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自动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376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件自动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管件的自动加工机具,尤指一种可受控自动于管件上成形复数穿孔或切沟等作业的管件自动加工机。
背景技术
如山坡地…等环境为维持良好的水土保持,于山坡地架设有排水管,藉由排水管上复数孔洞的构造,作为水的排放等用途。为于前述排水管等管件加工成形复数孔洞,目前主要是利用管件自动加工机以自动控制的加工方式于管件上各预定位置分别钻设孔洞,所述的管件自动加工机概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数第M357327号所揭示的「排水管自动钻孔装置」,该排水管自动钻孔装置主要是于一机座上设置二平行的导轨,提供一移动工作台可移动的组设其上,所述移动工作台是以其移动车台底部的滚轮置于导轨上,滚轮以其轮轴连接驱动马达,用以驱动移动车台沿导轨移动,于机座的一端设置转动顶座,另一端设置固定顶座,用以相对夹顶水管,并可旋转水管,于移动工作台上装设一自动钻孔机,所述自动钻孔机并具有一气压缸控制的进刀控制机构,用以受控于管件上钻孔,另于机台上设置伺服主机,用以控制移动工作台、 自动钻孔机及转动顶座等运作。前述排水管自动钻孔装置虽可达到管件自动加工的目的,惟该自动钻孔机是设置于移动工作台上,移动工作台是利用驱动马达驱动的滚轮沿导轨滚动而移行,滚轮与导轨间为平滑面接触,无法达到精确定位的功效,以致会影响钻孔位置的精确度。此外,该排水管自动钻孔装置仅能对管件进行钻孔作业,无法改换切沟的加工机构,故其功能偏少,适用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管件自动加工机孔洞加工的精确度不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管件自动加工机,其中,该管件自动加工机包含一机台,其顶面水平设置有二平行导轨,机台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分位于机台相对的两端;一管件定位旋转装置,是包含一管件定位组件、一管件调整组件以及一管件旋转组件,该管件定位组件是设于机台的第一端,用以抵接管件的一端,管件调整组件是可移动的组设于机台上,用以抵接管件的另一端,该管件旋转组件是组设于机台的第一端,并连接管件定组件,用以驱动被夹持于管件定位组件与管件调整组件之间的管件旋转定位;一移载装置,是包含一载台以及一载台驱动组件,该载台是可移动的设置于机台上,该载台驱动组件包含有一载台驱动轮组、一移载齿条、一移载驱动齿轮、一载台驱动马达以及一载台传动组,该载台驱动轮组包含有枢设于载台底面的载台驱动轮,并抵接于机台的导轨上,移载齿条是组设于机台顶面平行于导轨,该移载驱动齿轮是以其轮轴枢设于载台底面,且移载驱动齿轮啮合移载齿条,载台驱动马达是组设于载台上,载台传动组连接于载台驱动马达的芯轴与移载驱动齿轮的轮轴之间,使载台驱动马达可受控驱动载台沿导轨移行;一加工装置,是组设于载台上,用以组接管件的加工刀具;一控制装置,是设于机台一侧,并与管件定位旋转装置、移载装置以及加工装置电性连接,用以控制管件定位旋转装置、移载装置以及加工装置的作动时机。如上所述的管件自动加工机中,所述加工装置是包含一基座,其前侧垂直面上设有二平行设置的轨条;一水平向旋转台,是一可作90度旋转变换方向的机构,水平向旋转台组设于载台上,且提供基座组设其上,使基座可相对于载台作水平方向的90度旋转;一升降座,是组设于基座前侧的垂直面上,并可沿轨条升降活动;一升降驱动组件,是组设于基座上,升降驱动组件以其升降作动端连接升降座,用以驱动升降座升降位移;一垂直向旋转台,是一可作90度旋转变换方向的机构,并组设于升降座前侧面;一加工组件,是组设于垂直向旋转台上,而能藉由垂直向旋转台可相对于升降座作垂直方向的90度旋转,该加工组件包含一内部枢设有驱动轴的机壳、一加工轴、一马达以及一加工轴位移驱动组,该机壳固接于垂直向旋转台上,加工轴是枢设于机壳中,加工轴是可轴向位移且连接驱动轴,加工轴具有一伸出机壳外的连接端部,该马达是组设于机壳上,且藉由一传动组连接驱动轴,该加工轴位移驱动组设于机壳上且以其驱动端连接加工轴,用以驱动加工轴轴向位移。如上所述的管件自动加工机中,该升降驱动组件是一双缸芯式气压缸,该双缸芯式气压缸具有连动的上缸芯与下缸芯,下缸芯为升降作动端,上缸芯为升降调整杆,升降调整杆外周面设有复数道上下间隔排列的环沟,于环沟上择一设置限位扣件,用以限制升降座的升降高度位置。