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及放电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345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及放电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液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及放电加工机。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常需要使用供液装置提供液体。所谓供液装置为能提供液体,并供应其它设备使用的装置。例如,在放电加工机上,提供液体作为介质,进行放电加工;在加工中心上提供液体作为冷却及润滑之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放电加工机300包括有机身301、设置于机身301的加工槽302、与机身301连接的电极303,加工槽302内设置有待加工工件304,加工槽302的下部设置有排液管305。当放电加工机300进行加工时,需要使用加工液,因此,增设加工液供应装置作为供应及循还过滤加工液的装置成为必需。如图1所示,通常的加工液供应装置的结构包括有加工液排液管101、加工液过滤器102、抽液泵103和贮液缸105,其中,抽液泵 103设置于贮液缸105的上方,抽液泵103通过设置的抽液管104与贮液缸105连通,抽液泵103与加工液过滤器102的一端连接,加工液过滤器102的另一端与加工液排液管101 连接,加工液排液管101的出液口设置于加工槽302的上方。该加工液供液装置已广泛应用于放电加工机300上。然而,供液装置因不同工件或加工要求,通常会使用超过一种的加工液。现有技术中,当需要为一台放电加工机300提供两种不同的加工液时,加工液供应装置需提供两组不同的加工液供应装置,分别为第一加工液供液装置100和第二加工液供液装置200,当需要将第一加工液切换为第二加工液时,如图2及图3所示,需要熟练的技工把使用中的第一加工液供液装置100上的电源及控制线路分离,移走第一加工液供液装置100,再把第二加工液供液装置200移至指定位置上,连上所需的电源及控制线路后才可继续操作。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能够快速切换加工液的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还亟需提供一种具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的放电加工机,该放电加工机具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不仅操作简易、使用方便,而且能够快速切换加工液。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能够快速切换加工液的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的放电加工机,该放电加工机具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 不仅操作简易、使用方便,而且能够快速切换加工液。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包括有组合式贮液缸、与加工槽连通的双向排液管和固定座,所述组合式贮液缸具有第一贮液缸和第二贮液缸,所述第一贮液缸包括有第一抽液泵、第一过滤器和第一排液管,所述第一抽液泵具有第一抽液口和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一抽液口通过第一抽液管与所述第一贮液缸连通,所述第一排液口通过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一排液管连通;所述第二贮液缸包括有第二抽液泵、第二过滤器和第二排液管,所述第二抽液泵具有第二抽液口和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抽液口通过第二抽液管与所述第二贮液缸连通,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第二排液管连通;所述双向排液管和所述固定座均设置于所述组合式贮液缸的上方,所述双向排液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固定座内,并可在所述固定座内旋转;所述双向排液管具有第一排液支管和第二排液支管,所述第一排液支管设置于所述第一贮液缸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液支管设置于所述第二贮液缸的上方。其中,所述双向排液管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固定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定位柱卡设于所述弧形槽、并可沿所述弧形槽滑动,所述弧形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微动开关,所述弧形槽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微动开关;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抽液泵的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二微动开关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微动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抽液泵的第二电机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贮液缸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贮液缸的缸壁连接设置有第一支座, 所述第一抽液泵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其中,所述第二贮液缸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二贮液缸的缸壁连接设置有第二支座, 所述第二抽液泵设置于所述第二支座。其中,所述组合式贮液缸的下部设置有滑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的放电加工机,包括有机身、设置于机身的加工槽以及与机身连接的电极,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所述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包括有组合式贮液缸、双向排液管和固定座,所述组合式贮液缸具有第一贮液缸和第二贮液缸,所述第一贮液缸包括有第一抽液泵、第一过滤器和第一排液管,所述第一抽液泵具有第一抽液口和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一抽液口通过第一抽液管与所述第一贮液缸连通,所述第一排液口通过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一排液管连通;所述第二贮液缸包括有第二抽液泵、第二过滤器和第二排液管,所述第二抽液泵具有第二抽液口和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抽液口通过第二抽液管与所述第二贮液缸连通,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第二排液管连通;所述第一排液管的第一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加工槽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液管的第二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加工槽的上方;所述双向排液管和所述固定座均设置于所述组合式贮液缸的上方,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加工槽的下部,所述双向排液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固定座内,并可在所述固定座内旋转,所述双向排液管与所述加工槽连通;所述双向排液管具有第一排液支管和第二排液支管,所述第一排液支管设置于所述第一贮液缸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液支管设置于所述第二贮液缸的上方。