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亮度随会车距离自动调节的远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8113发布日期:2019-01-16 07:1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亮度随会车距离自动调节的远光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亮度随会车距离自动调节的远光灯。



背景技术:

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汽车灯光的不规范使用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滥用远光灯情况随处可见,重大交通死亡事故多发生在夜间,驾驶人受到远光灯强光刺激时,瞳孔自动收缩使进光少到原来的1/30以上,会车后由于瞳孔未来得及恢复,进光量骤减,出现类似夜盲症状而引起交通事故就由此发生。

虽然很多驾驶员知道滥用远光灯的危害,但仍存在滥用远光灯的情况,从而埋下更多的安全隐患。

大多数汽车远灯光靠手动调节,这使得当两车会车时驾驶员无心调节远灯光,从而使会车过后双方驾驶员或一方驾驶员在对方的远光灯强光照射下,可能出现暂时性失明情况,从而埋下更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不足,有必要提供一种亮度随会车距离自动调节的远光灯。

一种亮度随会车距离自动调节的远光灯,包括壳体、灯罩、远光灯组、光敏传感器、感光元件、电致变色镜片、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处理模块,所述壳体一端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在圆柱体的一侧连接有外接电源,所述壳体另一端为敞口的锥形筒体,所述灯罩设置于锥形筒体横截面积最大的一侧,所述灯罩为具有三边的曲面结构,呈盾牌形状,所述远光灯组设置于壳体靠近灯罩的内部,所述远光灯组正下端设置有光敏传感器,用于监测会车车辆远光灯光照强度,并将光照强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处理模块,所述感光元件设置于壳体或灯罩上,用于感知外界的感光度信号,并将感光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处理模块,所述电致变色镜片设置于壳体与灯罩连接处的壳体内部,且设置于靠近远光灯组发射光源的一端,所述控制处理模块接收光照强度信号、感光度信号,并对光照强度信号、感光度信号进行处理,所述控制处理模块向远光灯组发出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远光灯组的光照强度及方向,所述控制处理模块向电致变色镜片发出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电致变色镜片的透明度,进而改变远光灯组的光照强度;

所述远光灯组包括第一远光灯组、第二远光灯组、第三远光灯组、第四远光灯组,所述第一远光灯组呈一字设置于壳体锥形筒体内部的顶端位置,所述第四远光灯组设置于壳体锥形筒体内部的底端位置,所述第二远光灯组、第三远光灯组设置于第一远光灯组和第四远光灯组之间,所述第二远光灯组设置于第三远光灯组上方,所述第一远光灯组包括四个发光元件,所述第二远光灯组包括三个发光元件,所述第三远光灯组包括两个发光元件,所述第四远光灯组包括一个发光元件;

所述光敏传感器包括第一光敏传感器、第二光敏传感器、第三光敏传感器、第四光敏传感器,所述第一光敏传感器设置于第一远光灯组的正下端,所述第二光敏传感器设置于第二远光灯组的正下端,所述第三光敏传感器设置于第三远光灯组的正下端,所述第四光敏传感器设置于第四远光灯组的正下端;

所述感光元件包括前感光元件、后感光元件,所述前感光元件设置于灯罩表面的中心凸点处,用于感知会车车辆正前方的感光度信号,并将感光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处理模块,所述后感光元件另一侧设置于壳体与灯罩连接处的壳体外部正下端,用于感知会车车辆外界环境的感光度信号,并将感光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处理模块,所述控制处理模块依据接收的正前方的感光度信号和外界环境的感光度信号计算出两者的感光度信号正差值,并将感光度信号正差值与感光度预设信号对比,控制处理模块根据对比结果对电致变色镜片进行开启或关闭,通过改变电致变色镜片的透明度,来控制远光灯组穿过电致变色镜片后的光照强度。

