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9539发布日期:2020-05-08 13:5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薄面板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面板灯,存在厚度后、包装大以及出口费用大的问题,而且光通量不好,亮灯时,容易出现暗区。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超薄面板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面板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面板灯厚度和包装大导致成本高的问题,通过改变透光角度,有效消除暗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薄面板灯,包括灯壳,所述灯壳上设有容置腔体,在所述容置腔体的上部设有透光板,所述透光板上设有与灯壳连接以固定所述透光板的灯框,所述容置腔体内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灯条容置槽,所述灯条容置槽上连接有灯条,所述灯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led灯,所述led灯上设有透光镜,所述透光镜的透光角度为120°至160°。

作为优选,在容置腔体内还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灯条容置槽垂直的条形槽。

作为优选,在灯条容置槽与条形槽围成的区间向容置腔体内形成方形凸起。

作为优选,在灯条的两端均设有走线通道,所述灯壳上还设有通孔,通电导线从通孔进入走线通道与各个所述灯条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灯框上设有与透光板匹配的卡置边框。

作为优选,所述卡置边框的外缘设有密封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容置腔体内设置灯条容置槽,合理利用容置腔体的空间,而且还可以确保面板灯的光通量,从而使得既能满足照明需求的条件下,又减少面板灯的厚度,进而使得包装更紧凑,对于出口面板灯来说,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出口费用;

(2)透光镜的角度设置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可消除暗区;

(3)容置腔体通过灯条容置槽、条形槽以及方形凸起的配合,能够提高容置腔体底部的结构强度,在安装和运输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透光板和灯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灯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灯壳1;容置腔体11;灯条容置槽12;灯条13;透光镜14;条形槽15;方形凸起16;走线通道17;通孔18;透光板2;灯框3;卡置边框31;密封槽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薄面板灯,包括灯壳1,所述灯壳1上设有容置腔体11,在所述容置腔体11的上部设有透光板2,所述透光板2上设有与灯壳1连接以固定所述透光板2的灯框3,所述容置腔体11内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灯条容置槽12,所述灯条容置槽12上连接有灯条13,所述灯条13上均匀分布有多个led灯,所述led灯上设有透光镜14,所述透光镜14的透光角度为120°至16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容置腔体11内设置灯条容置槽12,合理利用容置腔体11的空间,而且还可以确保面板灯的光通量,从而使得既能满足照明需求的条件下,又减少面板灯的厚度,进而使得包装更紧凑,对于出口面板灯来说,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出口费用。此外,透光镜14的角度设置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可消除暗区,增强光通量。

如图2所示,在容置腔体11内还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灯条容置槽12垂直的条形槽15。所述灯条容置槽12与条形槽15正交设置,使得灯条13可沿灯条容置槽12方向设置或者沿条形槽15方向设置,在容置腔体11上安装灯条13的灵活性更好。

如图2所示,在灯条容置槽12与条形槽15围成的区间向容置腔体11内形成方形凸起16。由于容置腔体11的底部为平滑的时候,在安装和运输过程中,对于面积尺寸较大的面板灯,容易发生变形,通过设置方形凸起16,有效加强灯壳1的结构强度,使得面板灯不管在安装还是运输过程中,都不易发生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灯条13的两端均设有走线通道17,所述灯壳1上还设有通孔18,通电导线从通孔进入走线通道17与各个所述灯条13电性连接。这样的设置使得容置腔体1内部的布置更加美观,实用性更强。

如图3所示,所述灯框3上设有与透光板2匹配的卡置边框31。所述卡置边框31用于防止透光板2发生偏移,起到加强稳固透光板2的作用。

如图3所示,所述卡置边框31的外缘设有密封槽32。所述密封槽32使得面板灯整体结构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超薄面板灯,包括灯壳(1),所述灯壳(1)上设有容置腔体(11),在所述容置腔体(11)的上部设有透光板(2),所述透光板(2)上设有与灯壳(1)连接以固定所述透光板(2)的灯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体(11)内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灯条容置槽(12),所述灯条容置槽(12)上连接有灯条(13),所述灯条(13)上均匀分布有多个led灯,所述led灯上设有透光镜(14),所述透光镜(14)的透光角度为120°至1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面板灯,其特征在于:在容置腔体(11)内还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灯条容置槽(12)垂直的条形槽(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面板灯,其特征在于:在灯条容置槽(12)与条形槽(15)围成的区间向容置腔体(11)内形成方形凸起(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面板灯,其特征在于:在灯条(13)的两端均设有走线通道(17),所述灯壳(1)上还设有通孔(18),通电导线从通孔进入走线通道(17)与各个所述灯条(13)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框(3)上设有与透光板(2)匹配的卡置边框(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薄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置边框(31)的外缘设有密封槽(3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薄面板灯,包括灯壳,所述灯壳上设有容置腔体,在所述容置腔体的上部设有透光板,所述透光板上设有与灯壳连接以固定所述透光板的灯框,所述容置腔体内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灯条容置槽,所述灯条容置槽上连接有灯条,所述灯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LED灯,所述LED灯上设有透光镜,所述透光镜的透光角度为120°至160°。该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面板灯厚度和包装大导致成本高的问题,通过改变透光角度,有效消除暗区。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亮健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