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拆装的LED灯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4300发布日期:2018-11-07 07:40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拆装的LED灯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led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于拆装的led灯带。

背景技术

led灯是一种发光二极管,它具有节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近年来led灯发展十分迅猛,尤其是在地铁、公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已经广泛使用led灯来作为照明工具。

现有技术中,led灯带的固定一般是简单的将led灯带的两端固定在支撑平台上,这种固定结构对于led灯带的拆装与维修十分不便,尤其是地铁上,led灯带的数量多,在对led灯带进行维修时,拆装过程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易于拆装的led灯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易于拆装的led灯带,包括灯壳以及罩设于所述灯壳上的灯罩,所述灯壳包括灯壳主体、设于所述灯壳主体一端的固定端以及设于所述灯壳主体另一端的活动端,所述固定端用于与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端设有第一铰接轴,所述活动端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支撑平台铰接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端包括摆动板以及倾斜部,所述摆动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轴以及所述倾斜部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部呈圆弧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罩一端设有固定件,所述灯罩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所述灯罩另一端设有铰接连接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灯罩固定连接,且所述铰接连接件与支撑平台铰接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接连接件包括铰接板以及紧固板,所述铰接板呈l形结构,所述铰接板的一个自由端连接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用于与支撑平台铰接连接,所述铰接板的另一个自由端与所述灯罩的外表面贴合,所述紧固板与所述灯罩的内表面贴合,并与所述铰接板紧固连接,以将所述灯罩固定在所述铰接板与所述紧固板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板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灯罩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匹配的第一卡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一端用于与支撑平台紧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灯罩外表面贴合设置,所述固定件贴合设置与所述灯罩的内表面,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连接件紧固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灯罩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槽匹配的第二卡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壳主体上还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端与所述灯壳主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三铰接轴,对应的,所述活动端上设有沿所述灯壳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三铰接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易于拆装的led灯带,包括灯壳以及罩设于所述灯壳上的灯罩,所述灯壳包括灯壳主体、设于所述灯壳主体一端的固定端以及设于所述灯壳主体另一端的活动端,所述固定端用于与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端设有第一铰接轴,所述活动端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支撑平台铰接连接,该led灯带通过固定端与活动端可以方便的实现led灯带的拆装,拆卸十分方便,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易于拆装的led灯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易于拆装的led灯带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发明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3,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易于拆装的led灯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易于拆装的led灯带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图2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易于拆装的led灯带包括灯壳1、灯罩2,灯罩2罩设在灯壳1上,灯壳1上还固设有灯板3,灯板3上安装有若干led灯珠30,图1至图3中还示出了本发明的易于拆装的led灯带的支撑平台,参照图1至图3,灯壳1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天花板4上。

为了使灯壳1方便的拆装于天花板4上,本实施例中的灯壳1包括灯壳主体10、设于灯壳主体10一端的固定端11以及设于灯壳主体10另一端的活动端12,固定端11与天花板4固定连接,活动端12设有第一铰接轴120,活动端12通过第一铰接轴120与天花板4铰接连接。安装时,先将灯壳1的活动端12与天花板4铰接连接,然后将灯壳1的固定端11固定连接在天花板4上,即实现了灯壳1的固定,拆卸时,则将灯壳1的固定端11与天花板4拆卸,然后转动灯壳1的活动端12就可以方便的对灯壳1进行拆卸。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灯罩2的一端设有固定件20,灯罩2的另一端设有铰接连接件21,固定件20与天花板4固定连接,铰接连接件21与天花板4铰接连接,灯罩2与天花板4的拆卸结构与灯壳1的拆卸结构相近,当需要对该led灯带进行维修时,只需要将灯罩2的固定件20拆卸,然后使转动灯罩2即可以方便的对灯板3、灯珠30进行维修或更换,十分方便。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该led灯带的安装,天花板4上设有打通空间,led灯带设置在打通空间中,天花板4对应于灯壳1的固定端11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壁40,天花板4对应于灯壳1的活动端12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壁41,第一安装壁40上设有向灯壳1方向伸出的固定壁42,固定端11与固定壁4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安装壁41上设有向灯壳1方向伸出的第一铰接壁43,第一铰接壁43上设有于第一铰接轴120匹配的第一铰接槽44。

