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火花加工的复合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755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电火花加工的复合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电火花加工(EDM)机器中通过电火花加工来切割金属或导电材料的电极丝。
背景技术
:大多数现代EDM机器都设计成使用极限抗拉强度在400~1000N/mm2之间的直径大致为0.25mm的棵黄铜丝。EDM丝应当是导电的,它们通过在受控的水基电介质中在该丝线与导电工件之间腐蚀放电而工作。为了实现精确加工,尤其是为了能够切削具有小半径的角部,必须使用具有高极限抗拉强度的小直径丝线,使得它们能在加工区域中保持张紧并限制振动的振幅。因此,人们可能试图使用至少中部由钢制成的丝线,以增加极限抗拉强度。由于电火花加工是较慢的过程,因此同时存在使加工速度尤其是粗加工速度最大化的需求。在本专利申请中,粗加工速度以mm2/min也就是以切削面面积的放大速度来测量,或者对于工件的给定高度以mm/min即根据丝线穿透工件的速度来测量。应理解,该速度直接取决于丝线与工件之间的加工区域中释放的放电能量,因而取决于丝线能够传导到加工区域中的电能。然而,在加工区域中的腐蚀放电和经过丝线的电流产生的焦耳热往往会使丝线变热。用于电火花加工的丝线的一个限制是丝线会在热和机械张力的联合作用下断裂。这使得使用者不得不限制其EDM机器的加工功率,尤其是在丝线无法被特别好地冷却时,例如在锥形加工或在加工非常长的工件时。避免断裂的最筒单方法是使用大直径丝线,例如^f吏用直径在0.30mm以上的丝线。然而,这将限制可加工的凹角的最小半径。已经提出使用镀锌丝,与棵黄铜丝相比,涂层的作用增加了加工速度。然而,纯锌层很快磨损而不能足够长时间地保护丝线芯部以切削长工件。已经提出使用P-黄铜层一即含有大约47%锌的黄铜来覆盖丝线芯部,从而避免纯锌制成的表面层磨损过快的缺点,因而可以增强切削性能。文献US4,977,303说明了一种用于制造电极丝的方法以及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电极丝,在该文献中描述和要求保护的方法包括提供例如由铜制成的金属芯,用给定厚度(13-15pm)的诸如锌的挥发性金属层覆盖该金属芯,在氧化气氛下将其整个加热到700"C以上,优选加热到850t:以上,以4吏锌和铜扩散直至获得厚度是初始锌层的给定厚度的大约三倍的扩散层,以及将该扩散层的厚度减少至少30%.在厚度减少30%后,用于该方法的操作条件必然在扩散层中造成约33%的锌浓度,即造成厚度约22jim的a-铜/锌合金。该文献中描述和要求保护的电极丝包括厚度为大约ljim的表面氧化层,该表面氧化层覆盖厚度大约为6jim、含有58-60%锌的铜/锌合金(即Y-铜/锌合金)连续层,锌浓度则朝向芯部减少直至约lljim的深度。该文献未说明如何获得这种带有Y-铜/锌合金层的电极丝。最近,文献US5,945,010提出使镀锌ot-黄铜退火,以便形成Y-黄铜外围层,然后对这样获得的坯料进行拉丝以使其达到最终直径。拉丝操作产生断裂的Y-黄铜表面层。该文献提到,表面层的断裂并不会降低切削速度性能。另外,该文献不主张设置P-黄铜层。最后,文献US6,781,081(或者US2003/0057189Al)公开了一种性能良好的丝线,该丝线在金属芯部上叠加有两个连续的黄铜层,内层由P-黄铜制成,连续的外层由Y-黄铜制成。EDM的速度因而高于只具有Y-黄铜层或P-黄铜层的丝线。然而,该文献未说明如何制造这样的丝线。
发明内容对于给定加工电流来说需要尽可能快地进行加工,并且对于给定丝线(金属丝,电极丝)直径来说也需要能够使用尽可能最高的加工电流。本发明源自这样的惊人发现,即,对于具有覆盖有合金层的金属芯的edm丝线来说,通过在由铜或黄铜制成的芯部上设置涂层(镀层,覆盖层)仍可以使edm的性能获得相当可观的增强,所述涂层结合了断裂的y-黄铜表面层和P-黄铜子层,该发现推翻了文献us5,945,010的教导,该文献认为,如果使用断裂的y-黄铜表面层,则切削速度不会有任何提高,并且该文献尤其不主张使用P-黄铜。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edm加工速度,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电火花加工的电极丝,该电极丝包括-由铜、铜合金或黄铜制成的芯部;-黄铜涂层,其中,该黄铜涂层包括叠置的-P黄铜子层;以及-具有在裂紋(断裂部)处露出p-黄铜的断裂的y-黄铜结构的表面层。