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学生用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6970发布日期:2019-04-13 00:13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学生用台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生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台灯是人们生活中用来进行照明的一种家用电器,而学生在学习时同样会用到台灯来进行照亮,而传统在台灯因为体积大,因此需要很大的占地面积从而使用不灵活,且不便于携带,因此不适合学生使用,同时因为传统台灯多采用插电式,因此给学生使用造成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学生用台灯。台灯不使用时,体积小且形状规则便于收纳和携带,在使用时,可以对聚光面积进行调节,而供电壳支撑稳定,且调节杆内注入水增加配重支撑更加稳定,且利于散热,操作简便使用更加灵活舒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学生用台灯,包括防护管;防护管内侧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底端固定安装有灯泡;在安装板下方,防护管内侧面底部开有内螺纹;防护管内侧面下部滑动套接有供电壳;供电壳外侧面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啮合;供电壳顶端开有收纳口;供电壳内侧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分割板;在分割板下方,供电壳内底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与灯泡电性连接;防护管内侧面上部安装有遮光装置;

所述的遮光装置包括调节杆和遮光膜;调节杆与防护管内侧面滑动套接;调节杆外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开有调节槽;调节杆内部为空腔结构;调节杆顶端开有注液口;注液口内安装密封插接有活塞;调节槽内上部均转动安装有调节轴;调节轴外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与调节槽转动配合;调节轴外侧面均套接有扭簧;扭簧一端均与调节槽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调节轴外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板顶端均与遮光膜固定连接;调节杆外侧面上部开有调节螺纹;调节杆外侧面上部套接有环形的端盖;端盖内环侧壁设置有适配螺纹;适配螺纹与调节螺纹啮合;端盖与调节杆螺纹连接,且与防护管滑动插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学生用台灯的在安装板上方,防护管内侧面上部开有适配槽;调节杆底端固定安装有适配板;适配板与适配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学生用台灯的防护管为透明材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学生用台灯的在分割板上方,供电壳外侧面上部固定安装有环形的防护气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台灯在不使用时,将支撑板收入调节槽内,然后将调节杆插入防护管内,而防护管限制了支撑板的扩散,从而减少支撑板的扩撑带来的占地面积,然后将供电壳通过螺纹啮合转入防护管内进行收纳,从而使台灯更加小巧,容易携带,且形态规则更加容易收纳,通过蓄电池进行供电,使用更加灵活;

2、在需要使用台灯时,通过转动供电壳使表面的外螺纹啮合防护管上的内螺纹,从而调整供电壳的位置,使防护管内的灯泡暴露,方便使用时的照亮,然后将供电壳放置在桌面等支撑面上对台灯进行支撑,操作简便;

3、在灯泡暴露后将调节杆从防护管中抽出,因为端盖与防护管的插接防止了调节杆的随意滑动,在抽取时需要克服端盖的摩擦力,当端盖从防护管上脱离后,调节杆的抽出更加顺畅,而调节杆的抽出时适配槽限制了适配板的滑动从而防止调节杆从防护管中脱离,而调节杆在抽出后,支撑板失去约束而发生扩撑,从而将遮光膜扩撑,从而对灯泡散发的光线进行聚集,而端盖的侧壁限制了支撑板的扩撑角度,通过转动端盖,调整端盖的位置而调整对支撑板的限制角度,从而可以对光线的聚集面积进行调整,使用更加灵活;

4、在使用台灯时,可以将调节杆顶端的活塞抽出,因为其内部为空腔结构从而对调节杆内部进行注水,进而增加了调节杆的重量,从而对台灯进行增重,增加其支撑稳定性,同时在台灯使用时所散发的热量进行散发,散热效果更好,使用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遮光装置拉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电壳结构拉伸示意图

