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型锯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305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桌上型锯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锯床,特别是一种桌上型锯床。
背景技术
习知的桌上型锯床存在电动机固定效果不佳导致严重影响锯切品质及调整锯片斜度作业较不方便的缺失。为此公开了桌上型锯床10。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US 6,283,002 B1号专利案的桌上型锯床10包括机箱11、分别组设在机箱11底侧的前吊座12、后吊座13、两相互平行穿设在前吊座12与后吊座13之间的固定杆14、固设于两固定杆14的动力单元15、呈可枢摆枢设于前吊座12的驱动单元16、组结于驱动单元16的锯片17、装设机箱11前架板111与驱动单元16之间的高度调整单元18及设装于前架板111与前吊座12之间的斜度调整单元19。
机箱11具有两相互平行直立的前架板111、后架板112、固置于前、后架板111、112顶端的工作台113及相互平行锁固于工作台113底侧的前锁座114及后锁座115。
前、后锁座114、115的相对内面分别设有凹弧滑槽116、117。
前吊座12与后吊座13分别设有分别置入两凹弧滑槽116、117中的凹弧滑块121、131,以使前、后吊座12、13可沿两凹弧滑槽116、117的凹弧轨迹位移。
动力单元15具有两分别套设于两固定杆14的固定块151、呈可枢转枢设于固定块151的枢结座152及固结于枢结座152的电动机153。
驱动单元16具有呈可枢转枢设于前吊座12并朝向后吊座13延设的驱动架161、设置于驱动架161底侧的弧形齿排162、呈可转动穿设于驱动架161并朝两固定杆14垂直方向延伸的转轴163及装设转轴163与电动机153输出轴154之间的传动组合体164。
锯片17固定组设于转轴163上并可伸出工作台113外。
当启动电动机153时,就可借由传动组合体164传动转轴163带动锯片17转动。高度调整单元18具有呈可转动穿设在前架板111与前吊座12之间的驱动杆181、套固于驱动杆181并与弧形齿排162啮合的驱动齿套182。
当转动驱动杆181,套固于其上的驱动齿套182可驱动弧形齿排162产生转动,进而可调整锯片17相对于工作台113的高度。
如图4所示,斜度调整单元19具有固设于工作台113底侧的固定座191、穿设于前架板111与固定座191之间的驱动杆192、固定组设于前吊座12的带动块193、螺设于带动块193的传动螺杆194及组设在驱动杆192与传动螺杆194之间并相互啮合的两圆锥齿轮195、196。
当转动驱动杆192,可借由两圆锥齿轮195、196传动传动螺杆194转动,进而可驱动带动块193带动前吊座12连带后吊座13沿凹弧轨迹移动,进而可调整锯片17相对于工作台113的斜度。
上述习知的桌上型锯床10因确能解决以往桌上型锯床的缺失,所以在推出产品后已深获业界好评,但其因工作台113底侧必须组结其他组件,所以须将工作台113翻面以方便进行组装作业,然后再整体翻面后,将工作台113固置在前、后架板111、112顶侧,才能完成桌上型锯床10的组装作业,实务上具有组装较不方便、费时的缺失,同时存有更换锯片17及维修作业不便的缺失,此外,因工作台113须承受组结于其底侧各组件的重量,所以结构强度须极佳导致有整体重量较重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维修作业方便省时、工作台轻整体重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桌上型锯床。