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式,P-黄铜至少局部地填充y-黄铜表面层中的裂紋。有利的是,所述P-黄铜子层可以是连续的,从而比不连续的子层提供更好的效果。通过使断裂的y-黄铜表面层的厚度小于电极丝直径的8%,优选小于电极丝直径的5。/。而获得更好的效果,该效果包括edm具有更高的速度和加工后的工件具有更好的表面光洁度。如果厚度大于电极丝直径的大约5%,则会发现加工后的工件的表面光洁度下降加工后的成品工件具有与已完成加工的电极丝的方向平行的条痕。作为替代方案或补充方案,有利地使所述P-黄铜子层的厚度在电极丝直径的5%~12%的范围内。当断裂的y-黄铜表面层和P-黄铜子层的组合厚度小于电极丝直径的大约10%时,会使这样的电极丝的工业规模生产更容易。超过该值,在拉丝步骤制造过程中电极丝会发生断裂。一种有利实施方式是设置厚度为电极丝直径的大约2%的断裂的Y-黄铜表面层和厚度为电极丝直径的大约6%的p-黄铜子层。如果将Y-黄铜表面层的外表面充分地氧化成发暗的颜色(深色),则也可以使EDM速度获得增加。在某些EDM机器中,不利之处在于氧化物可能增加电接触的困难,或者导致导电体过早磨损。因此,优选使Y-黄铜表面层的外表面的氧化程度较低,并且仍然例如具有能够反射光的明亮的外表,以便与利用该特性检测电极丝存在的EDM机器相容。实际上,为了避免电接触和电线磨损问题并同时确保增强EDM的性能,可以优选这样的电极丝,在该电极丝中,通过选择性分解(溶解)测量得到的氧化层的平均厚度在大约100nm至大约250nm之间,并优选小于200nm,该氧化层主要由氧化锌构成.可以优选的是选择由锌含量小于40%的黄铜来制造芯部,更优选的是选择含有20%锌的黄铜来制造芯部,作为可选方案,可以选择由铜制成的芯部,以使电极丝的导电性最佳。也可以通过选择含有37%锌的CuZn37合金制成的芯部来增加EDM的速度,这还具有降低生产成本的附加优点。可以证实,有利的是对成批的多盘丝线施进行低温扩散来制造这样的电极丝,因为与高温和/或在线处理相比这种方式节省能量。因此,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经济的用于制造这种电极丝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由铜或黄铜制成的芯部;b)利用电解方法用锌层覆盖所述芯部,以形成预坯料;c)需要时,对所述预坯料进行第一拉丝操作,以使镀锌丝的表面光滑,并因而使该丝线在进行扩散后易于绕出;d)在炉内以大约200C至大约400X:的温度对拉丝后的预坯料进行2小时至约40小时的退火,选择时间和温度,使得通过覆盖层的锌和芯部的铜或黄铜之间的扩散来制成坯料,该坯料具有P-黄铜子层和Y-黄铜表面层,该Y-黄铜表面层本身在表面处至少被轻微氧化;e)对这样扩散得到的坯料进行第二冷拉丝操作,以使该坯料形成最终直径并使Y-黄铜表面层断裂。然而,也可通过在低温下并持续更长的时间的批量热处理来制造这种电极丝,只要持续时间符合工业要求即可。相反,可通过在取出电极丝时将其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大约600C)而利用在线工艺制造这种电极丝。在第二拉丝操作过程中,外部的Y相首先断裂成在电极丝表面均匀分布的块。在这些块之间具有空裂紋。接着,仍在拉丝^Mt过程中,这些块沿纵向方向再聚集在一起,从而允许P相子层从它们之间穿过以便最终在特定位置与电极丝的表面平齐。作为参考,第二拉丝操作实现的直径减少量在大约40%至大约78%的范围内。这使Y-黄铜的外围层可以适当地断裂。另外,可以将第一拉丝操作进行成使得直径减少约40%至约60%。在该方法中,有利的是退火步骤d)以这样的温度和时间在炉中进行,该温度和时间被选择成使得在步骤e)之后通过选择性分解测量得到的电极丝上的氧化层的平均厚度在大约100nm和大约250nm的范围内。简单地列出会产生一定扩散状态的所有时间和温度条件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为了制成电火花加工丝线而进行的扩散涉及既不平整也未薄或厚到足以构成半无限介质的外锌层。另外,潜热路径(随时间变化的温度)非常不同。在对4kg盘包装的铜丝或镀锌CuZn20黄铜丝在空气中进行扩散操作的情况下,已发现p相中间层的厚度e根据如下定律作为时间t的函数增加de/dt=D/e,D为取决于温度T和丝线芯部的成分的扩散系数,de/dt为厚度e关于时间t的导数。系数D是温度T的根据标准公式D=D0e-Q/RT的函数,Do是用mVs表示的频率因数,Q是用J/moI表示的活化能,R是理想气体摩尔气体常数并等于8.31J/(mol.K),T是以绝对温度表示的温度。Do和Q取决于镀锌丝线的芯部的特性。