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拔钢管模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329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拔钢管模座的制作方法
冷拔钢管模座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拔钢管模座。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作出之前,公知公用技术中的冷拔钢管模座,包括内模、外模和模座本体,内模和外模分别为中空的回转体,内模的截面形状为中空矩形,外模的截面形状则为中空梯形。安装时,外模设置在模座本体的锥形孔内,内模位于外模中部的锥孔内。作业时,坯管套在内外模之间的间隙内进行拔制,因此,该间隙的大小将直接决定坯管的减壁厚度。现有冷拔钢管模座在应用中存在如图1所示的问题由于长期使用,外模g的外锥面或模套i的内锥面易出现磨损,因此,外模中心线k与内模中心线(或称拔制中心线j)往往出现不相重合现象,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在此状态下拔制坯管m,坯管m的环壁就难以在同一垂面上与外模内壁相接触,而出现接触点a、b轴向错位的情况,由于接触点a的工作带长于接触点b,拔制后形成的点f的直线长于点e的直线,致使整条钢管向上弯曲,因此直线度得不到保障。从图1我们还可以发现,由于外模中心线k与内模中心线不重合,造成外模g与内模h的配合面不一致,即间隙c、d大小不一,从而使钢管拔制后点e 处的壁厚大于点f处的壁厚,造成钢管壁厚不均勻,形成不良品。该模座在拔制5米以上钢管产品时,弯曲现象尤其明显,使矫直、热处理等后续工序变得十分困难,矫直难度大、时常会出现热处理过烧使产品报废,生产不连续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实践中,常通过在外模上垫置硬片进行调整,使两条中心线相重合,确保钢管产品的直线度。虽然该方式具有一定效果,但不能彻底解决此问题1、硬片的厚度取舍困难,需要反复试验,并且要生产后才知道垫什么方向好,往往冷拔一定产品后方能确定,有时甚至冷拔十几支,还得不到控制,不但费时费力效率低,产品直线度、产品的质量不稳定,不能得到很好保证,还给后续工序加工带来影响,并存在安全隐患;2、外模垫了硬片后,尤其是在外模中心线偏离内模中心线较多的情况下,易导致模间间隙配合不可靠、不紧密,致使冷拔结束的一瞬间,硬片受钢管脱离外模时所产生的震动力影响而被震出模座,使整个垫片过程前功尽弃而重新垫片,从而影响生产作业。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冷拔钢管模座,该模座在冷拔过程中能使内模和外模中心线保持重合,拔制成的产品具有直线度好、壁厚均勻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冷拔钢管模座,包括内模、外模和模座本体,所述外模嵌设在模座本体的锥形孔内,所述内模嵌设在外模的锥孔内,其特征是所述模座本体由分体的模架和调节模板构成,该模架分两部分、分置固定在冷拔通道的两侧;所述调节模板类似间门板经其厚度向的凸壁嵌设在所述左右模架的凹形槽内,且所述凹形槽的槽宽大于所述凸壁的厚度而形成活动间隙,若干只调节螺栓将所述调节模板固定在所述凹形槽内;所述锥形孔位于该调节模板上。具体实施时,所述调节螺栓的杆身上设有弹簧垫片和锁紧螺母。具体实施时,所述活动间隙的大小为10mm。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性地将原来整体式的模座本体,设计成分体的模架和调节模板,左右模架起支撑固定作用,调节模板则可调节式设置在冷拔通道上。 因此,当外模的外锥面或模套的内锥面出现磨损,导致外模中心线与拔制中心线不相重合时,就可利用所述活动间隙,通过调节螺栓的调整可使调节模板相对左右模架作一定角度的回转,而实现两条中心线的重合,这种调整既能确保钢管产品的直线度,又能使外模与内模之间的拔制间隙基本保持一致,从而确保产品壁厚均勻。