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箱、设有锯片开口的工作台、沿凹弧轨迹滑移装设于机箱内的支座及组设于支座上具有电动机的动力单元、具有锯片的锯片结构、可调整锯片结构的锯片高度的高度调整结构及可调整锯片斜度的斜度调整结构;机箱包括相互平行间隔的第一、二侧架;第一侧架设有第一、二凹弧孔;机箱的第一、二侧架相对内壁面设有的第一、二导块,并于第一、二侧架四角隅之间穿设数连接杆;工作台枢转状枢接于数连接杆之一的连接杆上;支座包括本体、自本体两反向侧分别延设并与第一、二导块配合沿凹弧轨迹移动的第一、二滑块、分别自本体沿第一滑块垂直方向延伸的支柱;第一滑块底侧固设有动力单元的固定架,动力单元的电动机系固设于枢转枢接于固定架上的活动架上;锯片结构包括套设于支柱的第一套管、固结于第一套管并朝向第二滑块延伸的连接架、固结于连接架并平行第一套管的第二套管、穿设于第二套管并受电动机传动且锁接锯片的转动轴;高度调整结构包括固设于支座并位于支柱旁侧的固定座、穿设于固定座并穿出第一侧架的第二凹弧孔外驱动第一套管转动的高度驱动杆;斜度调整结构包括固设于第一滑块底侧的连动座、可驱动连动座带动支座移动的斜度驱动杆及装设于第一滑块与第一侧架之间的定位单元。
其中高度调整结构更包括高度指示单元,其包括固接于连动座并穿出第二凹弧孔外的套杆、套设于套杆的齿盘、设置于齿盘的高度刻度表、锁固于套杆并指向高度刻度表的高度指针及套接于高度驱动杆并啮合于齿盘的驱动齿轮。
斜度调整结构更包括斜度指示单元,其包括固接于连动座并穿出第一侧架第三凹弧孔外的斜度指针及设置于第一侧架并邻近第三凹弧孔下方且与斜度刻度表配合的斜度刻度表。
支座本体上设有锯片护盖结构,其包括固接于支座本体并穿出第二侧架的凹弧孔外的从动杆及呈可朝向锯片翻转枢设从动杆上的锯片护盖。
动力单元固定架与电动机之间装设有弹性元件。
锯片结构第一套管具有成型于外管面的从动齿件;高度驱动杆具有与从动齿件啮合以驱动第一套管转动的驱动齿段。
斜度调整结构连动座具有朝第一滑块垂直方向设置的螺孔;斜度驱动杆具有螺设于螺孔内的螺杆段。
斜度调整结构更包括转向单元;其包括穿出第一侧架外且与斜度驱动杆垂交的斜度操作杆、分别套接于斜度驱动杆及斜度操作杆上并彼此啮合的两圆齿轮及套接于斜动操作杆并位于第一侧架外的斜度控制件。
支座上第一滑块设有对齐第一凹弧孔的螺孔;斜度调整结构定位单元包括切换控制件、垫片及弹性元件;切换控制件具有穿过第一凹弧孔并螺锁于第一滑块螺孔内的螺杆、自螺杆沿轴向扩增径度的挡杆及固接于挡杆的扳杆。
第一、二侧架相对内壁面的第一、二导块分别具有凹弧顶面;支座第一、二滑块分别凸设分别坐置于第一、二导块凹弧顶面上的凹弧块体。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机箱、工作台、沿凹弧轨迹滑移装设于机箱内的支座及组设于支座上动力单元、锯片结构、高度调整结构及斜度调整结构;机箱包括设有第一、二凹弧孔的第一侧架及第二侧架,并于相对内壁面设有第一、二导块及穿设于第一、二侧架的数连接杆;工作台枢枢接于一个连接杆上;支座包括本体、与第一、二导块配合沿凹弧轨迹移动的第一、二滑块及支柱;动力单元包括固设于第一滑块底侧固定架、枢接于固定架上的活动架及固设于活动架上的电动机;锯片结构包括锯片、套设于支柱的第一套管、固结于第一套管并朝向第二滑块延伸的连接架、固结于连接架并平行第一套管的第二套管、穿设于第二套管并受电动机传动且锁接锯片的转动轴;高度调整结构包括固设于支座并位于支柱旁侧的固定座、穿设于固定座并穿出第一侧架的第二凹弧孔外驱动第一套管转动的高度驱动杆;斜度调整结构包括固设于第一滑块底侧的连动座、可驱动连动座带动支座移动的斜度驱动杆及装设于第一滑块与第一侧架之间的定位单元。支座沿凹弧轨迹滑移装设于组设于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之间,并将动力单元、锯片结构、高度调整结构及斜度调整结构组设在支座与第一侧架之间,所以工作台并不需要与上述组件组接,相对进行组装时无须翻面,只需于最后步骤时再将工作台组设于机箱上即可,所以本实用新型实具有组装作业较方便省时的功效及优点;组装时,只需将工作台翻转至位于机箱上方再以数锁接元件锁固,就可进行锯切作业;只需将锁结元件松开,再将工作台翻转至位于机箱旁侧,就可进行更换锯片及其他维修作业,实务上具有更换锯片及维修较方便省时的功效及优点;且因工作台无须与上述组件组接,故无须承载其他组件的重量,相对无须具极佳强度需求,如此,工作台可为射出品,具有可以大幅减轻桌上型锯床整体重量、可降低生产成本的功效及优点。