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杆液压合缝与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3700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管杆液压合缝与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杆塔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已折弯成形的圆形或多边形 钢管杆进行合缝与整形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各电力杆塔生产企业,对钢管杆进行合缝和整形,采用的专用设备是龙门式 液压钢管合缝矫直机,其主要结构如下1、龙门式焊接樑架,上置五个液压缸,分别为顶缸为提供上部动力源;左右油缸为 提供左右动力源;上下移动油缸为提供左右油缸上下运动的动力源。2、下部工作台上装有V形支撑架,可进行宽度调节,以适应不同直径钢管杆的需 求。3、调节方式加工大直径的钢管杆时,可把合缝模具直接安装于液压杆上,通过上 部和左右油缸的协调施力,即可把钢管杆的缝隙减小到适当,并焊接牢固;当加工小直径的 钢管杆时,可通过更换调节加长压杆,并调节左右油缸的位置来达到这一目的。也有一些中小型企业,多采用在四柱式液压机上安装简易的机械式工装设备来达 到相同的目的。其主要结构是左右动力源是用人(或减速电机)转动把手,带动螺杆移 动,再通过液压机的顶缸,施加上部压力并协调作用,来达到挤压钢管杆进而达到减小缝隙 的目的。龙门式液压钢管合缝矫直机虽具有适用范围宽,效率较高的特点,但也有它较明 显的缺陷首先造价高,一台普通的YGH-150型合缝矫直机,市场价格在40万元左右,交货 慢;其次,在加工较小直径的钢管杆时,须更换加长的压杆,特别是顶缸压杆较长,不能承受 较大的压力,否则会使压杆产生失稳变形,影响操作及安全,第三,这种机械结构复杂,不易 操作。对于简易的机械式工装设备来说,一是效率低;二是操作不方便;三是对于管径 较大,管壁较厚的钢管杆的合缝,还不能满足要求,主要是动力不足;另外,这种简易的机械 式工装设备适应范围窄,功能单一,现在已逐步被淘汰。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现有的四柱式液压机的基础上研制了 钢管杆塔液压合缝与整形装置。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杆液压合缝与整形装置,它是由合缝与整形装置工作台,合缝与整形模, 导轨导,轨法兰座,左右油缸,固定套,电动推杆构成,其特征在于合缝与整形工作台固定 在液压机上,合缝与整形模分为上、下整形模和左、右整形模,上、下整形模上、下对称安装 在连杆上,可以上、下移动,左、右整形模通过左右模连接销与左右油缸连接,对称安装在合 缝与整形装置工作台上的导轨架上,并可以左、右移动,导轨架安装在导轨法兰座上,当进 行合缝操作时,钢管杆置于合缝下模上,开启电动推杆,使导轨法兰座上下移动至适当位 置,切断电动推杆的电源,合缝左右模即定定位;再根据钢管杆直径的大小,调节左右模的 位置,最后,操纵液压机,使上模下行接触钢管杆,随着行程的增加,开口缝隙减少至适当,焊接后即可达到合缝之目的。该装置在完全不影响液压机的功能上,部分的利用其液压和控制系统来完成钢管 杆的合缝与整形动作。具体是挤压动作依靠的是左右两个液压缸的推力来完成。向下施 压的动作,依靠的是四柱式液压机原来的顶缸实现。四柱式液压机原来具有顶、底两个油 缸,我们利用底油缸的液压油路分别接两个三通,一对油路进入底油缸,另一对油路进入左 右合缝油缸,在每一对油路上串接两个电磁闸阀,分别控制底油缸和左右合缝油缸的动作。 当进入底油缸的油路上串接的电磁闸阀开通,进入左右合缝油缸的闸阀关闭时,则底油缸 正常工作,左右油缸处于静止状态;反之,则左右油缸正常工作,底油缸处于静止状态。它们 的转换依靠的是对电磁闸阀的控制,无论是底油缸还是左右油缸的进退,仍然用原来的底 油缸的三位四通换向阀来控制,仅在控制面板上增加了一个换向开关,操作灵活方便。为了适应不同直径钢管杆的需求,则左右油缸须可上下移动。