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件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16352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封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件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带状作业且可提高产能与产品精 度的球塞式密封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运用于球塞式密封件加工方法一般如下步骤依序为先准备一金属平板,搭配第一模具将该平板冲制成具有第一半球部的半成品,之 后再由第二模具将半成品冲制一第二半球部;之后在该第一半球部的圆球状表面钻出或冲 出一第一开口,之后再第二半球部的圆球状表面钻出或冲出一对应第二开口,最后再开设 一卡持槽而得以获得一球塞式密封件成品。目前运用于球塞式密封件加工方法,虽然尚可以顺利完成加工,但在操作实施上, 至少具有以下所列的缺弊及限制首先在一金属平板上进行加工,在初步的平板定位以及后续的冲制动作上,该平 板都需以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定位在下一个制程的模床上,不但浪费时间,更造成产品精度 上的控管困难。且其周边部份裁切后的废料呈散乱状,不利于收集,人工收集时还有可能造 成割伤的危险。再者,其制程先成形出第一、二半球部,之后再于第一半球部的圆球状表面钻出或 冲出第一开口,此种方式的加工困难度较高,由于圆球状表面不利于大钻头直接进行钻孔 动作,必需先以中心钻予以开设小孔,才得以供大钻头进行钻孔,步骤较为繁复。且钻孔时 必需确保半成品被夹持稳固,否则圆球状的半成品容易被钻头带着旋转而必需停机重新夹 持。而空心状的半成品又无法施以过大的夹持力量,否则容易变形而失去真圆度。而以冲 孔方式作业时,则难以精准的确保所冲出的第一开口中心与第二开口中心为同心状态,实 际制产过程非常不方便。此方法不符产业利用的设计并非常的不实用,因此有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操作,可带状作业且 提高产能与产品精度的球塞式密封件加工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密封件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带状材料、杯状胚料成型、冲 制第二开口、成型第一罩部、成型第二罩部、加工侧槽,所述密封件加工方法用于连续的带 状作业。所述准备带状材料是将成捆的金属带状板材装于送料机具上。所述杯状胚料成型是利用三组冲模依序于带状板材上冲锻出一杯状胚料,所述杯 状胚料具有一圆管部、一底部及一第一开口。所述三组冲模中第一组冲模先在带状板材冲锻一小U形胚料,接着送料机具将带 状板材持续的往前输送,之后第二组冲模对所述小U形胚料进行冲锻,形成一大U形胚料,之后持续前进的所述大U形胚料再经由第三组冲模冲锻出一杯状胚料。所述第三组冲模在进行冲锻动作中,所述第一、二冲模亦同时进行冲锻动作,并在 带状板材上持续不断的成型出初胚形状。所述冲制第二开口是将所述杯状胚料的底部去除以制出第二开口,形成一管状胚 料。所述成型第一罩部是将所述管状胚料靠近第二开口处的圆管部,冲压成型出一第 一罩部,以形成一半球状胚料。所述成型第二罩部是将所述半球状胚料自带状板材上裁切分离,利用上、下模对 所述半球状胚料进行冲压动作,将靠近第一开口处的圆管部冲压成型出一第二罩部,以形 成一球状半成品。所述加工侧槽是于所述球状半成品的二罩部之间冲制出一侧槽即完成球塞成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达到一贯化的连续式作业,并且可以提高产能与产 品精度,有效保证第一开口中心与第二开口中心为同心状态。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流程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连续作业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将半球状胚料成型为球状半成品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球塞成品的立体外观图;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连续作业的示意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将管状胚料成型为球状半成品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流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流程与作业的示意图,其包括有以下 步骤一、准备带状材料首先将成捆的金属带状板材10装于送料机具上,以供送料机具得 以将带状板材10持续不断的送至模床上。二、杯状胚料成型利用三组冲模依序于带状板 材10上冲锻出一杯状胚料13。初步第一组冲模先在带状板材10冲锻一小U形胚料11,接 着送料机具将带状板材10持续的往前输送,让第二组冲模对小U形胚料11进行冲锻,形成 一大U形胚料12,而第一组冲模随即冲锻出另一个小U形胚料11。之后持续前进的大U形 胚料12再经由第三组冲模冲锻出一杯状胚料13,该杯状胚料13具有一圆管部131、一底部 132及一第一开口 133。第三组冲模在进行冲锻动作时,所述的第一、二冲模也同时进行冲 锻动作,并在带状板材10上持续不断的成型出初胚形状。三、冲制第二开口 第四组冲模对 杯状胚料13进行冲孔动作,将杯状胚料13的底部132去除后制出一第二开口 141,以形成 一管状胚料14。由于冲模是由第一开口 133进入杯状胚料13,所以可确保冲制的第二开口 141与第一开口 133为同心状态。四、成型第一罩部将管状胚料14靠近第二开口 141的 一端,用第五组冲模将其冲压成型出一第一罩部151,以形成一半球状胚料15。而成型之后 的第一罩部151已具有第二开口 141,无需再在圆球状表面进行其它刀具的加工,即可获得 一精度较佳的结构,不但可减少瑕疵品的产生,更可简化制程,提高产品竞争力。