其中,所述双向排液管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固定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定位柱卡设于所述弧形槽、并可沿所述弧形槽滑动,所述弧形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微动开关,所述弧形槽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微动开关;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抽液泵的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二微动开关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微动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抽液泵的第二电机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贮液缸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贮液缸的缸壁连接设置有第一支座, 所述第一抽液泵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其中,所述第二贮液缸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二贮液缸的缸壁连接设置有第二支座, 所述第二抽液泵设置于所述第二支座。其中,所述组合式贮液缸的下部设置有滑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及放电加工机,其中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包括有组合式贮液缸、与加工槽连通的双向排液管和固定座,组合式贮液缸具有第一贮液缸和第二贮液缸,第一贮液缸包括有第一抽液泵、第一过滤器和第一排液管,第一抽液泵具有第一抽液口和第一排液口,第一抽液口通过第一抽液管与第一贮液缸连通,第一排液口通过第一过滤器与第一排液管连通;第二贮液缸包括有第二抽液泵、第二过滤器和第二排液管,第二抽液泵具有第二抽液口和第二排液口,第二抽液口通过第二抽液管与第二贮液缸连通,第二排液口通过第二过滤器与第二排液管连通;双向排液管和固定座均设置于组合式贮液缸的上方,双向排液管的一端套设于固定座内,并可在固定座内旋转;双向排液管具有第一排液支管和第二排液支管,第一排液支管设置于第一贮液缸的上方,第二排液支管设置于第二贮液缸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能够快速切换加工液的特点。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的放电加工机采用了上述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使得该放电加工机具有能够切换两种加工液的功能,而且具有操作简易、使用方便的特点。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使用供液装置的放电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更换供液装置的放电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更换供液装置的放电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使用第一种加工液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使用第二种加工液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的双向排液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的双向排液管的第一微动开关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的双向排液管的第二微动开关的电路结构示意图。[0031]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具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的放电加工机的使用第一加工液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具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的放电加工机的使用第二加工液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11中包括有100——第一加工液供液装置、101——加工液排液管、 102——加工液过滤器、103——抽液泵、104——抽液管、105——贮液缸、200——第二加工液供液装置、300——放电加工机、301——机身、302——加工槽、303——电极、304——待加工工件、305——排液管、400——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401——第一过滤器、 402——第一抽液泵、403——第一支座、404——第一抽液管、405——第一贮液缸、406—— 滑轮、407——第二排液支管、408——第二支座、409——第二贮液缸、410——第二抽液泵、 411——固定座、412——第一排液支管、413——第二过滤器、414——第二排液管、415—— 第一排液管、416——定位柱、417——第二微动开关、418——弧形槽、419——第一微动开关、420——第二抽液管、421——第二电机、422——第一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之一,如图4、图5、 图6和图7所示,包括有组合式贮液缸、与加工槽302连通的双向排液管和固定座411,组合式贮液缸具有第一贮液缸405和第二贮液缸409,第一贮液缸405包括有第一抽液泵402、 第一过滤器401和第一排液管415,第一抽液泵402具有第一抽液口和第一排液口,第一抽液口通过第一抽液管404与第一贮液缸405连通,第一排液口通过第一过滤器401与第一排液管415连通;第二贮液缸409包括有第二抽液泵410、第二过滤器413和第二排液管 414,第二抽液泵410具有第二抽液口和第二排液口,第二抽液口通过第二抽液管420与第二贮液缸409连通,第二排液口通过第二过滤器413与第二排液管414连通;双向排液管和固定座411均设置于组合式贮液缸的上方,双向排液管的一端套设于固定座411内,并可在固定座411内旋转;双向排液管具有第一排液支管412和第二排液支管407,第一排液支管 412设置于第一贮液缸405的上方,第二排液支管407设置于第二贮液缸409的上方。