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9554发布日期:2019-01-05 00:10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线条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条灯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目前市场上的照明灯具的种类越来越多。线条灯具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照明灯具,能过实现线性发光。目前,线条灯具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在商超、工厂、景区等多个环境中。

线条灯具不但能提供照明,而且还能够起到装饰的作用。线条灯具上除了发光面之外的其它表面具有在质感和强度上具有较大优势,同时给人一种可靠、安全的感觉,因此线条灯具深受用户的青睐。目前的线条灯具通过螺纹连接件实现部件之间的连接,进而导致螺纹连接件外露在线条灯具的外观面上,这会影响线条灯具的外观性能。与此同时,在装配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较多的螺纹连接件,这使得线条灯具的组装较为繁琐,最终导致线条灯具的拆装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条灯具,以解决目前的线条灯具存在外观性能较差及拆装较为繁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线条灯具,包括壳主体、两个端盖、面罩和背板,其中,两个所述端盖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主体的两端,所述壳主体具有均沿长度方向延伸、且槽口相互背离的顶部凹槽和底部凹槽,所述面罩卡接固定在所述顶部凹槽的槽口、且与所述顶部凹槽以及两个所述端盖形成混光腔,所述混光腔用于容纳所述线条灯具的发光模块,所述背板卡接在所述底部凹槽的槽口、且与所述底部凹槽以及两个所述端盖形成电源驱动腔,所述电源驱动腔用于安装所述线条灯具的驱动模块和接线端子。

优选地,上述线条灯具中,所述顶部凹槽内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发光模块自所述第一滑槽的端口滑入所述第一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滑槽在其深度方向定位配合,所述发光模块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线条灯具的同一端的所述端盖定位配合。

优选地,上述线条灯具中,所述顶部凹槽的槽口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面罩自所述第二滑槽的端口滑入所述第二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滑槽在其深度方向定位配合,所述面罩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线条灯具的同一端的所述端盖定位配合。

优选地,上述线条灯具中,所述面罩包括扩散板。

优选地,上述线条灯具中,所述面罩还包括覆盖在所述扩散板的外侧板面上的棱镜板。

优选地,上述线条灯具中,所述面罩包括透明板以及铺设在所述透明板上的棱镜膜和扩散膜,所述扩散膜与所述棱镜膜在所述发光模块的光线投射方向依次分布。

优选地,上述线条灯具中,所述透明板的数量为两块,所述棱镜膜和所述扩散膜设置在两块所述透明板之间。

优选地,上述线条灯具中,所述壳主体和两个所述端盖均为金属结构件。

优选地,上述线条灯具中,所述背板为塑料结构件或金属结构件。

优选地,上述线条灯具中,两个所述端盖的内侧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三连接板,所述壳主体内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接地螺钉固定相连。

优选地,上述线条灯具中,所述接地螺钉上套设有外锯齿垫片,所述外锯齿垫片与所述第三连接板或所述第一连接板接触。

优选地,上述线条灯具中,两个所述端盖分别卡接固定在所述壳主体的两端。

优选地,上述线条灯具中,所述背板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扣,所述卡扣自所述底部凹槽的深度方向卡接固定在所述底部凹槽的槽口。

优选地,上述线条灯具中,所述壳主体的两个侧壁的底部内侧均设置有第一内衬壁,两个所述第一内衬壁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内衬壁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形成所述底部凹槽,所述背板卡接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内衬壁之间。

优选地,上述线条灯具中,所述壳主体的两个侧壁的顶部内侧均设置有第二内衬壁,两个第二内衬壁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内衬壁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形成所述顶部凹槽,所述面罩卡接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二内衬壁之间。

优选地,上述线条灯具中,两个所述端盖上与所述面罩相对的端部设置有包边,所述包边包覆在所述面罩的端部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线条灯具中,壳主体具有顶部凹槽和底部凹槽,面罩和背板分别通过卡接固定的方式固定在顶部凹槽的槽口,进而实现面罩和背板与壳主体之间的装配。上述装配过程中,面罩和背板的固定并未使用螺纹连接件,也就不存在螺纹连接件外露在线条灯具的外观面上的情况,因此能较好地改善线条灯具的外观。与此同时,采用卡接的固定方式,相比于操控螺纹连接件而言,更有利于线条灯具的拆装。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线条灯具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线条灯具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线条灯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中只呈现了一个端盖;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线条灯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主体、110-顶部凹槽、120-底部凹槽、130-第一连接板、140-第一内衬壁、150-第二内衬壁、160-第二连接板、170-侧壁、200-端盖、210-第三连接板、220-接地螺钉、230-外锯齿垫片、240-包边、300-面罩、400-背板、410-卡扣、420-穿线孔、500-发光模块、600-驱动模块、700-接线端子、800-混光腔、900-电源驱动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线条灯具,所公开的线条灯具包括壳主体100、两个端盖200、面罩300和背板400。

