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聚光罩、指示灯及灯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0483发布日期:2020-12-22 10:3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聚光罩、指示灯及灯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应急灯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聚光罩、指示灯及灯光设备。



背景技术:

在军事上,战争经常首先采用特种战进行渗透侦察,直升机低空突击的战术,前期进入敌方的先头部队会即时开辟临时区域供后续飞行器着陆使用。目前我国在开辟临时道陆区域后指示飞行器着陆的指示灯都是十分笨重,不方便先头部队进行携带,严重影响了作战效率。

在民用上,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这些灾害在给国家及人民带来极大的危害,同时使电力、道路中断为救灾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在救灾过程中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物质空运、人民群众集结引导、危险区域标识等工作,这些工作目前都是靠最原始的肉眼观察、手电筒使用等方式来完成,给救灾工作本身带来了极大的危险性、并且效率十分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聚光罩、指示灯及灯光设备,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聚光罩,其包括由多个聚光片组成的罩体,罩体整体呈圆台状,聚光片由高分子光学材料注塑成型;罩体的上端边缘处设置为倾斜结构,且由临近中心位置处向边缘进行倾斜,呈倾斜设置的聚光片将罩体内的光线聚焦到竖直方向偏移3度~5度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罩体的侧壁倾角为4度,聚光片的透光率至少为95%。

进一步地,在聚光片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用于改变光线方向的透镜结构,透镜结构呈倾斜设置。

一种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指示灯,其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灯头,以及上述所述的聚光罩,聚光罩用于罩扣灯头;壳体内安装有电池和遥感控制电路。

遥感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接收射频信号的接收器,接收器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给依次连接的带通滤波器和低噪声放大器,信号经过滤、放大后与正交本振进行混频,得到正交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第二放大器放大后,进入adc采样,得到数字中频信号,并由dsp对数字中频信号进行滤波、解调后得到数字解调信号。

数字解调信号经dac转换得到解调后的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经第三放大器放大后由dtmf解码器进行dtmf解码,得到控制信号;dtmf解码将控制信号发送给连接的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接收到该控制信号后,控制与微处理器连接的灯光驱动板进行相应动作控制灯头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壳体的外壁安装有按键,按键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微处理器中存储有设定匹配数据库,微处理器连接有一发射模块;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按键操作动作信号,匹配转换为1与0特定信息组合的数字信号,并将该组合的数字信号发送至发射模块进行外发。

进一步地,发射模块包括连接的dtmf编码器和前置放大器,用以对组合的数字信号进行编码和放大;放大后的dtmf码经调制器调制到载波中,载波信号与本振信号经混频器进行混频后得到发射频率,发射频率进入至功率放大单元进行放大再由发射器进行发射。

进一步地,调制器与混频器之间的连接线路上和/或混频器与功率放大单元之间的连接线路上设置有带通滤波器,用以滤除产生的谐波。

进一步地,壳体的下端可拆卸安装有一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用于套装壳体的套筒,在套筒的侧壁上间隔对称铰接有架脚,多个架脚形成三角结构;在架脚的下端还设置有防滑垫,且在架脚的下端处还设置有固定孔。

一种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灯光设备,其包括箱体以及放置在箱体内的上述所述的指示灯,箱体由abs复合材料注塑成型,在箱体的一侧设置有透气孔,箱体内设有一储电部,用于对指示灯内的电池进行充电;储电部通过电源转换模块与外接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箱体的上盖内侧间隔排布有用于放置指示灯的放置槽,在放置槽内设置有插座,插座与位于箱体下盖内侧的储电部连接;指示灯的下端设置有与插座配合的插件,插件与指示灯内的电池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聚光罩、指示灯及灯光设备通过技术攻关,研发出了适用军民两用的便携式应急、战术灯光系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并且,通过对罩体结构的有效设计,可充分地将光线聚焦到竖直方向偏移3度~5度的范围内,能够更高效地指示飞行器着陆。同时,通过对指示灯及灯光设备的设计,使其具有移动灵活、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应用广泛,并可根据不同应用用户需求更换不同的配置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聚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指示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指示灯的遥感控制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为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指示灯的发射模块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5为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灯光设备的箱体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灯光设备的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灯光设备的侧视示意图。

图8为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灯光设备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聚光片;2、罩体;3、壳体;4、固定支架;5、套筒;6、架脚;7、箱体;8、透气孔;9、储电部;10、指示灯;11、密封圈;12、快速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且为了简单起见,以下内容省略了该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技术常识。

