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229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的制造设备,尤其涉及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装箱角柱的生产过程中,通常地,需要在折弯机/压床上进行折弯处理。现有的折弯工艺的完成,参见图1,一般是依靠操作人员3的体力,将集装箱角柱的板材4从角柱板料存放区2搬运到处理设备5旁边,再将该板材4抬到装设在设备5的模具中,然后操作设备5进行压型折弯一其过程中包括进行多次的折弯和翻转动作,折弯结束后,依旧是靠操作人员3的体力,将加工好的物料搬运到成型角柱存放区I并按照一定的次序堆垛起来,以节省空间并方便运输。由于工件大且重,整个工艺过程的完成,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并且折弯机/压床本身也比较危险的设备,对操作人员3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构成相当的威胁。可见,实有必要对现有的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可以实现集装箱角柱的自动折弯。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包括,提出一种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包括一弯折机构,用以对单张钢板进行折弯处理;还包括:一前推送定位机构,位于该弯折设备的一侧,用以递送及定位一待加工板料;一后翻转推送收料机构,位于该弯折设备的另一侧,用以与该前推送定位机构相结合一并配合该弯折机构完成多次弯折功能和送料收料功能;以及一自动控制机构,用以控制该弯折机构、前推送定位机构和后翻转推送收料机构协调动作,实现集装箱如后角柱压型的自动完成。该后翻转推送收料机构包括定位单元,用以配合该前推送定位机构和弯折机构依次定位完成前两次定位折弯。该后翻转推送收料机构还包括翻转单元,用以将完成前两次定位折弯的工件进行翻转。该后翻转推送收料机构还包括一举升机构,用以将翻转后的工件托举送过压型凹模缺口,完成后三道弯的压型。还包括一上板机构,其位于该前推送定位机构上游,用以将整摞的钢板实现分张输出。该上板机构包括能够上下工作的一自动升降单元和能够水平动作的一送料单元。还包括一输送机构,其位于该后翻转推送收料机构下游,用以将压好的集装箱角柱运送到需要堆垛的工位。还包括一堆垛机构,其位于该输送机构下游,用以将送到位的压好的集装箱角柱按照一定的次序翻转和定位,然后将压好的集装箱角柱按照设定的程序自动堆垛。该堆垛机构包括有一夹持单元或一吸附单元,用以抓持压好的集装箱角柱。
该自动控制机构为一 PLC自动编程控制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将板料的分页、输入、定位、压型、输出、堆垛等功能实现自动化作业;将多道折弯集合于一台折弯机上进行,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采用自动化生产,降低安全隐患,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集装箱角柱板折弯的效率、产品尺寸精度及提高自动化生产率。


图1是现有的集装箱角柱弯折工艺的处理过程示意。图2是本发明的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参见图2,本发明的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大致包括:一上板机构1,其包括一自动升降单元和一送料单元,用以将整摞的钢板实现分张输出,每次输出一张钢板;一前推送定位机构2,位于该上板机构I的下游,用以传递上板机构I送来的单张钢板;一弯折机构3,位于该前推送定位机构2的下游,用以对单张钢板进行折弯处理,该弯折机构3可以是现有的标准设备:折弯机或压床;一后翻转推送收料机构4,位于该弯折机构3的下游,其与该前推送定位机构2相结合,可以配合弯折机构3实现不同板件的不同尺寸及形状的折弯压型,后翻转推送收料机构4具体可包括一定位单元、一翻转单元、一举升单元与一水平动作单元,该定位单元可以包括一定位气缸或定位液缸,用以与前推送定位机构2—并配合折弯机构3依次完成两次定位弯折,该翻转单元包括一套结构实现工件的翻转,该举升单元可以包括一气缸或液缸以实现工件的举升,该水平动作单元包括一皮带输送结构以带动工件水平移动,具体而言,后翻转推送收料机构4可借助定位单元与折弯机构3的配合实现前两次定位弯折,再通过翻转单元将工件进行翻转,并通过举升机构避开凹模缺口将工件回送折弯机构3压弯,完成后三道折弯工序,最后通过该水平动作单元将完成压型后的工件输送到收料口,落入料框内;一输送机构5,位于该翻转推送收料机构4的下游,也可以设计在压床模具下方,完成压型后将角柱件托起,用以将压好的集装箱角柱运送到需要堆垛的工位;一堆垛机构6,位于该输送机构5的下游,其包括夹持或吸附单元,用以将送到位的压好的集装箱角柱按照一定的次序翻转和定位,然后将工件按照预先的程序自动堆垛;以及一套自动控制机构,与上述结构部分相连以协调各结构部分的动作,优选地,其为一 PLC自动编程控制机构,运行有自动控制程序将上述动作自动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通过将原有由操作者人工完成的动作全部由自动设备代替,将待加工板料的分页、输入、定位、压型、输出、堆垛等功能实现自动化作业,将多道折弯集合于一台折弯机上进行,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采用自动化生产,可以降低安全隐患,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集装箱角柱板折弯的效率、产品尺寸精度及提高自动化生产率。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包括一弯折机构,用以对单张钢板进行折弯处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前推送定位机构,位于该弯折设备的一侧,用以递送及定位一待加工板料; 一后翻转推送收料机构,位于该弯折设备的另一侧,用以与该前推送定位机构相结合一并配合该弯折机构完成多次弯折功能和送料收料功能;以及 一自动控制机构,用以控制该弯折机构、前推送定位机构和后翻转推送收料机构协调动作,实现集装箱如后角柱压型的自动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后翻转推送收料机构包括一定位单元,用以配合该前推送定位机构和弯折机构依次定位完成前两次定位折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后翻转推送收料机构还包括一翻转单元,用以将完成前两次定位折弯的工件进行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后翻转推送收料机构还包括一举升单元,用以将翻转后的工件托举送过压型凹模缺口,完成后三道弯的压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上板机构,其位于该前推送定位机构上游,用以将整摞的钢板实现分张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上板机构包括能够上下工作的一自动升降单元和能够水平动作的一送料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输送机构,其位于该后翻转推送收料机构下游,用以将压好的集装箱角柱运送到需要堆垛的工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堆垛机构,其位于该输送机构下游,用以将送到位的压好的集装箱角柱按照一定的次序翻转和定位,然后将压好的集装箱角柱按照设定的程序自动堆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堆垛机构包括有一夹持单元或一吸附单元,用以抓持压好的集装箱角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控制机构为一PLC自动编程控制机构。
全文摘要
一种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包括一弯折机构,用以对单张钢板进行折弯处理;一前推送定位机构,位于该弯折设备的一侧,用以递送及定位一待加工板料;一后翻转推送收料机构,位于该弯折设备的另一侧,用以与该前推送定位机构相结合一并配合该弯折机构完成多次弯折功能和送料收料功能;以及一自动控制机构,用以控制该弯折机构、前推送定位机构和后翻转推送收料机构协调动作,实现集装箱前后角柱压型的自动完成。本发明可以降低安全隐患,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集装箱角柱板折弯的效率、产品尺寸精度及提高自动化生产率。
文档编号B21D43/00GK103084442SQ201110341150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日
发明者姜卫东, 范健, 李刚, 马洪伟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