对于在约620'C到约680C范闺内的温度,可以为铜芯选择Do=4.98x10"以及Q-129500,而为CuZn20黄铜芯选择D0=2.64xl(T6以及Q=100800。对于CuZn37芯,可以选择D0=4.10x103以及Q=138200。可以使用任何公知方法对微分公式de/de=D/e进行积分。在恒定温度下,积分满足简化公式e=(2Dt)1/2。最终P相厚度必然受到可用锌量的限制,并且根据本发明,在表面处留有较少的Y相。对于在包装在较大巻盘中的丝线上进行的扩散操作,有利地通过降低均热温度以确保巻盘的整体温度均匀来加长处理时间.这样,本发明能够按照如下步驟在芯部的oc相与外部的Y相层之间获得一些P相采用包括含有63%铜和37%锌的黄铜芯和3jim的纯锌涂层的丝线,该丝线的外径为0.46mm;以220t:对该丝线热处理15小时。因而在ct相芯部和厚度为大约4pm的y相外层之间形成厚度大约为2jim的P相子层。以上所给出的信息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初始条件和期望的最终条件选择时间和温度条件,实际上就是选择其热路径。在暴露于氧的丝线上进行扩散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在不是惰性气体气氛或不是减小的压力的情况下,锌会出现显著的挥发,从而在扩散结束时剩余的P相厚度会特别低。如果期望强烈氧化Y-黄铜表面层的外表面,则在空气中进行退火。该空气需要能够比丝线的氧化所要求的更快地扩散到丝线的表面。为了实现这一点,将未密集巻绕的预坯料例如放置到篮状物中,或者,使用小于0.5t:/min—例如0.2X:/min的浅温度梯度使温度上升。如果巻绕密集,则主要是巻盘的外侧被氧化,而内侧还未与氧接触。如果期望Y-黄铜表面层的外表面氧化非常小,则可利用丝线股自身之间存在的空气。为此,可以将巻盘包封在密封或半密封的装置中,例如围绕丝线包裹薄金属箔,例如铝箔。包裹装置必须使含在包裹中的空气在热处理期间可在巻盘周围和其中膨胀和收缩。因此,通过将预坯料包裹在密封或半密封的包裹中来限制氧化。用于扩散加热步骤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优选选择成使得在步骤e)之后通过在电极丝上选择性分解测量得到的氧化层的平均厚度在大约lOOnm至大约250nm的范围内。所述选择性分解的溶液可以是如下的溶液在200ml水中含有50ml一摩尔乙酸,其中添加有0.5ml炔丙醇。浸入时间大约2分钟。测量直径为D,的丝线的长度L的重量损失M。假定该重量损失M是由于氧化锌的溶解造成的,该氧化锌的密度My大约为5600kg/m3。从而可利用公式Eo-M/7tD山My推出氧化物厚度E0.不推荐在惰性气氛中或减小的压力下进行扩散,因为锌会因此部分地从丝线的表面挥发并形成粉末。这种具有高活性的金属粉末是不期望的,这就是为什么推荐在空气中进行扩散。从如下参照附图给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将更清楚本发明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EDM丝的示意性透视图2是图1的EDM丝的放大比例的示意性剖视图3是穿过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黄铜芯的EDM丝的纵向截面;以及图4是穿过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铜芯的EDM丝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用于EDM加工的电极丝1包括由铜或黄铜制成的芯部2,该芯部2涂覆有由连续的P-黄铜子层3和表面层4构成的涂层,该表面层4具有在裂紋处露出P-黄铜的断裂的Y-黄铜结构。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术语"P-黄铜"来表示含有约45°/0至49%锌的铜锌合金。在环境温度下,该P相A^则且具有一定脆性的,并通常被称为『相。如果超过一定温度,结构则变成不规则的,于是称为P相。P和P'相之间的转变不可避免,但其影响很小。因而,为了简单起见,在本说明书中,该黄铜仅由单个术语"P-黄铜"来表示。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Y-黄铜"来表示锌的比例占大约65%的铜锌合金。"a-黄铜"的锌含量可以小于40%,例如,小于大约35%或甚至小于大约20%。至于表面层4,例如可以区分出Y相区域5(图3),该区域5以其中露出P-黄铜的裂紋5a为边界。P-黄铜可以至少局部地填充Y-黄铜表面层4中的裂紋5a,从而使丝线的表面具有一定程度的连续性。验得以证实。试验一该第一试m^实,断裂的Y-黄铜表面层降低了该丝线能够承受的电流的最大强度。