实施例一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给出了一种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聚光罩,如图1所示,该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聚光罩包括由多个聚光片组成的罩体,罩体将光源扣合在其中。

其中,罩体整体设计为圆台状,上小口端位于光源的上方;组成罩体的聚光片由高分子光学材料注塑成型,并保证其具有95%以上的透光率。

同时,将罩体的上端边缘处设置为倾斜结构,且由临近中心位置处向边缘进行倾斜,对从罩体上端边缘处的光线也进行了汇聚。

罩体的结构设计能够对光线进行汇聚,将其汇聚在一定角度。针对于实际应用中,优选地,将罩体侧壁的倾角设置为4度左右,在此条件下,呈倾斜设置的聚光片将罩体内的光线聚焦到竖直方向偏移3度~5度的范围内。

实际使用场合中,往往需要使灯光光线在某一角度范围内最强,如飞机下降过程中,因此需要灯罩具有透、聚光特性,使光线向某个角度范围内进行汇聚;而在竖直方向偏移3度~5度的角度范围内,能够更高效地指示飞行器着陆。

当然,还可优选将罩体上端中心处设置为凸透镜的模式,对边缘光线进行汇聚,且可根据预设的聚焦举例范围调节凸透镜的弧度及厚度。

同时,还可优选地,在聚光片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透镜结构,用于改变光线方向,通过透镜结构对从罩体侧方透出的光线方向进行了转变。

透镜结构呈倾斜设置,且透镜的倾斜角度由上之下依次增大;透镜可选用为三角透镜的结构或圆弧透镜的结构,通过透镜配合聚光片,充分地将光线聚焦到竖直方向偏移3度~5度的范围内。

且由于透镜的倾斜角度由上之下依次增大,透镜的倾斜角度不同,当罩体内的光源在透镜处发生全反射时,反射在另一倾斜角度不同的透镜处,再折射出去,对光源进行了充分的利用,确保透光性。

实施例二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给出了一种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指示灯,如图2和图3所示,该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指示灯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灯头,以及上述所述的聚光罩,聚光罩用于罩扣灯头。

在具体实施中,优选指示灯的整体尺寸为270mm*50mm。同时,壳体采用pp材料注塑成型,具备坚固耐用、抗摔、抗阳光暴晒、抗温差及盐雾等特点;灯头采用led和/或红外灯的形式。

在壳体的上端安装灯头的旁侧可镀设一反光层,对照射在壳体上端位置处的光线进行反射利用,提高光的利用率。在壳体内安装有电池,为指示灯上的用电部件进行供电;以及遥感控制电路,实现遥控控制功能。

具体地,遥感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接收射频信号的接收器,接收器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给依次连接的带通滤波器和低噪声放大器,信号经过滤、放大后进入正交振荡器,与正交本振进行混频,得到正交中频信号;其正交振荡器依次连接频率合成器和压控温补振荡器;中频信号经第二放大器放大后,进入adc采样,得到数字中频信号,并由dsp对数字中频信号进行滤波、解调后得到数字解调信号。

数字解调信号经dac转换得到解调后的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经第三放大器放大后由dtmf解码器进行dtmf解码,得到控制信号;dtmf解码将控制信号发送给连接的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接收到该控制信号后,控制与微处理器连接的灯光驱动板进行相应动作控制灯头的工作状态。

遥感控制电路采用数字中频收发,数字滤波器,dsp数字解调等技术,并且本振由带温度补偿压控晶振,其稳定度优于1.5ppm;实现了接收中心频率自动调节,接收性能不易受到器件老化影响,提高了产品温度适用范围,并且有效提高了产品接收灵敏度,接收灵敏度优于-120dbm。

由于大幅度提高,在同等发射功率情况下接收距离更远,从而能够降低遥控器发射,减小了系统复杂性,降低了成本。

其中,灯头选用为led灯头,用于安装各色led灯珠及红外发生器,灯头采用铝制安装基座安装灯珠,可为灯珠提供良好散热。

在军事使用中为保证行动的隐密性,可采用红外模式代替可见光模块对己方进行引导。

在战场战术指引、直升机坪引导、简易机场引导、应急灾害救援、应急灯光批示等方面,通过更换部分模块可作为智能电筒、可编程灯光等用途,可通过wifi、串口等方式进行遥感控制。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调节工作模式,调节指示灯光强等操作,进行无线控制发射信号;在壳体的外壁安装有按键,按键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微处理器中存储有设定匹配数据库,微处理器连接有一发射模块。

