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3215发布日期:2018-11-09 18:2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照明装置,已知在基板上配置有多个光源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9550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照明装置中,多个光源集中配置在1块基板上,因而可能会带来热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热影响的照明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说明书中包含2016年3月29日提交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6-066502的全部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有:光源(25、26、28);使所述光源(25、26、28)点亮的电子元件(27);以及配置所述光源(25、26、28)和所述电子元件(27)的基板(15、17、19),该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独立地设置有多块所述基板(15、17、19),多块所述基板(15、17、19)隔开间隔地配置。

在上述结构中还可以构成为,该照明装置具有:固定所述基板(15、17、19)的支柱(16);以及被固定在所述支柱(16)上并配置于多块所述基板(15、17、19)之间的分隔部(16b)。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还可以构成为,该照明装置具有:壳体(11),其支承所述支柱(16);外透镜(12),其与所述壳体(11)一起形成收纳多块所述基板(15、17、19)的收纳部(13);以及内透镜(18),其被设置在所述外透镜(12)的内侧且配置于多块所述基板(15、17、19)之间,并被所述支柱(16)支承。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还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外透镜(12)的一部分具有被实施了透镜切割的透镜切割部(12z),所述内透镜(18)在后视观察时在不与所述外透镜(12)的所述透镜切割部(12z)重合的部位具有透镜切割部(18p)。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还可以构成为,所述外透镜(12)是尾灯,在所述外透镜(12)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具有使所述光源(28)的光透过以照射安装在车体后部的车牌(50)的透光部(12m),所述透光部(12m)与所述壳体(11)的下部的边界部(11d2)位于比所述外透镜(12)与所述壳体(11)的上部的边界部(11d1)靠车体前方的位置处。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还可以构成为,后视观察时,在所述外透镜(12)的中央部设置有所述透镜切割部(12z),在所述外透镜(12)的透镜切割部(12z)的两侧的所述内透镜(18)上设置有所述透镜切割部(18p),配置于所述外透镜(12)与所述内透镜(18)之间的所述基板(19)被配置在比所述外透镜(12)的所述透镜切割部(12z)的轮廓靠内侧的位置处。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基板独立地设置有多块,多块基板隔开间隔地配置,因此通过分散配置多块基板,能够进行热源的分离,能够抑制热影响。

此外,照明装置具有固定基板的支柱、以及被固定在支柱上且配置于多块基板之间的分隔部,因此通过设置分隔部,能够进行进一步的热源分离,能够进一步抑制热影响。

此外,照明装置具有:壳体,其支承支柱;外透镜,其与壳体一起形成收纳多块基板的收纳部;以及内透镜,其设置于外透镜的内侧且配置在多块基板之间,并被支柱支承,因此能够将内透镜用作多块基板的分隔板,可通过内透镜进行热源分离。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热影响。此外,内透镜兼作为分隔板,而且相比单独设置内透镜的支承部件的情况而言不需要支承部件,因此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

此外,在外透镜的一部分具有被实施了透镜切割的透镜切割部,内透镜在后视观察时在不与外透镜的透镜切割部重合的部位具有透镜切割部,因此能够使照明装置的发光在内透镜和外透镜中变得不同,从而既能够提高辨认性又能够赋予新颖的印象。

此外,外透镜是尾灯,在外透镜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具有使光源的光透过以照射被安装在车体后部的车牌的透光部,透光部与壳体的下部的边界部位于比外透镜与壳体的上部的边界部靠车体前方的位置处,因此能够扩大向车牌的可照射范围,可实现对车牌的良好的照射。

此外,后视观察时,在外透镜的中央部设置有透镜切割部,在外透镜的透镜切割部的两侧的内透镜上设置有透镜切割部,配置在外透镜与内透镜之间的基板被配置在比外透镜的透镜切割部的轮廓靠内侧的位置处,因此能够使基板变得小型,并且能够使光从在配置于外透镜与内透镜之间的基板上设置的光源向外透镜的透镜切割部扩散来使照明器发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在机动二轮车的后端部的尾灯的左侧视图。