为此,提供多个直径A均为0.25mm的丝线。将丝线固定在两个电端子之间,所述电端子浸入20n的去离子水中。不使丝线受到任何机械拉力。装置的所述端子之间连接电流发生器。增大电流直到丝线断裂,并记录丝线容许的最大电流强度。结果在下表中列出。<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应注意,最后的在黄铜芯上具有断裂的Y相的试验用丝线是根据上述文献US5,945,010的教导所述的丝线。试验二然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直径Di为0.25mm的丝线A,该丝线A包括由CuZn20黄铜制成的芯部2,该芯部覆盖有外表未断裂的P相子层3和明显断裂的Y相表面层4。为此,采用电解法对直径为1.20mm的CuZn20黄铜丝涂覆29jim的锌。拉制该丝以使其直径变为0.827mm。在空气气氛中使该丝从400X:的炉中保持两个小时以对该丝进行退火,其中温度上升和下降的梯度为土l^C/min。最后,对这样扩散的丝线进行拉丝操作以使其直径R为0.25mm。测得丝线上的涂层的总厚度为大约20im。该涂层由在某些位置处在丝线表面上可见的P相子层3构成,并且在其余位置被断裂的Y-黄铜4覆盖。因此,显而易见,在拉丝步猓中,p-黄铜子层3在拉丝操作过程中自身并未断裂.在与试验一中的前述丝线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该丝线承受的最大电流为75A。该丝线的极限抗拉强度为750N/mm2。该丝线可成功地用于17N的机械拉力下的EDM加工。该试验揭示了P-黄铜子层3中的意外效果,该子层3增强了丝线承受高电流的能力,并且4吏该性能与其中表面层4未断裂的丝线的性能一致。试验三接着,按如下制造丝线B:使直径为1.20mm的CuZn20黄铜芯涂覆有29nm的锌,然后进行拉丝操作以使丝线的直径Di减小到0.25mm。在380t:下进行退火操作1小时15分钟,以获得包括大约16jrni厚的P相子层3和基本未断裂(因为还未进行拉丝操作)的大约4jim厚的Y相表面层4的丝线。该丝线承受75A的最大电流。该丝线具有430N/mm2的极限抗拉强度,并可成功地用于EDM加工,但是机械拉力减少到ION。因此,在试验二中制成的根据本发明的丝线A表现出比本试验的丝线B更好的机械强度。试验四在适合丝线A和丝线B的条件下,也就是说用ION的机械拉力比较丝线A和丝线B的EDM速度。该试验使用由Agie制造的AgieCutEvolutionIISFF机进行。条件如下基本工艺estcca25nnn300g230050,适合具有900N/mm2的强度的镀锌黄铜丝,喷嘴压靠在工件上。被加工的材料是60mm高的钢材。丝线中的M拉力降低到ION,丝线A的EDM速度是2.515mm/min,丝线8的£0]\1速度是2.500111111/111111。因此,可见丝线A的EDM速度略微增加。使用相同的机器、相同的材料和工艺estccw25nnn300h250050,适合具有CuZn20黄铜芯和P相层的丝线,在退火状态下,丝线上的力为12N,从1逐渐增加参数P的值直到丝线断裂,观察到下列最大速度丝线A的最大速度为2.79mm/min(P=27),丝线B的最大速度为1.85mm/min(P-19)。丝线A的加工快于丝线B这一事实与文献US5,945,010中公布的数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验五接下来研究断裂的Y相的厚度E4的影响,以确定具有最佳EDM速度的丝线。利用直径为0.9mm的铜芯获得才艮据^^发明的丝线。对该铜芯涂^^锌,然后进行拉丝操作,以获得直径为0.422mm的中间丝线,其中外锌层的厚度为16-19jim。将该中间丝线以各种时间升高到各种温度,从而形成由不同比例的卩相和Y相构成的外层。在扩散处理之后,使丝线处于退火状态。冷拉丝操作形成在加工硬化状态下直径为0.25mm的EDM丝线。<使Y相表面层4断裂,而使P相子层3保持连续。Y相表面层4不覆盖丝线的全部表面,并且在存在Y相表面层4的地方记录该层的厚度E4,该厚度不是平均厚度值而是最大厚度值。结果集中在下表中。丝线扩散条件层厚(若存在Y层则为最大厚度)E2H50状态下的最大EDM速度在加工过程中过早断裂1400匸,2小时,士0,5t:/min空气中P25pmY2fim暗的外观4.35mm/min否2380X:,3小时,±0.5t:/min空气中P18,Y5fim暗的外观4.76mm/min否3380X:,3小时,±0.5"C/min丝线在巻筒中以隔离空气Pl印mY5,亮的外观4.61mm/min否4360*C,2小时,±0.5X:/min空气中P5fimY20pm颜色不均匀的外观4.05mm/min是320C2小时,士0.5X:/min空气中P5fimY20)im颜色不均匀的外观3.7mm/min是可以看出,具有过大厚度E4的断裂的Y相表面层4会导致丝线在加工期间过早断裂。