优选的,所述控制处理模块包括采集单元、处理模块、控制单元,所述采集单元与光敏传感器连接,用于采集远光灯组的光照强度信号,并将光照强度信号传输至处理模块,所述采集单元与前感光元件、后感光元件连接,用于采集会车车辆正前方的感光度信号和外界环境的感光度信号,并将感光度信号传输至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包括预处理单元、处理单元、信息传输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接收采集单元传输的光照强度信号和感光度信号,将光照强度信号和感光度信号进行筛分并转化为分类信息,同时调用出与分类信息相一致的预设值,再将分类信息与预设值传输至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对预处理单元传输的分类信息进行分析运算,形成针对光照强度信号和感光度信号的处理方案,并将处理方案传输至信息传输单元,所述信息传输单元将处理方案传输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远光灯组、电致变色镜片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处理方案向远光灯组发出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远光灯组的开启或关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处理方案向电致变色镜片发出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电致变色镜片的开启或关闭。

优选的,所述第一远光灯组、第二远光灯组、第三远光灯组、第四远光灯组在壳体内部呈阶梯状分布设置,且设置的形状为等边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远光灯组、第二远光灯组、第三远光灯组、第四远光灯组远离发射光源的一端还设置有倾角调整装置,所述倾角调整装置还与控制单元连接。

优选的,所述发光元件为led灯、激光灯、氙气灯之一或其组合。

优选的,所述灯罩外侧与壳体的连接处沿灯罩边缘设置有警示区域,所述警示区域中设置有若干警示光源,所述警示光源还与控制单元连接。

优选的,所述警示光源为发出红色光源的led灯、激光灯之一或其组合。

优选的,所述警示光源体积小于发光元件体积。

本发明设置有光敏传感器,用于监测会车车辆远光灯光照强度,并将光照强度传输至控制处理模块,本发明设置有前感光元件、后感光元件,用于感知会车车辆正前方的感光度信号和外界环境的感光度信号,并将感光度信号传输至控制处理模块;控制处理模块包括预处理单元、处理单元、信息传输单元,预处理单元接收采集单元传输的光照强度信号和感光度信号,将光照强度信号和感光度信号进行筛分并转化为分类信息,同时调用出与分类信息相一致的预设值,再将分类信息与预设值传输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对预处理单元传输的分类信息进行分析运算,形成针对光照强度信号和感光度信号的处理方案,并将处理方案传输至信息传输单元,信息传输单元将处理方案传输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远光灯组、电致变色镜片连接,控制单元根据处理方案向远光灯组发出控制指令,使远光灯组开启或关闭,用于控制远光灯组的光照强度及方向,控制单元根据处理方案向电致变色镜片发出控制指令,使电致变色镜片开启或关闭,用于控制电致变色镜片的透明度,进而改变远光灯组通过电致变色镜片的光照强度。

本发明还设置有倾角调整装置,当感光度正差值是感光度预设信号的3倍及以上时,控制单元开启倾角调整装置使远光灯组沿壳体轴向方向向下倾斜0-30°,以减少远光灯组光源对会车车辆的直接照射。