图中,1、防护管;2、安装板;3、灯泡;4、内螺纹;5、供电壳;6、外螺纹;7、收纳口;8、分割板;9、蓄电池;10、调节杆;11、遮光膜;12、调节槽;13、注液口;14、活塞;15、调节轴;16、支撑板;17、扭簧;18、调节螺纹;19、端盖;20、适配螺纹;21、适配槽;22、适配板;23、防护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便携式学生用台灯,包括防护管1;防护管1内侧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安装板2底端固定安装有灯泡3;在安装板2下方,防护管1内侧面底部开有内螺纹4;防护管1内侧面下部滑动套接有供电壳5;供电壳5外侧面设置有外螺纹6;外螺纹6与内螺纹4啮合;供电壳5顶端开有收纳口7;供电壳5内侧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分割板8;在分割板8下方,供电壳5内底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9;蓄电池9与灯泡3电性连接;防护管1内侧面上部安装有遮光装置;所述的遮光装置包括调节杆10和遮光膜11;调节杆10与防护管1内侧面滑动套接;调节杆10外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开有调节槽12;调节杆10内部为空腔结构;调节杆10顶端开有注液口13;注液口13内安装密封插接有活塞14;调节槽12内上部均转动安装有调节轴15;调节轴15外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6;支撑板16与调节槽12转动配合;调节轴15外侧面均套接有扭簧17;扭簧17一端均与调节槽12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调节轴15外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板16顶端均与遮光膜11固定连接;调节杆10外侧面上部开有调节螺纹18;调节杆10外侧面上部套接有环形的端盖19;端盖19内环侧壁设置有适配螺纹20;适配螺纹20与调节螺纹18啮合;端盖19与调节杆10螺纹连接,且与防护管1滑动插接;在安装板2上方,防护管1内侧面上部开有适配槽21;调节杆10底端固定安装有适配板22;适配板22与适配槽21滑动配合;防护管1为透明材质;在分割板8上方,供电壳5外侧面上部固定安装有环形的防护气囊23。

台灯在不使用时,如图1所示,调节杆10和供电壳5均收纳在防护管1内,从而减小了台灯的体积,而且使台灯形态更加规则便于收纳和携带,而在将调节杆10收纳进防护管1内时,需要转动支撑板16从而收纳进调节槽12内,而支撑板16在转动时,会带动调节轴15转动从而使扭簧17转动而进行蓄力,而在将支撑板16收纳进调节槽12内后,将调节杆10滑动至防护管1内时防护管1限制了支撑板16的转动空间,而将调节杆10收纳进防护管1内后,调节杆10上的端盖19与防护管1外侧面插接,从而限制了调节杆10的滑动,从而进行收纳,而供电壳5收纳至防护管1内时,供电壳5内侧壁对防护管1内的灯泡3进行包裹,而供电壳5对灯泡3进行包裹时,供电壳5上的防护气囊23对灯泡3进行防护,从而将灯泡3进行包裹防护避免了因为携带碰撞对灯泡3造成损伤,影响使用,且通过蓄电池9进行供电,减少了使用的局限性,使用更加灵活;

而在需要使用台灯时,首先转动供电壳5,使其表面的外螺纹6啮合防护管1上的内螺纹4,从而使供电壳5向下移动使防护壳内的灯泡3暴露从而使用照明,因为供电壳5与防护管1之间通过螺纹啮合连接因此在供电壳5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因为螺纹自锁从而对供电壳5位置进行固定,在将供电壳5调整至合适位置后,将供电壳5放置在桌面等进行支撑,然后将调节杆10从防护管1中抽出,在抽动调节杆10时,需要克服端盖19对防护管1的摩擦力,随着端盖19从防护管1上脱离,更容易将调节杆10抽出,在拉动调节杆10在向上移动时,调节杆10底端的适配板22在适配槽21内滑动,适配槽21限制了适配板22的滑动距离,从而避免了调节杆10直接从防护管1中脱离,而调节槽12的位置随着调节杆10的移动而逐渐暴露,随着调节槽12的全部暴露后,支撑板16不受防护管1的约束,从而使扭簧17发生复位带动调节轴15转动,从而将支撑板16从调节槽12中转出,而当支撑板16在调节槽12内转动后,端盖19的侧壁会与支撑板16接触,从而限制了支撑板16的转动角度,而支撑板16在转动过程中将遮光膜11撑开,在支撑板16完全撑开后将调节板重新插入防护壳中,从而形成灯罩对灯泡3散发的光线进行聚集,而端盖19可以在调节杆10上转动,从而使适配螺纹20与调节螺纹18啮合,从而调整端盖19的位置,从而对支撑板16的转动位置进行限制,从而调整灯泡3所散发的光线聚集面积,使用更加舒适;

在支撑板16被撑开调节杆10重新插入防护管1内后,将调节杆10顶端的活塞14拔出,然后通过注液口13向其中注入水体,在注水完毕后重新将活塞14对注液口13进行密封,注水后的调节杆10增加了台灯的重量,从而使支撑增加稳定,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散发的热量更容易得到挥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