从上述试验可以推出,断裂的Y相表面层4的厚度E4优选小于丝线直径的8%,更有利的是为丝线直径的约2%。在这方面,连续的P-黄铜子层3的厚度E3可有利地为丝线直径的5%-12%,更有利的是接近6%。通过对直径为250fun的丝线提供厚度E4—如果存在这样的层一为约6nm(即略大于直径的2%)的Y相表面层4和厚度Es为15|im—即丝线直径的约6%—的连续的P-黄铜子层3,则可以获得良好的兼顾。上表中的丝线2和3示出,在Y-黄铜表面层4的外表面存在氧化的情况下EDM速度进一步增强。图2示出存在平均厚度为E、o的氧化层6。与表面氧化的完全扩散的P相丝线相比,即使在扩散丝线的表面存在极少量的断裂的Y-黄铜表面层4,该表面层4也具有电接触较好的意外效果。在AgieEvolutionII机上,该电接触由功率非常低的火花构成,从而只允许工具精确定位而不是进行切削.还发现与扩散到Y相完全消失程度的丝线相比,具有断裂的Y相表面层4和P相子层3的丝线的导电接触的污损较少。可以认为,即使断裂的Y相少量存在,也可以使导电体清洁.沉积在导电体表面上的任何氧化物和润滑剂残留可通过不均匀的丝线表面的刮擦作用除去。试验六接下来研究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具有CuZn37黄铜芯(63%的铜和37%的锌)的丝线的可能性,其中丝线以低成本制造但仍具有本发明的优点。通过以较高的温度进行较长的扩散处理从而形成P-黄铜子层3和断裂的Y相表面层4,可以获得满意的丝线。为此,在直径为0.827mm时将CuZn37黄铜坯料涂覆9jun的锌,然后在炉中处理,其中气氛为空气,以+0,5X:/min的温度梯度从环境温度升高到320C在320X:下持续11小时,以-0.5n/min的温度梯度从320X:下降到环境温度。之后,通过拉丝操作将直径W减少到0.25mm,并对丝线进行连续在线松弛退火,然后巻绕。为了比较根据本发明获得的效果,根据在文献US5,945,010中描述的方法制备丝线的测试样品-取用CuZn37黄铜坯料(63%铜和37%锌);-在0.9fim的直径上形成厚度为6jim的锌涂层;-在炉中在空气气氛下以177"C进行热处理,以便通过扩散将锌转变成Y-黄铜,而不形成适量的P相;-拉丝至0.25mm,进行连续松弛退火,然后巻绕。通过与传统的棵黄铜EDM丝线比较,所述根据文献US5,945,010的丝线在低加工功率下是有利的,但是当增加EDM加工功率时,这些优点消失了。另一试验是通过增加锌涂层的厚度来增加断裂的Y-黄铜表面层4的平均厚度。然而,获得的丝线被证明是脆性的,并且不能在EDM机器中使用,该机器会在自动供丝过程使丝线弯曲。接着,在相同操作条件下比较根据文献US5,945,010的丝线的最大EDM速度和根据本发明的丝线的最大EDM速度,根据文献US5,945,010的丝线具有由CuZn37黄铜制成的芯部2和断裂的y-黄铜表面层4,根据本发明的丝线具有由CuZn37黄铜制成的芯部2,并带有P-黄铜子层3和断裂的Y-黄铜表面层4:丝线CuZn37+断裂的Y层CuZn37+p层+断裂的Y层EDM速度119mm2/min120.5mm2/min如果存在P-黄铜中间子层3,则丝线在弯曲时不易碎裂。因此,可以增加丝线的耐磨层的整体厚度。提高了具有由CuZn37黄铜制成的芯部的丝线的最大EDM速度,并且没有发现丝线过早断裂。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具体描述的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各种修改例和泛例。权利要求1.用于电火花加工的电极丝(1),该电极丝(1)包括-由铜、铜合金或黄铜制成的芯部(2);-黄铜涂层,其特征在于,该黄铜涂层包括叠置的-β-黄铜子层(3);以及-表面层(4),该表面层(4)具有在裂纹(5a)处露出β-黄铜的断裂的γ-黄铜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丝,其特征在于,所迷p-黄铜至少局部地填充所述Y-黄铜表面层U)中的裂故(5a)。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丝,其特征在于,所述P-黄铜子层(3)是连续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裂的Y-黄铜表面层(4)的厚度(E4)小于所述电极丝的直径(Dj的8%,优选小于所述电极丝的直径(DO的5%。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丝,其特征在于,所述P-黄铜子层(3)的厚度(E3)在所述电极丝的直径(D,)的5%至12%的范围内。