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按键操作动作信号,匹配转换为1与0特定信息组合的数字信号,并将该组合的数字信号发送至发射模块进行外发。

具体地,在进行光强等级按键或关灯按键动作时,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按键操作动作信号,与匹配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比对,转换成规定的1与0特定信息组合的数字信号,并将该组合的数字信号传送到发射模块。

其中,发射模块包括连接的dtmf编码器和前置放大器,用以对组合的数字信号进行编码和放大;放大后的dtmf码经调制器调制到载波中,载波信号与本振信号经混频器进行混频后得到发射频率,发射频率进入至功率放大单元进行放大再由发射器进行发射。

作为优选地,在调制器与混频器之间的连接线路上和/或混频器与功率放大单元之间的连接线路上还设置有带通滤波器,用以滤除产生的谐波。

实施例四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令指示灯的灯头具备多个等级调节光照强度,使其可在10cd-60cd光强进行3档调节,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使用要求。

且在实际操作中,指示灯的光照强度调节可采用pwm技术,通过pwm技术对光强进行控制,通过调节通过灯头的电源时间而调节亮度。

实施例五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指示灯的使用放置,壳体的下端可拆卸安装有一固定支架,通过固定支架将指示灯固定放置在地面上。

具体地,固定支架包括用于套装壳体的套筒,在套筒的侧壁上间隔对称铰接有架脚,多个架脚形成三角结构。

其中,优选固定支架的整体尺寸为30mm*60mm,采用稳定的三角支架设计,并采用pp材料注塑成型。其三角支架可快速收放,不使用时支架收起,节约存储空间。

在架脚的下端还设置有防滑垫,提高放置的稳定性。同时,还在架脚的下端处还设置有固定孔,在地面凹凸不平时,可通过固定插件穿过固定孔将架脚稳固安装在地面上。

当然,为了提高效率,避免对地面的破坏,在令固定插件的下端设置真空吸盘,采用真空吸盘的方式贴合吸附在地面上,进而实现对固定支架的稳固。

实施例六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图8所示,给出了一种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灯光设备,该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灯光设备包括箱体以及放置在箱体内的上述所述的指示灯。

该箱体由abs复合材料注塑成型,具有防摔、防潮、防水等特点。在具体实施中,优选为箱体的尺寸为520mm*450mm*230mm。

可将箱体分为上下两层,关闭箱体时通过箱体上盖和下盖的密封圈及快速锁进行锁止,对箱内设备进行防摔、防水、防潮保护。

同时,在箱体中部设计了透气孔,防止内外气压差过大,箱体不能打开的现象。在箱体的一侧还设计了提手,方便携带时移动,此外还可将整个箱体装于背包内携带。

箱体内设有一储电部,用于对指示灯内的电池进行充电;储电部通过电源转换模块与外接接口连接,为储电部进行充电。

在箱体的上盖内侧间隔排布有放置槽,用于放置指示灯;同时,还可在放置槽内设置有插座,插座与位于箱体下盖内侧的储电部连接;指示灯的下端设置有与插座配合的插件,插件与指示灯内的电池进行连接。

在使用完指示灯后,将指示灯放置在箱体内的放置槽中,令指示灯下端的插件插入插座中,便可通过储电部为指示灯的电池进行充电,避免下一次使用时,指示灯电量不足或无电情况。

当然,还可在箱体的下盖上设置用于放置遥感发射器的槽体以及放置固定支架的槽体,排布均匀。

实施例七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储电部的充电技术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设计。

具体地,可以采用市电、直流24v、太阳能电池板等形式为储电部进行充电。充电时根据接入的电源类型,通过电源转换模块转换成需要的电压后,接入设备为储电部进行充电。

电池充电根据电池特性可总共分为恒流、恒压及浮充等3个阶段。在充电开始时,进行恒流和恒压充电,同时还可对充电压力及电流进行监控。当检测充电电压与电流达到电池特性值时,即循环充电电压为14.5-14.9vdc;cpu控制器改变反馈电阻网络,使输出充电电压为13.5-13.8vdc,进入浮充模式。

根据上述所述实施例中的内容,另外说明的是,该便携式用于应急指示的聚光罩、指示灯及灯光设备的基础指标如下:

光照强度:≥60cd;

遥控距离:≥1km;

工作时间:≥8h;

工作模式:可见光/红外/闪烁;

操作方式:遥控/手动;

充电方式:市电/太阳能;

总体重量:小于25kg;

指标灯数:8只;

工作温度:-40℃-55℃。

在以上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是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使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