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部件、发光模组及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7143发布日期:2018-10-23 16:2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光学部件、发光模组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灯具满足人们对于夜间照明的需求被实用新型出来,随着时代发展,人类不满足于灯具仅仅作为照明工具,灯具实现了装饰作用。LED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低发热、省电和灯寿命长的优点,因此其应用越来越广。现有的LED灯具一般包括发光模组,发光模组的结构一般包括光学部件和光源组件,现有技术的光学部件一般为罩体结构,罩设于光源组件外部,光学部件对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进行处理,从而使透过光学部件射出的光线均匀发光或者不均匀,以达到照明目的或者装饰目的。现有技术的发光模组的光学部件整体用于将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透射或者雾化,多为用于照明场合,装饰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部件、发光模组及灯具,以实现立体灯丝发光效果,装饰效果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部件,该光学部件包括导光罩和多个导光片,所述导光罩的内壁围成具有一个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导光罩的内壁设有连接部,多个所述导光片沿穿过所述容纳腔顶部中心的腔体中心线周向间隔排布,每个所述导光片从靠近所述中心线附近向外延伸且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容纳腔中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其中,所述导光罩和所述导光片均为透明。

其中,所述导光罩的外壁对应于所述连接部的部分设有匀光结构。

其中,所述导光罩的外壁除设有匀光结构以外的部分为光洁面。

其中,所述导光片与所述导光罩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导光罩的内壁面设有多个透镜凸起。

其中,所述导光片沿所述腔体中心线垂直穿过圆心的圆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或者所述导光片沿所述腔体中心线垂直穿过圆心的圆的切线方向向外延伸。

其中,所述导光罩为半球形罩、筒形罩或者圆台形罩,多个所述导光片沿所述腔体中心线的周向均匀排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光模组,包括光源条、散热器、灯头、下底座和上述所述的光学部件,所述光源条为多个,所述散热器具有环形侧壁,多个所述光源条贴附设于所述环形侧壁,所述散热器由所述光学部件的多个所述导光片靠近腔体中心线一端围成的空间插入所述容纳腔,多个所述光源条与所述导光片靠近腔体中心线的一端的端面一一对应设置,以使所述光源条发出的光线耦合进所述导光片;所述下底座与所述散热器连接,且多个所述导光片远离所述导光罩的一端插入所述下底座中,所述灯头包括灯头体和电性连接件,所述灯头体与所述下底座连接,所述电性连接件通过导线与所述光源条连接。

其中,该发光模组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下底座与所述光学部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杆、螺母和限位件,所述散热器为中空,所述光学部件的导光罩设有对应于所述容纳腔的顶部中心的通孔,所述螺杆的上端与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导光罩的通孔、散热器和下底座,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的下端连接。

其中,所述光源条与所述导光片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为0.5~1毫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灯架及上述所述的发光模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光学部件使用时,光线从入光面耦合进导光片,沿着透明的导光片传播后从导光片出光面射入,并射入导光罩,最后从导光罩的外壁射出。导光片间隔排布,用户从导光罩的外部观察时看到部分导光罩发光、部分导光罩不发光,或者部分导光罩的光线强、部分导光罩的光线弱;形成立体灯丝发光的效果,装饰效果好,满足用户对于灯具装饰效果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光学部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符合本实用新型光学部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符合本实用新型光学部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沿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符合本实用新型光学部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沿图2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符合本实用新型光学部件的图4的H部分放大图。

图6为符合本实用新型光学部件的另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7为符合本实用新型光学部件的又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立视图。