本发明在夜间行车会车过程中,自动监测随会车距离变化的会车车辆远光灯光照强度,自动感知感光度的变化情况,并将光照强度信号、感光度信号不断传输至控制处理模块,由控制处理模块控制远光灯组、电致变色镜片的开启或关闭,使远光灯组随会车距离自动调节其远光光照强度,使电致变色镜片随感光度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其透明度;控制处理模块还对倾角调整装置进行开启或关闭,当感光度正差值是感光度预设信号的3倍及以上时,自动使倾角调整装置调节远光灯组的照射角度,实现对会车车辆远光照射方向的自动调节。通过控制处理模块对远光灯组、电致变色镜片、倾角调整装置的控制,实现光照强度随会车距离的自动调节,能够降低会车车辆的远光照射强度,降低会车车辆驾驶员的眩晕或瞬间致盲程度,减少远光灯对会车车辆行驶造成的视觉隐患,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解决了实际会车过程中驾驶员手动调节远光灯的开启或闭合或忘记关闭情形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难题,解决了实际会车过程中驾驶员滥用远光灯难以提醒、规避的难题,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投入成本较低、智能化程度高,可在夜间会车时实时、可控的降低会车车辆的远光光照强度,提高车辆夜间的行车安全性,适合在各式道路各类车辆中推广应用,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亮度随会车距离自动调节的远光灯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亮度随会车距离自动调节的远光灯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亮度随会车距离自动调节的远光灯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中:壳体10、灯罩20、警示光源21、远光灯组30、第一远光灯组31、、发光元件311、倾角调整装置312、第二远光灯组32、第三远光灯组33、第四远光灯组34、光敏传感器40、第一光敏传感器41、第二光敏传感器42、第三光敏传感器43、第四光敏传感器44、感光元件50、前感光元件51、后感光元件52、电致变色镜片60、控制处理模块70、采集单元71、处理模块72、预处理单元721、处理单元722、信息传输单元723、控制单元7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亮度随会车距离自动调节的远光灯,包括壳体10、灯罩20、远光灯组30、光敏传感器40、感光元件50、电致变色镜片60、及设置在壳体10内的控制处理模块70,所述壳体10一端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在圆柱体的一侧连接有外接电源,所述壳体10另一端为敞口的锥形筒体,所述灯罩20设置于锥形筒体横截面积最大的一侧,所述灯罩20为具有三边的曲面结构,呈盾牌形状,所述远光灯组30设置于壳体10靠近灯罩20的内部,所述远光灯组30正下端设置有光敏传感器40,用于监测会车车辆远光灯光照强度,并将光照强度信号传输至控制处理模块70,所述感光元件50设置于壳体10或灯罩20上,用于感知外界的感光度信号,并将感光度信号传输至控制处理模块70,所述电致变色镜片60设置于壳体10与灯罩20连接处的壳体10内部,且设置于靠近远光灯组30发射光源的一端,所述控制处理模块70接收光照强度信号、感光度信号,并对光照强度信号、感光度信号进行处理,所述控制处理模块70向远光灯组30发出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远光灯组30的光照强度及方向,所述控制处理模块70向电致变色镜片60发出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电致变色镜片60的透明度,进而改变远光灯组30的光照强度;

所述远光灯组30包括第一远光灯组31、第二远光灯组32、第三远光灯组33、第四远光灯组34,所述第一远光灯组31呈一字设置于壳体10锥形筒体内部的顶端位置,所述第四远光灯组34设置于壳体10锥形筒体内部的底端位置,所述第二远光灯组32、第三远光灯组33设置于第一远光灯组31和第四远光灯组34之间,所述第二远光灯组32设置于第三远光灯组33上方,所述第一远光灯组31包括四个发光元件311,具有最强的远光照射强度,所述第二远光灯组32包括三个发光元件311,具有的远光照射强度小于第一远光灯组31,所述第三远光灯组33包括两个发光元件311,具有的远光照射强度小于第二远光灯组32,所述第四远光灯组34包括一个发光元件311,具有最弱的远光照射强度;

所述光敏传感器40包括第一光敏传感器41、第二光敏传感器42、第三光敏传感器43、第四光敏传感器44,所述第一光敏传感器41设置于第一远光灯组31的正下端,以监测最初会车车辆远光灯光照强度l1,并将光照强度l1信号传输至采集单元71,采集单元71将l1信号传输至预处理单元721,预处理单元721将l1转化为最初会车距离值信息,并将最初会车距离值信息传输至处理单元722,所述处理单元722依据接收的最初会车距离值信息与预设的会车距离值对比,当最初会车距离值大于150米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向第二光敏传感器42传输2/3最初会车距离值、向第三光敏传感器43传输1/2最初会车距离值、向第四光敏传感器44传输大于150米会车距离值的方案,所述信息传输单元723将2/3最初会车距离值的信号传输至第二光敏传感器42,所述信息传输单元723将1/2最初会车距离值的信号传输至第三光敏传感器43,所述信息传输单元723将大于150米会车距离值的信号传输至第四光敏传感器44,当最初会车距离值小于等于150米时,信息传输单元723终止向光敏传感器40传输最初会车距离值的信号,所述第二光敏传感器42设置于第二远光灯组32的正下端,以监测会车距离为2/3最初会车距离值时的会车车辆远光灯光照强度l2,并将光照强度l2信号传输至采集单元71,所述第三光敏传感器43设置于第三远光灯组33的正下端,以监测会车距离为1/2最初会车距离值时的会车车辆远光灯光照强度l3,并将光照强度l3信号传输至采集单元71,所述第四光敏传感器44设置于第四远光灯组34的正下端,以监测会车距离为大于150米会车距离值时的远光灯光照强度l4,并将光照强度l4信号传输至采集单元71;