壳主体100为线条灯具的外壳的主体部分,壳主体100为两个端盖200、面罩300和背板400提供安装位置。壳主体100具有顶部凹槽110和底部凹槽120。顶部凹槽110和底部凹槽120均沿壳主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顶部凹槽110的槽口与底部凹槽120的槽口相互背离。

面罩300用于透光,进而能使得线条灯具的光线射出。面罩300卡接固定在顶部凹槽110的槽口、且与顶部凹槽110以及两个端盖200形成混光腔800。线条灯具包括发光模块500,混光腔800用于容纳发光模块500。

背板400卡接在底部凹槽120的槽口、且与底部凹槽120以及两个端盖200形成电源驱动腔900。线条灯具还包括驱动模块600和接线端子700。电源驱动腔900用于安装驱动模块600和接线端子700。背板400通常作为安装件,用于实现线条灯具的整体安装。背板400较难被看到,因此对线条灯具的外观影响较小。背板400上通常开设有穿线孔420。电源线穿过穿线孔420后与接线端子700电连接。接线端子700与驱动模块600电连接,驱动模块600与发光模块500电连接,用于驱动发光模块500发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线条灯具中,壳主体100具有顶部凹槽110和底部凹槽120,面罩300和背板400分别通过卡接固定的方式固定在顶部凹槽110的槽口,进而实现面罩300和背板400与壳主体100之间的装配。上述装配过程中,面罩300和背板400的固定并未使用螺纹连接件,也就不存在螺纹连接件外露在线条灯具的外观面上的情况,因此能较好地改善线条灯具的外观。与此同时,采用卡接的固定方式,相比于操控螺纹连接件而言,更有利于线条灯具的拆装。

发光模块500设置在混光腔800中。由于位于线条灯具的内部,因此发光模块500的装配不会影响线条灯具的外观,基于此,发光模块500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安装。例如,发光模块500可以通过连接件(例如螺纹连接件)固定在混光腔800中。站在拆装的角度而言,优选的方案中,发光模块500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在混光腔800中。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顶部凹槽110内可以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两端均有端口。发光模块500可以自第一滑槽的端口滑入第一滑槽之内、且与第一滑槽在其深度方向定位配合。当然,发光模块500可以在外力的驱动下滑入第一滑槽中,通过自身与第一滑槽紧配合,从而实现其装配,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发光模块500与第一滑槽之间的摩擦力确保发光模块500保持在安装位置。第一滑槽的槽口位于顶部凹槽110的槽内空间中、且与顶部凹槽110的槽口朝向一致,发光模块500的发光侧朝向第一滑槽的槽口,发光模块500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滑槽的槽口而射入面罩300中。

当然,发光模块500还可以采用其它的部件辅助实现其滑动安装方向的定位。具体的,发光模块500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线条灯具的同一端的端盖200定位配合。端盖200可拆卸地固定在壳主体100上,在安装的过程中,发光模块500沿着第一滑槽的一端的槽口穿入到第一滑槽中之后,再将位于同一端的端盖200固定在壳主体100上。

发光模块500也可以直接通过第一滑槽的槽口沿着第一滑槽的深度方向滑入,进而实现与第一滑槽的卡接固定。

顶部凹槽110的槽口可以设置第二滑槽,面罩300自第二滑槽的端口滑入第二滑槽内,面罩300与第二滑槽在其深度方向定位配合。面罩300的两端分别与位于线条灯具的同一端的端盖200定位配合。面罩300的两侧边缘分别与顶部凹槽110的两侧边缘上的第二滑槽滑动配合,随着面罩300的滑入,进而实现对顶部凹槽110的槽口的封堵。具体的,面罩300可以与第二滑槽之间的摩擦力实现自身的定位,当然,面罩300也可以借助线条灯具的其它部件实现在滑动方向的辅助定位,例如面罩300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位于线条灯具的同一端的端盖200定位配合。

面罩300的结构可以多种。具体的,面罩300可以包括扩散板310,扩散板310能够发挥匀光的作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面罩300还包括棱镜板320,棱镜板320覆盖在扩散板310的外侧板面上,棱镜板320能够发挥防眩光的作用。此种情况下,光线经过扩散板310扩散后更加均匀,然后进入棱镜板320。

当然,面罩300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面罩300可以包括透明板和铺设在透明板上的透镜膜和扩散膜。扩散膜与棱镜膜在发光模块500的光线投射方向依次分布扩散膜扩散后,在经过棱镜膜处理后得到均匀的光线投射,而且还能起到防眩光的作用。具体的,扩散膜和棱镜膜可以依次铺设在透明板的内侧表面,也可以依次铺设在透明板的外侧表面,当然扩散膜和棱镜膜也可以分别设置在透明板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当然,透明板上可以仅设置扩散膜和棱镜膜中的一种。