图8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9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的较佳实施例的图8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的较佳实施例的图8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中,1:光学部件;11:导光罩;12:导光片;111:内壁;112:外壁;113:容纳腔;114:匀光结构;115:连接部;116:透镜凸起;1101:罩顶;1102:罩围;112:匀光结构;121:入光面;122:出光面;2:光源条;3:散热器;4:灯头;41:灯头体; 42:电性连接件;5:下底座;6:固定组件;61:螺杆;62:限位部;63:螺母;100:光学模组;200:灯座;300:灯架;400:安装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光学部件的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该光学部件1 包括导光罩11和多个导光片12。导光罩11的内壁111围成具有一个开口的容纳腔113,如图1所示,导光罩11为圆台形罩,导光罩11包括圆形的罩顶1101和连接在罩顶1101 的周缘的罩围1102,罩顶1101和罩围1102共同形成下部具有开口的容纳腔113,容纳腔 113为圆台形。如图5所示,导光罩11的内壁111设有连接部115,导光罩11由具有导光效果的材料制成,为透明、半透明或者雾化透光。容纳腔113具有一个穿过容纳腔113 顶部中心的腔体中心线(图未示出),本实施例中,腔体中心线垂直穿过罩顶1101的圆心。多个导光片12沿穿过容纳腔113顶部中心的腔体腔体中心线周向间隔排布,每个导光片12从靠近腔体腔体中心线附近向外延伸,且每个导光片12至少部分伸入容纳腔113 中与连接部115连接。其中,如图4和5所示,导光片12靠近容纳腔113的腔体中心线的端面为入光面121,导光片12与导光罩11内壁连接的端面为出光面122。导光片12 既可以沿腔体中心线垂直穿过圆心的圆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也可以沿腔体中心线垂直穿过圆心的圆的切线方向向外延伸。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导光片12从容纳腔113 的腔体中心线的附近沿腔体中心线垂直穿过圆心的圆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并与导光罩 11的内壁111的连接部115连接。导光片12为透明、半透明或者雾化透光。本实施例中,导光罩11和导光片12均由绝缘透明材料制成,优选使用硅胶、PMMA(亚克力)或者透明PC(聚碳酸酯)制作而成,具有光学透光性能,成本低廉,质量轻,方便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光学部件使用时,光源与导光片12的入光面121相对设置,光源在电源驱动下发光,光线从导光片12的入光面121耦合进导光片12,沿着透明的导光片12 的内部传播后从导光片12的出光面122射出,并从导光罩11的内壁111的连接部115 射入导光罩11,在导光罩11的内部传播后从导光罩11的外壁112射出。导光片12沿腔体中心线周向间隔排布,用户从导光罩11的外部观察时看到部分导光罩11发光、部分导光罩11不发光,或者部分导光罩11的光线强、部分导光罩11的光线弱;形成立体灯丝发光的效果,装饰效果好,满足用户对于灯具装饰效果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导光罩11为透明,使用模具注塑成型,制作成本低,效率高。导光罩 11的外壁112对应于导光罩11的内壁111的连接部115的部分设有匀光结构114,匀光结构114为磨砂结构或者晒纹结构。光线从导光罩11外壁112射出时经过匀光结构114 的配光,使光线均匀扩散,避免光线直射入用户眼睛,同时,使用户看不到光源颗粒,增强美感。导光罩11的外壁112除设有匀光结构114以外的部分为光洁面。对导光罩11 的外壁112进行抛光处理,使除设有匀光结构以外的部分形成光洁面,一方面使导光罩 11美观,另一方面减少光线从导光罩11的外壁112的光洁面部分射出,增强立体灯丝的立体感,增强装饰效果。

进一步的,导光罩11与导光片12可以为分体结构,也可以为一体结构。如图4和5 所示,本实施例中,导光罩11与导光片12为分体结构,导光罩11上的连接部115设置为槽形结构,导光片12的出光面122插入连接部115中。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光片12 与导光罩11一体成型,材料采用PMMA或者PC,使用模具一体注塑成型,提高制造效率和成品率。一体结构的光学部件,导光片的出光面与导光罩的内壁的连接部连接成一体,光线能够从导光片较好的耦合进导光罩,减少光线的损耗,光线集中从导光罩的外壁出射,增强立体发光灯丝的立体感。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导光片12的各面为光洁面。特别是导光片12从入光面121到出光面122之间的侧壁面的光洁度较面。光线在导光片12内传播时,碰到侧壁面发生全反射,光线无法从导光片12的侧壁面射出,光线无损耗地从导光罩11的连接部115射入导光罩11中,增强了立体效果。

