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接触力浮动支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9150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接触力浮动支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加工的支撑装置,尤其是一种大接触力浮动支撑。
背景技术
在加工某些支架零件时,根据工艺试验结果,要求浮动支撑对工件的接触力比较 大,并且在不同位置的浮动支承要能提供不同的接触力,显然采用标准的浮动支承不能满 足夹具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不同位置能提供不 同接触力的大接触力浮动支撑。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衬套座的上下表面之间开设贯通的安装滑 孔,在安装滑孔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的顶端伸出衬套座上表面,在安装滑孔的内壁设有 可径向弹性变形的夹持衬套,所述夹持衬套与夹紧动力的输入端相接,在衬套座下端固定 连接有导柱座,在导柱座内开设有导向孔,导柱座上开设有连通安装滑孔与导向孔的连接 孔,且安装滑孔与连接孔呈贯通一气的竖直孔体,所述的滑杆底端穿过连接孔插入导向孔 内,在导向孔内密封滑动连接有导柱,在所述导柱上开设有凹陷,该凹陷设有与滑杆轴线锐 角相交的支撑斜面,滑杆的底端部抵在支撑斜面上,所述导柱与滑行动力相接。在夹持衬套与衬套座之间设有夹持油腔,所述夹持油腔与衬套座上开设的进油孔 相接。在导向孔开口部设有与导向孔密封连接的端盖,端盖与导柱外端面形成导柱的右滑 行油腔,该右滑行油腔与开设在端盖内的进油孔相接,在凹陷与右滑行油腔之间的导柱壁 体与阶梯形导向孔之间形成左滑行油腔,该左滑行油腔与开设在导柱座内的进油孔相接, 且左滑行油腔与右滑行油腔呈间隔设置。左滑行油腔与右滑行油腔之间的导柱外壁设有密封环。所述支撑斜面上开设有安 装槽体,安装槽体两边设有向其中部凸起的限位凸起,相应地,在滑杆底端部设有插入限位 凸起下方的安装槽体内的凸棱。本实用新型在不同位置能提供不同的接触力,而且该接触力较大,可以较好满足 加工支架零件的需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在衬套座1的上下表面之间开设贯通的安装滑孔2,在安装滑孔2内滑 动连接有滑杆3,滑杆3的顶端伸出衬套座1上表面,在安装滑孔2的内壁设有可径向弹性变形的夹持衬套4,所述夹持衬套4与夹紧动力的输入端相接,在衬套座1下端固定连接有 导柱座5,在导柱座5内开设有导向孔6,导柱座5上开设有连通安装滑孔2与导向孔6的 连接孔7,且安装滑孔2与连接孔7呈贯通一气的竖直孔体,所述的滑杆3底端穿过连接孔 7插入导向孔6内,在导向孔6内密封滑动连接有导柱8,在所述导柱8上开设有凹陷9,该 凹陷9设有与滑杆3轴线锐角相交的支撑斜面10,滑杆3的底端部抵在支撑斜面10上,所 述导柱8与滑行动力相接。在夹持衬套4与衬套座1之间设有夹持油腔11,所述夹持油腔11与衬套座1上 开设的进油孔相接。在导向孔6开口部设有与导向孔6密封连接的端盖12,端盖12与导 柱8外端面形成导柱8的右滑行油腔13,该右滑行油腔13与开设在端盖12内的进油孔相 接,在凹陷9与右滑行油腔13之间的导柱8壁体与导向孔6之间形成左滑行油腔14,该左 滑行油腔14与开设在导柱座5内的进油孔相接,且左滑行油腔14与右滑行油腔13呈间隔 设置。左滑行油腔14与右滑行油腔13之间的导柱8外壁设有密封环18。 的凸棱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压力油进入导柱座5与导柱8间的左滑行油腔14, 而右滑行油腔13回油时,推动导柱8左移,支撑斜面10推动滑杆3上移,接触工件,这时的 接触力的大小决定于油压、左滑行油腔14面积及支撑斜面10的倾角。然后,进入夹持油腔 11的油促使夹持衬套4将滑杆3抱紧,即可用于加工支架零件的支撑使用。当压力油进入 端盖12与导柱8外端面形成导柱8的右滑行油腔13,而左滑行油腔14回油时,压力油推动 导柱8右移,拉动滑杆3向下,脱离工件。本装置不仅能提供较大的接触力,而且适当变更 参数,可得到不同的接触力。
权利要求一种大接触力浮动支撑,包括开设在衬套座(1)上下表面之间的贯通的安装滑孔(2),安装滑孔(2)的内滑动连接有滑杆(3),滑杆(3)的顶端伸出衬套座(1)上表面,在安装滑孔(2)的内壁设有可径向弹性变形的夹持衬套(4),所述夹持衬套(4)与夹紧动力的输入端相接,在衬套座(1)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柱座(5),在导柱座(5)内开设有导向孔(6),导柱座(5)上开设有连通安装滑孔(2)与导向孔(6)的连接孔(7),且安装滑孔(2)与连接孔(7)呈贯通一气的竖直孔体,所述的滑杆(3)底端穿过连接孔(7)插入导向孔(6)内,在导向孔(6)内密封滑动连接有导柱(8),其特征是在所述导柱(8)上开设有凹陷(9),该凹陷(9)设有与滑杆(3)轴线锐角相交的支撑斜面(10),滑杆(3)的底端部抵在支撑斜面(10)上,所述导柱(8)与滑行动力相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接触力浮动支撑,其特征是在夹持衬套(4)与衬套座(1)之 间设有夹持油腔(11),所述夹持油腔(11)与衬套座(1)上开设的进油孔相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接触力浮动支撑,其特征是在导向孔(6)开口部设有与导 向孔(6)密封连接的端盖(12),端盖(12)与导柱(8)外端面形成导柱(8)的右滑行油腔 (13),该右滑行油腔(13)与开设在端盖(12)内的进油孔相接,在凹陷(9)与右滑行油腔 (13)之间的导柱(8)壁体与导向孔(6)之间形成左滑行油腔(14),该左滑行油腔(14)与 开设在导柱座(5)内的进油孔相接,且左滑行油腔(14)与右滑行油腔(13)呈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接触力浮动支撑,其特征是左滑行油腔(14)与右滑行油腔 (13)之间的导柱(8)外壁设有密封环(1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接触力浮动支撑,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斜面(10)上开设有安 装槽体(15),安装槽体(15)两边设有向其中部凸起的限位凸起(16),相应地,在滑杆(3) 底端部设有插入限位凸起(16)下方的安装槽体(15)内的凸棱(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接触力浮动支撑,在衬套座的上下表面之间开设贯通的安装滑孔,安装滑孔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的顶端伸出衬套座上表面,在安装滑孔的内壁设有可径向弹性变形的夹持衬套,夹持衬套与夹紧动力相接,在衬套座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柱座,在导柱座内开设有导向孔,导柱座上开设有连通安装滑孔与导向孔的连接孔,且安装滑孔与连接孔呈贯通一气的竖直孔体,滑杆底端穿过连接孔插入导向孔内,在导向孔内密封滑动连接有导柱,在导柱上开设有凹陷,凹陷设有与滑杆轴线锐角相交的支撑斜面,滑杆的底端部抵在支撑斜面上,导柱与滑行动力相接。本实用新型在不同位置能提供不同的接触力,而且该接触力较大,可以较好满足加工支架零件的需要。
文档编号B23Q3/10GK201618981SQ201020131188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4日
发明者张新龙 申请人:无锡市贝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