMD LED具有更大的市场。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可靠、成本低,具有防眩光效果的LED筒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眩光LED筒灯,其包括筒灯外壳,所述筒灯外壳内设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上贴装有数个SMD LED,所述筒灯外壳内还设有一混光罩,所述SMD LED罩在所述混光罩内,所述筒灯外壳内还设有一反光杯,所述混光罩位于所述反光杯的顶部,所述反光杯内周面的上部为网格纹路光学面,下部为磨砂遮光面。

优选的,所述混光罩内掺杂有光扩散剂。

优选的,所述混光罩为雾面。

优选的,所述混光罩为球面。

优选的,所述网格纹路光学面每个网格面都为球面。

优选的,所述反光杯内周面表面镀有铬层。

优选的,所述反光杯的顶部设有缺口,所述混光罩上设有旋槽,所述反光杯与所述混光罩通过所述缺口及旋槽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筒灯外壳为铝旋压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LED筒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防眩光LED筒灯采用SMD LED作为发光光源,通过对混光罩和反光杯的结构进行设计,在保证出光效率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的将多余的眩光和杂光进行过滤,避免人们受到光直射的刺痛感,筒灯的UGR<19,该防眩光LED筒灯与现有的COB筒灯可有效降低光源、散热器的器件的成本,而且更加方便生产,产品质量具有较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1、灯筒外壳;2、PCB电路板;3、SMD LED;4、混光罩;5、螺丝;6、网格纹路光学面;7、反光杯;8、磨砂遮光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眩光LED筒灯,其包括筒灯外壳1,筒灯外壳1选用铝旋压外壳,这种外壳具有散热性好、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在筒灯外壳1内设有PCB电路板2,PCB电路板2上贴装有数个SMD LED,PCB电路板上设有照明驱动电路,PCB电路板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连接。在筒灯外壳1内还设有一混光罩4,混光罩4用于罩住SMD LED,SMD LED发射的光通过混光罩4向外发射。混光罩4通过螺丝5与筒灯外壳1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可在混光罩7内掺杂有光扩散剂,同时将混光罩7设置为雾面和球面形状,这样能使多个SMD LED的多个发光点的光充分混合,从而能起到更好的防眩光效果。

在筒灯外壳1内还设有一反光杯7,反光杯7与混光罩4连接,为了方便安装连接,可在反光杯的顶部设有缺口,在混光罩4上设有旋槽,将反光杯7与混光罩4通过缺口及旋槽配合连接。反光杯呈喇叭口状,混光罩4位于反光杯7的顶部,反光杯7内周面的上部(直径较小的部分)为,下部(直径较大的部分)为磨砂遮光面8。网格纹路光学面6每个网格面都是球面的,起光学作用,反射光学,提升出光效率,实现需求的发光角度。磨砂遮光面8起表面漫反射的作用,可以过滤掉多余的眩光和杂光,避免人眼受到光直射的刺痛感。为了能起到更好的反射效果,应在反光杯内周面表面镀有铬层。

该反光杯7需要进行两种表面处理, 可在模具上做两种表面处理,网格纹路做镜面抛光处理,磨砂纹路是通过模具做砂面皮纹处理,确保旋压完产品将模具的两种表面做到同一个铝杯上,再做阳极亮铬的表面处理,这样做出来的反光杯就有两种表面处理了,此方法可有效降低成本。

该防眩光LED筒灯采用SMD LED作为发光光源,通过对混光罩和反光杯的结构进行设计,在保证出光效率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的将多余的眩光和杂光进行过滤,避免人们受到光直射的刺痛感,筒灯的UGR<19,该防眩光LED筒灯与现有的COB筒灯可有效降低光源、散热器的器件的成本,而且更加方便生产,产品质量具有较高可靠性。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