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光模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2051发布日期:2019-05-15 21:3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光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的移动终端中通常设置的灯光模组,灯光模组中的光源通常为发光二极管led或者激光芯片,在光源的光照强度较大时,不能直接对外照射,为此,通常设置了透光元件,光源发出的光线需要穿过透光元件后射入外界。通常情况下,透光元件直接暴露在外界,若移动终端因跌落或者撞击导致透光元件破裂、脱落或移位时,容易造成光源发出的光线直接入射到外界,从而导致灯光模组使用的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灯光模组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移动终端的透光元件破裂、脱落或移位时,造成灯光模组使用的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光模组,包括:

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具有光路通道;

基板,所述基板与所述支撑体连接,位于所述光路通道的一端,所述基板上设有光源,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光路通道内;

透光元件,所述透光元件与所述支撑体连接,以密封所述光路通道另一端的开口;其中,

所述透光元件朝向所述光源的侧面设有第一电接触点、第二电接触点以及能够将所述光源的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感光涂层,所述第一电接触点和第二电接触点通过所述感光涂层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接触点和第二电接触点用于与检测模块连接,以供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电接触点和第二电接触点之间的电压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灯光模组、检测模块和用于控制所述灯光模组的光源发光的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其中,

灯光模组,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具有光路通道;

基板,所述基板与所述支撑体连接,位于所述光路通道的一端,所述基板上设有光源,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光路通道内;

透光元件,所述透光元件与所述支撑体连接,以密封所述光路通道另一端的开口;其中,

所述透光元件朝向所述光源的侧面设有第一电接触点、第二电接触点以及能够将所述光源的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感光涂层,所述第一电接触点和第二电接触点通过所述感光涂层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接触点和第二电接触点用于与检测模块连接,以供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电接触点和第二电接触点之间的电压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透光元件上设置感光涂层连接第一电接触点和第二电接触点,从而在透光元件破裂、脱落或移位时,由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一电接触点和第二电接触点之间的电压异常,并通过驱动模块控制光源的停止发光,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光源的光线直接射出。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灯光模组提高了灯光模组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灯光模组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灯光模组中透光元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光源发光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光模组,包括:

支撑体101,所述支撑体101具有光路通道1011;

基板102,所述基板102与所述支撑体101连接,位于所述光路通道1011的一端,所述基板102上设有光源1021,所述光源1021位于所述光路通道1011内;

透光元件103,所述透光元件103与所述支撑体101连接,以密封所述光路通道1011另一端的开口;其中,

所述透光元件103朝向所述光源1021的侧面设有第一电接触点1031、第二电接触点1032以及能够将所述光源的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感光涂层1033,所述第一电接触点1031和第二电接触点1032通过所述感光涂层1033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接触点1031和第二电接触点1032用于与检测模块104连接,以供所述检测模块104检测所述第一电接触点1031和第二电接触点1032之间的电压值。

应当说明的是,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检测模块可以设置在上述基板102上,在另外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检测模块还可以为外部的检测模块,该外部检测模块是指移动终端中除所述灯光模组之外的部件,例如可以为移动终端的主板的一部分电路,在此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上述灯光模组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下,本实施例中,上述灯光模组可以为泛光灯模组。上述光源1021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该光源1021可以为激光芯片或发光二极管。该激光芯片可以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cavitysurfaceemittinglaser,vcsel)或激光二极管(laserdiode,ld)发光二极管可以为红外led。以下各实施例中,光源1021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上述基板102可以为用于封装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基板,该基板内部设有电路结构,可以与光源1021电连接,光源1021可以通过该基板102与驱动模块105连接,通过驱动模块105控制光源的发光状态。

上述支撑体101可以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中空部分形成上述光路通道1011,具体的,支撑体101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够对透光元件103进行支撑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支撑体101可以与透光元件103粘合固定连接,上述支撑体101与基板102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支撑体101与基板102可以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设置胶体进行粘合固定连接。