处理单元722向第四光敏传感器44传输大于150米会车距离值,其中,大于150米会车距离值小于1/2最初会车距离值,同时又大于150米会车距离值;在车辆会车时,最初会车距离大于150米,会车距离随时间缩短,当会车距离为1/2最初会车距离值时,会车距离仍可能大于150米;

所述感光元件50包括前感光元件51、后感光元件52,所述前感光元件51设置于灯罩20表面的中心凸点处,用于感知会车车辆正前方的感光度信号,并将感光度信号传输至控制处理模块70的采集单元71,所述后感光元件52另一侧设置于壳体10与灯罩20连接处的壳体10外部正下端,用于感知会车车辆外界环境的感光度信号,并将感光度信号传输至控制处理模块70的采集单元71,所述预处理单元721调用出感光度预设信号,所述控制处理模块70的处理单元722依据接收的正前方的感光度信号和外界环境的感光度信号计算出两者的感光度信号正差值,并将感光度信号正差值与感光度预设信号对比,当感光度信号正差值大于感光度预设信号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方案,该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向电致变色镜片60传输开启的指令,进而实现电致变色镜片60对光照强度的控制,当感光度信号正差值小于感光度预设信号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关闭电致变色镜片60的方案,该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向电致变色镜片60传输关闭的指令,进而实现电致变色镜片60的关闭。

夜间会车时,驾驶员驾驶的车辆受到两种光源影响,一种是会车时对向车辆开启照射光源如远光灯、近光灯等,远光灯对会车车辆造成安全隐患,故需监测正前方远光灯的光照强度,另一种是车辆行驶过程中外界环境的照射光源如路灯、月光等,若路灯明亮时,驾驶员正常情况下无须开启远光灯即可行驶,故需监测外界环境的光照强度;

所述电致变色镜片60设置于壳体10与灯罩20连接处的壳体10内部,且设置于靠近远光灯组30发射光源的一端,且电致变色镜片60的形状与壳体10锥形筒体最大横截面的一端相吻合,以使远光灯组30发射的光源穿过电致变色镜片60后才能从灯罩20射出到外界环境中进行照明,所述电致变色镜片60为电致变色玻璃制成镜片,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利用电场产生电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造成光线穿透特性发生改变,进而造成玻璃颜色、透明度变化,可降低远光灯光照强度,不再通电时恢复到初始状态,为透明玻璃。

参见图3,进一步,所述控制处理模块70包括采集单元71、处理模块72、控制单元73,所述采集单元71与光敏传感器40连接,用于采集远光灯组30的光照强度信号,并将光照强度信号传输至处理模块72,所述采集单元71与前感光元件51、后感光元件52连接,用于采集会车车辆正前方的感光度信号和外界环境的感光度信号,并将感光度信号传输至处理模块72,所述处理模块72包括预处理单元721、处理单元722、信息传输单元723,所述预处理单元721接收采集单元71传输的光照强度信号和感光度信号,将光照强度信号和感光度信号进行筛分并转化为分类信息,同时调用出与分类信息相一致的预设值,再将分类信息与预设值传输至处理单元722,所述处理单元722对预处理单元721传输的分类信息进行分析运算,形成针对光照强度信号和感光度信号的处理方案,并将处理方案传输至信息传输单元723,所述信息传输单元723将处理方案传输至控制单元73,所述控制单元73与远光灯组30、电致变色镜片60连接,所述控制单元73根据处理方案向远光灯组30发出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远光灯组30的开启或关闭,所述控制单元73根据处理方案向电致变色镜片60发出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电致变色镜片60的开启或关闭。

参见图1至图2,进一步,所述第一远光灯组31、第二远光灯组32、第三远光灯组33、第四远光灯组34在壳体10内部呈阶梯状分布设置,且设置的形状为等边三角形,以使远光灯光源均匀分布,且第一远光灯组31、第二远光灯组32、第三远光灯组33、第四远光灯组34的远光照射强度依次减弱。

