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一体化亮化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2251发布日期:2022-08-27 03:2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一体化亮化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长余辉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一体化亮化模块。


背景技术:

2.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种光致发光材料,其在高能射线、可见光等激发下可以产生荧光,并且其荧光发射在激发停止后会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这使得长余辉发该功能材料在应急指示、夜间交通标志显示、低亮度照明、仪表夜显、夜光艺术品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
3.从硫化物长余辉材料在一战和二战中的大范围使用开始,人们已经才发出数量众多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nemoto公司发布的黄绿色和天蓝色夜光粉更是凭借其出色的余辉时间和发光亮度引起本领域内的震动,在大量应用中成功取代了硫化物长余辉发光材料,产生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余辉亮度在很多场合依然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其余辉亮度在2小时以内较高,超过2小时以后虽然仍在发光,但是亮度已经大幅度降低,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力。所以其主要还是应用在对余辉时间要求不高的消防指示领域,在景观亮化领域则很难见到。
4.目前,对于景观亮化领域,一般是通过外加激发源的方式在长余辉材料亮度下降时进行补光,以此来提高其效果。但是,这一做法需要铺设电路、安装灯具等,建设成本较高,并未获得市场的充分认可。而且,一旦通过铺设电路的方式对长余辉材料进行补光,则长余辉材料的优势就无法显现。
5.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610379507.1提供一种长余辉材料与led系统结合的方式,通过led周期性开启激发长余辉系统,但是此系统的激发方式过于粗放,未考虑不同天气情况、光照情况下的差异,能耗较高,因此其一般采用电网供电方式,需要铺设电路。
6.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使长余辉发光材料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受到激发,并结合实际环境尽可能延长激发间隔以降低能耗,使其摆脱电网控制,是解决长余辉材料余辉亮度衰减的有效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一体化亮化模块。
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一体化亮化模块,包括亮化模块壳体,所述亮化模块壳体上安装有长余辉发光材料,所述长余辉发光材料附近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为光敏开关或定时开关,所述开关与延时电路连接,所述延时电路为触发通电型,所述延时电路与led灯带相连,所述led灯带安装在亮化模块壳体内部,所述led灯带的发光面照射长余辉发光材料,所述延时电路、开关连接有小容量电源模块。
9.进一步地,所述开关为光敏开关时,其周围环境明亮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环境黑
暗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所述开关为定时开关时,按照设定时间定时开启和关闭。
10.进一步地,所述延时电路接收开关的触发信号后开启,并保持一段时间的供电,时间为1-999秒。
11.进一步地,所述led灯带为紫外、可见光led光源,通过延时电路供电发光,激发长余辉发光材料。
12.进一步地,小容量电源模块可以为干电池、锂电池、可充电电池,也可以配合小型太阳能电池板给小容量电源模块充电。
13.进一步地,所述长余辉发光材料为市售材料,可以有黄绿、蓝绿、天蓝、橙红等多种颜色,材质可以为塑料、玻璃、陶瓷等多种材质,构成一定图案。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制得的一体化亮化模块,其亮度比单纯的长余辉发光体具有革命性的提高,大大拓展了其应用空间;
16.2、本实用新型制得的一体化亮化模块,其能耗比单纯的led亮化模块具有革命性的降低,相同亮度的情况下,能耗只有单纯led亮化模块的1/60,甚至更低。
17.3、本实用新型制得的一体化亮化模块,无需供电线路,自成单元,施工方便,可以灵活配置成多种图案。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功能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发亮度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亮化模块壳体;2.太阳能电池板;3.长余辉发光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一体化亮化模块,包括亮化模块壳体,亮化模块壳体上安装有长余辉发光材料,长余辉发光材料附近安装有开关,开关为光敏开关或定时开关,开关为光敏开关时,其周围环境明亮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环境黑暗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开关为定时开关时,按照设定时间定时开启和关闭,开关与延时电路连接,延时电路为触发通电型,延时电路接收开关的触发信号后开启,并保持一段时间的供电,具体时间为1-999秒,延时电路与led灯带相连,led灯带为紫外、可见光led光源,通过延时电路供电发光,激发长余辉发光材料,led灯带的发光面照射长余辉发光材料,延时电路、开关连接有小容量电源模块,小容量电源模块可以为干电池、锂电池、可充电电池,也可以配合小型太阳能电池板给小容量电源模块充电。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亮化模块壳体1为整个模块的承载体,太阳能电池板2置于亮化模块壳体1上面两侧,输出电压5v,功率300mw,与小容量电池相连,长余辉发光材料组成“4”字标识,其吸收紫外-可见光后可长余辉发光,led为蓝光
led,工作电压3.7v,功率0.5w,发光面朝向长余辉发光材料3构成的标志,置于亮化模块壳体1内部,其正负极与延时电路相连,光敏开关由光敏电阻和外围电路构成,光敏电阻的感光面朝向长余辉发光材料3构成的标志,距离1mm,其输出口与延时电路的触发口相连,延时电路的工作电压为3.7v,延时时间5秒,其电源口与小容量电池相连,输出口与led相连,小容量电池为18650锂电池,如图2所示,光敏开关的开启门限是1000mcd/m2。对本具体实施例进行实验测试,结果显示led每工作一次(工作时间5秒),长余辉发光标志可以持续工作5分钟,然后led被重新触发点亮,全过程发光亮度在1000mcd/m2以上。在黑暗环境下,长余辉发光标志每亮1小时,led仅需点亮60秒,合平均功率8mw。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亮化模块壳体1为整个模块的承载体,太阳能电池板2置于亮化模块壳体1上面两侧,输出电压5v,功率300mw,与小容量电池相连,长余辉发光材料组成“4”字标识,其吸收紫外-可见光后可长余辉发光,led为蓝光led,工作电压3.7v,功率0.5w,发光面朝向长余辉发光材料3构成的标志,置于亮化模块壳体1内部,其正负极与延时电路相连,光敏开关由光敏电阻和外围电路构成,光敏电阻的感光面朝向长余辉发光材料3构成的标志,距离1mm,其输出口与延时电路的触发口相连,延时电路的工作电压为3.7v,延时时间60秒,其电源口与小容量电池相连,输出口与led相连,小容量电池为18650锂电池,如图2所示,光敏开关的开启门限是1000mcd/m2。对本具体实施例进行实验测试,结果显示led每工作一次(工作时间5秒),长余辉发光标志可以持续工作15分钟,然后led被重新触发点亮,全过程发光亮度在1000mcd/m2以上。在黑暗环境下,长余辉发光标志每亮1小时,led仅需点亮4分钟,合平均功率32mw。
26.以上是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展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所以如果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