如上所述的管件自动加工机中,该加工轴位移驱动组为旋转气压缸,并以其驱动端连接加工轴,用以驱动加工轴轴向位移。如上所述的管件自动加工机中,该加工轴位移驱动组为气压缸,并以其驱动端连接加工轴,用以驱动加工轴轴向位移。如上所述的管件自动加工机中,该管件定位组件包含一第一定位轴与一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轴是平行导轨的水平枢设于机台上,于第一定位轴朝向机台第二端方向的末端组设该第一定位件;该管件调整组件是包含一调整座、一驱动马达、一驱动轮组、一第二定位轴及一第二定位件,该调整座是可移动的设置于机台的顶面上,驱动马达设于该调整座上,该驱动轮组包含有一驱动轮以及传动组件,驱动轮是抵接于机台的导轨上,传动组件连接驱动马达的芯轴与驱动轮轮轴之间,第二定位轴是枢设于调整座上,且与第一定位轴轴向相应,第二定位件是组设于第二定位轴朝向机台第一端方向的末端,使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可相对夹持管件;该管件旋转组件包含一管件驱动马达以及一管件传动组,管件驱动马达是组设于机台的第一端,管件传动组连接管件驱动马达的芯轴与第一定位轴之间,用以驱动被夹持于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之间的管件旋转定位。[0024]如上所述的管件自动加工机中,载台上预定管件通过处的前后两侧各立设一可旋转的抵靠柱,于载台上设置一可前后调整位置的调整架,提供该两抵靠柱分别组设其上,用以相对调整该二抵靠柱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管件自动加工机主要是利用移载装置中移载齿条与移载驱动齿轮啮合传动的机构,使安装于移载装置载台上加工装置可受控于管件预定位置处作精准加工作业,提升管件加工后的产品品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是,进一步藉由加工装置兼具钻孔与切割沟槽的多重功能设计,于管件上钻孔时,可令所接设的钻头朝下,于管件切割沟槽时,可令所接设的切割轮变换方向而垂直于预定管件的轴向,用以在管件上切割出轴向延伸的沟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件自动加工机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管件自动加工机较佳实施例的移载装置与加工装置的侧视平面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管件自动加工机较佳实施例的加工装置的前视平面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管件自动加工机较佳实施例装设管件欲进行加工的前视平面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管件自动加工机使用气压缸作为加工轴位移驱动组的另一实施例的前视平面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管件自动加工机较佳实施例的加工装置安装钻头对管件进行钻孔的平面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管件自动加工机较佳实施例的加工装置安装切割轮且旋转定位后的局部平面示意图。图8是图5所示管件自动加工机另一实施例的加工装置安装切割轮且旋转定位后的局部平面示意图。图9是图1所示管件自动加工机较佳实施例的加工装置安装切割轮对管件进行切割沟槽的平面示意图。图10是图1所示管件自动加工机较佳实施例的加工装置以钻头钻孔后的管件立体示意图。图11是图1所示管件自动加工机较佳实施例的加工装置以切割轮切割出沟槽后的管件立体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机台10导轨11第一端12第二端2管件定位旋转装置20管件定位组件 201第一定位轴202第一定位件21管件调整组件 211调整座212驱动马达213驱动轮组[0046]2131驱动轮2132传动组件[0047]214第二定位轴215第二定位件[0048]22管件旋转组件221 :管件驱动马达[0049]222管件传动组[0050]3移载装置30载台[0051]31载台驱动组件311载台驱动轮组[0052]312移载齿条313移载驱动齿轮[0053]314载台驱动马达315载台传动组[0054]32抵靠柱33调整架[0055]4加工装置40基座[0056]401轨条[0057]41升降座42升降驱动组件[0058]421升降作动端422升降调整杆[0059]423环沟424限位扣件[0060]43加工组件431机壳[0061]433加工轴4331连接端部[0062]434马达436加工轴位移驱动组[0063]436a加工轴位移驱动组[0064]437钻头438切割轮[0065]44水平向旋转台45垂直向旋转台[0066]5控制装置[0067]6管件60孔[0068]61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如图1至图3所示,是揭示本实用新型管件自动加工机的一较佳实施例,该管件自动加工机的组成是包含一机台1、一管件定位旋转装置2、一移载装置3、一加工装置4以及一控制装置5,其中所述机台1于其顶面上水平设置有二平行导轨10,机台1上定义有一第一端11与一第二端12,第一端11与第二端12位于机台1相对的两端。所述管件定位旋转装置2包含一管件定位组件20、一管件调整组件21以及一管件旋转组件22,其中该管件定位组件20是设于机台1的第一端,管件定位组件20包含一第一定位轴 201与一第一定位件202,第一定位轴201是水平枢设于机台1上(即平行于导轨10延伸方向),于第一定位轴201朝向机台1第二端12方向的末端组设该第一定位件202,藉以利用第一定位件202抵接管件一端。该管件调整组件21是可移动定位的组设于机台1上,所述管件调整组件21可为手动式机构或为电动式机构,如图1所示,所述管件调整组件21为电动式机构,该管件调整组件21包含一调整座211、一驱动马达212、一驱动轮组213、一第二定位轴214及一第二定位件215,调整座211是可移动的设置于机台1的顶面上,驱动马达212设于该调整座211 上,该驱动轮组213包含有一驱动轮2131以及传动组件2132,驱动轮2131是抵接于机台1 的导轨10上,传动组件2132可为链轮组,并连接驱动马达212的芯轴与驱动轮2131轮轴之间,使驱动马达212可带动驱动轮2131旋转,而使调整座211可自机台1第二端12朝向第一端11方向移动以及复位,第二定位轴214是枢设于调整座211上,且与第一定位轴201 轴向相应,第二定位件215是组设于第二定位轴214朝向机台第一端方向的末端,利用第二定位件215抵接管件6另一端,使第一定位件202与第二定位件215可相对夹持管件6。该管件旋转组件22是包含一管件驱动马达221以及一管件传动组222,管件驱动马达221是组设于机台1的第一端,管件传动组222可为链轮组或齿轮组或其他等效的传动组件,管件传动组222并连接管件驱动马达221的芯轴与第一定位轴201之间,用以驱动被夹持于第一定位件202与第二定位件215之间的管件旋转定位。所述移载装置3是包含一载台30以及一载台驱动组件31,该载台30是可移动的设置于机台1上,于载台30上预定管件通过处前后两侧各立设一可旋转的抵靠柱32,于载台30上尚可设置一可手动调整前后位置的调整架33,提供两抵靠柱32分别组设其上,并能因应管件外径而调整两抵靠柱32间的间距,该载台驱动组件31包含有一载台驱动轮组 311、一移载齿条312、一移载驱动齿轮313、一载台驱动马达314以及一载台传动组315,该载台驱动轮组311包含数组枢设于载台30底面的载台驱动轮,并抵接于机台1的导轨10 上,移载齿条312是组设于机台1顶面平行于导轨10,该移载驱动齿轮313是以其轮轴枢设于载台底面,且移载驱动齿轮313啮合移载齿条312,载台驱动马达314是组设于载台 30上,载台传动组315可为链轮组、齿轮组或其他等效的传动机构,并连接于载台驱动马达 314的芯轴与移载驱动齿轮313的轮轴之间,使载台驱动马达314可受控驱动载台30沿导轨10移行,并藉由移载驱动齿轮313与移载齿条312的啮合机构而能精准定位,所述移载驱动齿轮313的轮轴可与一组驱动轮的轮轴为同一轴。所述加工装置4是装设于载台30上,并随载台30移行定位,所述加工装置4是包含一基座40、一升降座41、一升降驱动组件42以及一加工组件43,或进一步包含一水平向旋转台44与一垂直向旋转台45,其中该基座40可直接组设于载台30上,或于基座40底部组设水平向旋转台44,再以水平向旋转台44组设于载台30上,所述水平向旋转台44是一可作90度旋转变换方向的机构,使基座40可相对于载台30作水平方向的90度旋转,基座40于前侧的垂直面上设有二平行设置的轨条401。该升降座41是组设于基座40前侧的垂直面上,并可沿轨条401升降活动。