参见图2,进一步,所述第一远光灯组31、第二远光灯组32、第三远光灯组33、第四远光灯组34远离发射光源的一端还设置有倾角调整装置312,所述倾角调整装置312还与控制单元73连接。控制单元73对倾角调整装置312进行控制,用于调整远光灯组30光源的照射方向,使第一远光灯组31、第二远光灯组32、第三远光灯组33、第四远光灯组34沿发光元件311光源照射方向向下倾斜0-30°,以减少远光灯组30光源对会车车辆的直接照射,降低会车车辆驾驶员的眩晕或瞬间致盲程度。

处理单元722接收前感光元件51感知的最初会车车辆正前方的感光度信号和后感光元件52感知的最初会车车辆外界环境的感光度信号,计算出两者的感光度信号正差值,并将感光度信号正差值与感光度预设信号对比,当感光度信号正差值是感光度预设信号的3倍及以上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开启倾角调整装置312的方案,并将该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向倾角调整装置312发出开启指令,进而实现倾角调整装置312对远光灯组30光源照射方向的调整,当感光度信号正差值是感光度预设信号的3倍以下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关闭倾角调整装置312的方案,并将该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向倾角调整装置312发出关闭指令,使倾角调整装置312恢复到原始位置。

进一步,所述发光元件311为led灯、激光灯、氙气灯之一或其组合,所述led灯、激光灯、氙气灯具有良好的远光照射性能,特别是激光灯的远光照射性能最好,激光大灯在照射距离方面能照射到前方600米的范围,而采用led远光灯的车型则只能照射到300米。

参见图1,进一步,所述灯罩20外侧与壳体10的连接处沿灯罩20边缘设置有警示区域,所述警示区域中设置有若干警示光源21,所述警示光源21还与控制单元73连接。

当会车距离值大于150米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开启警示光源21的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将该方案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向警示光源21发出开启指令,实现警示光源21对会车车辆的提醒,使会车车辆注意会车安全;当会车距离值小于150米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关闭警示光源21的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将该方案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向警示光源21发出关闭指令,实现警示光源21的关闭。

进一步,所述警示光源21为发出红色光源的led灯、激光灯之一或其组合,led灯、激光灯的红色光源稳定醒目,夜间穿透力强,易于辨识。

参见图1,进一步,所述警示光源21体积小于发光元件311体积,以使警示光源21的功率小于发光元件311的功率,照射距离小于发光元件311的照射距离。

具体实施步骤:

1)设置好本发明提出的远光灯,车辆夜间正常行驶;

2)最初会车时,第一光敏传感器41监测到最初会车车辆远光灯光照强度l1,并将光照强度l1信号传输至采集单元71,采集单元71将l1信号传输至预处理单元721,预处理单元721调用出预设的远光灯光照强度l0并与l1进行对比,当l1大于l0时,预处理单元721将l1转化为最初会车距离s1,并将最初会车距离s1传递给处理单元722,当l1小于等于l0时,即光照强度l1小于等于预设的远光灯光照强度l0时,l1处于会车时光照强度的安全范围之内,预处理单元721终止向处理单元722传输l1;

处理单元722依据接收的最初会车距离s1与预设的会车距离值150米对比,当s1大于150米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向第二光敏传感器42传输2/3最初会车距离值、向第三光敏传感器43传输1/2最初会车距离值、向第四光敏传感器44传输大于150米会车距离值的方案,所述信息传输单元723将2/3最初会车距离值的信号传输至第二光敏传感器42,所述信息传输单元723将1/2最初会车距离值的信号传输至第三光敏传感器43,所述信息传输单元723将大于150米会车距离值的信号传输至第四光敏传感器44,当s1小于等于150米时,信息传输单元723终止向光敏传感器40传输最初会车距离值的信号;

处理单元722依据接收的最初会车距离s1与预设的会车距离值150米对比,当s1大于150米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关闭第一远光灯组31的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将关闭第一远光灯组31的方案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向第一远光灯组31发出关闭指令,使第一远光灯组31关闭,以降低远光灯组30光照强度,当s1小于等于150米时,处理单元722终止向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方案;

