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装式汽车灯导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0477发布日期:2020-12-22 10:3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便装式汽车灯导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灯领域,尤其涉及便装式汽车灯导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汽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汽车车灯作为汽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汽车及驾驶人的安全。汽车灯在发光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热量,为了保证汽车灯的安全和工作稳定,必须将这些热量快速、有效导出。

现有的导热结构是通过两压块压在基板两侧达到散热,但是灯座与散热片还是需要第一步进行安装,如此一来安装效率不高,也不便于安装,同时散热效果不能达到最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便装式汽车灯导热结构,能一次性把压块以及散热组组装,便于生产人员快速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如下:

便装式汽车灯导热结构,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上设有基板以及设于基板一侧的导热管,所述基板一侧还设有光源,所述基板两侧分别设有紧凑连接以导热的第一压块以及第二压块,所述第一压块下侧设有第一散热片组,所述第二压块下侧也设有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连接的第二散热片组,所述第一散热片组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组结合后与所述导热管紧凑连接。

为实现便装的目的,

本技术:
便装式汽车灯导热结构将第一压块与第一散热片组一体式设计,同时第二压块与第二散热片组也是一体式设计,将第一压块与第二压块安装在基板和导热管两侧,安装时能快速安装,同时一体式的设计保证更大的接触面积也能保证大量热量从压块传到散热片组上,优化散热效果,快速散热,使灯珠基板上灯珠位置的结温更低,达到提高功率跟稳定性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内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导热管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压块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组内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导热管另一侧的第二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之间还设有第一灯座部,所述第二压块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组之间还设有第二灯座部,所述第一灯座部与所述第二灯座部相结合围设成灯座,该灯座外周面设有一用于放置防水圈的放置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第二压块外周套设有旋转卡盘,所述旋转卡盘上侧设有刻度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块、第二压块以及基板的对应位置均开有安装孔,于安装孔穿过螺栓螺母相互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盖内装有散热风扇,所述底盖上开有若干个散热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便装式汽车灯导热结构,包括底盖1,所述底盖1上设有基板2以及设于基板2一侧的导热管3,所述基板2一侧还设有光源4,所述基板2两侧分别设有紧凑连接以导热的第一压块5以及第二压块51,所述第一压块5下侧设有第一散热片组6,所述第二压块51下侧也设有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6连接的第二散热片组61,所述第一散热片组6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组61结合后与所述导热管3紧凑连接。

为实现便装的目的,本申请便装式汽车灯导热结构将第一压块与第一散热片组一体式设计,同时第二压块与第二散热片组也是一体式设计,将第一压块与第二压块安装在基板和导热管两侧,安装时能快速安装,同时一体式的设计保证更大的接触面积也能保证大量热量从压块传到散热片组上,优化散热效果,快速散热,使灯珠基板上灯珠位置的结温更低,达到提高功率跟稳定性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块5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6内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导热管3的第一凹槽7,所述第二压块51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组61内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导热管3另一侧的第二凹槽71,第一凹槽负责定位导热管的一侧,第二凹槽负责定位导热管的另一侧,实现与导热管紧凑连接,导热管将大量热量传导至第一压块以及第二压块上,再通过散热片组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块5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6之间还设有第一灯座部8,所述第二压块51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组61之间还设有第二灯座部81,所述第一灯座部8与所述第二灯座部81相结合围设成灯座,该灯座外周面设有一用于放置防水圈的放置腔9,将第一灯座也设置在一体式结构里面,如此一来只需要将第一压块与第二压块结合即可完成整体的安装,安装快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块5与所述第二压块51外周套设有旋转卡盘10,所述旋转卡盘10上侧设有刻度尺11,旋转卡盘可以旋转调节光效,能更好达到照明效果,刻度尺用于指示旋转度数,而防水圈可以起到防水气,以及卡盘旋转时不会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块5、第二压块51以及基板2的对应位置均开有安装孔12,于安装孔12穿过螺栓螺母相互固定,通过螺栓螺母将两压块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盖1内装有散热风扇,所述底盖1上开有若干个散热孔,快速将第一压块以及第二压块传导的热量散出。

在本实施例中,两侧也设置有扁孔状的插线装,方便插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实施的范围,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申请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便装式汽车灯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盖(1),所述底盖(1)上设有基板(2)以及设于基板(2)一侧的导热管(3),所述基板(2)一侧还设有光源(4),所述基板(2)两侧分别设有紧凑连接以导热的第一压块(5)以及第二压块(51),所述第一压块(5)下侧设有第一散热片组(6),所述第二压块(51)下侧也设有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6)连接的第二散热片组(61),所述第一散热片组(6)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组(61)结合后与所述导热管(3)紧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装式汽车灯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块(5)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6)内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导热管(3)的第一凹槽(7),所述第二压块(51)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组(61)内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导热管(3)另一侧的第二凹槽(7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装式汽车灯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块(5)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6)之间还设有第一灯座部(8),所述第二压块(51)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组(61)之间还设有第二灯座部(81),所述第一灯座部(8)与所述第二灯座部(81)相结合围设成灯座,该灯座外周面设有一用于放置防水圈的放置腔(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装式汽车灯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块(5)与所述第二压块(51)外周套设有旋转卡盘(10),所述旋转卡盘(10)上侧设有刻度尺(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装式汽车灯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块(5)、第二压块(51)以及基板(2)的对应位置均开有安装孔(12),于安装孔(12)穿过螺栓螺母相互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装式汽车灯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内装有散热风扇,所述底盖(1)上开有若干个散热孔。


技术总结
为实现便装的目的,本申请便装式汽车灯导热结构将第一压块与第一散热片组一体式设计,同时第二压块与第二散热片组也是一体式设计,将第一压块与第二压块安装在基板和导热管两侧,安装时能快速安装,同时一体式的设计保证更大的接触面积也能保证大量热量从压块传到散热片组上,优化散热效果,快速散热,使灯珠基板上灯珠位置的结温更低,达到提高功率跟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居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利事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9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