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插端子的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422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插端子的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接插端子的制作装置,具体涉及的冲压运行中接插端子 的省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冲压厂里,冷冲模的设计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而定,客户图面上规定的料厚是多 少则模具就需按多少的料厚来设计,对于包圆类的产品来讲,一般情况下,所规定的包圆的 直径是多少则所要用的材料的厚度就要大于或等于包圆直径。所谓包圆就是把方形板料通 过零件作用,最后变成圆形。若客户图面上规定T为0. 45cm,一般在设计时就会用0. 45cm 的料来设计,然后在包圆部位会把料包住,也就是说图面上规定是多少的料厚就用多少的 料厚来包圆。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薄的料来冲出所 需的包圆形状的接插端子的省料制作方法及装置,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报废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接插端子的省料装置,包括上挤压零件和下挤压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挤压零 件与下挤压零件通过弹簧相互连接,在所述上、下挤压零件头部均设置为整形槽,在整形槽 中放置方形端子,通过上、下挤压零件将方形端子挤压为需要的接插端子。根据所述的接插端子的省料装置,其中,所述的整形槽为半圆状,所述上、下挤压 零件头部的半圆状整形槽相合并构成一整圆,通过上、下挤压零件将方形端子包在两挤压 零件上的半圆内。根据所述的接插端子的省料装置,其中,所述的整形槽为多边形状,所述上、下挤 压零件头部的多边形状整形槽相合并构成一多边形,通过上、下挤压零件将方形端子包在 两挤压零件上的多边形内。未工作状态时,上、下挤压零件之间是用弹簧撑开的。在端子正好送到两挤压零件 中间时,冲子向下运动撞到下模的两个挤压零件,受冲子撞击力作用挤压零件往中间挤压 端子,模具往上运动,冲子离开挤压零件,中间的弹簧又撑开两边的挤压零件,挤压好的端 子就继续往后送料进行下一工序。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薄的料使其加工符合图面要求的圆形状端子, 节省了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因产品是包圆的,只要最后得出的产品形状就可以,所以 可以用薄料来作业。需包圆区的端子宽度加宽了就使每两个端子之间切掉的废料变小了, 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废料。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
图1步骤中的所得端子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步挤压操作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步挤压操作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倒角步骤中挤压零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包圆步骤中挤压零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修步骤中挤压零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见图5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接插端子的省料装置,包括两个挤压零件即上挤压 零件1和下挤压零件2,所述上挤压零件与下挤压零件通过弹簧4相互连接,在上、下挤压零 件1、2的头部制出整形槽3,上、下挤压零件1、2合并,并在整形槽3中放置有待挤压的方形 端子,通过上、下挤压零件将方形端子挤压为需要的接插端子。本实施例中,在包圆操作中的整形槽3为半圆状(参见图6),所述两半圆状相合并 构成一整圆,通过上、下挤压零件1、2将方形端子包在两挤压零件上的半圆内,进行对端子 的包圆操作。参见图3和图4,在上述第一挤压和第二步挤压操作中,所述上、下挤压零件1、2 的头部制出整形槽3为多边形状,两上、下挤压零件的头部合并形成以正多边形。本实施例 中,在下料时,上、下挤压零件1、2头部的整形槽3所形成正六边形,将四边形的块料挤压成 六边形的块料,从而对块料的边部进行挤压;然后在后而的包圆工序中上、下挤压1. 2的整 形槽为半圆形,受上下模挤压力作用让材料随着半圆形轨迹走,就形成了一个圆状端子。参见