该升降驱动组件42是组设于基座40上,升降驱动组件42是包含一升降作动端 421,并以升降作动端421连接升降座41,用以驱动升降座41升降位移,于本较佳实施例,该升降驱动组件42是选用一双缸芯式气压缸,该双缸芯式气压缸具有连动的上缸芯与下缸芯,下缸芯为升降作动端421,上缸芯为升降调整杆422,所述升降调整杆422外周面设有复数道上下间隔排列的环沟423,于环沟423上择一设置限位扣件424,用以限制升降座41的升降高度位置。此外,所述升降驱动组件亦改用连接马达的齿轮结合齿条式的驱动机构,而达到驱动升降座41升降位移的目的。该加工组件43可直接组设于升降座41前侧面,或者,如图1 图4所示,加工组件43背面组设该垂直向旋转台45,再以垂直向旋转台45组设于升降座41前侧面,所述垂直向旋转台45是一可作90度旋转变换方向的机构。该加工组件43包含一具有驱动轴的机壳431、一加工轴433、一马达434以及一加工轴位移驱动组436,该机壳431是固接于升降座41或垂直向旋转台45上,所述驱动轴是枢设于机壳431中,加工轴433是枢设于机壳 431中,且加工轴433是可轴向位移且与驱动轴连动旋转,加工轴433具有一伸出机壳431 外的连接端部4331,连接端部4331用以组接钻头437或切割轮438等旋转式加工刀具,该马达434是组设于机壳431上,且藉由一传动组连接驱动轴,所述传动组可为皮带轮组,该加工轴位移驱动组436设于机壳431上,该加工轴位移驱动组436可为旋转气压缸,并以其驱动端连接加工轴433,用以驱动加工轴433轴向位移,而控制旋转式加工刀具的进刀及退刀;或者,如图5所示,所述加工轴位移驱动组436a亦可选用设于气压缸设于机壳431上, 并以其驱动端连接加工轴433,用以驱动加工轴433轴向位移,而控制旋转式加工刀具的进刀及退刀。所述控制装置5是设于机台1 一侧,并与管件定位旋转装置2、移载装置3以及加工装置4电性连接,用以控制管件定位旋转装置2、移载装置3以及加工装置4的作动时机。如图2 图4所示,藉由前揭管件自动加工机设计,于使用时,先依待加工的管件 6欲钻孔或切沟而选用钻头437或切割轮438等旋转式加工刀具,将所选的钻头437或切割轮438并安装于加工装置4的加工轴433的连接端部4331上,当加工刀具选用钻头437 时,如图3、图5及图6所示,是令钻头437朝下,当加工刀具选用切割轮438时,如图2、图 7以及图8所示,则藉由水平向旋转台44以及垂直向旋转台45分别旋转90度,令加工组件 43组接的切割轮438转向而垂直于预定管件6的轴向。其次,如图2、图4以及图6、图8所示,将管件6安置于管件定位旋转装置2的管件定位组件20与管件调整组件21之间被夹持定位,且以二抵靠柱32于两侧夹持管件6,准备就绪后,利用控制装置5中预定设定的参数,而由控制装置5令移载装置3上的加工装置 4下降,而以被驱动旋转的加工轴433上的钻头437或切割轮438于管件6预定位置钻孔或切割沟槽后再上升,接续由控制装置5令移载装置3带动其上的加工装置4位移至下一个管件6加工位置,或由管件旋转组件22旋转管件6 —预定角度,再由控制装置5令移载装置3上的加工装置4下降,而以被驱动旋转的加工轴433上的钻头437或切割轮438于管件6预定位置钻孔或切割沟槽后再上升,如此进行,直至完成管件6每一预定位置皆钻孔或切割沟槽后停止,管件6钻孔后切割沟槽后的形状如图10、图11所示,之后,再接续下一个管件6的加工作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管件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该管件自动加工机包含一机台,其顶面水平设置有二平行导轨,机台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分位于机台相对的两端;一管件定位旋转装置,是包含一管件定位组件、一管件调整组件以及一管件旋转组件, 该管件定位组件是设于机台的第一端,用以抵接管件的一端,管件调整组件是可移动的组设于机台上,用以抵接管件的另一端,该管件旋转组件是组设于机台的第一端,并连接管件定组件,用以驱动被夹持于管件定位组件与管件调整组件之间的管件旋转定位;一移载装置,是包含一载台以及一载台驱动组件,该载台是可移动的设置于机台上, 该载台驱动组件包含有一载台驱动轮组、一移载齿条、一移载驱动齿轮、一载台驱动马达以及一载台传动组,该载台驱动轮组包含有枢设于载台底面的载台驱动轮,并抵接于机台的导轨上,移载齿条是组设于机台顶面平行于导轨,该移载驱动齿轮是以其轮轴枢设于载台底面,且移载驱动齿轮啮合移载齿条,载台驱动马达是组设于载台上,载台传动组连接于载台驱动马达的芯轴与移载驱动齿轮的轮轴之间,使载台驱动马达可受控驱动载台沿导轨移行;一加工装置,是组设于载台上,用以组接管件的加工刀具;一控制装置,是设于机台一侧,并与管件定位旋转装置、移载装置以及加工装置电性连接,用以控制管件定位旋转装置、移载装置以及加工装置的作动时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是包含一基座,其前侧垂直面上设有二平行设置的轨条;一水平向旋转台,是一可作90度旋转变换方向的机构,水平向旋转台组设于载台上, 