不仅组装、维修作业方便省时,而且工作台轻整体重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US 6,283,002 B1号专利案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US 6,283,002 B1号专利案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3、为US 6,283,002 B1号专利案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US 6,283,002 B1号专利案斜度调整单元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前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支座、动力单元及锯片结构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侧架、高度调整结构及斜度调整结构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侧架及锯片护盖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侧视图(调整锯片高度状态)。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前视图(调整锯片斜度状态)。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前视图(翻转工作台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箱30、组设于机箱30上的工作台40、沿凹弧轨迹滑移装设于机箱30内的支座50、组设于支座50上的动力单元60、受动力单元60传动的锯片结构70、可调整锯片结构70的锯片75高度的高度调整结构80及可调整锯片75斜度的斜度调整结构90。
如图6、图8、图9所示,机箱30包括相互平行直立的第一侧架31、第二侧架32、分别设置于第一、二侧架31、32相对内壁面311、321的第一、二导块33、34及穿设于第一、二侧架31、32四角隅之间的数连接杆37。
第一侧架31上设有第一、二凹弧孔35、36。
第一、二导块33、34分别具有凹弧顶面331、341。此外,第一、二导块33、34可以锁结方式分别锁固于第一、二侧架31、32相对应内壁面311、321上,且第一凹弧孔35位于凹弧顶面331上方。
工作台40具有供工件置放的顶面41、底面42、贯穿顶面41、底面42的锯片开口43及两间隔固置于底面42并套接于数连接杆37中之一连接杆37’的连接块44。
如图5、图12所示,当对工作台40一侧施加向上力,工作台40便以连接杆37’为转轴自机箱30顶侧翻转至机箱30旁侧。此外,可在工作台40与第一侧架31、第二侧架32之间锁设数锁固件以提高工作台40的稳固效果。较佳地,可将工作台40分设成锁固于第一侧架31、第二侧架32之间的固定台部402及呈可翻转并可与固定台部402对接的活动台部401,如此,只须翻转活动台部401,便可进行更换、维修该锯片75的作业。
如图6、图7、图8、图9所示,支座50包括本体51、自本体51两反向侧分别朝向第一导块33、第二导块34延设的第一滑块52、第二滑块53、分别自本体51沿第一滑块52垂直方向延伸的支柱54及固定块55。
第一滑块52及第二滑块53为呈配合第一、二导块33、34凹弧顶面331、341的凹弧状块体,且分别凸设分别坐置于凹弧顶面331、341上以方便滑动的凹弧块体521、531。第一滑块52与第一导块33之间及第二滑块53与第二导块34之间也可采其他组配设计,以使第一滑块52及第二滑块53依循凹弧轨迹移动。此外,凹弧块体521对齐第一凹弧孔35设置有螺孔522。较佳地,支座50更具有自顶面朝向底面设置的凹弧口56。
动力单元60包括固设于第一滑块52底侧的固定架61、呈可枢转地枢接于固定架61上的活动架62及固结于活动架62上的电动机63。
活动架62借由枢件64枢接于固定架61上并可于第一滑块52与第二滑块53之间摆动。
电动机63借由数锁结件65锁固于活动架62,其具有朝第一滑块52垂直方向延伸的输出轴631。较佳地,动力单元60更包括装设于固定架61与电动机63之间的弹性元件66,弹性元件66为压缩弹簧。
锯片结构70包括呈可转动套设于支柱54并平行于电动机63输出轴631的第一套管71、固结于第一套管71并朝向第二滑块53延伸成型的连接架72、固结于连接架72并平行第一套管71且穿过支座50上凹弧口56的第二套管73、穿设于第二套管73并受电动机63传动的转动轴74及锁接于转动轴74上的锯片75。
