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套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1207阅读:9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空心套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切削加工的钻头,确切的说是一种空心套钻。
目前在机械加工钻削中,只有对于直径大于60mm的深孔,为节约材料(或取样),采用套料钻钻孔,套料钻的刀齿是分布在管状刀体上,对多齿套料钻要求的精度较高,结构也比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通孔,可加工直径范围较宽,切削刃在刀体侧壁,结构简单的车床专用的空心套钻。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心套钻的结构包括钻柄、刀体、导屑板,钻柄上有莫氏锥度和控制面;刀体为圆管形,并且沿轴向开有一刀刃槽,刀刃槽的一侧刀体上为刀刃,刀刃的刃口高于刀体圆管的内外壁,刀刃的刃口在刀体圆管的径向线上,并且刀刃的刃口由刀体的端部至刀体的后部逐渐变窄;刀体的端面由刀刃的端部刃口至刀刃槽的另一侧端部为螺旋斜面,使刀刃的端部刃口为最高点;在刀体的后部与刀刃槽对应的壁上开有排屑孔;在刀体内后部倾斜装有导屑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车床专用,加工钻切口宽度小于4mm,切削力小,可加工直径大于φ20mm的孔,长度在两头对钻时可达300mm以上,钻切后取出的圆料可继续使用,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工件的制造成本,减少了浪费。


图1为一种空心套钻结构主视图;1钻柄,2刀体,3导屑板,6为排屑孔;图2为一种空心套钻旋转俯视图;5为刀刃;图3为一种空心套钻左视图;4为刀刃槽;图4为一种空心套钻A-A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所示,钻柄1上有莫氏锥度和控制面;刀体2为圆管形,并且沿轴向开有一刀刃槽4,刀刃槽4的一侧刀体2上为刀刃5,刀刃5的刃口高于刀体2圆管的内外壁,刀刃5的刃口在刀体2圆管的径向线上,并且刀刃5的刃口由刀体2的端部至刀体2的后部逐渐变窄;刀体2的端面由刀刃5的端部刃口至刀刃槽4的另一侧端部为螺旋斜面,使刀刃5的端部刃口为最高点;在刀体2的后部与刀刃槽4对应的壁上开有排屑孔6;在刀体2内后部倾斜装有导屑板3。
使用时,利用钻柄1上的莫氏锥度和控制面将空心套钻安装在车床的尾座上,工件固定在卡盘上,开动车床,工件旋转,由于空心套钻上刀刃5的端部刃口处于刀体2端面的最高点,即与工件距离最近,因此端部刃口首先接触工件,并开始进行钻削,随着刀具逐渐前移,钻削深度增加,刀刃5的宽度由刀体2的端部至刀体2的后部逐渐变窄,减小了磨擦力,钻屑在刀体2内导屑板3的作用下不断排出,而末状的钻屑则由排屑孔6排出,钻切完之后,钻孔中的实心圆料自然落在刀体2内。
权利要求1.一种空心套钻,结构包括钻柄(1)、刀体(2),其特征在于结构还包括导屑板(3),钻柄(1)上有莫氏锥度和控制面;刀体(2)为圆管形,并且沿轴向开有一刀刃槽(4),刀刃槽(4)的一侧刀体(2)上为刀刃(5),刀刃(5)的刃口高于刀体(2)圆管的内外壁,刀刃(5)的刃口在刀体(2)圆管的径向线上,并且刀刃(5)的刃口由刀体(2)的端部至刀体(2)的后部逐渐变窄;刀体(2)的端面由刀刃(5)的端部刃口至刀刃槽(4)的另一例端部为螺旋斜面,使刀刃(5)的端部刃口为最高点;在刀体(2)的后部与刀刃槽(4)对应的壁上开有排屑孔(6);在刀体(2)内后部倾斜装有导屑板(3)。
专利摘要一种空心套钻,结构包括钻柄、刀体、导屑板,钻柄上有莫氏锥度和控制面;刀体为圆管形,并且沿轴向开有一刀刃槽,刀刃槽的一侧刀体上为刀刃,刀体内装有导屑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车床专用,加工钻切口宽度小于4mm,切削力小,可加工直径大于Φ20mm的孔,长度在两头对钻时可达300mm以上,钻切后取出的圆料可继续使用,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工件的制造成本,减少了浪费。
文档编号B23B51/04GK2422079SQ0023487
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5日
发明者李长华 申请人:李长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