使用本实施例时,当需要从一种加工液切换为另一种加工液时,只需旋转双向排液管至指定位置上,即可实现将加工槽302内的加工液排出至不同的贮液缸内,从而完成切换两种不同的加工液的操作。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组合式贮液缸,内含两个独立的贮液缸,并分别有独立的第一电机422和第二电机421。组合式贮液缸的作用为贮存两种不同的加工液,并可独立控制把加工液从贮液缸抽出至加工槽302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 400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便于市场上的大面积普及与推广,而且能够快速地切换加工液的特点。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双向排液管设置有定位柱416,固定座411开设有弧形槽418,定位柱416卡设于弧形槽418、并可沿弧形槽418滑动,弧形槽41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微动开关419,弧形槽418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微动开关417 ;第一微动开关419的
7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一微动开关419的另一端与第一抽液泵402的第一电机422连接;第二微动开关417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二微动开关417的另一端与第二抽液泵410的第二电机421连接。弧形槽418的弧长可以为设定180°的圆心角所对应的弧形槽418,还可以是 90°的圆心角所对应的弧形槽418,或者还可以为其它角度的圆心角所对应的弧形槽418。 本实施例中优选弧形槽418的弧长为180°的圆心角所对应的弧形槽418。其中,弧形槽 418的一端(180°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微动开关419;弧形槽418的另一端(0°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微动开关417。由于双向排液管安装于固定座411内,并通过定位柱416与弧形槽418的滑动配合,使双向排液管可在其内旋转,同时,由于双向排液管受到定位柱416的管束,只可进行不多于180°的旋转,当定位柱416移动至弧形槽418的一端180°的位置时,触发第一微动开关419 ;当定位柱416移动至弧形槽418的另一端0°的位置时,触发第二微动开关 417。如图8和图9所示,当触发第一微动开关419时,第一电机422开始动作,把在第一贮液缸405内的第一加工液抽出,并经由第一过滤器401和第一排液管415输送至加工槽302 内使用,此时的双向排液管的第一排液支管412朝向第一贮液缸405,而第二排液支管407 背向第二贮液缸409,加工槽302内的第一加工液可以通过第一排液支管412流回第一贮液缸405内,从而完成第一加工液循环的目的,第一加工液的循环路径可见图8中箭头所示; 当触发第二微动开关417时,第二电机421开始动作,把在第二贮液缸409内的第二加工液抽出,并经由第二过滤器413和第二排液管414输送至加工槽302内使用,此时的双向排液管的第二排液支管407朝向第二贮液缸409,而第一排液支管412背向第一贮液缸405,加工槽302内的第二加工液可以通过第二排液支管407流回第二贮液缸409内,从而完成第二加工液循环的目的,第二加工液的循环路径可见图9中箭头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贮液缸405的上方,并与第一贮液缸405的缸壁连接设置有第一支座403,第一抽液泵402设置于第一支座403。其中,第一支座403可以是第一贮液缸405 的缸壁向内延伸设置的第一支座403 ;也可以是第一贮液缸405的缸壁向外延伸设置的第一支座403。或者还可以是将第一支座403安装设置于第一贮液缸405的缸壁的侧部,将第一抽液泵402的第一抽液口通过穿设于第一贮液缸405的缸壁的第一抽液管404与第一贮液缸405连通。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支座403的设置方式为第一贮液缸405的缸壁向内延伸设置的第一支座403,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占地面积小,且具有外形美观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二贮液缸409的上方,并与第二贮液缸409的缸壁连接设置有第二支座408,第二抽液泵410设置于第二支座408。其中,第二支座408的设置方式同上述第一支座403的设置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并且,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二支座408的设置方式为第二贮液缸409的缸壁向内延伸设置的第二支座408,一方面,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占地面积小,且具有外形美观的效果;另一方面与第一支座403的设置方式对称,美化整体结构。本实施例中,组合式贮液缸的下部设置有滑轮406。便于组合式贮液缸的随时移动,方便使用者的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400还可以改装成可切换三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可以切换三种以上加工液,其中相应的组合式贮液缸和双向排液管也随之进行结构的改变,而此改变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的放电加工机的具体实施方式
之一,如图10和图11所示,包括有机身301、设置于机身301的加工槽302以及与机身301 连接的电极303,加工槽302内设置有待加工工件304,其中,设置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400,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400包括有组合式贮液缸、双向排液管和固定座 411,组合式贮液缸具有第一贮液缸405和第二贮液缸409,第一贮液缸405包括有第一抽液泵402和第一排液管415,第一抽液泵402具有第一抽液口和第一排液口,第一抽液口通过第一抽液管404与第一贮液缸405连通,第一排液口与第一排液管415连通;第二贮液缸 409包括有第二抽液泵410和第二排液管414,第二抽液泵410具有第二抽液口和第二排液口,第二抽液口通过第二抽液管420与第二贮液缸409连通,第二排液口与第二排液管414 连通;第一排液管415的第一出液口设置于加工槽302的上方,第二排液管414的第二出液口设置于加工槽302的上方;双向排液管和固定座411均设置于组合式贮液缸的上方,固定座411设置于加工槽302的下部,双向排液管的一端套设于固定座411内,并可在固定座 411内旋转,双向排液管与加工槽302连通;双向排液管具有第一排液支管412和第二排液支管407,第一排液支管412设置于第一贮液缸405的上方,第二排液支管407设置于第二贮液缸409的上方。