图2是表示尾灯的后视图。

图3是表示尾灯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尾灯的仰视图。

图5是图2的v-v线剖视图。

图6是图2的vi-vi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说明中,关于前后左右和上下等方向的记载,若没有特别指出则与相对于机动二轮车的车体的方向相同。此外,各图所示的符号fr表示车体前方,符号up表示车体上方,符号lh表示车体左方。

图1是表示安装在机动二轮车的后端部的尾灯10的左侧视图。

尾灯10具有设置于前部的壳体11和安装于壳体11的后缘部的外透镜12。尾灯10具备被安装于车辆的后部以使本车的后方的车辆认识到本车的存在的功能。此外,尾灯10还可以兼用作在使制动器进行动作时点亮的停车灯。

尾灯10具备对配置于其下方的车牌50进行照明的车牌灯的功能。

壳体11由树脂构成,在前部具有供与通电用线束连接的连接器安装的连接器安装部11a。外透镜12由无色或有色且透明的树脂构成,侧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矩形,外透镜12的下部随着朝向下方而与壳体11的结合部逐渐向前方延伸。在外透镜12的前部的除其下部之外的大致全周范围形成有凸缘12a。

图2是表示尾灯10的后视图。

尾灯10在后视观察时,左右的两端部以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位于车宽方向中央侧的方式倾斜,整体形成为横长的大致矩形。

如图1和图2所示,外透镜12具有位于其后表面12b的车宽方向中央处的圆形的后表面中央部12c、以及相对于后表面12b的后表面中央部12c位于左侧和右侧的后表面左部12d和后表面右部12e(参照图2)。后表面中央部12c比后表面左部12d和后表面右部12e向后方突出。

后表面中央部12c以向后方凸出的方式弯曲。后表面左部12d和后表面右部12e以向后方凸出的方式弯曲,并且形成为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位于前方。

图3是表示尾灯10的俯视图。

壳体11具有:宽幅部11b,其后部供外透镜12插入;以及前方伸出部11c,其车宽方向的宽度形成为小于宽幅部11b的宽度,并且从宽幅部11b一体地向前方延伸。

外透镜12具有从后表面中央部12c的周缘部向前方延伸的周面部12f、以及从后表面左部12d和后表面右部12e的上缘部向前方延伸的上表面左部12g和上表面右部12h。上述的周面部12f、上表面左部12g和上表面右部12h构成外透镜12的上表面12a。

周面部12f具有以被上表面左部12g和上表面右部12h夹住的方式向前方突出地延伸的上表面突出部12j。上表面突出部12j以向上方凸出的方式弯曲,比上表面左部12g和上表面右部12h向上方突出。

图4是表示尾灯10的仰视图。

壳体11的宽幅部11b形成为其后缘部11d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位于前方,宽幅部11b的下表面11e呈直线状地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宽幅部11b的上表面11f(参照图3)侧和左右的侧表面11g、11h侧的后缘部11d与下表面11e侧的后缘部11d之间的前后方向的距离是l1。

在外透镜12的下表面12b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一体地形成有梯形状的透光部12m。透光部12m形成为无色或白色且透明,通过透光部12m将尾灯10内的光的一部分照射在车牌50(参照图1)上。

在透光部12m的周围形成有以比透光部12m和下表面12b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得较厚的缘部厚壁部12n。

透光部12m的前缘部12d紧密贴合在宽幅部11b的下表面11e侧的后缘部11d上,透光部12m的后缘部12e位于比宽幅部11b的上表面11f(参照图3)侧的后缘部11d靠后方距离l2的位置处。因此,透光部12m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为l3(=l1+l2)。

此外,外透镜12具有从后表面左部12d和后表面右部12e的下缘部向前方延伸的下表面左部12p和下表面右部12q,下表面左部12p和下表面右部12q延伸至凸缘12a和缘部厚壁部12n。上述的周面部12f、下表面左部12p和下表面右部12q构成外透镜12的下表面12b。

在外透镜12的周面部12f具有以被下表面左部12p和下表面右部12q夹住的方式向前方突出地延伸的下表面突出部12r。下表面突出部12r以向下方凸出的方式弯曲,比下表面左部12p和下表面右部12q向下方突出。