五、成型第二罩部参照图2与图3,将半球状胚料15自带状板材10上裁切分离,使半球状胚料15的 第一罩部151置放于第六组冲模的下模91内,接着第六组冲模的上模92即对半球状胚料 15进行冲压动作,将圆管部131冲压成型出一第二罩部161,以形成一球状半成品16。由于 第一开口 133与第二开口 141系为同心状态,因此冲压成球状半成品16之后,该两个开 口 133、141仍可保持一良好的同心状态,精度较佳。且该第二开口 141更可定位在下模91内 预设的突块(图中未示),以达一定位功效,让半球状胚料15于成型第二罩部161时可具 有更佳的稳定性,获得更佳的产品精度。六、加工侧槽将球状半成品16的二罩部151、161 之间冲制出一侧槽171,如图4所示,之后进行修除毛边的动作即完成球塞17成品。如图5、图6、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流程与作业的示意图,本实施例 与前述实施例的差异处是在于成型方法的步骤不同。其在步骤三之后,直接进行以下步骤 四、成型第一、二罩部将管状胚料14自带状板材10上裁切分离,使管状胚料14置于上模 92与下模91之间,接着进行冲压动作。如图3所示,直接在上下两端冲压成型出第一罩部 151与第二罩部161,以直接形成一球状半成品16。如此,更可有效的简化制程,并提高产 能者。五、加工侧槽将球状半成品16的二罩部151,161之间冲制出一侧槽171,如图4所 示,之后进行修除毛边的动作即完成球塞17成品。因此,本发明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以下优点1.生产时材料是采用成捆的带状 板材进行送料,并可由不同冲模同时进行冲锻动作,达到节省产品的生产工时,进而提高产 能,从而达到一贯化的带状连续作业。2.第二开口是由冲模经过第一开口而冲制出第二开 口,因此可确保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为同心状态,使产品精度大幅提高,达到提高产业竞争 力的效果。3.冲压第一罩部之后,此第一罩部即已具有一第二开口,因此无需再在圆球状的 表面进行其它刀具的加工,有效的降低加工困难度,不但可减少瑕疵品的产生,更可简化制 程,降低成本。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 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密封件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带状材料、杯状胚料成型、冲制 第二开口、成型第一罩部、成型第二罩部、加工侧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加工方法用于 连续的带状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密封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备带状材料是将成捆 的金属带状板材装于送料机具上。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密封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状胚料成型是利用三 组冲模依序于带状板材上冲锻出一杯状胚料,所述杯状胚料具有一圆管部、一底部及一第一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密封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冲模中第一组冲模 先在带状板材冲锻一小U形胚料,接着送料机具将带状板材持续的往前输送,之后第二组 冲模对所述小U形胚料进行冲锻,形成一大U形胚料,之后持续前进的所述大U形胚料再经 由第三组冲模冲锻出一杯状胚料。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密封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冲模在进行冲锻 动作中,所述第一、二冲模亦同时进行冲锻动作,并在带状板材上持续不断的成型出初胚形 状。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密封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制第二开口是将所述 杯状胚料的底部去除以制出第二开口,形成一管状胚料。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密封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第一罩部是将所述 管状胚料靠近第二开口处的圆管部,冲压成型出一第一罩部,以形成一半球状胚料。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密封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第二罩部是将所述 半球状胚料自带状板材上裁切分离,利用上、下模对所述半球状胚料进行冲压动作,将靠近 第一开口处的圆管部冲压成型出一第二罩部,以形成一球状半成品。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密封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侧槽是于所述球状 半成品的二罩部之间冲制出一侧槽即完成球塞成品。
全文摘要
一种密封件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带状材料、杯状胚料成型、冲制第二开口、成型第一罩部、成型第二罩部、加工侧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加工方法用于连续的带状作业,本发明不仅操作简单容易且可达到一贯化的连续式作业,并且可以提高产能与产品精度,有效保证第一开口中心与第二开口中心为同心状态。
文档编号B21J5/00GK102049455SQ20091020929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8日
发明者陆建平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协诚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