第一套管71具有成型于外管面的从动齿件76,从动齿件76为蜗轮。
转动轴74呈可顺畅转动穿设于第二套管73,其具有传动段741、螺杆段742及位于传动段741与螺杆段742之间的凸环743。
借由于传动段741与电动机63输出轴631之间装设传动组合体77,以使转动轴74可受电动机63传动。传动组合体77包括套接于输出轴631的传动轮771、套接于传动段741的从动轮772及挂连于传动轮771与从动轮772之间的传动皮带773。
锯片75套设于螺杆段742并抵置于凸环743,然后再将螺母78螺锁并旋紧于螺杆段742。当启动电动机63传动转动轴74时,锯片75即可随着转动。
高度调整结构80包括固设于固定块55的固定座81、呈可转动穿设于固定座81并穿出第一侧架31的第二凹弧孔36外的高度驱动杆82及组接于高度驱动杆82并位于第一侧架31外的高度控制件83。
高度驱动杆82具有可驱动从动齿件76转动的驱动齿段821及位于第一侧架31外的组结段822。驱动齿段821相对为蜗轮的从动齿件76而为蜗杆。
高度控制件83为套接于组结段822的梅花旋钮。
斜度调整结构90包括固设于第一滑块52底侧并位于固定架61旁侧的连动座91、可驱动连动座91产生位移的斜度驱动杆92及装设于第一滑块52与第一侧架31之间的定位单元93。
连动座91具有朝第一滑块52垂直方向设置的螺孔911。
斜度驱动杆92具有螺设于螺孔911内的螺杆段921及反向于螺杆段921的组接段922。借此,当转动斜动驱动杆92就可驱使连动座91产生线性位移。较佳地,为了提高操作的便利性,斜度调整结构90更包括转向单元94及斜度控制件95。
转向单元94包括固置于第一侧架31内壁面311并供斜度驱动杆92的组接段922穿设的承座941、呈可转动穿设于承座941并穿出第一侧架31外且与斜度驱动杆92垂交的斜度操作杆942、分别套接于组结段922与斜度操作杆942上并彼此啮合且位于承座941内的两圆齿轮943、944。
斜度控制件95套接于斜动操作杆942并位于第一侧架31外,斜度控制件95为手轮。
定位单元93包括切换控制件931、垫片935及弹性元件936。
切换控制件931具有穿过第一凹弧孔35并螺锁于第一滑块52螺孔522内的螺杆932、自螺杆932沿轴向扩增径度的挡杆933及固接于挡杆933的扳杆934。
组装时,先将弹性元件936及垫片935套设于螺杆932,然后将螺杆932锁入第一滑块52的螺孔522内。当转动扳杆934使垫片935完全迫紧于第一侧架31的外壁面312时,第一滑块52呈定位状态,相反地,当反向转动扳杆934使垫片935脱离外壁面312,第一滑块52则呈可位移状态。
如图6、图10所示,调整锯片75高度时,先转动高度控制件83,使高度驱动杆82随着转动,同时其上驱动齿段821驱动从动齿件76转动,此时,第一套管71将同步以支柱54为支轴转动,并使连接架72与第二套管73产生摆动,进而可带动转动轴74及锯片75产生摆动并改变伸出于工作台40顶面41的高度;此外,从动轮772会随转动轴74移动,相对传动皮带773会拉动传动轮771带动电动机63也产生位移,由于电动机63系锁固于活动架62,且活动架62可以枢件64为转轴产生枢摆,加上电动机63因自重因素而下降,故可使传动皮带773保持良好传动紧度,再加上电动机63可借由弹性元件66的弹力确实降位,则可确保传动皮带773的传动紧度。
如图5、图7、图8所示,较佳地,高度调整结构80更包括高度指示单元84,其包括固接于连动座91并面对第一侧架31的连接座841、固设于连接座841并穿出第二凹弧孔36外的套杆842、呈可转动套设于套杆842并位于第一侧架31外的齿盘843、设置于齿盘843外盘面的高度刻度表844、锁固于套杆842并指向高度刻度表844的固定高度指针845及套接于组接段822并啮合于齿盘843的驱动齿轮846。如此,当转动高度控制件83带动高度驱动杆82转动,其上驱动齿轮846可随着转动并驱动齿盘843及高度刻度表844一起转动,进而可借由高度刻度表844与高度指针845的组配显示出锯片75的高度数值。
亦可将套杆842直接固设于连动座91而省略该连接座841。