由于放电加工机300上设置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400,从而使得使用该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400后,只需旋转设置于加工槽302下方的双向排液管,即可实现将加工槽302内的加工液排出至不同的贮液缸内完成切换两种不同的加工液的目的。所使用的组合式贮液缸,内含两个独立的贮液缸,并分别有独立的第一抽液泵402和第二抽液泵410。组合式贮液缸的作用为贮存两种不同的加工液,并可独立控制把加工液从贮液缸抽出至加工槽302使用。使得该放电加工机300具有能够切换两种加工液的功能,而且具有操作简易、使用方便的特点。本实施例中,双向排液管设置有定位柱416,固定座411开设有弧形槽418,定位柱416卡设于弧形槽418、并可沿弧形槽418滑动,弧形槽41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微动开关 419,弧形槽418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微动开关417 ;第一微动开关419的一端与电源连接, 第一微动开关419的另一端与第一抽液泵402的第一电机422连接;第二微动开关417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二微动开关417的另一端与第二抽液泵410的第二电机421连接。弧形槽418的弧长可以为设定180°的圆心角所对应的弧形槽418,还可以是90°的圆心角所对应的弧形槽418,或者还可以为其它角度的圆心角所对应的弧形槽418。本实施例中优选弧形槽418的弧长为180°的圆心角所对应的弧形槽418。其中,弧形槽418的一端(180° 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微动开关419 ;弧形槽418的另一端(0°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微动开关 417。由于双向排液管安装于固定座411内,并通过定位柱416与弧形槽418的滑动配合,使双向排液管可在其内旋转,同时,由于双向排液管受到定位柱416的管束,只可进行不多于180°的旋转,当定位柱416移动至弧形槽418的一端180°的位置时,触发第一微动开关419 ;当定位柱416移动至弧形槽418的另一端0°的位置时,触发第二微动开关 417。可参见图8和图9,当触发第一微动开关419时,第一电机422开始动作,把在第一贮液缸405内的第一加工液抽出,并经由第一过滤器401和第一排液管415输送至加工槽302 内使用,此时的双向排液管的第一排液支管412朝向第一贮液缸405,而第二排液支管407 背向第二贮液缸409,加工槽302内的第一加工液可以通过第一排液支管412流回第一贮液缸405内,从而完成第一加工液循环的目的,第一加工液的循环路径可见图8中箭头所示; 当触发第二微动开关417时,第二电机421开始动作,把在第二贮液缸409内的第二加工液抽出,并经由第二过滤器413和第二排液管414输送至加工槽302使用,此时的双向排液管的第二排液支管407朝向第二贮液缸409,而第一排液支管412背向第一贮液缸405,加工槽302内的第二加工液可以通过第二排液支管407流回第二贮液缸409内,从而完成第二加工液循环的目的,第二加工液的循环路径可见图9中箭头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贮液缸405的上方,并与第一贮液缸405的缸壁连接设置有第一支座403,第一抽液泵402设置于第一支座403。其中,第一支座403可以是第一贮液缸405 的缸壁向内延伸设置的第一支座403 ;也可以是第一贮液缸405的缸壁向外延伸设置的第一支座403。或者还可以是将第一支座403安装设置于第一贮液缸405的缸壁的侧部,将第一抽液泵402的第一抽液口通过穿设于第一贮液缸405的缸壁的第一抽液管404与第一贮液缸405连通。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支座403的设置方式为第一贮液缸405的缸壁向内延伸设置的第一支座403,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占地面积小,且具有外形美观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二贮液缸409的上方,并与第二贮液缸409的缸壁连接设置有第二支座408,第二抽液泵410设置于第二支座408。其中,第二支座408的设置方式同上第一支座403的设置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并且,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二支座408的设置方式为第二贮液缸409的缸壁向内延伸设置的第二支座408,一方面,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占地面积小,且具有外形美观的效果;另一方面与第一支座403的设置方式对称, 美化整体结构。本实施例中,组合式贮液缸的下部设置有滑轮406。便于组合式贮液缸的随时移动,方便使用者的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具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的放电加工机, 还可以改装成具有可切换三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的放电加工机300 ;可以切换三种以上加工液,其中相应的组合式贮液缸和双向排液管也随之进行结构的改变,而此改变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组合式贮液缸、与加工槽连通的双向排液管和固定座,所述组合式贮液缸具有第一贮液缸和第二贮液缸,所述第一贮液缸包括有第一抽液泵、第一过滤器和第一排液管,所述第一抽液泵具有第一抽液口和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一抽液口通过第一抽液管与所述第一贮液缸连通,所述第一排液口通过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一排液管连通;所述第二贮液缸包括有第二抽液泵、第二过滤器和第二排液管,所述第二抽液泵具有第二抽液口和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抽液口通过第二抽液管与所述第二贮液缸连通,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第二排液管连通;所述双向排液管和所述固定座均设置于所述组合式贮液缸的上方,所述双向排液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固定座内,并可在所述固定座内旋转;所述双向排液管具有第一排液支管和第二排液支管,所述第一排液支管设置于所述第一贮液缸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液支管设置于所述第二贮液缸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排液管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固定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定位柱卡设于所述弧形槽、并可沿所述弧形槽滑动,所述弧形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微动开关,所述弧形槽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微动开关;