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4609发布日期:2019-01-02 22:0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具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安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灯具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灯具作为照明的主要工具,既广泛应用在家居、办公室、购物广场等室内场所中,又广泛应用在街道、公园等户外环境中。室内灯具多被安装在天花板上,但是现有室内灯具的安装与拆卸并不便捷。

现有室内灯具的安装结构和电连接结构分开独立设置,安装时安装人员需要先将灯具的灯座安装到天花板上,然后需要一边托举着灯具主体一边将外部电源线连接到灯具主体上,之后将灯具主体安装到天花板上并安装灯具的其余零部件;因此现有室内灯具安装并不便捷,安装人员耗费较多体力,并需要长时间仰头工作,容易造成疲劳;此外在日后灯具检查和维修时,安装人员既需要对灯具的安装结构进行拆卸,又需要对与外部电源线的电连接部分进行拆分,工作量大,不便于灯具的拆卸和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灯具安装和拆卸便捷程度、便于灯具检查和维修、安装稳固可靠的灯具安装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灯具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置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上设置有两个导电端子;所述上盖开设有两个弧形钩设孔,且上盖设置有两个导电弹片;两个导电端子远离下盖的一端分别穿过弧形钩设孔挂设在上盖上,且分别与导电弹片贴合以实现电连接;两个导电端子可分别沿弧形钩设孔转动;所述上盖在弧形钩设孔沿合盖转动方向的后侧开设有与弧形钩设孔连通的进出孔。

本实用新型灯具安装结构的安装原理是:安装前上盖和下盖为分离状态,下盖与灯具组装在一起;安装时首先将电源线连接到导电弹片上,并将上盖安装到天花板,然后将导电端子远离下盖的一端对准进出孔插入,之后转动下盖使导电端子进入到弧形钩设孔中并沿弧形钩设孔转动从而挂设在上盖上,即可完成灯具安装。在导电端子挂设在上盖的同时导电端子与导电弹片贴合,即同时实现了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安装人员不需要长时间托举灯具进行安装,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灯具安装的便捷程度,安装稳固、可靠。灯具需要检查和维修时,只需要转动下盖使下盖与上盖分离,即可将灯具拆卸,拆卸便捷,便于灯具检查和维修。

优选地,所述的下盖上设置有两个导电端子是指,下盖开设有两个端子安装孔,两个导电端子均包括导电承托部和导电连接部,导电承托部承托在下盖下方,导电连接部的一端与导电承托部连接,另一端穿过端子安装孔向上延伸穿过弧形钩设孔后挂设在上盖上。该设计可提高导电端子与下盖连接的可靠程度,从而提高灯具安装结构的承重能力。

优选地,所述下盖和上盖之间设有一对凹凸嵌合的转动定位结构。转动定位结构可限定下盖转动时的转动轴,可使下盖转动更顺畅。

优选地,所述下盖上还设置有地线端子;所述上盖开设有弧形地线连接孔,上盖设置有地线弹片;地线端子远离下盖的一端穿过弧形地线连接孔与地线弹片贴合。在导电端子远离下盖的一端对准进出孔插入时,地线端子远离下盖的一端也对准弧形地线连接孔插入;之后在转动下盖时,地线端子在弧形地线连接孔转动并与地线弹片贴合。本实用新型灯具安装结构与地线连接,可防止灯具外壳带电,提高用电安全性能。

优选地,所述两个导电端子远离下盖的一端分别穿过弧形钩设孔挂设在上盖上,且分别与导电弹片贴合以实现电连接,是指:导电弹片设置在上盖的上底面,且导电弹片位于弧形钩设孔的一侧,两个导电端子远离下盖的一端分别穿过弧形钩设孔挂设在导电弹片上。依靠下盖和灯具的重力将导电端子紧贴在导电弹片中,可保证导电端子与导电弹片之间良好接触,从而提高用电安全性能。

优选地,所述上盖开设有弧形安装孔。可采用螺丝穿过弧形安装孔将上盖与天花板连接;在螺丝没有旋紧时,由于上盖未被完全固定,因此上盖可沿弧形安装孔转动而调整安装角度,可提高安装灵活性和降低安装难度。

优选地,所述上盖开设有弧形安装孔是指,上盖设有向上凸出的安装台,安装台的下底面形成容纳腔,安装台的上底面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弧形安装孔。螺丝头可容纳在容纳腔中,避免因螺丝头而使上盖与下盖之间的间隙增大,提高灯具安装结构的紧凑性。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上方连接有保护盖。

