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热误差多轴加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67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止热误差多轴加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削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防止热误差多轴加工器。
一般多轴加工器系包括复数组轴加工器及定距基板,藉由数组轴加工器位于定距基板正面上间隔有精准的设定距离,以对被加工工件分次加工时,各加工部位间距得以被准确控制。
习用多轴加工器的冷却方式,主要系以冷却液对主轴加以冷却,以降低加工发热而导致的温度升高。然而,影响定距基板热误差的主要因素系来自主轴座所传导的热量与散热面积的大小。因此,对主轴加以冷却的方式,相对只具有间接冷却作用,且不能以大散热面积彻底定距基板于高温状态产生误差问题。于是常会发生温升超过标准,使各组轴加工间距加大的情况。尤其是当多轴加工器为配合寒带地区而使用冷却油时,各组轴加工间距加大的情况益加明显。这种因温升而导致定距基板热膨胀变形的结果,会使得被加工工作各个加工部位间的距离不能被准确地控制,以致影响加工精度,导致产业上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对主轴冷却降温、防止定距基板过热、提高工件加工精度的防止热误差多轴加工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定距基板、数组依设定的距离固接于定距基板正面前方位置的轴加工器及数冷却结构;冷却结构包括设于主轴座及定距基板之间的散热板、入、出口接头及第一、二通道;散热板内侧面设有冷却液回路凹槽及环设围绕于冷却液回路凹槽周围并嵌置油封的油封凹槽;分别连通入、出口接头与冷却液回路凹槽前、末端的第一、二通道分别形成于主轴座背板内部。
其中冷却液回路凹槽呈W形设置。
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呈L形。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数组冷却结构设置于定距基板与各组轴加工器之间,冷却液经由冷却结构的入口接头及第一通道进入冷却液回路凹槽内,并于回绕冷却散热板后,再循第二通道流出至出口接头,然后经连接管流至主轴的冷却液接头处,继续对主轴作冷却。当主轴所产生的热量经主轴座传导至散热板时,即会有效地被阻隔及冷却降温,避免定距基板受热膨胀变形,防止因定距基板而产生热误差。能有效对主轴冷却降温、防止定距基板过热、提高工件加工精度,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具有本实用新型的多轴加工成型机床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
图1中A部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3、为
图1中A部局部放大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
图1中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B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定距基板1、数组轴加工器2及数组冷却结构3。数组轴加工器2依设定的距离固接于定距基板1正面前方位置。数组冷却结构3设置于定距基板1与各组轴加工器2之间,以达到防止定距基板1因温升而产生热误差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以定距基板1组装于机床机体上,以组成对电路板精密定位切型的多轴加工成型机床,以使加工部位间距能被精确控制在一定公差范围内。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每组轴加工器2均包括主轴21及主轴座22。其中,于主轴21上方设有供冷却液进、出的冷却液进、出口接头211、212,以供冷却液自冷却液进口接头211进入主轴21内部进行冷却,吸收主轴21产生的热量对主轴21冷却后的冷却液则自冷却液出口212排出。主轴座22设置于主轴21外部,其一侧设有背板221。
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每组冷却结构3包括散热板31、入口接头32、第一通道33、出口接头34、第二通道35及连接管36。其中,散热板31为固定设置于主轴座22背板221与定距基1之间的板体,其上环设油封凹槽311、油封312及冷却液回路凹槽313。油封凹槽311与冷却液回路凹槽313均形成于散热板31的内侧面,油封凹槽311呈连续封闭状。围绕于冷却液回路凹槽313周围,油封312置入油封凹槽312内,以阻止冷却液外溢。冷却液回路凹槽313呈W形设置,以增加冷却液与散热板31的接触面积,可大幅度降低散热板31的温度及有效阻隔热传导。
入口接头32与出口接头34设置于主轴座22背板221上方。第一通道33及第二通道35呈L形并分别形成于主轴座22背板221内部。第一通道33可供入口接头32与冷却液回路凹槽313前端连通,第二通道35可供出口接头34与冷却液回路凹槽313末端连通。
冷却液经由入口接头32及第一通道33后进入冷却液回路凹槽313内,并于回绕冷却散热板后,再循第二通道35流出至出口接头34,然后经连接管36流至主轴21的冷却液进口接头211处,继续对主轴21作冷却。
由于冷却液系先流至散热板31内面,且散热板31能提供涵盖较大面积的冷却液回路凹槽313,故而主轴21所产生的热量经主轴座22传导至散热板31时,即会有效地被阻隔及冷却降温。因此,这种对连接传导部位为直接、大面积初始冷却的结构设计,得以达到防止定距基板1热误差的极佳效果,彻底解决传统有因定距基板1热膨胀变形而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以使加工精确度维持良好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及产业竞争力。
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热误差多轴加工器,它包括定距基板及数组依设定的距离固接于定距基板正面前方位置的轴加工器;轴加工器包括上方设有冷却液进、出口接头的主轴及一侧设有背板的主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组轴加工器与定距基板之间分别设有冷却结构;冷却结构包括散热板、入口接头、第一通道、出口接头、第二通道及连接管;散热板为固定设置于主轴座背板与定距基之间的板体,其上环设油封凹槽、置于油封凹槽内的油封及冷却液回路凹槽;油封凹槽与冷却液回路凹槽均形成于散热板的内侧面,油封凹槽呈连续封闭状以围绕于冷却液回路凹槽周围;入口接头与出口接头设置于主轴座背板上方;连通入口接头与冷却液回路凹槽前端的第一通道及连通出口接头与冷却液回路凹槽末端的第二通道分别形成于主轴座背板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热误差多轴加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液回路凹槽呈W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热误差多轴加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呈L形。
专利摘要一种防止热误差多轴加工器。为提供一种防止定距基板过热、提高工件加工精度的切削加工装置,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定距基板、数组轴加工器及数冷却结构;冷却结构包括设于主轴座及定距基板之间的散热板、入、出口接头及第一、二通道;散热板内侧面设有冷却液回路凹槽及环设围绕于冷却液回路凹槽周围并嵌置油封的油封凹槽;分别连通入、出口接头与冷却液回路凹槽前、末端的第一、二通道分别形成于主轴座背板内部。
文档编号B23Q11/14GK2413844SQ0020006
公开日2001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3日
发明者李在为 申请人:大量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