这一动作的实施我 们设计了电动推杆加导轨的装置,左右油缸上下移动靠导轨来限位;其升降依靠电动推杆 作用于油缸的适当位置达到的。油缸的上升或下降,是通过改变电动推杆内置电机旋转的 方向来实现。发明效果我们的发明分别在YL32-315、YL32-200两台四柱液压机上都进行了 验证,其效果很理想。我们把直径为300mm-1200mm、壁厚为6_14mm的钢管杆,分别在该装 置上作了实际验证,操作非常方便、定位准确,合缝压力适当,并且还可以作整形设备使用。 由于我们在设计该装置时,已考虑到适当的加工范围,所以选用了压力和行程都比较合适 的参数。在合缝或整形过程中,只要是在加工范围内的钢管杆,不论直径和锥度大小,都 能方便的加工,不需更换任何辅助设施,只需把左右油缸的位置调节到适当即可。钢管杆 塔液压合缝/整形装置采用的是机、电、液一体化设计理念,自动化程度高,因此,生产效率 高;又因为利用了主机的液控系统,用电动推杆取代液压动力源,成本大为降低,仅为普通 的YGH-150型合缝矫直机价格的1/30。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导轨法兰座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电动推杆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是合缝与整形装置工作台,2是合缝与整形下模,3是上模座,4是下模 座连接销,5是合缝与整形上,6是合缝与整左右模,7是左右模连接销,8是导轨架,9是导轨 法兰座,10是左右油缸,11是固定套,12是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现有的四柱式液压机的基础上研制了 钢管杆塔液压合缝与整形装置。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杆液压合缝与整形装置,它是由合缝与整形装置工作台(1),合缝与整形 模、导轨架(8)、导轨法兰座(9)、左右油缸(10)、固定套(11)、电动推杆(12)构成,其特征 在于合缝与整形工作台(1)固定在液压机上,合缝与整形模分为上、下整形模(2)、(5)和左、右整形模(6),上、下整形模模上、下对称安装在连杆上,可以上、下移动,左、右整形模 (6)通过左右模连接销(7)与左右油缸(10)连接,对称安装在合缝与整形装置工作台上的 导轨架(8)上,并可以左、右移动,导轨架(8)安装在导轨法兰座(9)上,当进行合缝操作 时,钢管杆置于合缝下模(2)上,开启电动推杆(12),使导轨法兰座(9)上下移动至适当位 置,切断电动推杆(12)的电源,合缝左右模即定定位;再根据钢管杆直径的大小,调节左右 模的位置,(由活塞杆的伸缩达到),最后,操纵液压机,使上模下行接触钢管杆,随着行程 的增加,开口缝隙减少至适当,焊接后即可达到合缝之目的。
权利要求一种钢管杆液压合缝与整形装置,它是由合缝与整形装置工作台,合缝与整形模,导轨导,轨法兰座,左右油缸,固定套,电动推杆构成,其特征在于合缝与整形工作台固定在液压机上,合缝与整形模分为上、下整形模和左、右整形模,上、下整形模上、下对称安装在连杆上,可以上、下移动,左、右整形模通过左右模连接销与左右油缸连接,对称安装在合缝与整形装置工作台上的导轨架上,并可以左、右移动,导轨架安装在导轨法兰座上。
专利摘要一种钢管杆液压合缝与整形装置,它是由合缝与整形装置工作台,合缝与整形模,导轨,导轨法兰座,左右油缸,固定套,电动推杆构成,其特征在于合缝与整形工作台固定在液压机上,合缝与整形模分为上、下整形模和左、右整形模,上、下整形模上、下对称安装在连杆上,可以上、下移动,左、右整形模通过左右模连接销与左右油缸连接,对称安装在合缝与整形装置工作台上的导轨架上,并可以左、右移动,导轨架安装在导轨法兰座上,当进行合缝操作时,钢管杆置于合缝下模上,开启电动推杆,使导轨法兰座上下移动至适当位置,切断电动推杆的电源,合缝左右模即定定位;再根据钢管杆直径的大小,调节左右模的位置。
文档编号B21D5/12GK201684808SQ200920299640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8日
发明者严海, 任彦全, 李义凯 申请人:安徽省电力公司阜阳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