3)最初会车时,前感光元件51感知最初会车车辆正前方的感光度信号i1,并将i1传递给采集单元71,后感光元件52感知最初会车车辆外界环境的感光度信号i2,并将i2传递给采集单元71,正前方的感光度信号i1和外界环境的感光度信号i2不重叠,预处理单元721调用出感光度预设信号i0,处理单元722计算出i1和i2的感光度信号正差值i3,再将i3与i0对比,当i3是i0的3倍及以上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50%透明度的方案,并将该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发出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50%透明度的指令,使电致变色镜片60的透明度调整到50%或以下;当i3是i0的2-3倍时,形成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70%透明度的方案,并将该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发出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70%透明度的指令,使电致变色镜片60的透明度调整到70%或以下;当i3是i0的1-2倍时,形成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80%透明度的方案,并将该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发出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80%透明度的指令,使电致变色镜片60的透明度调整到80%或以下;当i3小于i0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关闭电致变色镜片60的方案,该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向电致变色镜片60传输关闭指令,进而实现电致变色镜片60的关闭,使电致变色镜片60的透明度恢复到初始透明状态;

4)会车距离为2/3最初会车距离值时,第二光敏传感器42监测到会车距离为2/3最初会车距离值时的会车车辆远光灯光照强度l2,并将光照强度l2信号传输至采集单元71,采集单元71将l2信号传输至预处理单元721,预处理单元721调用出预设的远光灯光照强度l0并与l2进行对比,当l2大于l0时,预处理单元721将l2转化为距离值信息s2,并距离值信息s2传递给处理单元722,当l2小于等于l0时,预处理单元721终止向处理单元722传输l2;处理单元722依据接收的距离值信息s2与预设的会车距离值150米对比,当s2大于150米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关闭第二远光灯组32的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将关闭第二远光灯组32的方案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向第二远光灯组32发出关闭指令,使第二远光灯组32关闭,以进一步降低远光灯组30光照强度,当s2小于等于150米时,处理单元722终止向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方案;

5)会车距离为2/3最初会车距离值时,前感光元件51感知会车车辆正前方的感光度信号i4,并将i4传递给采集单元71,后感光元件52感知会车车辆外界环境的感光度信号i5,并将i5传递给采集单元71,正前方的感光度信号i4和外界环境的感光度信号i5不重叠,预处理单元721调用出感光度预设信号i0,处理单元722计算出i4和i5的感光度信号正差值i6,再将i6与i0对比,当i6是i0的3倍及以上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50%透明度的方案,并将该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发出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50%透明度的指令,使电致变色镜片60的透明度调整到50%或以下;当i6是i0的2-3倍时,形成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70%透明度的方案,并将该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发出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70%透明度的指令,使电致变色镜片60的透明度调整到70%或以下;当i6是i0的1-2倍时,形成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80%透明度的方案,并将该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发出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80%透明度的指令,使电致变色镜片60的透明度调整到80%或以下;当i6小于i0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关闭电致变色镜片60的方案,由控制单元73向电致变色镜片60传输关闭指令,使电致变色镜片60的透明度恢复到初始透明状态;

6)会车距离为1/2最初会车距离值时,第三光敏传感器43监测到会车距离为1/2最初会车距离值时的会车车辆远光灯光照强度l3,并将光照强度l3信号传输至采集单元71,采集单元71将l3信号传输至预处理单元721,预处理单元721调用出预设的远光灯光照强度l0并与l3进行对比,当l3大于l0时,预处理单元721将l3转化为距离值信息s3,并距离值信息s3传递给处理单元722,当l3小于等于l0时,预处理单元721终止向处理单元722传输l3;处理单元722依据接收的距离值信息s3与预设的会车距离值150米对比,当s3大于150米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关闭第三远光灯组33的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将关闭第三远光灯组33的方案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向第三远光灯组33发出关闭指令,使第三远光灯组33关闭,以进一步降低远光灯组30光照强度,当s3小于等于150米时,处理单元722终止向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方案;

