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挤压成型扭杆弹簧的加工工艺及其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189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挤压成型扭杆弹簧的加工工艺及其产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汽车扭杆弹簧的加工工艺的发明,具体涉及的是冷挤压扭杆弹簧的加工工艺及其产品的发明。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汽车扭杆弹簧都是用锻头工艺进行的,具体的是一种电阻加热锻头工艺,其原理是通过两个电极,使弹簧坯料局部以电阻发热方式加热,并给一定的压力,当受热后的弹簧坯料其屈服强度小于给定压力时,弹簧坯料产生屈服变形即变粗,由于电阻与导线(弹簧坯料)的直径成反比,因此变形后的弹簧坯料电阻变小,热效率降低,弹簧坯料的温升相应减慢,变形后的弹簧坯料强度变大,弹簧坯料的圆弧过度部分直径尚未改变,但在温度升高后,随之电阻增大,同时温度升高加快,到一定值时,弹簧坯料继续产生屈服变形,直至成型。这种加工工艺生产的产品由于外型不规则性使后续的加工工艺复杂,工艺中的温度难以控制而影响扭杆弹簧的使用寿命,使金属流线造成涡流,其生产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鉴于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科学简单,生产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冷挤压扭杆弹簧的加工工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该冷挤压成型扭杆弹簧的加工工艺,其特征是首先采用液压装置对弹簧坯料进行挤压,其弹簧坯料在液压装置辊轮的作用下拉伸,使弹簧坯料产生移位并成型。按这种加工工艺生产的扭杆弹簧产品,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有明显地高,而且外形规则,无需后续加工,经试验,其疲劳寿命比传统锻头工艺生产的扭杆弹簧提高了2.235倍,可达到80万次,本发明第一次提出了采用冷挤压的方法对扭杆弹簧进行加工,是汽车零部件加工行业内的重大突破,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再结合本发明主题内容进一步描述其实施例的过程该冷挤压扭杆弹簧的加工工艺,首先调整液压装置的平衡线与三轧辊斜边线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液压装置驱动三轧辊对弹簧坯料进行挤压,当液压压力大于弹簧坯料的屈服强度时,弹簧坯料在三轧辊的作用下拉伸,使弹簧坯料产生移位并成型,在弹簧坯料的圆弧过渡部位采用数控装置对其成型。上述的工作过程均是通过电脑来控制的。本发明采用冷挤压的方式,所加工而成的产品外形表面好,其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可提高二个级别,并且其表面产生0.5mm压应力层,同时冷挤压后的扭杆弹簧是一次性成型的,无需对外形再进行机械加工,挤压后的扭杆弹簧其流线和纹理保持得很好,且无断裂,所有上述的原因,对成型后的扭杆弹簧的使用寿命均有很大的提高。采用本发明主题的加工工艺,减少了扭杆弹簧后续的机械加工工序,使得其生产成本有明显的降低,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提高,是本领域内的一项重大突破。
权利要求
1.一种冷挤压成型扭杆弹簧的加工工艺,其特征是首先采用液压装置对弹簧坯料进行挤压,其弹簧坯料在液压装置辊轮的作用下拉伸,使弹簧坯料产生移位并成型。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生产的扭杆弹簧产品。
全文摘要
一种冷挤压成型扭杆弹簧的加工工艺及其产品,主要是采用液压装置对弹簧坯料进行挤压,其弹簧坯料在液压装置辊轮的作用下拉伸,使其产生移位并成型。采用本发明加工工艺生产的扭杆弹簧,其精度高,表面粗糙度高,经久耐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改变了扭杆弹簧传统的锻头工艺的生产方法,经试验,其疲劳寿命提高了2.235倍,是汽车零部件加工行业内的一项重大突破,按照本发明主题的加工工艺,必将给汽车行业带来积极的使用效果。
文档编号B21F35/00GK1374161SQ0211688
公开日2002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2日
发明者周成水 申请人:周成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