图5是图2的v-v线剖视图。图6是图2的vi-vi线剖视图。

如图5所示,壳体11由平坦的底壁11j、以及从底壁11j的周缘部立起的周壁11k一体构成。

在壳体11的底壁11j上重叠有多个套环14、第1基板15、支柱16、第2基板17和内透镜18,套环14、第1基板15、支柱16、第2基板17和内透镜18被多个螺钉21固定在底壁11j上。此外,第3基板19被螺钉22固定在支柱16的后端部。在上述的第1基板15、第2基板17和第3基板19的截面绘制了网格线。

螺钉21贯穿多个套环14、第1基板15、支柱16、第2基板17和内透镜18,并且旋入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在底壁11j上的前部凸台部11m内。

在壳体11的周壁11k上一体形成有宽幅部11b,在宽幅部11b的内侧形成有环状的嵌合凹部11n。形成在外透镜12的周缘部上的环状嵌合部12s隔着橡胶制的环状的密封部件23而插入凹部11n中。由此,通过密封部件23来确保壳体11与外透镜12的结合部的密封性。

外透镜12具有中央壁12t、左后壁12u、右后壁12v、左右的侧壁12w、12w、上壁12x(一并参照图3)和下壁12k(参照图4)。

中央壁12t设置有后表面中央部12c和周面部12f。左后壁12u和右后壁12v被配置在中央壁12t的车宽方向外侧。左右的侧壁12w、12w从左后壁12u和右后壁12v各自的车宽方向的侧缘部向前方延伸。上壁12x具有上表面12a(参照图3)。下壁12k具有下表面12b(参照图4)。

通过中央壁12t、左后壁12u、右后壁12v、侧壁12w、12w、上壁12x和下壁12k,外透镜12形成为凹形状。

在中央壁12t的前表面12y上设置有被实施了透镜切割加工的透镜切割部12z。透镜切割部12z是使从多个led芯片26发出的光透过并使光向规定的方向折射的部分。在包含透镜切割部12z的中央壁12t中通过后的光照射在尾灯10的外部。

上述的壳体11和外透镜12形成密闭的收纳部13。

第1基板15、第2基板17和第3基板19安装有作为尾灯10的光源的多个led芯片25、26和用于使多个led25、26点亮的多个电子部件27。

在第1基板15上安装有多个电子部件27,在第2基板17上安装有多个led芯片25,在第3基板19上安装有多个led芯片26。

第1基板15形成为平板状,通过多个套环14而与壳体11的底壁11j隔开配置。电子部件27被安装在第1基板15的后表面15a上。这样,通过使第1基板15从底壁11j离开,来促进在第1基板15的周围发生的空气的流动,促进来自被安装在第1基板15上的多个电子部件27的散热。

支柱16由多个筒状部16a、将多个筒状部16a连结起来的连结板部16b、以及从连结板部16b的中央部向后方突出并且随着朝向后方而末端变细的圆台形状的支柱后端部16c形成为一体。

螺钉21贯穿多个筒状部16a。连结板部16b是被配置在第1基板15与第2基板17之间并且与第1基板15和第2基板17隔开配置的分隔板。通过设置这种连结板部16b,可促进在第1基板15和第2基板17的周围发生的空气的流动,促进安装在第1基板15上的多个电子部件27和安装在第2基板17上的多个led芯片25的散热,并且在第1基板15侧和第2基板17侧分离热。

第2基板17形成为延伸至壳体11的宽幅部11b的附近的平板状,在第2基板17的后表面17a的左侧和右侧安装有多个led芯片25。在第2基板17上,在比支柱16的筒状部16a靠车宽方向外侧的部位开设有定位孔17b,在定位孔17b中插入有从支柱16的连结板部16b一体地向后方延伸的定位片16d,相对于支柱16对第2基板17进行定位。

内透镜18由无色透明的树脂构成,且由收纳第3基板19的杯形状的内透镜中央部18a、以及分别形成在内透镜中央部18a的车宽方向左方和车宽方向右方的内透镜左部18b和内透镜右部18c构成。