如图5、图6、图7、图11所示,调整锯片75的斜度时,先转动定位单元93的切换控制件931,使该第一滑块52呈可位移状态,然后,转动斜度控制件95,使斜度操作杆942随着转动并借由两圆锥齿轮943、944传动斜度驱动杆92产生转动,然后,借由与螺孔911螺接的螺杆段921驱动连动座91产生线性位移,进而带动第一滑块52同步位移。此时,如图7、图8、图9所示,借由凹弧块体521与凹弧顶面331及凹弧块体531与凹弧顶面341的设计,可使第一滑块52及第二滑块53依循凹弧轨迹移动,并带动支座50、动力单元60、锯片结构70及高度调整结构80整体随着移动,进而改变锯片75相对于工作台40顶面41的夹角、斜度。当调整至预定斜度位置后,再反向转动切换控制件931使垫片935再度迫紧于第一侧架31的外壁面312使第一滑块52呈定位状态,就可完成锯片75的斜度调整作业。
由于高度驱动杆82可在第二凹弧孔36内移动及切换控制件931的螺杆932可第一凹弧孔35内移动,所以锯片75的斜度调整作业并不会受阻碍。
如图7、图8、图11所示,较佳地,斜度调整结构90更包括斜度指示单元96,其包括固接于连动座91或连接座841并穿出第一侧架31第三凹弧孔38外的斜度指针961及设置于第一侧架31的外壁面312并位于第三凹弧孔38下方的斜度刻度表962。如此,因为斜度指针961会随连动座91或连接座841摆动,相对可与斜度刻度表962配合并显示出锯片75的斜度数值。
如图6、图7、图9所示,较佳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锯片护盖结构100,其包括固接于支座50本体51并穿出第二侧架32的凹弧孔322外的从动杆101、套接于从动杆101并位于第二侧架32外的连接块102及呈可翻转枢设于连接块102的锯片护盖103。不进行锯切作业时,锯片护盖103可翻转至位于工作台40顶面41并盖置于锯片75外。进行锯切作业时,则将锯片护盖103翻转至位于第二侧架32旁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功效及优点1、因为本实用新型支座50滑移组设于第一侧架31与第二侧架32之间及动力单元60、锯片结构70、高度调整结构80及斜度调整结构90组设在支座50与第一侧架31之间,所以工作台40并不需要与上述组件组接,相对进行组装时无须翻面,只需于最后步骤时再将工作台40组设于机箱30上即可,所以本实用新型实具有组装作业较方便省时的功效及优点。
2、因为工作台40无须与上述组件组接而呈锁固于机箱30的第一侧架31与第二侧架32上方且为可翻转设计,如此,只需将工作台40,或活动台部401翻转至位于机箱30上方再以数锁接元件锁固,就可进行锯切作业;只需将锁结元件松开,再将工作台40,或活动台部401翻转至位于机箱30旁侧,就可进行更换锯片75及其他维修作业,实务上具有更换锯片75及维修较方便省时的功效及优点。
3、因为工作台40无须与上述组件组接,故无须承载其他组件的重量,相对无须具极佳强度需求,如此,本实用新型工作台40可为射出品,具有可以大幅减轻桌上型锯床整体重量、可降低生产成本的功效及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桌上型锯床,它包括机箱、设有锯片开口的工作台、装设于机箱内的支座、具有电动机的动力单元、具有锯片的锯片结构、可调整锯片结构的锯片高度的高度调整结构及可调整锯片斜度的斜度调整结构;机箱包括相互平行间隔的第一、二侧架;第一侧架设有第一、二凹弧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沿凹弧轨迹滑移装设于机箱内;动力单元、锯片结构、高度调整结构及斜度调整结构组设于支座上;机箱的第一、二侧架相对内壁面设有的第一、二导块,并于第一、二侧架四角隅之间穿设数连接杆;工作台枢转状枢接于数连接杆之一的连接杆上;支座包括本体、自本体两反向侧分别延设并与第一、二导块配合沿凹弧轨迹移动的第一、二滑块、分别自本体沿第一滑块垂直方向延伸的支柱;第一滑块底侧固设有动力单元的固定架,动力单元的电动机系固设于枢转枢接于固定架上的活动架上;锯片结构包括套设于支柱的第一套管、固结于第一套管并朝向第二滑块延伸的连接架、固结于连接架并平行第一套管的第二套管、穿设于第二套管并受电动机传动且锁接锯片的转动轴;高度调整结构包括固设于支座并位于支柱旁侧的固定座、穿设于固定座并穿出第一侧架的第二凹弧孔外驱动第一套管转动的高度驱动杆;斜度调整结构包括固设于第一滑块底侧的连动座、可驱动连动座带动支座移动的斜度驱动杆及装设于第一滑块与第一侧架之间的定位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上型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