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可调式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3764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角度可调式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角度可调式灯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角度可调式灯具,其都是通过活动支架固定灯具,通过调节活动支架来控制灯具照射方向,因此支架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供灯具移动,当此类灯具安装在天花板时,天花板与灯具之间有较大的空隙,从而影响整体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体积小,灯具角度调节灵活,且天花板与灯具安装紧密的角度可调式灯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角度可调式灯具,包括面板组件、透镜组件、外套、灯珠和散热器组件,灯珠连接在散热器组件上,其特征是,所述透镜组件包括葫芦圆壳和透镜,透镜设置在葫芦圆壳上,透镜顶部设置有灯珠腔,灯珠通过散热器组件延伸入灯珠腔内,散热器组件设置在透镜组件上,面板组件包括面板和面板支架,面板上设置有圆弧腔,圆弧腔内设置有所述葫芦圆壳,通过调整散热器组件,从而带动透镜组件上的葫芦圆壳沿面板的圆弧腔滑动,实现角度调整;此款灯具,通过葫芦圆壳在圆弧腔内四周灵活转动的方式,以使灯珠照射角度可调,同时,该设计无需预留灯珠位移的空间,使得灯具整体的安装体积减小,且天花板与灯具可以紧密安装,整体更为美观。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支架连接在面板的上部,且面板支架上设置有与面板的圆弧腔连通的支架弧腔,葫芦圆壳的外壁分别与支架弧腔、面板圆弧腔内壁的弧面相抵,支架弧腔和圆弧腔共限制葫芦圆壳上下方向的位移,且支架弧腔和圆弧腔组成的腔体表面与葫芦圆壳的外壁契合,葫芦圆壳转动更为灵活,便于灯具调整照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支架与面板为螺纹连接,面板容易更换,面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依据用户的装修风格旋转相应的面板进行更换,以使本灯具融入使用环境中。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组件包括散热器和居中盖,居中盖顶面下凹有灯珠槽,灯珠槽中心镂空,灯珠卡置在灯珠槽内,居中盖固定在散热器下端,散热器下端、灯珠和居中盖延伸入灯珠腔内,灯珠发出的光通过透镜汇聚,灯具光线更为充足,且灯珠顶面与散热器底面相抵,有助于灯珠通过散热器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包括散热器套和行程套,行程套固定在散热器套内,散热器以可旋转方式置于行程套内,散热器套的下端延伸入葫芦圆壳内,行程套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行程槽孔,散热器的外表面对应行程槽孔位置设置有凸起,凸起延伸入行程槽孔内,通过旋转散热器,凸起沿行程槽孔滑行,以使灯珠相对透镜组件作远近位移,以调整照射区间大小。

行程槽孔沿外套圆周表面设置,灯珠在调节同等距离情况下,此设计使得行程槽孔上能设置更多的调节点,即可调节范围更大,散热器旋转带动凸起在行程槽孔内滑行,调节更灵活,整体结构简单、合理,使用稳定且容易调节灯珠与透镜组件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行程槽孔包括前孔段、中间斜孔段和尾孔段,中间斜孔段的两端连通前孔段和尾孔段。前孔段和尾孔段用以固定凸起,避免其继续滑动,中间斜孔段为前孔段和尾孔段的过渡段,便于凸起在前孔段和尾孔段之间来回滑行。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为圆柱体金属散热器,所述圆柱体金属散热器的横截面呈“倒凸”字形,此结构便于散热器底部延伸进透镜组件的灯珠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与葫芦圆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有效避免透镜与葫芦圆壳之间碰撞致使透镜碎裂,或过度摩擦以使透镜镜面粗糙,不利于光线的聚集,导致灯具亮度变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角度可调式灯具,通过葫芦圆壳在圆弧腔内四周灵活转动的方式,以使灯珠照射角度可调,同时,该设计无需预留灯珠位移的空间,使得灯具整体的安装体积减小,且天花板与灯具可以紧密安装,整体更为美观,其结构简单、合理。

(2)其次,支架弧腔和圆弧腔共限制葫芦圆壳上下方向的位移,且支架弧腔和圆弧腔组成的腔体表面与葫芦圆壳的外壁契合,葫芦圆壳转动更为灵活,便于灯具调整照射角度,同时,面板支架与面板为螺纹连接,面板容易更换,面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依据用户的装修风格旋转相应的面板进行更换,以使本灯具融入使用环境中。