7)会车距离为1/2最初会车距离值时,前感光元件51感知会车车辆正前方的感光度信号i7,并将i7传递给采集单元71,后感光元件52感知会车车辆外界环境的感光度信号i8,并将i8传递给采集单元71,正前方的感光度信号i7和外界环境的感光度信号i8不重叠,预处理单元721调用出感光度预设信号i0,处理单元722计算出i7和i8的感光度信号正差值i9,再将i9与i0对比,当i9是i0的3倍及以上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50%透明度的方案,并将该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发出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50%透明度的指令,使电致变色镜片60的透明度调整到50%或以下;当i9是i0的2-3倍时,形成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70%透明度的方案,并将该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发出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70%透明度的指令,使电致变色镜片60的透明度调整到70%或以下;当i9是i0的1-2倍时,形成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80%透明度的方案,并将该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发出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80%透明度的指令,使电致变色镜片60的透明度调整到80%或以下;当i9小于i0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关闭电致变色镜片60的方案,由控制单元73向电致变色镜片60传输关闭指令,使电致变色镜片60的透明度恢复到初始透明状态;

8)会车距离大于150米会车距离值时,第四光敏传感器44监测到会车车辆远光灯光照强度l4,并将光照强度l4信号传输至采集单元71,采集单元71将l4信号传输至预处理单元721,预处理单元721调用出预设的远光灯光照强度l0并与l4进行对比,当l4大于l0时,预处理单元721将l4转化为距离值信息s4,并距离值信息s4传递给处理单元722,当l4小于等于l0时,预处理单元721终止向处理单元722传输l4;处理单元722依据接收的距离值信息s4与预设的会车距离值150米对比,当s4大于150米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关闭第四远光灯组34的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将关闭第四远光灯组34的方案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向第四远光灯组34发出关闭指令,使第四远光灯组34关闭,以进一步降低远光灯组30光照强度,当s4小于等于150米时,处理单元722终止向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方案;

9)会车距离大于150米会车距离值时,前感光元件51感知会车车辆正前方的感光度信号i10,并将i10传递给采集单元71,后感光元件52感知会车车辆外界环境的感光度信号i11,并将i11传递给采集单元71,正前方的感光度信号i10和外界环境的感光度信号i11不重叠,预处理单元721调用出感光度预设信号i0,处理单元722计算出i10和i11的感光度信号正差值i12,再将i12与i0对比,当i12是i0的3倍及以上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50%透明度的方案,并将该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发出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50%透明度的指令,使电致变色镜片60的透明度调整到50%或以下;当i12是i0的2-3倍时,形成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70%透明度的方案,并将该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发出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70%透明度的指令,使电致变色镜片60的透明度调整到70%或以下;当i12是i0的1-2倍时,形成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80%透明度的方案,并将该方案通过信息传输单元723传输至控制单元73,由控制单元73发出开启电致变色镜片60的80%透明度的指令,使电致变色镜片60的透明度调整到80%或以下;当i12小于i0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关闭电致变色镜片60的方案,由控制单元73向电致变色镜片60传输关闭指令,使电致变色镜片60的透明度恢复到初始透明状态;

10)会车距离从最初会车距离缩短到150米的过程中,若出现以下情形,由控制单元73开启倾角调整装置312,以使第一远光灯组31、第二远光灯组32、第三远光灯组33、第四远光灯组34沿发光元件311光源照射方向向下倾斜0-30°,用于减少远光灯组30光源对会车车辆的直接照射:

感光度正差值i3与感光度预设信号i0对比,i3是i0的3倍及以上时;

感光度正差值i6与感光度预设信号i0对比,i6是i0的3倍及以上时;

感光度正差值i9与感光度预设信号i0对比,i9是i0的3倍及以上时;

感光度正差值i12与感光度预设信号i0对比,i12是i0的3倍及以上时;

11)会车距离大于150米时,由控制单元73开启警示光源21;;

12)会车距离小于等于150米时,处理单元722形成关闭远光灯组30、关闭警示光源21、开启近光灯的方案,由控制单元73控制远光灯组30、警示光源21的关闭,由控制单元73控制近光灯的开启。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