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1503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调控光源的装置。
现有照明用具大多是光束锥度固定不变,因而在距离不变的情况下,不能调节光束投影面(以下简称光圈)的大小;即是一些可以调节-如“调光手电”,但却使光圈品质变差,成环形,光分布不匀。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光圈调控装置,它能方便、迅速的调节光圈的大小,并使光圈始终保持较均匀的状态,以及根据人们的需要对光圈亮度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是通过调节凸透镜与其主光轴上的光源的相对位置来最终达到调节光圈大小的目的,其特征在于调光器具有凸透镜。
上述方案最好把凸透镜不能和/或不宜直接控制的光线用反射镜辅助控制。
上述发明的调光器与/或光源最好采用轴向直线滑动调光装置。
上述滑动调光装置最好具有自锁和/或微调功能。自锁即加大滑动的阻力,微调即加大行程比。
本发明采用具有线特性的光源。
上述光源可以是线光源,也可以是由点光源或短线光源组成的线形光源,也允许在不破坏最小要求光圈的情况下,点光源或线光源具有一定的长度、面积或体积;还可以是在不破坏最小要求光圈的情况下,光源是类似线光源(与线光源有相似效果)的面光源或体光源,其线性方向与调光器(具有凸透镜和/或有焦点的凹面反射镜-包括凹镜,简称凹面镜。)的主光轴(轴线)平行,最好处在主光轴(轴线)上。光圈对光源形状大小的敏感成度与调光器的大小有关。
上述光源与调光器中的凸透镜和/或凹面镜可以采用相对移动方式调光,光源单独与凹面镜结合调光时,最好采用焦点靠近顶点的凹面镜或遮挡凹面镜焦点轴向只一边的光源的光线。
上述光源最好具有点亮部分的位置或多少(长短)调控装置,此时光源与调光器固定,其原理是以光源的不同部分的点亮代替光源或调光器的移动。
本发明具有光源亮度调节装置。
上述发明是通过调节光源电路的电阻或电压来调节光源亮度的。
由于本发明采用凸透镜,而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角是从中向外连续逐渐过渡的,所以不论光源与凸透镜处于任何位置,光圈始终比较均匀;又由于加有反射镜,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本发明因为采用轴向直线滑动调光,所以比现有的螺旋滑动调光方便、迅速。
由于本发明采用具有线特性的光源,可利用多点光源合成的效果,在凹面镜作调光器时,所形成的光圈比单点光源的更均匀;又以光源的不同部分的点亮代替光源的相对移动,使调光简捷。
本发明具有光源亮度调节,适于不同照度的需要。


图1是本发明的侧视横切面示意图。
图1中(1)是凸透镜;(2)是凸透镜的主光轴;(3)是代表点光源;(4)是线光源;(5)是面光源,也可以是线光源;(6)是体光源,也可以是面光源。若(1)为长条形凸透镜的话,光源最好相应的分别为垂直于横切面的线光源(3),长条形面光源(4)或(5),和长条形体光源(6)。本发明的光源也可是具有线特性的光源。
图1中是通过调节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的光源与凸透镜的相对位置来最终达到调节光圈大小的目的。
图2是图1中凸透镜的较理想类型的侧视横切面示意图。
图2中凸透镜(7)的凹深(9)与口(直)径(8)之比尽可能大些。
图3是光源为点光源并加有反射镜的情况下,调光装置的侧视横切面示意图。
图3中点光源(13)最好相对固定在半圆形(横切面)反射镜(直径可大可小)(12)的圆心(14)上或稍靠近反射镜(12)的主光轴(11)上,调光时,光源(13)最好不超出凸透镜(10)至其焦点(15)附近的范围。反射凹镜顶部开口(虚线所示),以便固定光源,下同。
图4是当凸透镜与反射镜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调光装置的侧视横切面示意图。
图4中凸透镜(16)与半圆形(横切面)反射镜(17)同主光轴(轴线)(20),凸透镜(16)的焦点(18)在半圆形反射镜(17)的顶点(19)附近,调光时,点光源、线光源或具有线特性的光源最好始终在顶点(19)至凸透镜表面正中心(21)之间的主光轴(轴线)上,凸透镜与反射镜最好直径相近,边缘相贴。