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极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裂的Y-黄铜表面层(4)和所述P-黄铜子层(3)的组合厚度(E3+E4)小于所述电极丝的直径(Dj的1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裂的Y-黄铜表面层(4)的厚度(E4)是所述电极丝的直径(D,)的大约2°/。,所述P-黄铜子层(3)的厚度(E3)为所述电极丝的直径(DO的大约6%,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丝,其特征在于,所述Y-黄铜表面层(4)的外表面是氧化的并呈暗色。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丝的Y-黄铜表面层(4)的外表面是氧化的,但仍具有能够反射光的亮的外表。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丝,其特征在于,通过选择性分解测量所得到的氧化层(6)的平均厚度(Eo)在大约100nm至大约250nm的范围内。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丝,其特征在于,氧化层(6)主要包括氧化锌。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2)由锌含量小于40%的黄铜制成。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极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2)由含有20%锌的黄铜制成。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2)由锌含量为大约37%的CuZn37合金制成。15.据权利要求l至ll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2)由铜制成。16.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提供由铜或黄铜制成的芯部(2);b)利用电解法在所述芯部(2)上覆盖锌层,以形成预坯料;c)如有必要,对所述预坯料进行笫一拉丝操作;d)以约200t:和约400t:之间的温度并且持续约2小时至约40小时的时间在炉中对所述拉过丝的预坯料进行退火,将温度和时间选择成使得由于覆盖层的锌与芯部(2)的铜或黄铜之间的扩散而形成具有P-黄铜子层(3)和表面被氧化的Y-黄铜表面层U)的坯料;e)对这样获得的坯料进行第二冷拉丝操作,以使其达到最终直径(Dj)并使得Y-黄铜表面层U)断裂。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丝操作使得直径减少约40%至约78%。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丝操作使得直径减少约40%至约60%。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步骤d)以这样的温度和持续时间在炉中进行,该温度和时间选择成使得在步骤e)之后通过在电极丝上选择性分解测量得到的氧化层(6)的平均厚度(E0)在约100nm至约250nm之间。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步骤d)在空气中进行,从而使所述Y-黄铜表面层(4)的外表面被氧化。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退火步骤d)的同时,通过将预坯料包^4密封或半密封的封套内来限制氧化。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线(1),该丝线包括由黄铜涂层围绕的铜或黄铜芯部(2),该黄铜涂层包括连续的β-黄铜子层(3)和具有在裂纹(5a)处使得β-黄铜可见的断裂的γ-黄铜结构的表面层(4)。这样,显著提高了电火花加工速度。文档编号B23H7/08GK101115580SQ200680004564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申请日期2006年2月10日优先权日2005年2月11日发明者G·桑切斯,M·利,P·勃朗申请人:瑟莫康柏克特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