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抽液泵的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二微动开关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微动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抽液泵的第二电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贮液缸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贮液缸的缸壁连接设置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抽液泵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贮液缸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二贮液缸的缸壁连接设置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抽液泵设置于所述第二支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贮液缸的下部设置有滑轮。
6.一种具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的放电加工机,包括有机身、设置于机身的加工槽以及与机身连接的电极,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所述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包括有组合式贮液缸、双向排液管和固定座,所述组合式贮液缸具有第一贮液缸和第二贮液缸,所述第一贮液缸包括有第一抽液泵、第一过滤器和第一排液管,所述第一抽液泵具有第一抽液口和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一抽液口通过第一抽液管与所述第一贮液缸连通,所述第一排液口通过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一排液管连通;所述第二贮液缸包括有第二抽液泵、第二过滤器和第二排液管,所述第二抽液泵具有第二抽液口和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抽液口通过第二抽液管与所述第二贮液缸连通,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第二排液管连通;所述第一排液管的第一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加工槽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液管的第二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加工槽的上方;所述双向排液管和所述固定座均设置于所述组合式贮液缸的上方,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加工槽的下部,所述双向排液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固定座内,并可在所述固定座内旋转,所述双向排液管与所述加工槽连通;所述双向排液管具有第一排液支管和第二排液支管,所述第一排液支管设置于所述第一贮液缸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液支管设置于所述第二贮液缸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的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排液管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固定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定位柱卡设于所述弧形槽、并可沿所述弧形槽滑动,所述弧形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微动开关,所述弧形槽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微动开关;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抽液泵的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二微动开关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微动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抽液泵的第二电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的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贮液缸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贮液缸的缸壁连接设置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抽液泵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的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贮液缸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二贮液缸的缸壁连接设置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抽液泵设置于所述第二支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的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贮液缸的下部设置有滑轮。
专利摘要一种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及放电加工机,供液装置包括组合式贮液缸、与加工槽连通的双向排液管和固定座,组合式贮液缸具有第一贮液缸和第二贮液缸;双向排液管和固定座均设于组合式贮液缸的上方,双向排液管的一端套设于固定座内,并可在固定座内旋转;双向排液管具有第一排液支管和第二排液支管,第一排液支管设于第一贮液缸的上方,第二排液支管设于第二贮液缸的上方。放电加工机具有可切换两种加工液的供液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供液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能够快速切换加工液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放电加工机由于采用了上述供液装置,具有能够切换两种加工液的功能,而且具有操作简易、使用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B23H1/00GK201997823SQ20112004068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7日
发明者邝锦祥 申请人:东莞盈拓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