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导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8390发布日期:2020-06-05 19:47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簧导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筒,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具有良好导电结构的弹簧导电结构。



背景技术:

电筒作为一种辅助的照明设备是普遍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现有的手电筒或头灯都是通过尾盖来导电的,采用的是硬接触的导电方式,这样的方式必须要完全拧紧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尾盖和筒身有良好的接触,才能导电,同时电筒的空间结构也都是有限的,在必须完全拧紧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拆装很费劲,使用而在未完全拧紧的状态下,两个相接触的导体之间会产生导电接触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具有良好导电结构的弹簧导电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弹簧导电结构,包括能套设安装在电筒筒身上的成桶形结构的电池尾盖,所述电池尾盖的内壁上在尾部设有绕周向一圈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环形的能导电的挡圈,且所述挡圈在电池尾盖径向上的宽度大于凹槽的深度,所述电池尾盖内设有能沿电池尾盖轴线方向伸缩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头部从挡圈中穿出,所述弹簧的底端与电池尾盖的内底面相抵靠,所述弹簧在电池尾盖的径向上延伸有端部伸入凹槽内并抵靠在挡圈底面的延伸臂,所述延伸臂是沿电池尾盖轴线方向向弹簧头部逐渐上翘的曲线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是以电池尾盖的内底面为一个侧壁的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挡圈上设有开口,并在挡圈上对应于开口的两端均设有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延伸臂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延伸臂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并间隔对称设置在弹簧的一周。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是螺旋形的弹簧,所述延伸臂设置在弹簧的尾端。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宽度不大于挡圈的厚度与延伸臂上翘的高度之和。