本实施例中,多个导光片12沿容纳腔113的腔体中心线周向均匀间隔排布。导光片 12的数量优选为2至8个。如图1和4所示,本实施例中,导光片的数量为6个,6个导光片12绕容纳腔113的腔体中心线沿周向均匀间隔排布。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光罩还可以多边形筒形罩、圆形筒形罩、半球形罩等具有容纳腔的罩体结构。

实施例2

如图6为本实施例的光学部件的仰视图,本实施例的光学部件包括导光罩11和导光片12,导光罩11包括罩顶1101和罩围1102,罩顶1101和罩底1102共同形成一个圆形筒形罩,在导光罩11的内壁111设有透镜凸起116,优选的透镜凸起116的表面进行匀光处理,例磨沙雾化处理。透镜凸起116为条状或者半球状。在其他特征,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如图7为本实施例的光学部件的立体图,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的光学部件1导光罩11为半球形罩,导光片12与导光罩11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发光模组的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如图8至10所示,该发光模组100包括光源条2、散热器3、灯头4、下底座5和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光学部件1,光源条2为多个,散热器3具有环形侧壁,多个光源条2贴附设于环形侧壁,散热器3由光学部件1 的多个导光片12靠近腔体中心线一端围成的空间插入容纳腔,多个光源条2与导光片12 靠近腔体中心线的一端的端面一一对应设置,以使光源条2发出的光线耦合进导光片12。下底座5与散热器3连接,且多个导光片12远离导光罩11的一端插入下底座5中,灯头4包括灯头体41和电性连接件42,灯头体41与下底座5连接,电性连接件42通过导线与光源条2连接。散热器3优选以铝材制成,散热器3的中部为空,散热器3的环形侧壁可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光源条的凹槽,凹槽的深度与光源条2的高度相适应,光源条2 整体嵌装入凹槽中,可以避免光源损坏,且光源条2的侧部也与散热器3接触,增大了与散热器3的接触面积大,散热效果好,有利于保护光源条。光源条2包括光源基板和设置于光源基板上的LED光源。光源基板采用印刷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将光源发光时产生的热量导向散热器3,由散热器3散发热量。光源条2与导光片12的入光面121之间的距离为0.5~1毫米,入光面的宽度大于其所对应的每个光源条 2的LED光源的宽度,使更多的光线耦合到导光片12里面。电性连接件42可以包括转换器、连接器等,设置有不同的导电端子,实现供电,调光,调色等。

进一步的,该发光模组还包括固定组件6,固定组件6包括螺杆61、螺母63和限位件62,散热器3为中空,光学部件1的导光罩11设有对应于容纳腔111的顶部中心的通孔(图未示出),螺杆61的上端与限位件62连接,螺杆61的下端依次穿过导光罩11的通孔、散热器3和下底座5,螺母63与螺杆61的下端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光学部件1的导光罩11和导光片12为分体结构,通过固定组件将光学部件1、散热器3、下底座5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发光模组还包括电源驱动,电源驱动与电源条连接,为电源条上的光源供电。电源驱动可以设置在发光模组外部,也可以设置发光模组内部,例如可以设置在散热器的中空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照明装置的较佳实施例,该照明装置包括灯架及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发光模组。照明装置可以为壁灯、吊灯和台灯等。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为壁灯,其包括灯架300和发光模组100,灯架300设有灯座200,发光模组100安装于灯座200上,安装底座400与灯架300连接以将灯架安装于墙壁。其中,灯架200内部中空(图未示出),用于驱动发光模组100发光的电源驱动安装于灯架200内。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具有较好的立体感,较为美观。

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