且提供基座组设其上,使基座可相对于载台作水平方向的90度旋转;一升降座,是组设于基座前侧的垂直面上,并可沿轨条升降活动;一升降驱动组件,是组设于基座上,升降驱动组件以其升降作动端连接升降座,用以驱动升降座升降位移;一垂直向旋转台,是一可作90度旋转变换方向的机构,并组设于升降座前侧面;一加工组件,是组设于垂直向旋转台上,而能藉由垂直向旋转台可相对于升降座作垂直方向的90度旋转,该加工组件包含一内部枢设有驱动轴的机壳、一加工轴、一马达以及一加工轴位移驱动组,该机壳固接于垂直向旋转台上,加工轴是枢设于机壳中,加工轴是可轴向位移且连接驱动轴,加工轴具有一伸出机壳外的连接端部,该马达是组设于机壳上,且藉由一传动组连接驱动轴,该加工轴位移驱动组设于机壳上且以其驱动端连接加工轴,用以驱动加工轴轴向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该升降驱动组件是一双缸芯式气压缸,该双缸芯式气压缸具有连动的上缸芯与下缸芯,下缸芯为升降作动端,上缸芯为升降调整杆,升降调整杆外周面设有复数道上下间隔排列的环沟,于环沟上择一设置限位扣件,用以限制升降座的升降高度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该加工轴位移驱动组为旋转气压缸,并以其驱动端连接加工轴,用以驱动加工轴轴向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件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该加工轴位移驱动组为气压缸,并以其驱动端连接加工轴,用以驱动加工轴轴向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管件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该管件定位组件包含一第一定位轴与一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轴是平行导轨的水平枢设于机台上,于第一定位轴朝向机台第二端方向的末端组设该第一定位件;该管件调整组件是包含一调整座、一驱动马达、一驱动轮组、一第二定位轴及一第二定位件,该调整座是可移动的设置于机台的顶面上,驱动马达设于该调整座上,该驱动轮组包含有一驱动轮以及传动组件,驱动轮是抵接于机台的导轨上,传动组件连接驱动马达的芯轴与驱动轮轮轴之间,第二定位轴是枢设于调整座上,且与第一定位轴轴向相应,第二定位件是组设于第二定位轴朝向机台第一端方向的末端,使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可相对夹持管件;该管件旋转组件包含一管件驱动马达以及一管件传动组,管件驱动马达是组设于机台的第一端,管件传动组连接管件驱动马达的芯轴与第一定位轴之间,用以驱动被夹持于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之间的管件旋转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件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载台上预定管件通过处的前后两侧各立设一可旋转的抵靠柱,于载台上设置一可前后调整位置的调整架,提供该两抵靠柱分别组设其上,用以相对调整该二抵靠柱间的间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管件自动加工机,其主要是在一机台上装设一管件定位旋转装置,用以夹持管件及旋转管件,并于机台装设一移载装置,以移载装置的载台提供一加工装置组设其上,移载装置的载台驱动组件是于机台上装设移载齿条,并以连接载台驱动马达的移载驱动齿轮啮合移载齿条,藉此使安装于移载装置载台上加工装置可受控于管件预定位置处作精准加工作业,提升管件加工后的产品品质。
文档编号B23P23/00GK202021463SQ201120049998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8日
发明者谢耀崧 申请人:炜晟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