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杯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4578发布日期:2019-01-02 22:0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反光杯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光杯及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照明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白炽灯由于高耗能、广电转换率低等缺点正逐渐被LED灯取代,与传统的白炽灯相比较,LED灯具有耗电量小、聚光效果佳、反应速度快、可承受高冲击力、使用寿命长、环保等优点,当LED灯用于照明时,通常需要配合反光杯使用,以使LED灯发出的光往特定的方向聚合,从而增强照明效果,因此,反光杯对于灯具的照射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反光杯在灯具要求具有较大范围的聚光效果时,LED灯经常出现出光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形成光斑。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反光杯在灯具要求具有较大范围的聚光效果时,LED灯经常出现出光不均匀,形成光斑的问题,提供一种反光杯及灯具。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反光杯,包括第一杯体,所述第一杯体呈喇叭状,所述第一杯体的内壁向所述反光杯的中轴线的方向内陷弯曲,以使得所述第一杯体的截面内侧壁呈双曲线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杯体的外侧壁为弧形曲面或平滑的曲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杯座,所述杯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杯体,且所述杯座密封所述第一杯体的底部,所述杯座上设置有一通孔,LED灯的发光部分穿过所述通孔伸入到所述第一杯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杯座的靠近所述第一杯体的端面涂覆有反光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杯座还设置有一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通孔连通,用于放置LED灯的灯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杯体,所述第二杯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杯体,所述第二杯体呈碗状,且所述第二杯体的曲率满足所有入射到所述第二杯体的内侧壁上的光线至少在所述第一杯体的内侧壁经历一次反射后才脱离反光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杯体,用于将反光杯固定安装到灯具的PCB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为若干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设置有固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与所述第一杯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灯具,所述灯具包括灯体、LED灯及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固定于所述灯体的灯头部分,所述LED灯固定于所述反光杯的底部,所述反光杯为上述任一所述的反光杯。

上述反光杯即灯具,通过将反光杯的第一杯体的内壁向所述反光杯的中轴线的方向内陷弯曲,以使得所述第一杯体的内侧壁的截面呈双曲线状,从而在LED灯放置于反光杯的底部时,部分光线不经过反光杯的反射直接射出,向四周射出的光线经过反光杯的一次或多次反射后,反射出反光杯,通过将反光杯的内壁设计为向反光杯的中轴线的反向内陷弯曲,相比传统的的第一杯体内壁呈平面或碗面的反光杯,同一水平位置的入射光的入射角增大,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进而可以减少光线在反光杯上反射的次数,避免光线在多次反射时的光损失,反射次数的减少,可以减少光线在反射时出现的聚合效应,从而避免出现光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反光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反光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反光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反光杯1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反光杯10包括第一杯体110,所述第一杯体110大体呈喇叭状,所述第一杯体110的内壁向所述反光杯10的中轴线的方向内陷弯曲,以使得所述第一杯体110的截面内侧壁111呈双曲线状。当LED灯放置于反光杯10的底部时,部分光线不经过反光杯10的反射直接射出,向四周射出的光线经过反光杯10的一次或多次反射后,反射出反光杯10,通过将反光杯10的内壁设计为向反光杯10的中轴线的反向内陷弯曲,相比传统的的第一杯体110内壁呈平面或碗面的反光杯,同一水平位置的入射光的入射角增大,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进而可以减少光线在反光杯上反射的次数,避免光线在多次反射时的光损失,反射次数的减少,可以减少光线在反射时出现的聚合效应,从而避免出现光斑。

所述第一杯体110的外侧壁113可以是弧形曲面,从而与所述第一杯体110的内侧壁111,也可以是平滑的曲面。

请参阅图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杯10还包括杯座120,所述杯座12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杯体110,且所述杯座120密封所述第一杯体110的底部,所述杯座120上设置有一通孔120a,LED灯的发光部分穿过所述通孔120a伸入到所述第一杯体110内。为了增强出光效果,所述杯座120的靠近所述第一杯体110的端面涂覆有反光材料。

所述杯座120还设置有一容纳槽120b,所述容纳槽120b与所述通孔120a连通,用于放置LED灯的灯体。通过设置杯座120,杯座120内设置容纳槽120b及通孔120a,在固定LED灯的同时,可以避免LED的光从第一杯体110的底部散失,从而减少光损,进一步提升出光效果。

请参阅图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杯10还包括第二杯体130,所述第二杯体13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杯座12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杯体110,所述第二杯体130呈碗状,且所述第二杯体130的曲率满足所有入射到所述第二杯体130的内侧壁111上的光线至少在所述第一杯体110的内侧壁111经历一次反射后才脱离反光杯10。通过设置第二杯体130,可以避免第一杯体110的内侧壁111内括导致第一杯体110的底部与反光杯10的距离过近,从而使第一杯体110底部的光线过渡集中而可能导致的眩光现象。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杯10还包括固定组件140,所述固定组件14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杯体110,用于将反光杯10固定安装到灯具的PCB板上。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140为若干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设置有固定孔140a,螺丝等紧固件穿过PCB板伸入到固定孔140a内,即可将反光杯10固定到PCB板上,无需在设置额外的固定结构来固定反光杯10。在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与所述第一杯体110一体成型。

上述反光杯10,通过将第一杯体110的内壁向所述反光杯10的中轴线的方向内陷弯曲,以使得所述第一杯体110的内侧壁111的截面呈双曲线状,从而在LED灯放置于反光杯10的底部时,部分光线不经过反光杯10的反射直接射出,向四周射出的光线经过反光杯10的一次或多次反射后,反射出反光杯,通过将反光杯10的内壁设计为向反光杯10的中轴线的反向内陷弯曲,相比传统的的第一杯体110内壁呈平面或碗面的反光杯,同一水平位置的入射光的入射角增大,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进而可以减少光线在反光杯上反射的次数,避免光线在多次反射时的光损失,反射次数的减少,可以减少光线在反射时出现的聚合效应,从而避免出现光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灯具,所述灯具包括灯体、LED灯及反光杯10,所述反光杯10固定于所述灯体的灯头部分,所述LED灯固定于所述反光杯10的底部,所述反光杯1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光杯10。

上述灯具,通过将反光杯10的第一杯体110的内壁向所述反光杯10的中轴线的方向内陷弯曲,以使得所述第一杯体110的内侧壁111的截面呈双曲线状,从而在LED灯放置于反光杯10的底部时,部分光线不经过反光杯10的反射直接射出,向四周射出的光线经过反光杯10的一次或多次反射后,反射出反光杯,通过将反光杯10的内壁设计为向反光杯10的中轴线的反向内陷弯曲,相比传统的的第一杯体110内壁呈平面或碗面的反光杯,同一水平位置的入射光的入射角增大,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进而可以减少光线在反光杯上反射的次数,避免光线在多次反射时的光损失,反射次数的减少,可以减少光线在反射时出现的聚合效应,从而避免出现光斑。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