更为优选的方案中,透明板的数量可以为两块,棱镜膜和扩散膜设置在两块透明板之间,两块透明板能够对棱镜膜和扩散膜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避免棱镜膜和扩散膜裸露存在的容易受损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壳主体100、两个端盖200和背板400可以为金属结构件,也可以为塑料结构件。通常情况下,壳主体100和两个端盖200为线条灯具安装后较容易被用户观察到的部件,而背板400贴附在安装面(例如室内天花板)上,较难被观察到。基于此,优选的方案中,壳主体100和两个端盖200均为金属结构件,背板400为塑料结构件或金属结构件。壳主体100和两个端盖200为金属结构件,则能够提高线条灯具的外观面的质感。

本实施例中,底部凹槽120位于壳主体100的底部,顶部凹槽110位于壳主体100的顶部,壳主体100的两个侧壁170可以直接构成底部凹槽120和顶部凹槽110。优选的方案中,壳主体100的两个侧壁170的底部内侧均可以设置有第一内衬壁140,两个第一内衬壁140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30,两个第一内衬壁140与第一连接板130形成底部凹槽120,此种情况下,背板400可以卡接固定在两个第一内衬壁140形成的槽口上,即卡接在两个第一内衬壁140之间。此过程中,背板400无需直接与壳主体100的两个侧壁170卡接固定,因此能够更容易避免背板400直接与壳主体100的侧壁170卡接导致的卡接缝隙较容易被看到的问题,这无疑会进一步确保安装后背板400能被更好地隐藏。

同理,壳主体100的两个侧壁170的顶部内侧均可以设置有第二内衬壁150,两个第二内衬壁150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60,两个第二内衬壁150与第二连接板160可以形成顶部凹槽110。如上文所述,顶部凹槽110能够与面罩300形成混光腔800,顶部凹槽110的槽壁表面通常为反射面。由于顶部凹槽110可以不借助壳主体100的侧壁170成型,因此设计人员可以更为灵活地通过调整第二内衬壁150的倾斜度来调整反射面的倾斜度,同时还不会影响壳主体100的侧壁170形状,也就不会影响线性灯具的外观性能。

在壳主体100和两个端盖200为金属结构件的前提下,优选的方案中,两个端盖200的内侧表面上均可以设置有第三连接板210,第三连接板210可以与第一连接板130可以通过接地螺钉220固定相连。此种情况下,第一连接板130还能起到辅助固定端盖200的作用,两个端盖200可以通过接地螺钉220连接第三连接板210与第一连接板130,进而实现与壳主体100的连接,接地螺钉220能够导电,进而实现端盖200与壳主体100上的接地结构实现接地连接。此种情况下,在组装的过程中可以先通过接地螺钉220将两个端盖200固定在壳主体100上,然后再安装背板400,背板400安装后能够覆盖接地螺钉220,从使得整个照明灯具外部仍看不到螺钉等连接件,不影响照明灯具的外观性能。

当然,第三连接板210也可以与第二连接板160通过接地螺钉220固定连接。当然,壳主体100内也可以设置其他用于与第三连接板210通过接地螺钉220固定相连的结构,不局限于第一连接板130和第二连接板160。

第三连接板210和第一连接板130为金属结构,在实际的连接过程中,两者在自然氧化下形成的氧化层会影响两者之间的导电连接,基于此,优选的方案中,接地螺钉220上可以套设有外锯齿垫片230,外锯齿垫片230与第三连接板210或第一连接板130接触,在接地螺钉220旋紧时,能够压紧外锯齿垫片230使得外锯齿垫片230压碎氧化层后与氧化层内侧的金属部分电接触,进而确保接地电连接。当然,两个端盖200还可以采用卡接固定的方式实现与壳主体100之间的连接。

请再次参考图3,背板400可以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扣410,卡扣410自底部凹槽120的深度方向卡接固定在底部凹槽120的槽口。在组装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在底部凹槽120的深度方向按压背板400即可实现背板400的安装。

为了进一步提高线条灯具的外观性能,优选的方案中,两个端盖200上与面罩300相对的端部设置有包边240,包边240包覆在面罩300的端部上,进而能避免端盖200与壳主体100之间装配缝隙的外露。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槽口指的是与槽(第一滑槽、顶部凹槽110、底部凹槽120等)内的底面相对的开口。槽的端口指的是在槽的贯通方向上,位于槽的端部的开口。槽的一端为开口端,那么该端的开口为槽的端口,槽的两端均为开口端,那么槽的两端的开口均为端口。另外,本文中,槽的深度方向指的是槽的槽口至槽内的底面的方向或者槽内的底面至槽口的方向。

本文中,各个优选方案中的技术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组合来形成方案,这些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内。

本文中,各个优选方案仅仅重点描述的是与其它优选方案的不同,各个优选方案只要不冲突,都可以任意组合,组合后所形成的实施例也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范畴之内,考虑到文本简洁,本文就不再对组合所形成的实施例进行单独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