(3)再有,灯珠通过居中盖固定在散热器底面,便于灯珠散热,散热器外表面的凸起在行程套的行程槽孔内滑行,散热器套与葫芦圆壳连接,通过旋转散热器,以使灯珠相对透镜组件作远近位移,以调整照射区间大小。

(3)另,散热器的横截面呈“倒凸”字形,此结构便于散热器底部延伸进透镜组件的灯珠腔内;透镜与葫芦圆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有效避免透镜与葫芦圆壳之间碰撞致使透镜碎裂,或过度摩擦以使透镜镜面粗糙,不利于光线的聚集,导致灯具亮度变暗。

附图说明

图1为旋转式调节照射区间的灯具的立体图。

图2为旋转式调节照射区间的灯具的剖示图。

图3为旋转式调节照射区间的灯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角度可调式灯具,包括透镜组件1、散热器组件2、外套3、面板组件4和灯珠5,灯珠5连接在散热器组件2上,且灯珠5靠近透镜组件1,外套3固定在透镜组件1上,散热器组件2以可旋转方式被套置在所述外套3内,外套3以可四周摇摆转动方式被套置在所述面板组件4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组件1包括葫芦圆壳11和透镜12,透镜12设置在葫芦圆壳11内,透镜12顶部设置有灯珠腔120,葫芦圆壳11底部向内水平延伸有凸沿110,透镜12外边缘卡置在凸沿110上,透镜12外边缘上下两面均通过密封圈13与葫芦圆壳11卡置连接。

所述散热器组件2包括散热器21和居中盖22,散热器21为圆柱体金属散热器,圆柱体金属散热器的横截面呈“倒凸”字形,散热器21上部设置有内腔210,内腔210上设置有散热器盖23,内腔210内放置驱动电源和导线,内腔210底部设有导线孔,导线孔延伸至散热器21底面,散热器21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211。居中盖22顶面下凹有灯珠槽220,灯珠槽220中心镂空,灯珠5卡置在灯珠槽220内,居中盖22固定在散热器21底面,散热器21下端、灯珠5和居中盖22延伸入灯珠腔120内。

所述外套3包括散热器套31和行程套32,行程套32固定在散热器套31内,散热器31以可旋转方式置于行程套32内,散热器套31的下端延伸入葫芦圆壳11内,散热器套31和葫芦圆壳11内通过螺钉连接,行程套32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行程槽孔321,散热器21的凸起211对应行程槽孔321设置并延伸入行程槽孔321内,通过旋转散热器21,凸起211沿行程槽孔321滑行,以使灯珠5相对透镜组件1作远近位移,以调整照射区间大小。

其中,所述散热器套31的内腔按内径大小不同分为上部小径套311和下部大径套312,下部大径套312的底端入口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310,行程套32的下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320,行程套32由散热器套31的下部插套入下部大径套312内,且行程套32的外螺纹320与下部大径套312的内螺纹310螺纹连接,行程套32的内径与上部小径套311的内径相同或相近。

行程套32上沿其圆周表面均匀设置有三个行程槽孔321,所述行程槽孔321包括前孔段322、中间斜孔段323和尾孔段324,中间斜孔段323的两端连通前孔段322和尾孔段324,前孔段322和尾孔段324用以固定凸起,避免其继续滑动,中间斜孔段323为前孔段322和尾孔段324的过渡段,便于凸起211在前孔段322和尾孔段324之间来回滑行。行程槽孔321在实际使用中,可依据需求设置多个前孔段322,前孔段322之间通过中间斜孔段323连接,以使行程槽孔321有更多的调节点。

所述面板组件4包括面板41和面板支架42,面板41上设置有圆弧腔410,圆弧腔410内设置有所述葫芦圆壳11,面板支架42连接在面板的上部,且面板支架42上设置有与面板的圆弧腔410连通的支架弧腔420,葫芦圆壳11的外壁分别与支架弧腔420、面板圆弧腔410内壁的弧面相抵。通过调整散热器组件2,从而带动透镜组件1上的葫芦圆壳11沿面板41的圆弧腔410滑动,实现角度调整,进而达到调节照射角度之目的。

面板41与面板支架42螺纹连接,面板41容易更换,面板4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依据用户的装修风格旋转相应的面板41进行更换,以使本灯具融入使用环境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