具体的,正常使用时,驱动模块可以控制光源1021发光,光源1021的光线经过光路通道1011入射到透光元件103的表面,并经过透光元件103后,入射到外界。此时,上述检测模块104可以检测到上述第一电接触点1031和第二电接触点1032通过感光涂层1033电连接。当透光元件103损坏破裂或脱落)时,检测模块104将会检测到第一电接触点1031和第二电接触点1032之间断开电连接,电压为0;当透光元件103发生移位时,将会使得感光涂层1033位于光路通道101内的面积发生变化,使得检测模块104将会检测到第一电接触点1031和第二电接触点1032之间的电压会增大或减小。此时检测模块104可以输出控制信号至驱动模块105,以控制检测模块104关闭光源1021,使得光源1021停止发光。这样,可以避免光源1021的光线直接射出,从而提高了灯光模组使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透光元件103上设置感光涂层1033连接第一电接触点1031和第二电接触点1032,从而在透光元件103破裂、脱落或移位时,由检测模块104检测到第一电接触点1031和第二电接触点1032之间的电压异常,并通过驱动模块105控制光源的停止发光,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光源1021的光线直接射出。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灯光模组提高了灯光模组使用的安全性。

上述感光涂层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该感光涂层至少部分区域位于所述光路通道1011内。

这样,感光涂层位于光路通道1011内的部分可以被光源照射,从而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在上述第一电接触点1031和第二电接触点1032之间产生电压。本实施例中,检测模块104可以通过检测第一电接触点1031和第二电接触点1032的电信号,即可判断透光元件103是否完好。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检测模块可以包括一电阻和一控制芯片即可实现,该电阻的两端可以直接连接到第一电接触点1031和第二电接触点1032之间,该控制芯片可以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当光源1021发光状态下若检测模块104检测到电压为0,则可以确定透光元件103损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检测方式进行检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检测模块104和驱动模块105可以根据灯光模组的尺寸要求设计,例如,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检测模块104和驱动模块105可以设置在灯光模组内部;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检测模块104和驱动模块105还可以设置在灯光模组外部,可以临近灯光模组设置。

具体的,上述第一电接触点1031和第二电接触点1032与检测模块104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灯光模组还包括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所述第一导电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接触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接触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可以设置在支撑体101上述,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电线在所述支撑体101朝向所述透光元件103的一端形成有第一电连接点,所述第一电连接点与所述第一电接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线在所述支撑体101朝向所述透光元件103的一端形成有第二电连接点,所述第二电连接点与所述第二电接触点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中除第一电连接点和第二电连接点之外的部分可以设置在支撑体101侧壁的内外表面,也可以设置在支撑体101侧壁的内部,在此不做进一步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接触点和第二点接触点分别通过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与基板电连接,通过基板再与检测模块104电连接。由于在支撑体101上设置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实现第一电接触点1031和第二电接触点1032与检测模块104的电连接,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实现。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上述透光元件103朝向所述光源的侧面对应所述光路通道1011的区域为透光区域,所述透光区域设有光学结构区域1034和所述感光涂层1033的至少部分区域,且所述感光涂层1033和所述光学结构区域1034不重叠。

上述光学结构区域1034通常设有特定的光学结构,用于将激光芯片射出的角度很小的激光光束扩散成为大角度的均匀光面或光斑,即光学结构区域起发散光束作用。原来方向性好能量集中的激光经透光元件扩散后能量密度降低,成为满足安全规范的产品。具体的,该光学结构区域1034的大小和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感光涂层1033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感光涂层1033呈条状设置。具体的,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接触点1031和第二电接触点1032位于所述光学结构区域1034的同一侧,所述感光涂层1033围绕所述光学结构区域1034设置。

在图2中,上述感光涂层1033大致呈“c”形设置。这样,即不会对光学结构区域1034产生影响,同时可以提高检测透光元件103是否存在破裂的全面性。

此外,上述第一电连接点和第二电连接点可以为金属连接片,为了提高接触的可靠性,该金属连接片可以设置与支撑体101弹性连接,这样在安装固定上述透光元件103后,金属连接片可以与对应的电接触点抵接,从而实现电连接。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接触点1031和所述第二电接触点1032均为金属导电片。

该金属导电片可以为正方形设置,金属导电片的边长可以大于感光涂层1033的宽度,以方便与第一电连接点和第二电连接点接触。

应当说明的是,为了提高光线的出光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上述光路通道1011内设置准直元件106,该准直元件106为一透镜,可以将入射的光线转换为基本平行的光线射出。这样,可以提高灯光模组的出光均匀度。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灯光模组、检测模块和用于控制所述灯光模组的光源发光的驱动模块;其中,

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灯光模组中的第一电接触点和第二电接触点电连接;

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灯光模组、检测模块和驱动模块的结构以及功能的实现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由于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灯光模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具有上述灯光模组的全部有益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