图1和图2,一种接插端子的省料制作流程,主要是在料薄的情况下把需包圆 区域的料留宽一点,再通过把料往中间挤压,最后包圆动作把产品包起来。其特征在于,其 具体步骤如下(1)下料;通过剪料机或其它剪料器件,将薄料剪成长方形的块料A,该薄料的厚 度小于所要制成的插接端子F的厚度;在剪料时,使剪成块料A的宽度大于需包圆区域的接 插端子F宽度,即把需包圆区域的块料A加宽一点,以便以后挤压时,使其厚度增加到所需 接插端子F的厚度。(2)第一步挤压;把步骤(1)中D得到较宽的块料A通过挤压零件从相对两边往 中间挤压形成方形端子B;(3)第二部挤压,将第一步挤压得到的方形端子B,再通过挤压零件从另外相对两 边挤压形成方形端子C ;(4)倒角;通过上、下两个挤压零件合在一起,把步骤(3)所得的方形端子C包在 两个挤压零件之中对四个角部进行挤压得到方形端子D ;(5)包圆;把上述步骤(4)得到的方形端子D通过上下两个零件头部挤压使其包 成圆形端子E。该上、下两个挤压零件1、2头部设置为半圆状(参见图6),两挤压零件头部 合并后形成圆形空间,该方形端子放置圆形空间内受挤压力作用,料会跟着零件的形状走,零件头部是半圆状,自然料走的路线也是半圆轨迹,于是方形端子就变形了圆形端子。(6)整形;对于步骤(5)中的圆形端子E进行边部整修,即对圆形端子E再通过挤 压零件进行包圆操作一次,继而得到所要制作的接插端子F。挤压操作过程未工作状态,两挤压零件之间是用弹簧撑开的。在端子正好送到两 挤压零件中间时,冲子向下运动撞到下模的两个挤压零件,受冲子撞击力作用挤压零件往 中间挤压端子,模具往上运动,冲子离开挤压零件,中间的弹簧又撑开两边的挤压零件,挤 压好的端子就继续往后送料进行下一工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如0. 3cm的料包圆需要的端子宽度为0. 525cm,则首先在0. 3cm的料中剪料,使其 剪出的料块A宽度大于所需要得到的接插端子F的宽度,该端子宽度加宽就要在端子包圆 前加二步挤压动作,把宽的料从两边往中间挤压,料无处可去就自然往上下的料厚方向跑, 于是就形成了料厚0. 3cm,变大,端子宽度0. 525cm,变小的形状。在挤压成型动作中,假如0. 45cm的料包圆需要的端子宽度为0. 35cm,那么用体积 相等公式就可以算出。若用0. 45cm的料包直径为0. 4cm的圆就不需要此二步挤压动作,下 完料就直接包圆就可以。挤压成型动作完成后接着就开始包圆。包圆分三步包圆第一步 倒角(参见图5),上下两个零件1、2合在一起,把端子包在里面受挤压,包圆第二步包圆,把 方形端子包成圆形,上、下两个零件头部1、2制出为半圆状(参见图6),包在上、下挤压零 件1、2之间的端子受挤压力作用,料会跟着零件的形状走,零件头部是半圆状,自然料走的 路线也是半圆轨迹,于是方形端子就变形了圆形端子。第三步整形(参见图7),通过第二步包圆操作所得圆形端子需再加一步整修动 作,也就是再包一次,把端子包成客户图面上要求的形状和尺寸。通过三步包圆的动作于是 就达到了用0. 3cm的料包圆成直径00. 4cm的接插端子形状。上述每个步骤的挤压零件的外形相似,但其中间整形槽3的形状和尺寸不一,块 料由大往小挤压,从而得出的端子宽度尺寸慢慢变小。本实用新型接插端子的省料方案优点在于可以省料,降低成本。在料厚一厚一薄 的情况下可以得出同样效果的端子形状,那么自然会选择使用厚度薄的料。因产品是包圆 的,只要最后得出的产品形状符合图面要求的圆形状就可以,所以可以用薄的料来作业。需 包圆区的端子宽度加宽了就使每两个端子之间切掉的废料变小了,所以原材料的利用率提 高了而废料却减少了。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接插端子的省料装置,包括上挤压零件和下挤压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挤压零件与下挤压零件通过弹簧相互连接,在所述上、下挤压零件头部均设置为整形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端子的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形槽为半圆状, 所述上、下挤压零件头部的半圆状整形槽相合并构成一整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端子的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形槽为多边形 状,所述上、下挤压零件头部的多边形状整形槽相合并构成一多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接插端子的省料装置,包括上挤压零件和下挤压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挤压零件与下挤压零件通过弹簧相互连接,在所述上、下挤压零件头部均设置为整形槽,在整形槽中放置方形端子,通过上、下挤压零件将方形端子挤压为需要的接插端子。其接插端子的省料制作方法,主要是在料薄的情况下把需包圆区域的料留宽一点,再通过把料往中间挤压,最后包圆动作把产品包起来。本实用新型将薄的料使其加工符合图面要求的圆形状端子,节省了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因包圆区的端子宽度加宽了就使的每两个端子之间切掉的废料变小了,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减少了废料。
文档编号B21D22/02GK201644599SQ20092004870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6日
发明者刘峻睿, 王春泉, 邱宏华 申请人:龙杰(苏州)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