优选地,所述下盖的下方连接有底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灯具安装结构提高了灯具安装和拆卸的便捷程度,便于灯具检查和维修,安装稳固、可靠;

2、本实用新型灯具安装结构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提高用电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灯具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灯具安装结构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灯具安装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为保护盖、2为导电弹片、3为安装台、4为上盖、5为导电端子、6为驱动电源、7为地线弹片、8为弧形安装孔、9为下盖、10为地线端子、11为底盖、12为弧形钩设孔、13为进出孔、14为弧形地线连接孔、15为灯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种灯具安装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保护盖1、上盖4、下盖9和底盖11。

上盖4开设有两个弧形钩设孔12,且上盖4设置有两个导电弹片2;导电弹片2设置在上盖4的上底面,且导电弹片2位于弧形钩设孔的一侧。下盖9上设置有两个导电端子5;下盖9开设有两个端子安装孔,两个导电端子5均包括导电承托部和导电连接部,导电承托部承托在下盖9下方,导电连接部的一端与导电承托部连接,另一端穿过端子安装孔向上延伸穿过弧形钩设孔12后挂设在导电弹片2上以实现电连接。两个导电端子5可分别沿弧形钩设孔12转动;上盖4在弧形钩设孔12沿合盖转动方向的后侧开设有与弧形钩设孔12连通的进出孔13。

下盖9上还设置有地线端子10;上盖4开设有弧形地线连接孔15,上盖4设置有地线弹片7;地线端子10远离下盖9的一端穿过弧形地线连接孔15与地线弹片7贴合。

本实用新型灯具安装结构的安装原理是:安装前上盖4和下盖9为分离状态;下盖9、底盖11与灯具组装在一起;安装时首先将电源线连接到导电弹片2上,并将保护盖1和上盖4连接后安装到天花板,然后将导电端子5远离下盖9的一端对准进出孔13插入,之后转动下盖9使导电端子5进入到弧形钩设孔12中并沿弧形钩设孔12转动从而挂设在上盖4上,即可完成灯具安装,如图3所示。在导电端子5挂设在上盖4的同时导电端子5与导电弹片2贴合,即同时实现了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安装人员不需要长时间托举灯具进行安装,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灯具安装的便捷程度,安装稳固、可靠。灯具需要检查和维修时,只需要转动下盖9使下盖9与上盖4分离,即可将灯具拆卸,拆卸便捷,便于灯具检查和维修。

在导电端子5远离下盖9的一端对准进出孔13插入时,地线端子10远离下盖9的一端也对准弧形地线连接孔14插入;之后在转动下盖9时,地线端子10在弧形地线连接孔14转动并与地线弹片7贴合。本实用新型灯具安装结构与地线连接,可防止灯具外壳带电,提高用电安全性能。

此外,导电端子的设计可提高导电端子5与下盖9连接的可靠程度,从而提高灯具安装结构的承重能力。依靠下盖9、底盖11和灯具的重力将导电端子5紧贴在导电弹片2中,可保证导电端子5与导电弹片2之间良好接触,从而提高用电安全性能。

下盖9和上盖4之间设有一对凹凸嵌合的转动定位结构。转动定位结构可限定下盖9转动时的转动轴,可使下盖9转动更顺畅。

上盖4开设有两个弧形安装孔8。具体地说,上盖4设有向上凸出的安装台3,安装台3的下底面形成容纳腔,安装台3的上底面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弧形安装孔8。本实施例中,弧形安装孔为两个,实际应用中,弧形安装孔可以为一个或三个或四个甚至四个以上。可采用螺丝穿过弧形安装孔8将上盖4与天花板连接;在螺丝没有旋紧时,由于上盖4未被完全固定,因此上盖4可沿弧形安装孔8转动而调整安装角度,可提高安装灵活性和降低安装难度。螺丝头可容纳在容纳腔中,避免因螺丝头而使上盖4与下盖9之间的间隙增大,提高灯具安装结构的紧凑性。

本实施例中,上盖4的上方连接有保护盖1;下盖9的下方连接有底盖11;下盖9与底盖1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中设置有驱动电源6;底盖11下方设置灯具。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不设保护盖1和底盖11;灯具直接连接在下盖9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灯具安装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下盖不设有端子安装孔,两个导电端子连接在下盖的上底面,两个导电端子远离下盖的一端分别穿过弧形钩设孔挂设在上盖上,且分别与导电弹片贴合以实现电连接。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