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圆拉伸管材刃模扒皮装置及扒皮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3478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盘圆拉伸管材刃模扒皮装置及扒皮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圆拉伸法生产管材时的扒皮装置及扒皮技术,特别是一种对盘圆拉伸管材进行刃模扒皮的装置及扒皮工艺。
背景技术
对于表面质量要求高的管材以及易产生表面缺陷的镍及镍合金、白铜等管材,一般都在工艺设计时安排“扒皮”工序。即对制品表面缺陷进行修理。“扒皮”分为人工“扒皮”、刃模扒皮、机械车光“扒皮”。人工“扒皮”是采用刮刀对制品表面缺陷进行修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易遗漏缺陷,但几何损失小。刃模扒皮是在直管拉伸上进行,每次扒皮量为0.10~0.20mm,扒皮效果好,但管材受拉伸机长度及管材长度的限制,管材长度过长(大于15米)时易产生管材“跳车痕”,且拉伸机机头空载返程生产效率低。机械扒皮需在专用“扒皮机”上进行,每次“扒皮量”不小于0.5mm,表面较刃模“扒皮”粗糙度大,金属几何损失大。
上述扒皮(车光)修理表面缺陷方式,只在管材为直条状况下进行。目前,还没有研究出对盘圆状管材的扒皮方法。

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盘圆拉伸管材刃模扒皮装置及扒皮工艺,其目的是解决传统的刃模扒皮技术只能对直管进行扒皮,而盘管由于管材截面为椭圆而不能采用刃模扒皮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在圆盘拉伸机上对盘管进行在线扒皮。
2、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盘圆拉伸管材刃模扒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复合床头包括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它们相对设置,第一床头的模座内设置过渡圆模,第二床头的模座内设置扒皮刃模,过渡圆模内径与扒皮刃模相匹配,圆盘拉伸机设在第二床头的一侧。
第一床头与第二床头间设有返屑板。
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的模座内根据处理盘管的不同品种、规格,设置不同尺寸的过渡圆模和扒皮刃模。
一种盘圆拉伸管材刃模扒皮工艺,其特征在于以上述的装置做为扒皮装置,将截面为椭圆的待扒皮盘管的一端制作成夹头,夹头长度以穿过过渡圆模及扒皮刃模并能够让圆盘拉伸机钳口顺利夹持为准。拉伸时,盘管穿过扒皮装置的过渡圆模过渡成圆管后,再穿过扒皮刃模,用圆盘拉伸机拉伸对盘管从头至尾进行在线拉伸扒皮处理。
扒皮刃模的内径比过渡圆模过渡后盘管的外直径小0.20~0.40mm。
3、优点及效果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的刃模扒皮技术只能对直管进行扒皮,而盘管由于管材截面为椭圆而不能采用刃模扒皮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将实用的“刃模扒皮”技术与目前最高效的盘管拉伸技术充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实用、高效的“盘管刃模扒皮”新技术,最大程度的提高管材的表面质量,减少探伤伤点。本发明可充分发挥盘管拉伸和刃模扒皮的优势。
1、生产效率是直管“扒皮”的4~7倍,拉伸无空载现象;2、扒皮量均匀,管材表面光洁度高,扒皮效果等同直管刃模扒皮质量,优于机械扒皮;3、工艺损失小——每百米管材制头长度是直管的十分之一以下,管材的长度不受限制。
4、可实现多次扒皮----可在拉伸过程中,根据管材表面质量情况,随时进行扒皮,较机械扒皮灵活、机动。


附图1为本发明扒皮装置工作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中复合床头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发明中复合床头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盘圆拉伸管材刃模扒皮工艺,它用的扒皮装置采用具有两个床头2、3的复合床头,如图2、3所示,复合床头1的第一床头2和第二床头3相对设置,第一床头2与第二床头3间设有返屑板7,过渡圆模4设在第一床头2的模座内,扒皮刃模5对应设在与第一床头2相对应的第二床头3的模座内,它与过渡圆模4内径尺寸相匹配,将截面为椭圆的待扒皮盘管6的管材穿过过渡圆模4过渡成圆管后,再穿过扒皮刃模5,用拉伸机8拉伸从扒皮刃模5穿出的盘管夹头,对盘管6从头至尾进行在线拉伸扒皮处理,可以根据待处理盘管的不同尺寸、规格,在第一床头2和第二床头3的模座内设置与它的尺寸配套的过渡圆模4和扒皮刃模5,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处理各种尺寸的盘管,“扒皮”屑在第一、二床头2、3间的空档中经返屑板7返出,这样可以方便、安全的将扒皮屑排出,不会因返屑不畅而造成扒皮屑堵塞现象。
本发明对盘管6扒皮前,将盘管一端制作夹头,夹头长度以同时穿过过渡圆模及扒皮刃模并能够让圆盘拉伸机钳口顺利夹持,实现拉伸为准。过渡圆模直径要小于盘管截面椭圆的短轴尺寸,保证经过过渡圆模后管材截面成为圆形;扒皮刃模的尺寸要小于过渡后管材尺寸0.20~0.40mm(推荐尺寸)。
权利要求
1.一种盘圆拉伸管材刃模扒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复合床头(1);复合床头(1)包括第一床头(2)和第二床头(3),它们相对设置,第一床头(2)的模座内设置过渡圆模(4),第二床头(3)的模座内设置扒皮刃模(5),过渡圆模(4)内径与扒皮刃模(5)相匹配,圆盘拉伸机(8)设在第二床头(3)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圆拉伸管材刃模扒皮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床头(2)与第二床头(3)间设有返屑板(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圆拉伸管材刃模扒皮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床头(2)和第二床头(3)的模座内根据处理盘管的不同品种、规格,设置不同尺寸的过渡圆模(4)和扒皮刃模(5)。
4.一种盘圆拉伸管材刃模扒皮工艺,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1的装置做为扒皮装置,将截面为椭圆的待扒皮盘管(6)的一端制作成夹头,夹头长度以穿过过渡圆模(4)及扒皮刃模(5)并能够让圆盘拉伸机(8)的钳口顺利夹持为准;拉伸时,盘管(6)穿过扒皮装置的过渡圆模(4)过渡成圆管后,再穿过扒皮刃模(5),用圆盘拉伸机(8)拉伸对盘管(6)从头至尾进行在线拉伸扒皮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圆拉伸管材刃模扒皮工艺,其特征在于扒皮刃模(5)的内径比过渡圆模(4)过渡后盘管的外直径小0.20~0.40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圆拉伸管材刃模扒皮装置及扒皮工艺,该装置为复合床头,复合床头包括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它们相对设置,第一床头的模座内设置过渡圆模,第二床头上的模座内设置扒皮刃模,过渡圆模内径与扒皮刃模相匹配,盘圆拉伸机设在第二床头的一侧。本发明扒皮工艺采用上述的扒皮装置,将截面为椭圆的待扒皮盘管的管材穿过扒皮装置的过渡圆模过渡成圆管后,再穿过扒皮刃模,用圆盘拉伸机拉伸从扒皮刃模穿出的盘管夹头(夹头长度可同时穿过过渡圆模及扒皮模)对盘管从头至尾进行拉伸在线扒皮处理。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对管材表面缺陷修理的刃模扒皮技术只能对直管表面进行扒皮,而盘管由于管材截面为椭圆不能采用刃模扒皮技术等问题。
文档编号B21C1/00GK1850386SQ20061004655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1日
发明者白常厚, 刘关强, 刘刚, 赵宝洪, 张洪, 阎淑芬, 王洪军, 王丽, 韩淑敏, 包景国 申请人:沈阳铜兴产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