优选的,第一安装壁40上还设有向灯壳1方向伸出的第一保护壁45,第一保护壁45设于固定壁42上端,将固定端11与固定壁42紧固的螺栓的头部设于第一保护壁45与固定壁42之间。

优选的,第二安装壁41上还设有向灯壳1方向伸出的第二保护壁46,第二保护壁46设于第一铰接壁43的上端,以使活动端12置于第二安装壁41与第一铰接壁43之间。

进一步的,活动端12包括倾斜部121以及摆动板122,倾斜部121倾斜于灯壳1所在平面且远离于灯壳1的背面方向设置,摆动板122一端与倾斜部12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铰接轴120连接,且摆动板122平行于灯壳1的纵向截面设置。

优选的,摆动板122与第二保护壁46贴合连接,且摆动板122与第二保护壁46贴合处呈楔形结构。

第二安装壁41上还设有向灯罩2方向伸出的第三安装壁47,第三安装壁47设于第二安装壁41下端,且第三安装壁47上设有第二铰接槽48,铰接连接件21通过第二铰接槽48与天花板4铰接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铰接连接件21包括铰接板210以及紧固板211,铰接板210呈l形结构,铰接板210的一个自由端贴合设置与灯罩2的外表面,铰接板210的另一个自由端平行于灯罩2的纵向截面设置,且该自由端连接有第二铰接轴212,第二铰接轴212铰接设置于第二铰接槽48中。

优选的,铰接板210上固定连接有紧固板211,紧固板211与灯罩2的内表面贴合设置,且通过螺栓于铰接板210固定,从而灯罩2活动的一端紧固在铰接板210与紧固板211之间。

优选的,铰接板210的上端与第二安装壁41贴合设置,且铰接板210与第二安装壁41上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楔形结构,以保证铰接板210可以相对第二安装壁41移动。

进一步的,紧固板211上开设有第一卡槽2110,对应的,灯罩2上设有与第一卡槽2110相匹配的第一卡柱22,第一卡柱22卡设与第一卡槽2110内。

灯罩2固定的一端还设置有固定连接件23,固定连接件23一端与天花板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灯罩2固定连接,固定连接件23与灯罩2固定连接一端呈斜面结构,以与灯罩2的外表面贴合,灯罩2的内表面上还贴合设置有固定件24,固定件24与固定连接件2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固定件24上开设有第二卡槽240,灯罩2上设置有与第二卡槽240匹配的第二卡柱25,通过将第二卡柱25嵌设于第二卡槽240内,以保证灯罩2与固定件24以及固定连接件23的紧固。

本发明中,灯壳主体10呈u形结构,灯壳主体10的中间下沉形成一安装空间,用于安装电源5,本实施例中,电源5通过安装板6进行固定安装,灯壳主体10的一端设置有沿灯壳主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100,安装板6对应于滑槽100一端设置与滑槽100转动连接第三铰接轴60,安装板6的另一端与灯壳主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电源5进行拆卸时,首先将第三铰接轴60嵌入滑槽100内,然后调节安装板6使其沿滑槽100滑动,至安装工位时,转动安装板6,将安装板6与灯壳主体10固定连接在一起,拆卸时则进行相反操作即可。

需要注意,本发明的易于拆装的led灯带具有十分优异的维修便利性,灯壳1、灯罩2、电源5均采用一端固定、一端转动的方式进行安装,且三者的安装是相互独立的,在维修时,针对led灯带发生故障的具体原因,可以方便的进行移开灯罩2对灯板3或灯珠30进行维修更换,或者可以方便的移开安装板6对电源5进行维修更换,极大的提高了维修的便利性。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的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