为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现有技术冷拔钢管模座工作状况说明图。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调节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中接触点a、b,拔制间隙c、d,点e,点f,外模g,内模h,模套i,拔制中心线 j,外模中心线k,坯管m。图2-图4中模架1,活动间隙2,调节模板3,凸壁31,锥形孔32,外模4,坯管5,芯棒6,固定螺栓7,内模8,外模固定块9,模套10,调节螺栓11,锁紧螺母111,弹簧垫片112, 模架固定块12。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并结合图3、4。左右模架1分置固定在冷拔通道两侧,模架固定块12起加强模架1的作用。左右模架1的相向壁上开有接纳调节模板3的凸壁31的凹形槽。该凹形槽的槽宽大于所述凸壁的厚度而形成活动间隙2,当然,该活动间隙2也体现在左右模架1 的间距与调节模板3的宽度之间,以确保调节模板3能相对左右模架1作一定角度的回转。 在左右模架1上,还设有若干只相对所述凹形槽设置的调节螺栓11,设置原则以均勻分布为好,一般设置四只调节螺栓11即可。为防止调节螺栓11在作业时发生松动,在调节螺栓 11的杆身上设有锁紧螺母111和弹簧垫片112,以增强预紧力。调节模板3类似闸门板经其厚度向的凸壁31嵌设在左右模架1的凹形槽内。其中部的锥形孔32从外向内依次接纳模套10、外模固定块9、外模4和内模8,内模8、外模4、 外模固定块9均为回转体。芯棒6位于冷拔通道上,其前端由芯棒6的固定螺栓7固定在内模8上。坯管5位于内模8外壁与外模4内壁之间的拔制间隙内。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现有技术的模座本体设计成分体的左右模架1和调节模板3,其指导思想是利用调节模板3的竖直向回转调整,使内模8、外模4的中心线保持重合,从而确保钢管产品具有很好的直线度。基于此思想,设置在冷拔通道两侧的左右模架1 的内壁上分别开设凹形槽,与调节模板3的厚度向凸壁31形成活动间隙2呈插入式联接。 该活动间隙2的大小要适宜,过小时外模4与拔制中心线得不到有效调整,过大时调节难度就会增大,经申请人反复实践,证明活动间隙2的大小以IOmm为最佳。作业时,通过4只调节螺栓11的端部与凸壁31的相抵,松紧调节螺栓11即可改变调节模板3的竖向回转角度, 以达到使内模8、外模4中心线保持重合的目的。同时,为了防止钢管脱离外模时产生的震动力造成调节螺栓11慢慢松动,带来外模与拔制中心线的偏离,在调节螺栓U与调节模板3的方向增加弹簧垫片112与锁紧螺母
4111,保证整个生产过程中,调节好的外模4与拔制中心线不变化。另外,为确保调节螺栓11的使用寿命和牢固度,在调节螺栓11的选材上可选用特殊合金钢材料制作,并进行淬火、回火处理,以避免钢管脱离外模时产生的震动力而变形。 在调节螺栓11的前端采用小于螺栓外径的直径,防止调节螺栓使用时间长久后变形也便于调节;弹簧垫片112选用高弹性材料加工并进行淬火、回火处理,以有效缓冲震动力,避免调节螺栓11的松动。当然,根据需要,调节模板3与模架1的连接方式除采用上述凹凸相嵌间隙式联接,由调节螺栓11进行回转式调整外,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例如整块调节模板通过紧固件加垫板紧固在模架上,垫板的厚度视需要回转角度大小而定,以确保内外模的中心线重合在一起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冷拔钢管模座,包括内模(8)、外模(4)和模座本体,所述外模(4)嵌设在模座本体的锥形孔(3 内,所述内模(8)嵌设在外模(4)的锥孔内,其特征是所述模座本体由分体的模架(1)和调节模板C3)构成,该模架(1)分两部分、分置固定在冷拔通道的两侧; 所述调节模板C3)类似闸门板经其厚度向的凸壁(31)嵌设在所述左右模架(1)的凹形槽内,且所述凹形槽的槽宽大于所述凸壁(31)的厚度而形成活动间隙0),若干只调节螺栓 (11)将所述调节模板(3)固定在所述凹形槽内;所述锥形孔(3 位于该调节模板C3)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拔钢管模座,其特征是所述调节螺栓(3)的杆身上设有弹簧垫片(11 和锁紧螺母(1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拔钢管模座,其特征是所述活动间隙O)的大小为10mm。
全文摘要
一种冷拔钢管模座,包括内模、外模和模座本体,所述模座本体由分体的模架和调节模板构成,该模架分两部分、分置固定在冷拔通道的两侧;所述调节模板类似闸门板经其厚度向的凸壁嵌设在所述左右模架的凹形槽内,且所述凹形槽的槽宽大于所述凸壁的厚度而形成活动间隙,若干只调节螺栓将所述调节模板固定在所述凹形槽内;所述锥形孔位于该调节模板上。本发明将模座本体设计成分体的模架和调节模板,当外模的外锥面或模套的内锥面出现磨损,导致外模中心线与拔制中心线不相重合时,通过调整即可使调节模板相对左右模架作一定角度的回转,而实现两条中心线的重合,拔制产品具有直线度好、壁厚均匀的优点。
文档编号B21C3/12GK102248021SQ20111017188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
发明者冯光体, 姜建林, 郑忠财 申请人:浙江伦宝金属管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