图5是具有线特性的光源及配套调控电路的示意图之一。
图5中(22)是电源,(23)是光源单元(短线光源),(24)是电流导线,(25)是导电触点,(26)是导电滑片,(27)是导电滑片(26)的行程极点,(28)是导电导轨,(29)是导电滑片的另一种形式的轮廓线,即加长导电滑片(26)成(29),以用于导电触点(25)的多个同时接通。
图5中,移动导电滑片(26),接通(28)与各个(25),即可达到依次逐个点亮(和熄灭)光源单元的目的,此类似于点光源的移动;移动(29)即可达到依次逐个点亮(或熄灭)各个光源单元的目的,此类似于线光源的移动或伸缩。
图6是具有线特性的光源及配套调控电路的示意图之二。
图6中(30)是电源,(31)是电流导线,(32)是光源单元(可以是点光源或两侧接线、横向导电的光源)。
图6中未画出部分与图5完全相同。
图7是具有线特性的光源及配套调控电路的示意图之三。
图7中,(33)是光源,(34)是电流导线,(35)是导电触点,(36)是导电导轨,(37)是导电滑片,(38)是轮廓线,代表加长的导电滑片,(39)是用于两导滑片(37)间的绝缘体,(40)是(37)的行程极点,(41)是电源。
图7中,滑动(37),即可依次接通(和断开)各个(35)与(36),实现逐段点亮(和熄灭)(33)各段,此类似移动的点光源;滑动(38)即可逐个接通或断开(35)与(36),达到从光源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点亮或熄灭,此类似线光源的移动或伸缩。
图8是具有线特性的光源及配套调控电路的示意图之四。
图8中,(42)是光源,(43)是导线,(44)是电源,(45)是导电滑片,(46)是导电导轨,(47)是导电滑片的行程极点,(48)是导电触点。
图8中移动(45),可逐个接通或断开各个(48)与(46),达到逐段点亮或熄灭光源各段的目的,此类似与线光源的移动或伸缩。
图9是具有线特性的光源与凹面镜结合的调光装置示意图。
图9中,(49)是具有线特性的光源,(50)是光源的一端也是反射凹镜的焦点,(51)是反射凹面镜(具有焦点),(52)是反射凹面镜的主光轴(轴线),(53)是凹面镜的顶点。
图9中焦点(50)最好靠近凹面镜(51)的顶点(53),(49)可以是图5、图6、图7或图8中的任一套,最好是图5中导电滑片为(29),图7中导电滑片为(38)或图8中的内容时的情况,图6类图5。
图1、图4或图9中处在焦点上的光源不得长(大)到破坏最小要求光圈的程度。
图5、图6、图7、或图8中的光源最好是线光源,或点光源,也允许有适当的长度、面积、体积或类似图1中的变形。
图5、图6、图7或图8中的光源调控电路可采用转换开关,自锁开关或(集成)逻辑电路等调控元件。
权利要求
调光装置,它具有光源和调光器,1、其特征在于调光器具有凸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凸透镜与其主光轴上的光源的相对位置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调光器与/或光源具有轴向直线滑动调光装置。
4.如前所述的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具有线特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具有点亮部分的位置或多少(长短)调控装置。
6.如前所述的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具有亮度调节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光源调控装置,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照明用具调光时,光分布不均的缺憾,使用凸透镜和/或具有线特性的光源,来达到在调光时,光圈始终保持较均匀的状态,并使调光迅速方便。
文档编号F21V5/04GK1111336SQ94105229
公开日1995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5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5日
发明者邸志伟 申请人:邸志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