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41578阅读:来源:国知局
内的第一导光板221与直下式区域内的第一扩散板331处于同一水平面,确保主观视效均匀,整机主板和电源板放置于侧入式区域,大大减少整机厚度。侧入式区域内的第一侧入式LED灯条211通过第一导光板221将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直下式区域内的第一直下式LED灯条311通过配合光学透镜和第一扩散板331将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
[0027]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射片231与所述第二反射片321 —体成型。本发明使用整体反射片设计,即直下式区域与侧入式区域使用同一张反射片,通过折叠一体成型,平放于背板100上方。也就是说,第一反射片231和第二反射片321是同一张反射片。
[0028]另外,侧入式区域与直下式区域内使用的第一光学膜片410可以是同一张,也可以是多张。
[0029]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图4是本发明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实施例二的截面图,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实施例二对背板100侧入式区域110及直下式区域120重新作出了调整。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入式区域110位于所述背板100中间位置设置,所述直下式区域120位于所述背板100两边位置设置。背光模组两边使用直下式结构,中间使用侧入式结构,整机主板和电源板放置于侧入式区域,大大减少整机厚度。
[0031]如图4所示,所述侧入式背光结构200包括:固设于所述背板100侧入式区域110内两侧的第二侧入式LED灯条(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所述背板100侧入式区域110内、并与所述第二侧入式LED灯条(图中未示出)相对应的第二导光板22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光板222底面的第三反射片232。
[0032]再次如图4所示,所述直下式背光结构300包括:设置在所述背板100直下式区域120内的第二直下式LED灯条312,设置在所述背板100直下式区域120内、并将所述第二直下式LED灯条312上的单个LED灯珠露出的第四反射片322,以及设置在所述背板100直下式区域120内、并与所述第二直下式LED灯条312相对应的第二扩散板332。其中,所述第二导光板222与所述第二扩散板332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形成无缝对接,并在所述第二导光板222及第二扩散板332上设置有第二光学膜片420。
[0033]优选的,所述第三反射片232与所述第四反射片322 —体成型。
[0034]具体地,侧入式区域内的第二侧入式LED灯条(图中未示出)通过第二导光板222将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直下式区域内的第二直下式LED灯条312通过配合光学透镜和第二扩散板332将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
[0035]下面结合一具体应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阐述:
以65寸模组为例,四周按侧入形式采用厚度为2mm的MS导光板,四周侧入式LED灯条采用常用4014灯珠,四周导光板用40°硅胶固定。中间按直下形式按混光距18mm设计,搭配2mm厚PS扩散板,直下式LED灯条采用5*10方案,采用混光距为18mm的光学透镜。最终可实现主观视效均匀,无暗角、暗边及亮边等不良,同时四周模组厚度可薄至9.8_,边框仅7.5mm,成本较同系列侧入式模组大幅度降低。
[0036]基于上述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的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例。
[0037]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整机主板、电源板及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具体如上所述,所述整机主板和电源板装配在所述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的侧入式区域内,可大大的减少整机厚度。
[0038]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不装置包括:液晶电视、液晶显不器等。
[0039]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在同一背光模组中兼容直下式与侧入式结构,相对传统侧入式背光模组可大大减少导光板面积并且降低整个背光模组成本,相对传统直下式背光模组由于主板和电源板都放置于侧入式区域,所以可大大的减少整机厚度。
[0040]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 L
O ?ττ? Τ7? V /t
【主权项】
1.一种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侧入式背光结构及直下式背光结构,所述背板分割成侧入式区域和直下式区域,所述侧入式背光结构设置在所述侧入式区域内,所述直下式背光结构设置在所述直下式区域内,且所述侧入式背光结构与直下式背光结构之间形成无缝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入式区域位于所述背板四周设置,所述直下式区域位于所述背板中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入式背光结构包括:固设于所述背板侧入式区域内四侧的第一侧入式LED灯条,设置在所述背板侧入式区域内、并与所述第一侧入式LED灯条相对应的第一导光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光板底面的第一反射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下式背光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背板直下式区域内的第一直下式LED灯条,设置在所述背板直下式区域内、并将所述第一直下式LED灯条上的单个LED灯珠露出的第二反射片,以及设置在所述背板直下式区域内、并与所述第一直下式LED灯条相对应的第一扩散板; 所述第一导光板与所述第一扩散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形成无缝对接,并在所述第一导光板及第一扩散板上设置有第一光学膜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片与所述第二反射片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入式区域位于所述背板中间位置设置,所述直下式区域位于所述背板两边位置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入式背光结构包括:固设于所述背板侧入式区域内两侧的第二侧入式LED灯条,设置在所述背板侧入式区域内、并与所述第二侧入式LED灯条相对应的第二导光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光板底面的第三反射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下式背光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背板直下式区域内的第二直下式LED灯条,设置在所述背板直下式区域内、并将所述第二直下式LED灯条上的单个LED灯珠露出的第四反射片,以及设置在所述背板直下式区域内、并与所述第二直下式LED灯条相对应的第二扩散板; 所述第二导光板与所述第二扩散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形成无缝对接,并在所述第二导光板及第二扩散板上设置有第二光学膜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反射片与所述第四反射片一体成型。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整机主板、电源板及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所述整机主板和电源板装配在所述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的侧入式区域内。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侧入式背光结构及直下式背光结构,所述背板分割成侧入式区域和直下式区域,所述侧入式背光结构设置在所述侧入式区域内,所述直下式背光结构设置在所述直下式区域内,且所述侧入式背光结构与直下式背光结构之间形成无缝对接;在同一背光模组中兼容直下式与侧入式结构,相对传统侧入式背光模组可大大减少导光板面积并且降低整个背光模组成本,相对传统直下式背光模组由于主板和电源板都放置于侧入式区域,所以可大大的减少整机厚度。
【IPC分类】F21S8-00, F21V19-00, F21V13-00, G02F1-13357, F21Y101-02
【公开号】CN104864311
【申请号】CN201510225929
【发明人】王永博, 吴海清, 石德福, 彭淑琼, 袁博, 邹文聪, 沈思宽, 梁金魁, 李艳, 吴哲, 杨勇, 熊圣凯, 王小培, 邓锋
【申请人】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