作为优选,所述电池尾盖通过设置在电池尾盖内壁的内螺纹与电筒筒身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设置在电池尾盖内壁的前部,并在内螺纹的前端设有位于电池尾盖和电筒筒身之间的防水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中结构简单,弹簧上延伸上翘的延伸臂使得与其接触的挡圈也能在弹力作用下产生位移,拧电池盖时,挡圈与筒身的端部抵靠并对延伸臂施加压力,在未拧紧的情况下,通过延伸臂的弹力将挡圈回弹,就保证了挡圈与筒身的可靠接触,形成一种弹性的接触导电方式,不需要拧紧电池尾盖就能确保良好的导电性能,解决了电池尾盖与筒身未拧紧时的无法导电的问题,不需要将电池尾盖拧紧也方便了拆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池尾盖安装在电筒筒身上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电池尾盖10-凹槽2-挡圈20-开口21-通孔3-弹簧30-延伸臂4-防水圈5-电筒筒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本发明必须具有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至图3中所示,一种弹簧导电结构,包括能套设安装在电筒筒身5上的成桶形结构的电池尾盖1,桶形结构则意味着其中空部位的一端是封闭的另一端是开口的,电筒筒身5从开口的这端插入电池尾盖1的中空部位,从而使得电池尾盖1套设连接安装在电筒筒身5上,中空部位则用来安装其它部件与电筒筒身5形成导通电路的导电结构,所述电池尾盖1的内壁上在尾部设有绕周向一圈的凹槽10,凹槽10的底面是电池尾盖1的侧壁,凹槽10的侧壁则由电池尾盖1的侧壁内陷形成,其绕电池尾盖1周向一圈就形成环形的结构,方便了往凹槽10中安装部件,此时凹槽10优选为电池尾盖1侧壁沿着电池尾盖1内底面并沿电池尾盖1的径向方向内陷形成,即所述凹槽10是以电池尾盖1的内底面为一个侧壁的凹槽,这样安装在凹槽10内的部件就会紧贴着电池尾盖1的内底面,不会产生间隙,连接结构就会比较牢固,所述凹槽10内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环形的能导电的挡圈2,且所述挡圈2在电池尾盖1径向上的宽度大于凹槽10的深度,挡圈2可以由导电的金属或导电塑胶制成,挡圈2匹配安装在凹槽10内就意味着环形的挡圈2的外径大小是介于电池尾盖1的中心轴线到凹槽10底面的距离和凹槽10开口端的距离之间,这样才能确保挡圈2能够安装在凹槽10中,而挡圈2在电池尾盖1径向上的宽度大于凹槽10的深度就使得挡圈2在径向上是有部分是突出在凹槽10外的,亦即挡圈2的内径是小于电池尾盖1的中心轴线到凹槽10开口端的距离的,这样在将电筒筒身5往电池尾盖1中插入时电筒筒身5的端部就会抵压在挡圈2上,不用完全拧紧就形成接触导电导通状态,所述电池尾盖1内设有能沿电池尾盖1轴线方向伸缩的弹簧3,所述弹簧3的头部从挡圈2中穿出,所述弹簧3的底端与电池尾盖1的内底面相抵靠,将电筒筒身5和电池尾盖1连接后,装入电筒筒身5内的电池抵压在弹簧3的头部施加压力在弹簧3上,弹簧3被压缩,电池与弹簧3形成导电导通状态,所述弹簧3在电池尾盖1的径向上延伸有端部伸入凹槽10内并抵靠在挡圈2底面的延伸臂30,此时延伸臂30在端部就与挡圈2形成导电导通状态,这样就在电池、弹簧3、挡圈2、电筒筒身5、电筒筒身5内的线路板之间形成完整的导电导通回路,所述延伸臂30是沿电池尾盖1轴线方向向弹簧3头部逐渐上翘的曲线形状,这样就使得挡圈2在抵靠在延伸臂30上时,挡圈2与电池尾盖1的内底面之间就会存在有间隙,挡圈2能够向电池尾盖1的内底面移动,当电筒筒身5插入电池尾盖1抵压在挡圈2上后就给予挡圈2在电池尾盖1轴线方向上向电池尾盖1尾端方向的压力,而挡圈2的底面与弹簧3延伸臂30相抵靠,延伸臂30是上翘的曲线形状就给予挡圈2在电池尾盖1轴线方向上向电池尾盖1开口端方向的压力,电筒筒身5、挡圈2、弹簧3之间就形成了弹性的接触导电结构,就保证了挡圈2、电筒筒身5、弹簧3间的可靠接触,不需要拧紧电池尾盖1就能确保良好的导电性能,解决了电池尾盖1与电筒筒身5未完全拧紧时无法导电的问题,不需要将电池尾盖1完全拧紧也就方便了电池尾盖1的拆装,方便了使用。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2中所示,所述挡圈2上设有开口20,并在挡圈2上对应于开口20的两端均设有通孔21,这样挡圈2就形成了弧形的结构,挡圈2上开口20的两端受到合拢的力的作用就会彼此靠近,在撤销作用力后开口20的两端就会彼此远离,使得挡圈2具有了弹性形变的性能,在将挡圈2安装在凹槽10中时捏着开口20的两端使其靠近,待装进凹槽10后松开手就使挡圈2稳定的安装在凹槽10中,需要拆卸时则以相反的方式来操作即可,这样的结构就方便了安装维修。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2和图3中所示,所述延伸臂30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延伸臂30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并间隔对称设置在弹簧3的一周,四个延伸臂30就使弹簧3与挡圈2在多个部位接触,抵靠更牢固,而四个延伸臂30处于同一水平面就使得挡圈2在抵靠在弹簧3上后能保持在水平位置,不会倾斜,也就使得电筒筒身5与挡圈2的抵靠牢靠稳固。所述弹簧3是螺旋形的弹簧,所述延伸臂30设置在弹簧3的尾端,这样就使得延伸臂30能依靠电池尾盖1的内底面产生更好的反弹力施加于挡圈2上,使得各部件之间的接触更牢固。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中所示,所述凹槽10的宽度不大于挡圈2的厚度与延伸臂30上翘的高度之和,这样在挡圈2和延伸臂30都处于凹槽10中后,由于凹槽10宽度的限制就使得延伸臂30处于被压向与其上翘方向相反的状态,延伸臂30施加与其上翘相同方向的力于挡圈2上,在弹力作用下,电筒筒身5、挡圈2、弹簧3之间的连接结构更牢固稳定。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中所示,所述电池尾盖1通过设置在电池尾盖1内壁的内螺纹与电筒筒身5螺纹连接,也就是电筒筒身5的尾端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方便拆装,所述内螺纹设置在电池尾盖1内壁的前部,并在内螺纹的前端设有位于电池尾盖1和电筒筒身5之间的防水圈4,通过防水圈4就能预防使用中水进入电筒筒身5内影响电筒的使用。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