度调整结构更包括高度指示单元,其包括固接于连动座并穿出第二凹弧孔外的套杆、套设于套杆的齿盘、设置于齿盘的高度刻度表、锁固于套杆并指向高度刻度表的高度指针及套接于高度驱动杆并啮合于齿盘的驱动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上型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度调整结构更包括斜度指示单元,其包括固接于连动座并穿出第一侧架第三凹弧孔外的斜度指针及设置于第一侧架并邻近第三凹弧孔下方且与斜度刻度表配合的斜度刻度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上型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本体上设有锯片护盖结构,其包括固接于支座本体并穿出第二侧架的凹弧孔外的从动杆及呈可朝向锯片翻转枢设从动杆上的锯片护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上型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单元固定架与电动机之间装设有弹性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上型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锯片结构第一套管具有成型于外管面的从动齿件;高度驱动杆具有与从动齿件啮合以驱动第一套管转动的驱动齿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上型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度调整结构连动座具有朝第一滑块垂直方向设置的螺孔;斜度驱动杆具有螺设于螺孔内的螺杆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桌上型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度调整结构更包括转向单元;其包括穿出第一侧架外且与斜度驱动杆垂交的斜度操作杆、分别套接于斜度驱动杆及斜度操作杆上并彼此啮合的两圆齿轮及套接于斜动操作杆并位于第一侧架外的斜度控制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上型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上第一滑块设有对齐第一凹弧孔的螺孔;斜度调整结构定位单元包括切换控制件、垫片及弹性元件;切换控制件具有穿过第一凹弧孔并螺锁于第一滑块螺孔内的螺杆、自螺杆沿轴向扩增径度的挡杆及固接于挡杆的扳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上型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二侧架相对内壁面的第一、二导块分别具有凹弧顶面;支座第一、二滑块分别凸设分别坐置于第一、二导块凹弧顶面上的凹弧块体。
专利摘要一种桌上型锯床。为提供一种组装、维修作业方便省时、工作台整体重量轻、降低生产成本的锯床,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机箱、工作台、沿凹弧轨迹滑移装设于机箱内的支座及组设于支座上动力单元、锯片结构、高度调整结构及斜度调整结构;机箱包括设有第一、二凹弧孔的第一侧架及第二侧架,并于相对内壁面设有第一、二导块及穿设于第一、二侧架的数连接杆;工作台枢枢接于一个连接杆上;支座包括本体、第一、二滑块及支柱;动力单元包括固定架、活动架及电动机;锯片结构包括锯片、第一套管、连接架、第二套管、锁接锯片的转动轴;高度调整结构包括固定座及高度驱动杆;斜度调整结构包括连动座、斜度驱动杆及定位单元。
文档编号B23D47/00GK2631680SQ03266060
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5日
发明者廖瑞森, 江培烈 申请人:廖瑞森, 江培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