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9271发布日期:2021-01-23 11: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眩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环壳(10),所述面环壳(10)具有装配空间(11);防眩杯(20),所述防眩杯(20)具有容纳空间,所述防眩杯(20)设有装配部(21),所述装配部(21)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相连通的出光通孔(211),所述防眩杯(20)位于所述装配空间(11)内,且所述装配部(21)连接于所述面环壳(10)的壳底,其中,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涂覆有黑色吸光层,且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沿出光方向依次间隔地设有多圈环形凸起(212);照明组件(30),所述照明组件(30)安装于所述装配部(21)且所述照明组件(30)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出光通孔(211)射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30)包括:固定架(31),所述固定架(31)装配于所述装配部(21);透镜(32),所述透镜(32)连接于所述固定架(31)且位于所述固定架(31)的靠近所述防眩杯(20)的一侧,所述透镜(32)连接在所述出光通孔(211)处;光源板(33),所述光源板(33)设置于所述固定架(31)的背离所述防眩杯(20)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30)还包括散热垫片(34),所述散热垫片(34)贴靠在所述光源板(33)背离所述固定架(31)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通孔(211)的周壁设有搭接凸边(2110),所述装配部(21)还设有围绕所述出光通孔(211)的周向筒(213),所述透镜(32)的周向边缘搭接于所述搭接凸边(2110),且所述固定架(31)的周向边缘搭接于所述周向筒(213)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眩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32)的周向边缘与所述搭接凸边(2110)之间通过第一密封材料实现密封配合,所述容纳空间的出光开口边缘与所述面环壳(10)的开口周缘之间通过第二密封材料实现密封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30)还包括隔离件(35),所述隔离件(35)连接于所述装配部(21),所述装配部(21)与所述隔离件(35)之间形成隔离空间,所述防眩筒灯还包括驱动组件(40),所述驱动组件(40)与所述照明组件(30)电性连接,所述照明组件(30)和所述驱动组件(40)均安装于所述隔离空间内,所述散热垫片(34)夹紧设置于所述光源板(33)与所述隔离件(35)之间,且所述隔离件(35)远离所述光源板(33)的侧壁抵靠于所述面环壳(10)的壳底内壁。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眩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筒灯还包括安装弹片(50)和后盖(60),所述后盖(60)固定盖合在所述面环壳(10)的壳底上,所述安装弹片(50)的连接端夹紧在所述后盖(60)与面环壳(10)的壳底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防眩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底的外壁面设置为自所述面环壳(10)的中心轴线起并沿径向方向倾斜。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眩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弹片(5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弹片(50)围绕所述面环壳(10)的中心轴线均匀布置在所述壳底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环壳(10)设有面环边(12),所述面环边(12)沿着所述装配空间(11)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防眩筒灯还包括环形防水件(70),所述环形防水件(70)连接在所述面环边(12)的面向建筑墙体的一侧。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