内透镜中央部18a由被多个螺钉21紧固的底壁18d、以及从底壁18d的周缘部向后方延伸的周壁18e构成。底壁18d具有设置于中央部的通孔18f、以及设置在通孔18f的周围的多个凹部18g。在凹部18g内插入有螺钉21的头部21a。在周壁18e的内侧配置有第3基板19。

内透镜18的内透镜左部18b和内透镜右部18c分别一体地具有从内透镜中央部18a的周壁18e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后壁18h、从后壁18h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缘部向前方延伸的侧壁18j、以及从后壁18h的上缘部和下缘部向前方延伸的上壁18k(参照图5)和下壁。

内透镜左部18b和内透镜右部18c分别是由上述的周壁18e、后壁18h、侧壁18j、上壁18k和下壁围出的凹形状的部分。

在后壁18h的前表面18n设置有被实施了透镜切割加工的透镜切割部18p。

在后视观察时,内透镜左部18b和内透镜右部18c各自的透镜切割部18p形成在不与外透镜12的透镜切割部12z重合的位置上。左右的透镜切割部18p、18p分别是使从多个led芯片25发出的光透过并使光向规定的方向折射的部分。在包含左右的透镜切割部18p、18p的后壁18h、18h中通过后的光进一步通过外透镜12的左后壁12u和右后壁12v而照射到外部。

在第3基板19的后表面19a安装有多个led芯片26,螺钉22在形成于第3基板19的中央的螺钉贯插孔19b中通过,第3基板19被螺钉22紧固在支柱16的支柱后端部16c。第3基板19的外形形成得小于透镜切割部12z的外形,在后视观察时,第3基板19的轮廓配置于外透镜12的透镜切割部12z的轮廓的内侧。

如图6所示,在支柱16的连结板部16b的下部一体地形成有面向下方且呈凹状弯曲的反射器部16e。在反射器部16e的下方配置有外透镜12的透光部12m(参照图4)。

在第2基板17的前表面17c的中央部安装有多个led芯片28(或者也可以是单一的led芯片28)。led芯片28与电子部件27连接,被电子部件27点亮。

从多个led芯片28发出的光被反射器部16e向下方反射,通过透光部12m而照射车牌。

上述的多个led芯片25、26、28分别通过导线31与电子部件27连接。

如以上的图5和图6所示,作为照明装置的尾灯10具有:作为光源的led芯片25、26、28;使led芯片25、26、28点亮的作为电子元件的电子部件27;以及配置led芯片25、26、28和电子部件27的第1基板15、第2基板17和第3基板19,在该尾灯10中,独立设置有多块第1基板15、第2基板17和第3基板19,第1基板15、第2基板17和第3基板19隔开间隔地配置。

根据该结构,通过分散配置多块第1基板15、第2基板17和第3基板19,能够进行热源(即,led芯片25、26、28的分离,可抑制热影响。此外,通过隔开间隔地配置第1基板15、第2基板17和第3基板19,能够促进第1基板15、第2基板17和第3基板19的周围的空气的流动,进一步抑制led芯片25、26、28的发热造成的热影响。

此外,如图5所示,尾灯10具有固定第1基板15、第2基板17和第3基板19的支柱16、以及被固定在支柱16上且配置在第1基板15、第2基板17和第3基板19之间的作为分隔部的连结板部16b,因此通过设置连结板部16b,能够进行进一步的热源分离,可进一步抑制热影响。

此外,尾灯10具有:壳体11,其支承支柱16;外透镜12,其与壳体11一起形成收纳第1基板15、第2基板17和第3基板19的收纳部13;以及内透镜18,其被设置于外透镜12的内侧且配置于第1基板15、第2基板17和第3基板19之间,并且被支柱16支承,因此能够将内透镜18用作第1基板15、第2基板17和第3基板19的分隔板,能够通过内透镜18进行热源分离。由此,可进一步抑制热影响。此外,内透镜18兼作为分隔板,并且与另外设置内透镜18的特别的支承部件的情况相比而言不需要支承部件,因此可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能够减少尾灯10的成本。

