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驱动的大扭矩弯管机摆转头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3880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压驱动的大扭矩弯管机摆转头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液压驱动的大扭矩弯管机摆转头架 技术领域属金属管材弯曲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是涉及弯曲金属管材的动力驱动技术。
背景技术
液压弯管机是弯曲各类金属管件、型材的设备。目前常用的弯管机动力驱动 机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釆用油缸拉动载重链条拖动链轮,带动弯曲机构的 转动,达到金属管件或金属型材的弯曲目的,这种机构由于受到结构限制,可弯 曲角度通常都小于195度,这种机构零件结构比较复杂,初始位不容易调整,而 且一旦过载就极易损坏零件。驱动链条经过一段时间的拉伸之后不可避免的松 动,影响弯曲精度,由于非直接驱动,所以功率损失比较大。第二种——釆用伺 服电机经由减速机减速增力之后通过链条驱动弯曲机构的转动。这种机构由于采 用伺服电机,所以无论造价或者维护成本都特别高,而且由于市面上能够采购到 的大功率变速箱体积都比较庞大。所以通常都应用于中小型数控机床。由于同样 使用链条传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链条的松动问题依然不可避免。第三种——采 用油缸推动齿条,带动齿轮使弯管机主轴转动。随着角度增加,齿条逐渐向机器 外边伸出,影响外观,也埋藏着安全隐患。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容易调整,不易松动,直接驱动的一种液 压驱动的大扭矩弯管机摆转头架。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由液压驱动的大扭矩弯管机摆转头架。包含主轴,用于锁、扣的辅助装 置和驱动主轴旋转的构件,其方案是在圆柱状主轴侧面,有与轴连为一体的, 其轴线方向具有矩形截面的摆动叶片,密封状地处在内壁有一扇形状截面的长方 固定块紧固相连的空芯圆筒体内,主轴圆周面与内扇面处于可旋转的密合状接 触;在扇形截面长方固定块对称两斜平面上,各有一个与圆筒体外相通的通液孔, 引出圆筒外的两通液孔A孔和B孔,分别与正、反供液控制端相接;圆柱状主轴
通过密封垫圈伸出在密封圆筒体外,与弯管机摆转臂相连接。矩形截面摆动叶片 在四周边框围嵌一防漏的密封圈。实施本实用新型后的积极效果是简化了机械结构,其结构零件数量大大少 于普通弯管机驱动结构,而且制造方便,由于是直接驱动,同样的外型尺寸可以 输出比普通结构'大10%—30%的扭矩。因为结构简单,所以制造成本也大幅下降, 并避免了链条传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的松动问题,也延长了使用寿命。


图l,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局部剖视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由液压驱动的大扭矩弯管机摆转头架。包含主轴,用于锁、扣的辅助装 置和驱动主轴旋转的构件,其结构是在圆柱状主轴1侧面,有与轴连为一体的, 其轴线方向具有矩形截面的摆动叶片2,密封状地处在内壁有一扇形状截面的长 方固定块5紧固相连的空芯圆筒体内,主轴圆周面与内扇面处于可旋转的密合状 接触;在扇形截面长方固定块对称两斜平面上,各有一个与圆简体外相通的通液 孔,引出圆筒外的两通液孔A孔和B孔,分别与正、反供液控制端相接;圆柱状 主轴通过密封垫圈伸出在密封圆筒体外,与弯管机摆转臂4相连接。所述的矩形 截面摆动叶片2在四周边框围嵌一防漏的密封圈3。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驱动的大扭矩弯管机摆转头架,包含主轴,用于锁、扣的辅助装置和驱动主轴旋转的构件,其特征是在圆柱状主轴(1)侧面,有与轴连为一体的,其轴线方向具有矩形截面的摆动叶片(2),密封状地处在内壁有一扇形状截面的长方固定块(5)紧固相连的空芯圆筒体内,主轴圆周面与内扇面处于可旋转的密合状接触;在扇形截面长方固定块对称两斜平面上,各有一个与圆筒体外相通的通液孔,引出圆筒外的两通液孔A孔和B孔,分别与正、反供液控制端相接;圆柱状主轴通过密封垫圈伸出在密封圆筒体外,与弯管机摆转臂(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驱动的大扭矩弯管机摆转头架,其特征是 所述的矩形截面摆动叶片(2)在四周边框围嵌一防漏的密封圈(3)。
专利摘要一种液压驱动的大扭矩弯管机摆转头架,属金属管材弯曲技术领域。其结构是在圆柱状主轴侧面,有与轴连为一体的具有矩形截面的摆动叶片,密封状地处在内壁有一扇形状截面的长方固定块紧固相连的空芯圆筒体内,主轴圆周面与内扇面处于可旋转的密合状接触;在扇形截面长方固定块对称两斜平面上,各有一个与圆筒体外相通的通液孔,引出圆筒外的两通液孔分别与正、反供液控制端相接;圆柱状主轴通过密封垫圈伸出在密封圆筒体外,与弯管机摆转臂相连接。实施本实用新型后简化了机械结构,其零件数量大大减少,且制造方便,由于直接驱动,输出扭矩大。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下降,也延长了使用寿命,是一个实用的好设计。
文档编号B21D7/02GK201015780SQ200720066960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日
发明者钱小冬, 钱晓均, 顾宇华 申请人:钱小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