此外,如图2和图5所示,在外透镜12的一部分具有被实施了透镜切割的透镜切割部12z,内透镜18在后视观察时在不与外透镜12的透镜切割部12z重合的部位具有透镜切割部18p,因此使得尾灯10的发光在内透镜18和外透镜12中变得不同,由此既能够提高辨认性又能够赋予新颖的印象。

此外,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外透镜12是尾灯,在外透镜12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具有使led芯片28的光透过以照射安装在车体后部的车牌50(参照图1)的透光部12m,作为透光部12m与壳体11的下部的边界部的后缘部11d2位于比作为外透镜12与壳体11的上部的边界部的后缘部11d1靠车体前方的位置处,因此能够扩大向车牌50的可照射范围,能够实现对车牌50的良好的照射。

此外,如图2和图5所示,在后视观察时,在外透镜12的中央部设置有透镜切割部12z,在外透镜12的透镜切割部12z的两侧的内透镜18上设置有透镜切割部18p,配置于外透镜12与内透镜18之间的第3基板19被配置在比外透镜12的透镜切割部12z的轮廓靠内侧的位置上,因此能够使第3基板19变得小型,并且能够使光从在配置于外透镜12与内透镜18之间的第3基板19上设置的led芯片26向外透镜12的透镜切割部12z扩散而使尾灯10发光。由此,能够提高尾灯10从车辆后方的辨认性。

上述实施方式仅用于表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任意进行变形和应用。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外透镜12的下表面12b一体地形成了透光部12m,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外透镜的下部安装与外透镜分体的透光部。此外,还可以在支柱16的反射器部16e的下部一体地形成平板状的透光部,或者在反射器部16e的下部安装分体的透光部。

此外,如图5所示,在支柱16上一体地形成了连结板部16b,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在支柱16上安装与支柱分体的连结板部(分隔部)。

标号说明

10:尾灯(照明装置),11:壳体,11d:后缘部(边界部),11d1:上部的后缘部(上部的边界部),11d2:下部的后缘部(边界部),12:外透镜,12z、18p:透镜切割部,13:收纳部,15:第1基板(基板),16:支柱,16b:连结板部(分隔部),17:第2基板(基板),18:内透镜,19:第3基板(基板),25、26、28:led芯片(光源),27:电子部件(电子元件),50:车牌。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照明装置,其具有:光源(25、26、28);使所述光源(25、26、28)点亮的电子元件(27);以及配置所述光源(25、26、28)和所述电子元件(27)的基板(15、17、19),该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

独立地设置有多块所述基板(15、17、19),多块所述基板(15、17、19)隔开间隔地配置,

该照明装置具有固定所述基板(15、17、19)的支柱(16),

该照明装置具有:壳体(11),其支承所述支柱(16);外透镜(12),其与所述壳体(11)一起形成收纳多块所述基板(15、17、19)的收纳部(13);以及内透镜(18),其被设置在所述外透镜(12)的内侧且配置于多块所述基板(15、17、19)之间,并被所述支柱(16)支承。

2.(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照明装置具有被固定在所述支柱(16)上且配置于多块所述基板(15、17、19)之间的分隔部(16b)。

3.(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透镜(12)的一部分具有被实施了透镜切割的透镜切割部(12z),所述内透镜(18)在后视观察时在不与所述外透镜(12)的所述透镜切割部(12z)重合的部位具有透镜切割部(18p)。

4.(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透镜(12)是尾灯,在所述外透镜(12)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具有使所述光源(28)的光透过以照射安装在车体后部的车牌(50)的透光部(12m),所述透光部(12m)与所述壳体(11)的下部的边界部(11d2)位于比所述外透镜(12)与所述壳体(11)的上部的边界部(11d1)靠车体前方的位置处。

5.(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后视观察时,在所述外透镜(12)的中央部设置有所述透镜切割部(12z),在所述外透镜(12)的透镜切割部(12z)的两侧的所述内透镜(18)上设置有所述透镜切割部(18p),配置于所述外透镜(12)与所述内透镜(18)之间的所述基板(19)被配置在比所述外透镜(12)的所述透镜切割部(12z)的轮廓靠内侧的位置处。

6.(删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